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青媖回过神来,冲他点头:“好。那我们晚上早些休息。”
    “好,那晚上我不闹你。让娘子你好好休息。”
    “又胡说。”苏青媖瞪了他一眼。
    还是瞒着吧。只要大宝不认,没人查得出大宝的身份。
    次日一早,大伙便上路了,在路上走了几天,终于回到了徐州。
    “终于到家了。”
    “到家了到家了。”
    “虽然海边很好玩,但我还是想家啊。”
    几个孩子一到家门口,就跳下车往里冲。
    青杏和裴置也调转马头回他们自己的宅子。离开家这么多天,祖父估计想他们了。
    “小七小七,你回来了?”顾长卿的儿子思齐,一听说小七回来,立刻让人把他送了来。
    “思齐,你快来,我给你带了好多好东西!”
    “真的吗?小七你真好。我要看。”两个孩子又玩到了一起。
    娴娘也跟着儿子来了。
    “这趟出去可好玩?”
    “挺好的,孩子们都长了一番见识。”苏青媖说着便捡了一些好玩的事跟她说了。
    娴娘一脸遗憾:“早知道我也跟你们去一趟了。我也没见过大海呢。”
    “以后有的是机会呢。现在路上好走了,一路太平的很。以后你家长卿有假了,让他带你们出去歇几天。”
    “那可好。等思齐大些,我也让他带我们母子去看看大海。”
    说了一会话,苏青媖让人拿了一些海产品给她,娴娘道了谢,便拉着不肯走的儿子回了。
    回来后,苏青媖忙着府里的内务,吕博承去了军中,歇了好些天,军中事务堆积如山,正等着他处理。
    裴置也去了军需处报道,开始着手海州的渔业事务。
    青杨在军中挑了一批人,没歇几天,又带着人赶赴海州,准备筹建海军。
    “大人,你可回了。前几天,魏博有军中将领想向我们投诚,大人没回来,我没应,也想晾晾他们,就没跟大人递消息。”钱宽看到吕博承,心里松了口气。
    “仔细说说。”
    “是。”
 第四百六十一章 投奔
    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去世后,梁帝乌友贞大喜过望,忌惮魏博军,打算把它打散,分兵两个节镇。
    却遭到魏博军拒绝,引起兵变。
    于是,梁帝命以计谋闻名的智将刘鄩,率麾下六万大军前往魏博控制局面。
    魏博军杀了城内梁朝嫡系部队,随后向梁帝提出维持现状要求,被梁帝拒绝。魏博军转头便向晋国的木有贤抛去了橄榄枝。
    木有贤接到线报后大喜过望,亲自率军赶到魏博,打算占领魏博。
    木有贤先是杀了带头发动兵变的将领张彦等人,又赦免其他士兵的责任,将发动兵变的牙兵都编入自己的亲卫队。
    这种信任令魏博军户极为感动,纷纷投诚。令向来以骑兵冠绝中原的陀陀势力如虎添翼。
    但部分魏博军见木有贤缴杀带头发动兵变的将领,又因之前与晋对战中,魏博军曾杀死过木有贤的兄长,这份大仇,怕是木有贤要跟他们算后帐。
    于是一部分将领打算投奔吕博承。
    钱宽一是想看看梁晋的交战情况,二是想晾晾这些人,并未对之前携家带口去海州游玩的吕博承递去消息。
    帐内,吕博承细细听完钱宽等人的分析,眉头紧拧。来投奔他?真心还是假意?是不是刺头?
    “派人悄悄把对方的人引过来,我要细问一番。”
    “是。”
    很快,魏博军将领鲁奇便带着几个手下前来见吕博承。
    鲁奇选择吕博承也是经过一番细细考量的。
    虽然镇海军势力范围不大,但这些年来,镇海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连外地百姓都携家带口搬迁来镇海。听说吕博承在百姓中声望极高。
    再加上徐州离魏博也不远,离家乡不远,免于背井离乡,故除了梁晋外,镇海的吕博承便成了一部分魏博军的首选。
    “鲁奇见过节度使大人。”
    “鲁将军请起。”
    吕博承亲自把鲁奇等人搀扶了起来。双方互相打量了一番,均心生满意。
    军帐内,吕博承率着一众手下,与鲁奇等人谈了大半晌。
    “镇海军欢迎鲁将军及众位将军的加入。”
    “多谢大人。我等必不辜负大人的厚望!”
    “好!等着听你们的捷报!”
    吕博承得了魏博投诚过来的三万兵马,大喜过望,在营中设宴款待。
    宴后对三万兵马重新进行了编制,仍命鲁奇统领。
    “大人,让鲁奇统领他们,会不会出现问题?”钱宽等人有点不放心。
    “无妨,这个时间点,我们不宜派人去统领他们,会让对方觉得我方不信任他们。时间还长,慢慢来。三万兵马总要吃喝,领军需军饷的。”
    吕博承半点不在意。
    不是他吹,既然他们背弃了梁朝,又与晋有仇,除了他镇海,他们还能投靠哪家?
    于是魏博十万大军分崩离析,一部分投诚晋国,一部分仍留在梁朝,一部分则充入镇海军。
    魏博镇位于黄河下游,是晋国南下的必经之路。此次魏博镇的倒戈,让木有贤占领了魏博,立刻挥师南下。
    而魏博镇周边藩镇,则成了晋与梁的拉锯战场。
    吕博承回了府里,吃完晚饭,就让苏青媖帮着收拾行李。
    “又要打仗了?”
    吕博承点头:“晋已经南下,在魏博周边与梁大战。现在曹州守备不严,我打算带兵把曹州拿下,这样可阻止晋梁往徐州这边来。徐州有铁矿,仗打的时间越久,他们越是缺武器装备,咱们徐州一定会被他们两家盯上。为防徐州被攻击,我得拿下曹州,做为防御。”
    听他这么一说,苏青媖也懂了。
    晋一南下,徐州就成了晋梁的首冲目标。一旦晋梁合二为一,徐州哪怕城墙再厚,也难抵挡。如果把徐州周边的州府拿下,也可给徐州一些缓冲时间。
    “好,我马上给你收拾。”
    “等等。”
    吕博承拉了她,让她坐在他的大腿上。把头枕在苏青媖的肩窝上,嗅着她的发香。
    “真不想离开娘子。”
    苏青媖也不想他去打仗:“此行可有危险?”
    “娘子放心,晋梁主力在魏博周边,曹州没多少兵力,我用此次投靠过来的魏博三万兵力就能把他们解决了。你放心,此仗用不了太久时间。但我们要快,不然被吴国抢占先机,我们会多些波折。”
    “所以很快就要走吗?”
    “明早就走。”
    苏青媖愣了愣,这么快?
    “娘子,我把你和小七送到江宁吧?不然你们去扬州也行,听说那边风景很好,离师父也近,你要回山里也近。你和小七在那边等我。”
    “节度使府衙要搬去江宁?”
    搬过去也好,在节镇的中心,进可攻退可守。不像徐州,在几方势力交界的地方,反而比较危险。
    吕博承摇了摇头:“最近几年都不会搬。徐州太重要了,我得在这里守着。”
    “那我也在这陪你。”
    “江宁那边比这边安稳。”
    “那边没你。”
    吕博承听了心中激荡。紧紧地抱着苏青媖。
    他是真不想打仗,就想和娘子和儿子女儿过些松快的太平稳当的日子。
    但不能不防着些别人。
    他想让娘子和一家人安安稳稳的。
    “那我把曹州及徐州周边城池拿下,保证你和女儿住在徐州安安稳稳的。万一将来徐州守不住,等青杨把海州的海上道路扫平了,我们也有个后路。”
    苏青媖安慰他:“你别想那么多,你人平安,比什么都强。”
    “我知道。”
    “你刚才说,让我和女儿搬到江宁,那两个儿子呢?”
    吕博承顿了顿,不敢看她。
    “大宝小宝要跟你去?”
    吕博承默了默,点头:“嗯。”
    又解释:“此次攻曹州,应该不会有太大危险,而且我让他们跟着我在后方,我一定看紧他们,娘子,你放心。”
    吕博承搜罗了一肚子话,要说服苏青媖。
    却发现他说完,娘子没什么反应。
    “娘子?”
    “那你好好看着他们。”
    “娘子,你同意他们跟我去啊?”
    苏青媖瞪他:“我不同意,他们难道还不去了?”
    叹了口气:“他们大了,又跟信叔,干爹学了一身的武艺,早按捺不住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拦不住。但他们还小,没经过事,你得派人看着他们,别让他们太冲动,受了伤我会心疼。”
    “娘子放心吧。他们都是我的儿,我出事都不能让他们出事。”
    “你也不能出事。”
    “放心吧。为夫晓得。”说完一把捞起苏青媖,打横抱起,往床边走去。
    苏青媖拍他:“我还没给你收拾行李呢。”
    “明早收拾也来得及。”
 第四百六十二章 钱财不愁
    吕博承带着两个儿子走后,苏青媖觉得府里一下子清静了许多。
    青杨去了海州,亦腾也被她安排去了私塾,现在府里只有小七一个人,没人陪她玩,小丫头蔫嗒嗒的。
    “娘……”
    “怎么啦?”
    小丫头扑到她怀里也不说话。
    “是不是今天思齐没来,小七无聊了?”
    小丫头趴在她的膝盖上,扭了扭身子,闷闷说了句:“哥哥,爹爹……”
    “小七想哥哥和爹爹了?”
    苏青媖把她抱了起来,见她趴在她的肩头无精打彩,想了想道:“娘陪小七去看看爷爷好不好?”
    小丫头眼睛一亮:“去爷爷家吗?”
    “嗯,咱先去你爷爷家看看,娘再带小七去街上逛逛,好不好?”
    小丫头立刻精神了,从她身上滑下来,拉着她的手就往外拖:“娘,快走,快走。”
    苏青媖不由失笑,这真是在府里闷坏了。
    略收拾了一番,又收拾了一些从海州拿回来的海产,便去了吕宅。
    看守的小厮见是她,无比热情,把她们迎进来,又飞跑去报信。
    苏青媖一边往里走一边打量吕宅。
    四进的院子,如今各处也添了不少下人婆子,各院也摆了不少花盆,花草都养护得很好。比他们之前住进来时,已变化了不少。
    “青媖,你怎么来了?”大伯母和小婶穿着豆腐坊的衣服跑了过来。
    “过来看看你们。”
    “你每天那么忙还来看我们,你说一声,我们过去看你就好。来来,快屋里坐。”
    “不坐了,我就四下走走。”
    “那也行。那我们陪你走走。”
    两人陪着苏青媖在府里慢悠悠走着,对她说着府里的人事。
    “你爹在铺子里,白天都很少在家。吴氏也不在,估计是到街上去了。孙氏两个孩子上了私塾后,白天也都在博祖的私塾里。卫武白天上学,木氏也在博祥的铁铺里,白天也不在。”
    苏青媖点头。
    这个豆腐坊二房没参与了,白天也都各有去处。哪怕吴氏孙氏闲着,也没想过来挣一份工钱。也是,二房现在也不缺钱花。
    “青媖啊,你怎么又拿这些海货来了?你们刚回来时就拿了不少来,各房都分了不少,这怎么又拿来。”
    “他们父子三个都不在家了,我怕放着坏,就给你们收拾了些来。”
    “你和小七放着慢慢吃啊,也放不坏。”
    “没事,家里还有。而且青杏他男人偶尔也会拿鲜货回来。”
    “那就好。你大伯你爹他们极喜欢吃的,家里孩子也都喜欢吃。怪不得人家说,山珍海味呢,这海里的东西是真好吃。就我家卫吉,每天都嚷着要吃。”大伯母马氏笑着说道。
    苏青媖也笑了笑:“卫吉喜欢吃,那下次我让人再送一些过来。他现在在军中训练,正该多补补。”
    “那卫吉可要高兴坏了。他现在的食量,比他祖父的一倍都多。这次大宝小宝跟着博承去曹州,他就嘟嚷着也想跟了去。你大伯就说,他手下功夫不行,埋汰他,把他气得不行。现在夜里都少回来的,都呆在军营那边受训,每次一回来就说家里的饭好吃。”
    苏青媖挺喜欢卫吉这个孩子的,比小宝大了几个月,却矮了小宝一个头。到了徐州后,先是读了几年书,今年又让家里送他到了军中,现在个头也猛地往上窜了。
    大房就剩卫吉这条根了,吕博承是不同意他进军营的。
    奈何他自己喜欢,大伯便亲自带了卫吉过来求情。吕博承便把他收了,让他在军营跟新兵一起受训。
    苏青媖随着她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