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事都顺着他,他便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越发无法无天了,若是下次说要去逛皇宫御花园呢?也答应他?
  他才十五岁的年纪就敢在人怂恿下逛青楼,不严加管教能行吗?
  ……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桌上的父子(女)四人一会儿看沈凝霜,一会儿看赵煊,谁也不敢插嘴。
  沈凝霜当家惯了,再说又事关自己弟弟,就格外的较真。
  这个年纪正是读书的年纪,其他的事情少做,耀祖资质一般,将来未必能中,但沉下心多读点书不是坏事。
  赵煊看沈凝霜如此坚持,心想,本来是讨她开心的,搞砸了可不好,不去就不去吧。
  “王妃说的有道理,小孩子的确不能惯着。”说完笑着看着沈耀祖道:“你姐姐说的对,一定要听你姐姐的话,莫要惹她生气。”
  她一生气,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沈耀祖毕竟是她亲弟弟,也就打一顿,他就不一样了,有可能被毁尸灭迹。
  唉,难啊!
  沈耀祖点头时缩着脑袋偷偷的看了长姐一眼,还好,还好,不像是生气的样子。
  不过,姐夫看起来也是很怕长姐的样子,果然,母夜叉到哪里都是母夜叉,狼行千里吃肉,不服不行。
  赵煊也在观察沈凝霜的神色,他觉得他表现的还可以,应该不会一生气就送他上路吧?
  临走时,沈大人亲自送了女儿上马车,马车走了老远还站在门口。
  沈耀祖看父亲如此,便劝道:“爹放心,姐夫对长姐言听计从的,长姐肯定不会受委屈的。”
  沈大人横了儿子一眼,沈耀祖赶紧闭嘴,回去时,沈大人开口道:“不要以为你长姐出嫁就没人管你,你长姐说的对,以后更要对你严加管教,先生说你的功课还不及耀宗,以后每日早起半个时辰温书,八张大字,三张小字,不许偷懒。”
  沈耀祖心里叫苦,但不敢顶嘴,只道遵命。
  赵煊在家休息的两日,沈凝霜对他十分客气周到,若不是沈凝霜的行为太过……惊人,他觉得其实还是不错的。
  不过,晚上压根没敢提圆房的事,他,不配。
  就这样,挺好!
  ……
  圣元元年冬月初一大朝会,首辅常大人荐陆季山入阁,帝允之。
  平宁侯府一门三一品迅速成为京城佳话,且热度高居不下,百姓的热情只能用如火如荼来形容。
  那些精明的茶楼又请说书先生说起了陆家的事,从陆侯爷征战沙场到陆家女百家求,再到陆玉庭恃美行凶夺人妻,那叫一个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一句话谁让陆家出了个驸马和皇后娘娘呢,这可不是谁都能羡慕来的。
  最后总结,读书好不如长的好,不信你看驸马郎,出身好不如容貌俏,陆家美人嫁皇上,俊朗配娇娘,彩凤配蛟龙,但凡长得丑点,都没这份好运气。
  陆三老爷入阁后,连胭脂铺子里的胭脂都比之前卖的好起来。
  因为陆玉庭惯常摇着一把折扇,大冬天里,那些个书生文人忽然就一人一把,也不知到底是冷是热。
  赵煊和顾昭华看到街上不止一个人摇扇子,忍不住翻白眼,这不是神经病吗,大冬天的扇什么扇子,简直世风日下。
  这几日正征兵入伍呢,就因为那句读书好不如长的好,一连几日就征了不到十人,他能不生气吗?
  好好的爷们打扮的妖妖娆娆的,大白天的摇着扇子在街上晃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跑出来的小馆呢?
第945章 涂脂抹粉
  陆玉庭那小子不就脸白些,腿长些,腰细些,长的好看些,男人要那么好看,有用吗?
  上了战场,脸白有用吗,腰细有用吗,好看有用吗,还不得真刀真枪的拼。
  再加上顾昭华和陆玉庭之间是有那么些恩怨情仇的,若不是看在五哥面上,他早弄死他了。
  “一个个大男人光天化日之下扭腰摆胯的,也不嫌丢人。”顾昭华道。
  “可不是吗,这些人都是东施效颦,哪及驸马半点风姿。”流光插了句嘴道。
  他也看不下去了,他看到刚才过去的那几个男的还擦了粉,那脸白的,跟死尸似的,吓死个人了。
  陆驸马只是长的好吗,那一身的本事他们谁能比得上。
  “你懂个屁,什么风姿,他那是一肚子坏水。”顾昭华气道,他可没少被陆玉庭糊弄。
  之前说抓什么细作,没少骗着他,使唤他,把他耍的团团转,他都记着呢。
  朝堂上他们统一战线,都护着五哥,下了朝,他还是看那小子不顺眼。
  如今,人都不在京城,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模仿他。
  “我听说是六公主求着皇上要陆公子做驸马的。”
  “真的?”
  “当然,不然陆公子会娶她?都是被逼的。”
  “有个当皇上的爹就是好啊。”
  “陆公子长的多好啊,他连白发都好看,仙气飘飘的。”
  “可不是吗,他穿白袍多好看,可惜现在都不穿了,被那个野蛮公主逼的都换成蓝色了。”
  “就是,好讨厌那个野蛮公主。”
  “也不知陆公子什么时候回京,京中没了他,都失了颜色。”
  ……
  刚走过去的两位姑娘一边走,一边道。
  顾昭华看着她们离开的背影:“瞧见了吗,年纪轻轻的就瞎了。”
  赵煊拍拍顾昭华的肩膀:“想开点吧,靠脸我们的确比不过。”
  流光:靠别的也比不过啊。
  兴旺:陆驸马的确是厉害。
  顾昭华本来是和赵煊一起看征兵情况的,到最后看了一肚子气。
  顾昭华因为这事进宫向皇上诉苦了:“五哥,你说这是什么事吧。”
  赵恒也没想到,陆季山入阁竟然会产生这么大的效应。
  别说,一群大男人拿着折扇,涂脂抹粉的,那画面他一想就受不了,这事情是得想个办法。
  “其实也不是没办法?”
  “窈窈有什么好办法,快说说看。”
  “找个生意好的茶楼,让那说书先生说说我三哥智取军粮,和皇上率兵攻打陈国余孽的事,另外,在征兵处放一副我三哥的戎装画像,不出三日,效果自可见。”不能只模仿三哥的美貌,忘了三哥的本事啊,陆瑶心里有些为三哥不平了。
  三哥为大齐做了那么多的事,大家怎么就只看到他的容貌呢?
  顾昭华虽不愿在征兵处挂陆玉庭的画像,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谁让那些年轻人都盲目崇拜呢。
  常大人自那日在朝堂提过立妃之后便再无动静,像是没有发生过一般,反倒和一手提拔起来的陆三老爷成了莫逆之交,让人费解,不知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陆瑶接到三叔派人送进来的书信,让她安心养胎,勿忧。如今之计也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下了早朝,宋轶和孙天得二人肩并肩的走着,宋轶摸着胡子道:“还真是被你乌鸦嘴说中,关系越来越好了。”
  只是,不知到底是好是坏啊。
  “倒是盼着他们更好。”孙天得和宋轶两人的目光对视在一起,继而大笑。
  朝堂上的事谁说的准啊,昨日惊涛骇浪,今日就风平浪静了,想当个弄潮儿也得先适应得了这风浪才行,但愿别再起幺蛾子了,遇到个好皇帝也不容易。
  皇上对诗歌会前三甲的嘉奖也公布了结果。安怀嘉顶了中书舍人的缺,崔景行任枢密都承旨,晏齐鲁任中散大夫。
  这三人一个代表了京城没落勋贵,一个代表了清河望族,一个代表山东名门,换言之,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隐士大家入朝,这只是个开始。
  三人都是正五品的官,比起皇上当初进大理寺时的八品主簿,这起点是高了,没办法,谁让他们赶上好时候了呢。
  皇上亲自任命的,谁也不能打皇上的脸。
  虽然大齐规定四品以下不用早朝,但,也是巧了,这三个官职,中书舍人是替皇上执笔的,换句话说,皇上处理朝政时间他都得在,是皇上的心腹。
  枢密都承旨和中散大夫是要参与议政的,虽然只是旁听,但能和朝中大佬们坐在一起已经很厉害了,所以,他们也是要参加早朝。
  这几个职位都不高,但位置选的妙啊,皇上光明正大的提拔自己人,毫不避讳,倒让人说不出什么。
  连个五品缺都要被臣子反对,那这个皇上做的也没意思了,还不如不做。
  而且,大家也都知道皇上的脾气,逼急了,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崔景行下了朝之后被皇上留下了,御书房内,君臣气氛融洽。
  “你入京许久,还未曾拜见过太后娘娘吧?”
  “回皇上的话,未曾。”崔景行小心翼翼道。
  崔家出事后,清河崔氏虽未曾受牵连,但处境亦十分尴尬。
  清河崔氏早在前朝便退出朝堂,虽说不曾入仕,但家族声望并不减,行事十分便利,可京城崔家出事后,清河崔氏也受了影响。
  赵恒允许崔家派人接回流放的族人,这种事只能悄悄做,不好大张旗鼓。
  睿王肯定是不便插手的,崔后这才写信,请求清河族人支援。
  清河崔氏和崔后一族到底同气连枝,若真袖手旁观,反倒让人看轻了,这才是崔家派崔景行入京的真正原因。
  人情债难还,毕竟救了崔氏几十口的人命呢。
  “臣听闻太后娘娘深居简出,吃斋念佛,臣怕冒昧打扰她老人家。”崔景行这是实话,从未见过的表姑母,突然拜见,可不就是冒昧吗?
  再说,也没什么好说的,崔家派人救回族人,妥善安置,也是看在同根同源的份上,并不是攀亲的。
  即便如此,崔氏一族许多年的平静也被打破了。
第946章 绣球招亲
  “太后娘娘是崔爱卿的表姑母,多年未曾见过族中亲人,十分惦念,特派宫人接崔爱卿一叙,崔爱卿快些去吧。”赵恒一番言语忽略崔后出自京城曾显赫一时的崔家,将崔后与清河崔氏直接联系起来,给人感觉就是太后出自清河崔氏,而非京城崔家。
  崔景行知道,皇上这是在告诉清河崔氏和崔太后从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皇亲贵胄,将来如何选择,都关乎整个崔氏一族。
  崔景行下跪行礼:“臣多谢皇上。”
  出了华清殿,自有小太监带着他去太后宫中。
  说实话,崔景行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太后并没有多少好感,为了一个太子之位赔上了崔家,如今又将整个清河崔氏拉下水,一生沦为棋子,也着实可怜。
  圣元元年十一月初三,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赵恒下令休朝一日,恰逢第二日是休沐日,便是连着两日不用早朝。
  赵恒继位以来还是第一次如此轻松的躺在床上和陆瑶聊天。
  醒了,但不想起床,也睡不着,两人就盖着被子聊天。
  这么冷的天,起早贪黑的早朝的确是不容易。
  有的官员住的远的,还得更早起一个多时辰,这场雪下的好,大家都能睡到自然醒。
  陪着夫人孩子安安稳稳的用个早膳,毕竟一年到头能连着休沐两日的日子可不多。
  “怎么瞧着不大高兴?”赵恒看陆瑶有些心事重重的。
  “瑾儿好些日子没进宫了,爹爹不在京,我怕娘管不住她。”其实,陆瑶是有些想家了。
  以前还未出阁时,若是下雪,她都会带着妹妹堆雪人,好久没见到她了,也有些担心。
  因为她有身孕,家里的许多事三叔和娘都瞒着她。
  其实,三叔此时入阁对陆家并没有好处,反倒树大招风。
  可此时爹爹和三哥都不在京中,三叔在朝中势单,必须要有自己的势力,三叔应该是想未雨绸缪,提前预防常大人日后对她不利。
  “瑾儿那小丫头古灵精怪,昭华这个师父可是尽职尽责的很,顾家不外传的绝学都要教给她呢。”赵恒听顾昭华说起了此事。
  只要小丫头能吃得了这份苦,他自然没什么不同意的。
  “瑾儿看着胡闹,其实她心里什么事都清楚的很。”祭祖那日,她亲眼看到了一场本不应该她这个年龄该懂的血腥和残忍。
  有些念头,一旦燃起,便很难熄灭。瑾儿的性子她很清楚,她不是随便说说。
  “我早说过,陆家都是好样的。”赵恒这话并非恭维,陆家当得起此夸奖。
  “我三哥近日有信回来吗?”陆瑶知道,赵恒此刻心里想到了三哥。
  “应该快了。”上一封信他们已经说服了乌图国和秋沙国,继续向西行,说服更多的国家。
  “那说说你和三哥游历时的事吧。”陆瑶靠在赵恒肩上,手指绕着他的头发在手中把玩。
  “我是没什么好说的,不过你三哥就不同了。”赵恒哼笑。
  “怎么不同?”
  “招惹了一路桃花,这次西行要带着赵绾同去,只怕是为了挡桃花。”赵恒语气松快的调侃。
  他们师兄弟一向如此,虽然私下里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