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庆的号角响彻天地,他们携手一步步往王阶走去,一拜天地,二拜亲上,夫妻对拜……
  契丹王将象征草原大王的王冠戴在儿子头上,他总算等到这一天了,草原有希望了。
  “礼成。”大祭司宣布婚礼结束。
  “从今日起,她便是我草原最尊贵的大阏支!”呼延朔高高举起赵攸宜的手臂。
  百姓欢呼,齐齐跪拜,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响彻整个草原。
  ……
  攸宜坐在床上,手指交叉在一起,往日只有别人见到她紧张的份,没想到她竟然会有紧张的一日。
  很快听到帐外传来了脚步声,攸宜知道,是呼延朔回来了。
  呼延朔一身绛红色的冕服,草原男子并不束冠,两边编了几缕小辫,头上戴着王冠,比起其他草原人的粗犷多了几分儒雅。
  大概因为他的母妃是汉人,而他自小受中原老师教导,举手投足间已经有汉人风范。
  不过,对于在大齐生活了十八年的攸宜来说,还是能看出不同。
  他身材比中原男子高大许多,眉宇间还是透着几分桀骜不驯的野性。
  大概因为饮酒脸上而添了些许绯色,神色间带着一丝慵懒,唇角微微上翘,带着笑意走到攸宜跟前,身体投下的阴影让攸宜觉得眼前一暗。
  “今日起公主便是本王的大阏支了。”恍若做梦一般,不过,今日是他最开心的一日,比做了这草原之主还要高兴。
  攸宜抬头,迎着呼延朔的目光:“从今日起,大王也是本宫的驸马了。”
  呼延朔大笑:“驸马?本王知道,在你们大齐,公主殿下的夫君称之驸马,对不对?”
  “是!”攸宜笑道。
  “不过称呼而已,本王不在乎,用你们中原的话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从今日起本王和大阏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王立誓,绝不相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良辰美景,不可辜负!”
第1108章 你最尊贵
  呼延朔说这几个字时声音轻轻向上抛起,贴在赵攸宜的耳边,像是小猫的尾巴轻轻的扫在她耳畔,赵攸宜的耳朵一下就红了。
  呼延朔俊面掀唇扬笑,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在烛光下灼灼晶亮,清亮又赤诚。
  此情此景,赵攸宜早心有准备,本以为草原的莽汉不懂风雅,举止粗鲁,定是牛嚼牡丹,毫无情趣。
  甚至想好了应对之策,只要她生下长子,地位巩固,便给他纳许多小妾,省得他来烦自己。
  可看到眼前人,她竟觉得,此人倒也不比中原男子差,日后慢慢调教,说不定有当痴情种的天赋。
  甚至在这一刻,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有些色令智昏,竟想起那诗中所写,有花堪折直须折,这样的尤物在前,只需享受便是。
  赵攸宜的年纪在京城早就到了议亲的年纪,只是因为顾忌颇多,再加上心思都在朝中政事上,根本顾不上挑选驸马。
  但这并不代表她不懂。
  甚至因为她小小年纪便能初入朝堂,站在权力的顶峰,乃至她心中有几分女权心态。
  看待男人的眼光就像那些上位者看待女子一般,带着些欣赏猎物的心态。
  就比如,此刻看着呼延朔。
  呼延朔早被攸宜迷得七荤八素,还管她什么目光,只觉得她也是喜欢自己的。
  两人虽然都没经验,但大婚之前该学的都学过,无非是没有实战过。
  所以,是似懂非懂,全靠自己摸索。
  好在两个人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很快,帐中便如火燎原。
  ……
  次日清晨,赵攸宜罕见的赖床了。
  有些事还真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原来这世间有些事真的很难做到势均力敌,比如,体力。
  呼延朔醒来后在她额头落下轻柔一吻,赵攸宜那么警惕的人竟也毫无知觉,继续沉沉睡着。
  昨晚红烛摇曳,秋岚等人自然也知发生什么,这会儿看不到攸宜起床,心里越发担心。
  公主不起床便是,可大王也还未从帐中出来,是她们最担心的。
  快午时,攸宜才从床上幽幽转醒,声音沙哑,语调萎靡:“什么时辰了?”
  “快午时了。”帐中陡然传出一道男声,攸宜这才反应过来,目光幽幽瞪向呼延朔:“怎么不早些叫醒我,岂不误了请安。”
  呼延朔倒是并不在乎,倒了热茶给她:“我们草原没那么些规矩,整个草原你最尊贵,往后只有别人向你请安的份。”
  攸宜听到那句你最尊贵,忍不住笑了,带着几分娇嗔,但更多的是试探,毕竟尊贵的长公主殿下除了在父皇母后面前,是不会流露这种小儿女表情的。
  “难不成我比大王还要尊贵?”
  “当然,你的夫君是大王,你的儿子未来也是大王,你当然最尊贵。”呼延朔道。
  “大王莫要哄我开心,我这个人实心眼,总容易把旁人的话当真。”
  呼延朔大笑:“大阏支尽管当真,且往后看便是。”
  秋岚等人听到里面动静才在门口道:“大王,公主,可要奴婢等进来伺候?”
  赵攸宜习惯了人服侍道:“进来吧!”
  呼延朔虽是草原王子,但并不习惯人服侍,看到他婢女进来,便先出去了。
第1109章 不乱于心
  赵攸宜梳洗完,呼延朔陪她用了膳,下午又一道去了老契丹王那里。
  新婚前三日,两人几乎腻在一起,这对之前日理万机的赵攸宜来说,着实是不务正业了。
  直到第四日,老契丹王突然病情加重,呼延朔侍疾,赵攸宜才得空。
  赵攸宜早上换衣的时候秋岚看到攸宜身上的伤着实心疼,又觉得公主殿下过于放纵。凤箫和甘棠也是一脸担心。
  “殿下不好奇这两日外面都出了什么事?”甘棠道。
  殿下在京中时可不是这般样子,每日都要派她们去打探消息,没有一日懈怠。
  这几日赵攸宜没有出过自己帐篷,不是吃就是睡,自打记事,她的日子从未如此放纵过。
  凤箫也是连连点头,虽然事情不算多大,但也不小,公主殿下怎么就沉醉在呼延朔的温柔乡里了呢。
  赵攸宜打了个哈欠:“就先让他们自己闹一闹,本宫总不能什么都管,秋姑姑,收拾床铺,本宫想要再睡会儿。”
  秋岚面色为难,这个点殿下要睡,晚上岂不又要闹腾。
  崔思如轻笑:“殿下不过是有些乏,想午睡而已。”
  有些时候,崔思如可能比赵攸宜自己更了解她。
  崔思如自小在赵攸宜身边长大,又是她身边第一谋士,观察入微,自是更了解赵攸宜的心思。
  “思如的意思是说你们家殿下我绝不会沉迷美色,做那等昏君才会做的事。”
  “不,臣是说,殿下新婚燕尔足不出户还能有精力判断草原当下时局,可见这几日驸马伺候的还不算尽心。”崔思如半是打趣半是认同。
  崔思如话落,屋里几个人都掩嘴忍笑,毕竟,这几日的荒唐大家都看在眼里,否则便不会有刚才的担忧了。
  赵攸宜面颊微红,到底是公主,见过世面,表情仍是极其淡定:“本宫看是要给思如好好找个婆家了。”
  赵攸宜话音落,几个丫头索性不再忍,笑出声来。
  崔思如倒是大大方方道:“那殿下可要为臣挑选个俊俏的小郎君,臣在殿下身边待久了,眼光高,一般姿色的臣可看不上眼。”
  她们自决定陪嫁便是福祸一体,一行人在路上行了快一年,经历种种磨难,说是君臣,在这异乡,更是亲人般的存在,说话自然就随意了些。
  “本宫听说大王还有个弟弟,眉清目秀,极是可人,不然赐婚给你?”大抵是真的成了亲,再加上崔思如打趣,说话便越发没顾忌。
  “臣听说小王子才十二岁,殿下是连个孩子都不放过吗?”
  君臣开起了玩笑,赵攸宜倒是困意消了不少:“老大王只怕时日无多,届时草原必是一场动乱,我们不入其局,方能不乱分寸,不受影响,看得更清。”
  赵攸宜有自己的打算,她要做的是力挽狂澜,止契丹之乱,让草原人记得的是她赵攸宜,而非助呼延朔一臂之力的大阏支。
  大局是大局,小情是小情。
  呼延朔是她的夫君不假,但她还是那个赵攸宜。
  所以,目前最好的掩饰便是沉迷帐中。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清醒的面对接下来的局面。
第1110章 八部之乱
  崔思如从不担心她的公主殿下会忘记自己的理想,她不信她的公主殿下跋涉千里会因为呼延朔的美色而搁浅。
  大齐的美男如云,便是少年之时公主都未曾意气用事过,更何况现在。
  再说,若单论容貌,呼延朔比李玄仁还是要差一些的。
  公主说的没错,公主是要一统契丹八部,而非与他们一上来就交恶。
  只有置身事外才能在呼延朔和他们撕破脸时力挽狂澜。
  虽说听起来无情,连枕边之人都算计在内,但对于目前局势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若是呼延朔连这点都看不清楚,那他就不配做殿下的驸马,更不配做草原之主。
  呼延朔晚膳时回来,进门前和进门后两个表情,很明显已经刻意调整过。
  但瞒不过赵攸宜的眼睛,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而且,老大王病了不是一日两日,最坏的结局呼延朔早就清楚。
  只怕这次是真的无力回天,生离死别。
  有些事不好开口问,问了便是在旁人伤口撒盐。
  老契丹王没有撑过这个九月,在儿子顺利继承王位和成亲后终于毫无遗憾的走了。
  他这一生虽没有彻底改变契丹八部的局势,但至少保了草原二十年太平。
  他尽力了。
  如今,未完之事交给了儿子,他一定会做的比他好。
  老契丹王遗嘱,将尸身火化,骨灰撒在灵雾雪山之上。
  灵雾雪山乃契丹最高之处,他想看到一统草原那日。
  老契丹王去世,其余各部首领自然要来参加葬礼,不久前才参加完新王的登基典礼,那时他们便说过,不久之后会再见,果然应验了。
  这个小子想子承父业?没那么容易,他们草原向来信奉强者为王。
  就像他的父王当年取代拓跋王一般,如今这王位也该换他们来做了。
  他们也不是不讲规矩,死者为大,老契丹王对草原是有功的,所以,他们等到他葬礼后才逼宫,这是对他的尊重。
  这一日,在所有人意料之中。
  呼延朔被困在回望京的路上,四面皆是其他各部的首领,他们要逼他写下退位诏书,让有能者居之。
  呼延朔早知他们会反,早有准备,其余七部也并非铁桶一片,这些首领中自然有呼延朔的人。
  纵然有野心勃勃的人不假,可大王的位置只有一个,剩下的人也不过是继续称臣,和以前并无差别。
  而草原得以平静这么多年是因为他的父王一直提倡八部先祖是一家,若真换人登上王位,草原未必能有现在的太平。
  呼延朔以大阏支身体不适为由,让人提前送她回望京,她就知道他们要动手了。
  “殿下,传来消息,耶律齐带着其余六部将大王困在狼牙坡了。”甘棠道。
  “不着急,再等等。”赵攸宜并不着急。
  “大王会不会有危险?”甘棠道。
  她倒不是担心呼延朔,而是这时候若呼延朔死了,殿下未有子嗣,只怕不够名正言顺。
  “呼延朔若真是个草包,他也活不到现在。”赵攸宜笑道。
  耶律齐既然是联合六部逼宫,那自然得惺惺作态一番,怎会直接要呼延朔的命。
第1111章 人心各异
  呼延朔既然早有准备,就不会被耶律齐轻易拿捏。
  契丹八部固然斗了数百年,可如今的草原和过去不同了。百姓一旦尝到了生活的甜,谁还要受战祸的苦。
  其实不论大齐百姓还是草原百姓,他们都不会去关心坐在王位上的人是谁,而是谁能给他们带来安定富足的生活。
  父王在世时纵然没有彻底的一统八部,但他让草原太平了这么多年,草原的百姓都记得。
  他们草原百姓和中原百姓最大的不同便是,百姓亦是雄兵。
  耶律齐一个人想代表八部勇士,更确切的说是代表八部百姓挑起战乱,那他想的有点多。
  各部首领来参加父王的葬礼,可各部勇士也来了不少,纵然耶律齐有自己的心腹,可剩下的人呢?
  在耶律齐眼中呼延朔不过是毛头小子,刚刚登上王位,屁股还没坐热,人心更是不稳,觉得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时机。
  殊不知,呼延朔等的也是这一日。
  有时候好坏是需要比较的。
  各部首领虽说人心各异,人云亦云,但关键时候他们晓得利害。
  “呼延朔,你虽是老可汗之子,可你有汉人血统,如今又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