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痛的一刀已经扎进去了,剩下的,再没感觉了。
  “我上次站在这里是十七年前,我在这里看着夏竹离京,如今是我的女儿……”
  “待太子继位,我们便去草原看她。”赵恒承诺道。
  他一直说要带窈窈去西北看看,可转瞬二十年过去,竟再未有机会。
  赵攸宜的马车缓缓驶出城门,她让马车停下,从鸾驾上下来,撩起袍子,缓缓跪下,朝着宫墙叩了三个头。
  父母在,不远游,更别说远嫁,终归是她不孝。
  但她不悔!
  昨日舅舅来找她,问她可后悔,若悔了,他有办法。
  她亦是这样回答舅舅,不悔!
  她将鬼谷令牌还给舅舅,她远离中原,此关系到鬼谷千年基业,非同小可。
  “攸宜长大了,连天下江山都背负得,这个小小谷主令又算什么,收着,也许你还需要它。”陆玉庭没有收。
  “那攸宜暂且收着,待有合适人选,再行传承。”
  ……
  “殿下!”
  一声殿下打断攸宜的思绪,她回头,李玄仁不知从何处出现。
  “你怎么在这里?”
  “臣在这里等候公主鸾驾。”他已经留了书信给父亲母亲,想必他们能理解他。
  攸宜看到李玄仁背上的包袱瞬间明白他这是要做什么。
  赵攸宜拂袖,面容也冷了下来,因为发怒,发冠上的珠链晃动的厉害:“胡闹,镖骑将军如此是要本宫派人将你押回京吗?”
  “臣只想和崔大人一般陪伴公主左右,绝无非分之想。”
  “有没有非分之想你自己心里清楚,你做出这一片情痴的模样是给谁看,置本宫于何地,又置李家于何地?”
  “李玄仁,当你接下镖骑将军的重任,你这具身体便不只是你自己,你先是我大齐镖骑将军才是李玄仁,若再上前一步,本宫立刻以叛国之罪处决你,若你不怕连累你李家满门,尽可上前,甘棠,通知护城军大人。”
  赵攸宜说完上车,一丝余地都不给李玄仁留。
  李玄仁朝车子靠去,甘棠拔剑挡住他去路:“李将军,你打不过我,自行离去吧。”
  车队继续前行,李玄仁杵在那,如同雕像,只是到底没有再朝前迈一步。
  李老将军接到消息,策马急急赶来,看到儿子定定的站在那里。
  本来一腔的怒气,可看到儿子这般,倒是不忍责怪了。
  “玄儿,我们李家没有这个福分,忘了吧!”
  ……
  “殿下方才为何那般疾言厉色。”连叛国之罪,满门抄斩都说出来了。
  “本宫不想辜负他的情意,更不想欠他。”
  “那公主对他……”崔思如一直想问公主到底喜不喜欢李玄仁。
  他们几个都是一同长大,李玄仁喜欢公主谁都知道。
  可公主……公主的心思她看不破。
  公主这些年刻意的和李玄仁保持距离,若真一点也不喜欢又何故如此。
  赵攸宜笑了笑,看着官道两边有几簇菊花生的正好:“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虽最终兵败狼虎谷,但他这首诗本宫倒很是喜欢,也很应此刻之景。”
  崔思如看向马车外:“是臣逾越了。”
  崔思如也明白了殿下的心意,殿下也许喜欢过李玄仁,但他所占的位置太小了,小到无法和殿下心中的天下大业相比。
  相见不如不见,何必为谁改变,天涯之渊,海角界线,亦是无缘。
  “你呀,太小心了,思如,从今日起你我同舟共济,开辟我们自己的未来。”
  “此情此景,臣也想起一句诗,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崔思如说完,两人相视一笑,默契的同时回头。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征程。
第1090章 无情的很
  赵承宣站在山腰,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从眼前路过。
  旁边的小和尚寂空道:“师兄,你确定不要下去吗?”
  赵承宣没有开口,直到要离开时才道:“你的心不够静,回去多抄几卷经书!”
  寂空:关他什么事,他就是陪他过来的。师父,他要找师父去。
  赵承宣脚步不疾不徐,一步步往回走。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过,该挽留的也挽留不住,不如不见,这样就很好。
  赵承宣回到山上时,东宫的内侍也在。
  今日是重阳,他们是来送重阳糕的。
  “府中可好?”赵承宣道。
  “一切都好。”小内侍道。
  以前偌大一个东宫也没半个主子,都是他们一群奴才大眼瞪小眼的也没意思。
  如今良娣娘娘入府,虽殿下自成婚第二日离开便再未回府,但东宫好歹也算有个主子了。
  苏良娣人很和气,有时还会做糕点给他们这些奴才们尝。大家都很喜欢苏良娣,连小公主都常常来东宫玩。
  “殿下,苏良娣为您做了两身衣服,还有驱蚊的药草。”小内侍看着赵承宣的脸色说话。
  毕竟,太子殿下的衣服都有专人服饰,里面的里衣也一样。
  赵承宣脸上看不出喜怒,小内侍心里却是提心吊胆的。
  听到太子说一起放下吧,这才放心。
  小内侍有心为苏良娣说两句好话,但到底还是没那个胆子。
  也是奇怪,太子殿下是出家人,也从未发过脾气,在东宫时也是极好伺候,可人人都怕他,不敢随意靠近。
  小内侍走后,赵承宣打开包袱,里面放着两身浅灰色的僧袍,用料也是一般的用料。
  这种普通的料子,且又是这般颜色,只怕宫中没有。
  看来,她在东宫很得人心,竟能支使得了采买的内侍为她办事。
  有两包草药,不过并未做成香囊,而是放了个小小的香炉。
  山上这个季节的确还有蚊子,她倒是想的周到。
  重阳糕做的很精致,想必也是她的手艺。
  母后喜欢吃糍粑,宫中的御厨为了讨好,一般重阳糕也会做糍粑。
  赵承宣留了两块,剩下的让寂空拿去分了。
  寂空才十一岁,是方丈慧善(唐钰)在山上捡的孩子,自小在寺里长大。
  若真论起来,寂空才是慧善的第一个徒弟,可慧善年纪小,再加上前面有个有佛缘的太子殿下,谁敢把他排在太子之前,命中只能做师弟了。
  寂空刚才还有点埋怨师兄无情的很,这会儿得了糕点又满心欢喜了。
  寂空没有忘记师父,特意留了两块给师父送去。
  “师父,这是东宫送来的糕点,师兄分给我们了,师父尝尝?”
  寂空虽然在寺中长大,但到底还是个孩子,盼着东宫的人能多来,因为每次都能送不少好东西。
  但师兄是个不会享受的,大多都让他们分了。
  今日这个重阳糕倒是和去年送来的不一样,不过味道很好。
  “东宫来人了?”慧善道。
  “是,不过已经走了。”
  慧善点了点头:“叫你师兄来一趟,为师有事要交代他。”
  “是!”
  太子殿下便是出家多年也是个性子高冷的出家人。独独对慧善亲近些。
  慧善猜,大抵是看到寂空便想到自己的弟弟妹妹。
  所以,平日慧善有事情都派寂空通知。
  不久,赵承宣便到了。
  “师父!”赵承宣双手合十行礼。
  “今日是重阳,寂静你可要下山一趟?”慧善道。
  今日不止是重阳,还是长公主出嫁的日子,想必对宫中来说,不是个好日子。
  “寂静是出家人,下山不利修行。”赵承宣平静道。
  “既如此,也罢,为师今日之后要闭关,寺中一切事务便交由你打理了。”
  “是,师父!”
  ……
  宫中气氛不大好,往年的重阳佳节都有宫宴,今年哪个还敢提。
  凤阙殿里寂静一片,连秋霜这样资格老的姑姑也不敢乱说话。
  帝后坐在殿内已经一个上午了,两人都不说话,谁也不敢上前打扰。
  赵攸宁是和苏良娣一起到的,不过苏良娣并未进去,这个时候也只有攸宁公主敢上前了。
  陆瑶看到攸宁想起了攸宜小时,也是这般大小,已经小大人似的坐在她身旁学着处理政务了。
  后来,攸宁出生,便将一切政务都交给了她,那时她也才十岁,处理起政务已经是有模有样了。
  陆瑶想及此,又觉眼睛酸涩,可攸宁在呢,她这个做母后的自然不能哭。
  “母后,攸宁陪着你。”赵攸宁抬头看着母后。
  陆瑶将女儿搂进怀里:“攸宁乖,可用过午膳?”
  “吃了重阳糕,攸宁想陪父皇母后一起用。”
  “重阳糕?”糍粑难消化,这种东西攸宁是不能吃的,下人应该不会如此不懂事,让攸宁吃这些。
  “不是糍粑,是苏姐姐和攸宁一起做的重阳糕,父皇母后可要尝尝?”赵攸宁一脸期待道。
  “哦?攸宁会做糕点了?”陆瑶有些惊喜。
  “是啊,母后要不要尝?”
  攸宁没有告诉母后,其实今日她早早就起来了,还送了重阳糕给长姐。
  她想长姐记得重阳糕的味道,记得她,记得父皇母后。
  长姐说过,她会回来的。
第1091章 关系不大
  而赵攸宜此刻正在吃攸宁做的重阳糕。
  唇角着勾着一抹笑意,眼睛里满是温柔。
  “味道还不错,没想到小殿下手艺如此好。不过和往年宫中做的不一样。”崔思如道。
  崔家乃皇上宠臣,她母亲上官大人又得皇后娘娘重用,宫里的赏赐,崔家自然是不缺的。
  赵攸宜又咬了一口,味道的确好,还知道她不喜过分甜腻之物,特地少放了糖,没有完全掩盖菊花本身的清苦味,吃完口齿留香。
  攸宁年纪尚小,自不会记得她这些喜好,而且,这重阳糕也和往年有所不同,应是苏婉茵教她的。
  “苏良娣也是有心了。”赵攸宜笑笑。
  她不过在长公主府住了月余,竟连这些细节都注意到了,可见是个聪明人。
  “苏良娣是个聪明人。”知道太子殿下不在宫中,长公主又远嫁,她要在宫中生存,的确要找个靠山。
  东宫虽只有一个女子,但她并非太子妃,不算皇后娘娘的正经儿媳,若以儿媳之礼侍奉于理不合。
  也唯有小公主了。
  “聪明人才知道如何存活下去。”苏婉茵愿意宠着攸宁,或许有私心,但更多的大概是在攸宁身上能得到些许慰藉。
  苏婉茵有个和攸宁差不多大的弟弟,远离亲人的滋味,她此刻明白。
  “殿下说的是,若那苏良娣是块朽木,也不能入殿下法眼。”能在宫里活得好的,哪怕是个宫女都不能小觑。
  “本宫看到她第一眼就觉得母后让本宫找的人找到了。”
  人的眼睛骗不了人,那么有情有义的孩子,除非被欺负狠了,否则,永远是盈盈若水的。
  她留了秦桑和绿枝做她的贴身女婢,她不懂的,她们会提点她。
  ……
  太子再回宫已经是元日家宴,仍旧是一身僧袍。
  苏良娣坐在小公主旁边,赵攸宁现在十分黏着苏婉茵,做什么都要和她一起。
  苏婉茵也十分有耐心,真心对攸宁好,陆瑶一开始还不大放心,如今也渐渐放心。
  苏婉茵做的一手好菜,倒是能哄着攸宁多吃些,这一个冬日就生病了一次。
  也是那次,苏婉茵和陆瑶一起衣不解带的照顾攸宁,陆瑶这才放下戒心。
  对攸宁这么好,便是有些自己的私心又有何妨,陆瑶也愿意给她一份体面。
  从那之后,苏婉茵倒是也常来凤阙殿走动,不过,很是知道自己的身份,每次来都不会待太久。
  每个月东宫的内侍按例上山时,苏婉茵也都会准备些东西,或是鞋袜,或是棉衣,倒也不会刻意派人送,和东宫的东西一起送过去。
  她入东宫到现在,这是苏婉茵第二次见赵承宣。
  似乎比上次长高了些,上次送去鞋袜按的是以前的尺寸,也不知合不合脚。
  “苏姐姐?”赵攸宁唤道。
  苏婉茵这才回神:“公主!”
  赵攸宁掩着嘴笑:“苏姐姐看我太子哥哥都看呆了。”
  赵攸宁最近换齿,前面两颗门牙都掉了,她觉得样子丑,每次笑的时候都用手掩着。
  童言无忌,可苏婉茵却顿时红了脸,幸好她声音不大,只她们两人听得到,否则真要闹笑话了。
  苏婉茵有些紧张的朝太子方向看去,正好他的目光看过来,苏婉茵迅速的低下头,端起桌上的酒,一下子喝了。
  酒有点辣,她喝的太急,差点呛到,只能低着头,拿着帕子掩着嘴,生怕失态。
  赵承宣的目光极淡,他也看到了苏婉茵,不过,很快就收回了视线,心里念了句阿弥陀佛。
  赵承宣虽然离还俗还有一年多时间,可因为他已纳良娣,关于太子妃人选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