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赵绾话锋一转:“朝堂上的争斗是永远不可能停歇的。”
  她又怎么会不懂,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有比较便有高下之争。
  尤其,他们本就生在暴风眼之中,又如何能挣脱。
  陆玉庭点头:“朝堂各抒己见自然是好,可故意挑起矛盾,浑水摸鱼那可不行。”
  “你想做便去做,反正,我也拦不住你。”既然拦不住就不拦,何必徒增烦恼。
  那一趟西境之行,她是彻底想开了,陆玉庭不是谁能左右得了的,陆家人都这样,主意大的很,嘴甜不过是为了面上好看而已。
  赵承仁在陆玉庭和魏铭回京的三天后终于回宫了,悄悄的去了华清殿,赵恒正在批阅奏折,看到一个贼头贼脑的人影就猜出是谁。
  朝着人影的方向笑道:“还不滚出来。”
  赵承仁先探出个脑袋,然后才笑嘻嘻的走出来:“孩儿见过父皇!”
  “野哪了?”
第1131章 长长见识
  “父皇,孩儿可都按你交代的做了,从山上下来后不着急回宫,找个地方猫几日。”没想到舅舅和姨丈倒是沉得住气,他这一躲,躲了小半个月。
  “我让你躲一躲,没让你失去联系。”赵恒白了他一眼。
  幸好窈窈不知道,只以为老二性子野,疯出去玩了,不然他可遭了。
  “我不是怕被舅舅发现,舅舅多精呐,不过还是比不过父皇您,您不愧是皇上,一代明君。”赵承仁拍马屁道。
  “少拍马屁!”赵恒虽是这样说,倒也没真生气。
  “孩儿说的是实话,我们是上阵父子兵,所向披靡嘛。”赵承仁凑上来给赵恒又是捶肩又是捏背的。
  “说吧,怎么了?”嘴这么甜,肯定有事。
  “父皇,我想出趟京。”
  “去哪?”过了今年生辰也十六岁了,是该出去闯闯。
  赵恒倒是没有拦着的意思,不过,第一次出门,可别一撒丫子千里之外,到时连人影都找不到。
  “我想去……幽州。”赵承仁说完巴巴的抬头看着父皇。
  赵恒倒是没有拒绝,不过也没有立刻答应:“怎么想去幽州了?”
  “武库司的人在幽州发现一座铁矿,说这个铁矿和之前的有所不同,含铁极高,提纯之后用在火炮上,杀伤力更强,孩儿也想跟着林墨叔叔一块去。”
  林墨作为墨家传人,本来是奔着大义而来,为朝廷效力几年然后继续退隐的,可哪有这么好的事,这么多年过去,是想走都走不了。
  林墨的武库司早就从兵部独立出去,如今官职仅在尚书之下,是大齐最有底气的衙门。
  赵恒沉默了会儿,这孩子虽然心不灵,但手巧,也不知像谁,从小做什么像什么,他扎的风筝就是飞的最高。
  后来不知怎么自己就认识了林墨,林墨见他有天赋,倒也教些他简单机关术。
  凤阙殿里就有他做的不少玩意,诸如会自己跑的木马,会自己飞的小鸟,还有每隔一个时辰就会敲钟的小木人……
  倒是难得有他喜欢的,只要他再不去寻找什么仙人,求什么仙丹,干点正经事也好。
  “父皇,您就让我去吧,我保证听林叔的话,绝对不惹事,我就想去长长见识。”赵承仁看赵恒还不答应,有点着急了。
  “这事父皇一人做不了主,你也知道……”
  “只要父皇答应,母后那里儿子自己想办法。”赵承仁拍着胸口保证道。
  “去多久?”
  “林叔说快则三五个月,慢则七八个月,要在那边先实验,若是成了,就先定下,让那边铁矿紧着武库司这边。”赵承仁这两日在林墨家里软磨硬泡的,好不容易才答应带他的。
  他多机灵啊,大不了,给他当小厮使唤。
  当然,这话是不能告诉父皇的,告诉他,他又得翻脸。
  父皇大概年纪大了,翻脸不认人的速度很快。
  “你自己去和你母后说吧,上山的事不许提。”赵恒交代道。
  “父皇放心,孩儿做事,稳妥着呢。”
  赵恒挥挥手:“去吧!”
  赵承仁一蹦老高的出了华清殿,出门的时候和孙不二碰了个正着:“哎呦,二皇子,您慢着点。”
  “孙公公,你今日怎么也急吼吼的,出了什么事吗?”孙不二如今是大总管了,体面着呢。
  “荆州来了急报,成王薨了。”
第1132章 口无遮拦
  “大堂哥怎么会薨了,会不会弄错了?”前年大堂哥入京还好好的啊,怎么会薨了呢。
  “这老奴可不知道,老奴得赶紧向皇上禀报。”这可是荆州急报,耽误不得。
  赵恒听到成王薨也是忍不住难过,煦儿今年才三十二岁。
  煦儿像是早就知道自己身体不大好了,前年是他主动上折子来京的,没想到那竟是他们叔侄最后一面。
  礼部在着手太子妃册封一事,本就时间有些紧,自然无法再调去荆州,而且,剩余官职太低的官员也不适合。
  赵恒想来想去,也只有让玉庭和老七走一趟荆州,于公于私都是他们两个都最合适。
  赵煊和陆玉庭匆匆被召进宫,陆玉庭没想到自己刚回京,这事情一场接着一场,没个消停。
  成王也是他们看着长大,如今英年早逝,难免叫人唏嘘。
  “七弟,此去除了代表朝廷吊唁,还要查清煦儿的死因,他虽体弱,可有太医调理,不至如此。”赵恒担心煦儿的死另有隐情。
  “臣弟领旨。”赵煊在查案这方面自然没话说。
  “成王府的家事最好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若需要帮忙,朝廷自然是鼎力相助,世子还小,玉庭,还要劳你多安慰。”赵恒道。
  “是,臣领旨。”私下是师兄弟,殿堂上是君臣,陆玉庭态度恭敬的很。
  这消息突然,即刻便要出发。
  赵煊着急忙慌的回了王府,虽然一把年纪了,还是搁不住事的个性:“凝霜,快收拾行李,出大事了,我得马上出京。”
  赵煊这样说可把沈凝霜吓了一大跳,难不成王爷这是犯了什么事不成。
  他向来咋咋呼呼,口无遮拦的,的确是得罪人都不知道,不行,她得进宫求皇后娘娘。
  “你先别急,哪都别去,在府里老老实实待着,我这就进宫。”沈凝霜稳住心神道。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乱。
  “这个时候你还进什么宫,别添乱了,一刻都耽误不得,不然来不及了,一会儿皇上派的御林军就来了。”
  沈凝霜听他说皇上派了御林军来,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你没事吧?”赵煊扶住沈凝霜。
  她最近是不是操持王府太累了?这么多年也没见长胖过。
  “王爷到底做了何事,怎得这样严重。”沈凝霜扶着椅子扶手。
  “不是我做了什么,不过是挺严重的,先别说了,你赶紧收拾,我先走,你在府里好好照顾孩子们,不用担心。”
  “赵煊!”沈凝霜发怒叫他名字。
  赵煊听到沈凝霜这样叫他名字,腿一软:“娘子这是怎么了?”
  “着急也在府里等着,哪里都不准去。”沈凝霜拦住他的路:“皇上是明君,皇后娘娘也通情达理,这事一定有误会,我去向他们解释。”沈凝霜这些年常常进宫和皇后娘娘关系不错,看在往昔情分上,皇后娘娘应该会见她一面的。
  “这种事有什么好解释的,不用问了,是真的,煦儿没了,你说这么大的事,我这个做七叔的能不去吗?”
第1133章 总要长大
  “你说什么?”沈凝霜心里着急上火的,赵煊这话就像事兹拉浇了盆水上去,冒起一层白烟,云里雾里的。
  “煦儿没了!”赵煊挺难过的。
  虽然是叔侄,但这也算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自五哥当了皇上,兄弟几个这些年相处和睦,有时他竟有种回到太子哥还在时的错觉。
  太子哥生前,对他们几个兄弟都很好,可惜,好人不长命,没想到煦儿竟也是如此。
  当年太子哥去后,因为他那时依附三哥,自己尚且没有能力自保,更何况护着煦儿了。
  只能在暗处偷偷照看,可惜那次煦儿还是中毒了,他就晚了一步。
  说起这事,他一直很内疚。
  幸好后来五哥回京,不然,只怕崔家不会放过煦儿。
  “是,是,是这事?”沈凝霜清醒没那么紧张了。
  瞧他这咋咋呼呼的脾气,成王薨不过一句话的事,偏她不说清楚,害得她以为他犯了什么事,吓得她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
  成王的死她虽然难过,但她与成王没见过几面,也没那么深厚的感情,虽会惋惜年纪轻轻就没了,但也不至于心痛难受。
  “不然呢,快些收拾,我这次要与那陆三一同前往荆州,不能被他比下去了。”肃王在顾昭华那里没少听他抱怨陆玉庭,所以,对陆玉庭这个又好看又狡诈的着实没什么好感。
  最主要,这么多年过去,京中依然没有人能超越他的人气,真的是,好气。
  沈凝霜一边收拾一边摇头,什么叫这次不能被比下去,自家王爷什么时候也没有比过人家好不好。
  京中能和陆侯爷比的只怕也只有太子之师,当朝太傅大人了。
  沈凝霜很快收拾好衣物,还给他包了些糕点留着路上吃,这个季节也不容易坏。
  “娘子,府里有劳你了,只怕我这次前往荆州,最快也要年底才能回京了。”赵煊临走前握着沈凝霜的手交代道。
  沈凝霜的笑容有种镇定人心的功效:“王爷放心,我会照顾好孩子们,等你回来的。”
  赵煊点头,然后转身,身影快速的消失在府门口。
  陆玉庭也已经收拾好东西,一行人简装上路,用最快速度赶往荆州。
  成王离京多年,早已跳出权力中心的圈子,所以在朝堂上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赵承仁以自己溜须拍马的功夫,征得了陆瑶同意,离京和林墨前往幽州。
  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都要离开父母身边去闯荡,经历了攸宜远嫁,赵承仁暂时离京也不算什么,他们总是要成长的。
  攸宁越发羡慕哥哥姐姐们,可惜,她还不满十一岁。
  很快,很快她也要长大了。
  十月初九,已经有初冬的寒冷了,虽然有太阳,但并不算暖和。
  赵攸宁还没有等到自己的十一岁生辰,先等到了太子妃册封礼,以后,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叫苏婉茵嫂嫂了,不用怕不合仪制,说实话,苏良娣,着实有些拗口了。
  里三层外三层的太子妃冕服,苏婉茵并不觉得冷,反倒有些热。
  大概是房间里太暖,亦或是太紧张,她手心冒了一层的汗。
第1134章 册封典礼
  苏婉茵清楚,比起京城的这些贵女们,她着实算是出身乡野了,没见过什么大场面。
  生平第一次的大场面竟然自己是主角,苏婉茵还是很紧张,虽然今日的流程她早已熟记于心。
  她觉得她被纳为良娣那日已经是够热闹了,没想到这个场面比那个要大百倍。
  连京中的命妇和贵女们都要入宫观礼,今日已过,她便是这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了。
  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便越显眼,细微的错误也会被放大看到,皇后娘娘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做好一个太子妃并不容易,但她相信她可以。
  要上台阶时,苏婉茵看到太子殿下伸过来的手,她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手放到他的掌心。
  他的手掌宽大,将她整只手都包裹其中,拇指和食指处有一层薄茧,大抵是经常写字的缘故,
  苏婉茵今日的冕服裙摆长,走台阶容易踩到自己,的确不好走。
  长长的台阶,二人携手一步步往上。
  苏婉茵悄悄去看太子,他头冠上的珠帘挡着他的面容,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能看到他轮廓清晰的下颔,原来长得好看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好看的。
  终于,站在高台之上,这是她第一次与他比肩而立,苏婉茵一直知道他很高,她给他做过衣服,可今日这般站到一起,她才发现他比她高了近一个头。
  天坛的风有些大,她的裙摆和他的袍角随风纠缠翻飞,苏婉茵微微失神,也不知在想什么。
  感觉手被捏了下,苏婉茵下意识抬头看向赵承宣,只听他只用两个人才听到的声音:“专心些。”
  苏婉茵低低的哦了一声,现在是礼部的官员在念宣册,念完之后有女官接过宣册和宝玺,双手跪呈于太子妃。
  礼毕后,接受命妇等拜贺,仪式算不上繁复,但因为要持续快两个时辰,还需要有好的体力。
  接受拜贺时,苏婉茵才有种从梦境中清醒的感觉,那一瞬,她才切实觉得自己是太子妃了。
  未来的路还很长,她还要踏踏实实的走下去。
  授完册,最后一步是到凤阙殿谢恩。
  凤阙殿内的都是宗亲,睿王妃,淮王妃,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