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母后心疼,毕竟他那时才两岁多,可皇祖父很坚持,母后也没办法。
  其实,他心里也是羡慕两个弟弟的。他们可以无忧无虑的做他们想做的事。
  但,他不行!
  他是太子,是储君,还是钦天监预言能给大齐带来福祉的千古一帝。他要更努力,才能配得上这预言。
  皇祖父当年说的最多的话便是,太子,你一定要勤勉,你的父皇随时可能会带着你母后跑路的,大齐得靠你撑着,万不能丢了我赵家祖宗基业。
  终于,祖父的预言成真了,父皇真的要带着母后跑路了。
  不过,已经很好了。
  至少等到了他弱冠之年。
  其实,父皇为大齐牺牲了很多,他总说自己不是个称职的皇帝,不适合坐皇上,但其实
  父皇躬勤政事,知人善用。
  他整军制,改吏治,在他的治理下,如今天下太平,国库充盈。
  父皇在位的这二十四年,开创了许多历史先河,开通西境贸易,设都护府,万国来朝,他开创了一个国力空前鼎盛的太平盛世。
  预言说,他会是千古一帝。
  其实,他不过是站在父皇的肩膀上,生在一个好时候罢了。
  父皇在朝堂早就开始布局,让舅舅和老师提前回朝,让他主持去年科举,给他留下的都是效忠他,且能做事的大臣。
  父皇能为他做的都做了,作为一个君王,他将作用发挥到极致,为下一任国君铺平了一条康庄大道。
  作为一个父亲,他尽其所能,把最好的都留给儿子,他亦是个绝好的父亲。
  未来的路很长,担子很重,他会扛起来。因为,他接过的不止是万里江山,还有万万百姓之未来。
  过去之于他是起点,未来之于他是责任。
第1193章 圣泰盛世
  圣元二十四年四月,新帝继位,改国号泰康,史称泰康帝。
  后人将他与其父圣元帝合称圣泰二帝,便是大齐乃至整个历史长河中最为耀眼的圣泰盛世,达到了古代人类文明的巅峰。
  赵恒退位第二日便带着陆瑶离京了,说是他当年答应他们母后一件事,一直未能兑现。毕竟年纪大了,怕哪天不小心死了,此生岂不是要背着不守信的骂名。
  为了大齐的江山,他已经牺牲很多,对不起很多人了,余生就是用来还债的。
  赵承宣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赵承仁向来没心没肺,若不是赵恒差点揍他,他是想带着郑云涔一起陪着他们的。
  当然,被郑云涔劝住了。
  难道,他还没有看出来,太上皇只想带着太后娘娘吗,连最疼爱的小公主都没带呢。
  至于方承启,有着商人的圆滑,还问父皇母后,出行路线有没有计划好,若是有困难,他有朋友可以帮忙。
  知道了出行路线,那……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碰上了,他是商人,到哪都是做生意啊。
  赵恒的脑子,关键时候一般是最好用的,谁想套路他都没用,这些小崽子他一个都不想带。
  这么多年和他抢人抢的还不够吗?
  最难过的是攸宁。
  不过,最后还是想明白了,父皇说的对,她现在还小,身体又不好,跟着父皇母后的话,母后会一直担心她,母后吃不好,睡不好,又要操心,对身体不好。
  等她长大了,可以让喜欢的人带她游山玩水,风景要和喜欢的人一起看才美丽。
  喜欢的人?
  攸宁想到喜欢的人,脑海里浮出一个人的模样来,不过,她谁都没有告诉,连母后和明赫姐姐都没有。
  “父皇,母后要早些回来,要常常给攸宁写信,把你们看到的都讲给攸宁听。”
  “好,母后答应你。”陆瑶摸着女儿的头,怜爱道。
  陆瑶最放心不下的也是攸宁,她才刚过了十二岁生辰,若不是怕她经不起长途跋涉,她是想带着她的。
  可是,她不敢拿攸宁的身体冒险。
  而且,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西北,而是要去契丹草原看攸宜。
  四年了,那孩子也不知到底过的如何,他们心里始终放心不下。
  虽然说赵恒已经退位,但此行路途遥远,变数太大,还是莫要暴露行踪的好。
  “父皇,母后放心,儿臣会照顾好弟弟妹妹。”赵承宣开了口。
  赵恒点了点头,拍了拍比他还要高些的赵承宣道:“记住父皇的话,有事和你舅舅、老师商量,你才刚上任,不要太激进。”
  “儿臣知道。”
  “好了,都回去吧,莫要误了我们出城的吉时。”赵恒略略有些不耐烦了。
  为了这次出行,他准备了好久的,说完,将陆瑶扶进马车,自己也进去,青鸾驾着车,头也不回的走了。
  赵承仁看着渐渐消失的马车,嘀咕道:“父皇可真无情,明明就是怕我们和他抢母后,说不准早就想跑了。”
  众人:……
  二哥哥这张嘴,总是能把他们想说不敢说的话说出来。
  可惜,父皇还是带着母后跑了。
  郑云涔掐了下赵承仁的手臂,赵承仁叹气:“我说的是实话,小时我们要是敢和母后睡,一定会被他从榻上丢出来的。”
  郑云涔:……
  二皇子殿下是真的单纯的很呐。
  赵承宣接过皇后手中的清一抱在怀里,一手执住了苏婉茵的手,突然对苏婉茵道:“清一是不是太孤单了?”
  是不是考虑给她生个弟弟,一定是个天生做皇帝的好苗子。
  苏婉茵:……
  太子,不对,皇上这话怎么有些……她不太明白。
  赵承仁牵着郑云涔也走了,攸宁和明赫手拉着手,亲昵无比。
  方承启摊开双手,看了看自己空空如也的手,也叹了口气,算了,他还是好好赚钱吧,不要胡思乱想。
  人生哪里还有比赚钱更快乐的事,赚钱让我快乐,我爱赚钱。
第1194章 不见成效
  赵承宣正在房里批阅奏章,春生匆匆走了进来,道:“皇上,贺兰府出事了。”
  赵承宣放下手中的朱笔,道:“何事?”
  春生压低了声音道:“兴平伯的侄子安皓言提亲求娶贺兰静笙小姐不成,夜闯贺兰府,跑到了静笙小姐的院子,欲将生米煮成熟饭,结果被发现了,静笙小姐一着急拿了剪刀,刺伤了安公子,安家与贺兰家撕破脸了,吵得不休,要告御状呢。”
  赵承宣知道贺兰府,贺兰府乃是皇祖父生母的母族。
  贺兰府是靠着族中女子入宫为妃维系家族荣耀,族中子弟多不成器,虽然自上一代起便努力读书,但并不见成效。
  而上一代,贺兰家本想送女儿入宫,不想被景王利用,贺兰家险些犯了大错。
  不过,贺兰家人有一点好,那便是重情意,当年七公主犯下大错,被皇祖父禁足,贺兰勋作为贺兰家最优秀的儿郎娶了失宠的七公主,等于失宠于新皇。
  七公主当时的行为为父皇母后不容,连六姑姑也得罪个彻底。贺兰家娶七公主绝对是需要勇气的。
  七公主虽然受了教训,可始终觉得贺兰勋配不上自己。
  在她眼里,贺兰勋虽然是贺兰家最出息的孩子,可和曾家还是没办法比。
  七公主觉得曾江娶了哪里都不如自己的魏荣,心里意难平。
  同样是公主,她比不过赵绾,甚至连四公主都比不过,心里始终憋着一股气。
  婚后多年才有身孕,在生女儿时难产,丢了性命。
  只留下一个女儿,便是这个贺兰静笙。
  春生见赵承宣不说话,知道是让他继续说的意思,便接着道:“安大人这个侄子口风极差,跑到人家里去了,分明是意图不轨,可安家却咬死说是贺兰小姐主动约安公子到府中去的……”
  赵承宣不以为意地挑了一下眉,道:“安皓言可有性命之忧?”
  “性命之忧倒是无,不过,瞎了一只眼睛。”
  赵承宣听完,这才不急不缓道:“既然告状那便到大理寺去,让九思按大齐律法照办便是。”
  春生赶紧道:“是!”
  春生一直是伺候赵承宣的,皇上的意思他知道了。
  这案子交给大理寺,虽不能说是偏袒贺兰家,但态度已经摆明了。
  小陆大人不止是大理寺少卿,也是贺兰小姐的表兄呢,这事,真较起真来,安家不占理。
  之所以闹到御前,一则是吓唬贺兰家,毕竟贺兰小姐的母亲为宫中不喜,再则,也有避过大理寺的意思。
  皇上每日忙于政事,这种对他们来说的大事,哪里能和军国大事比,也真是给他们脸了。
  春生传了皇上的旨意,在宫门口候着的安家人有些傻眼,皇上这是不管的意思吗?
  贺兰勋谢了春生公公,拂袖离去,贺兰家是不济,可再不济,自己的女儿也要护得住,这事他安家凭什么不依,他还不依呢。
  七公主虽性子骄纵,可静笙和她母亲性子截然不同,是个极其安静又胆小的孩子,遇到这事,早就吓破了胆,哭的不成样子。
  她当时吓坏了,便顺手拿起做绣活的剪刀,是那安皓言非要去夺,自己被桌腿绊倒,还带着静笙一起跌倒,谁知那剪刀不偏不倚的扎到了安皓言的眼睛。
第1195章 热闹场面
  说句实话,要他说,那安皓言就是活该,谁让他欺负他女儿,今日就是拼着这张老脸和老命,也要护住静笙。
  便是一辈子不嫁,也不能嫁给这种混蛋。
  方承启难得回一次宫,没想到还没进宫就碰上这热闹场面。
  那安二爷和夫人骂骂咧咧,声音又大,说话极其不好听,方承启就是想不知道也难。
  方承启对安伯爷倒是熟悉,但对他这个弟弟就不大了解。
  至于那个安皓言倒是听说过,是个出了名的纨绔。
  安皓言之前和小舅舅挺不对付的,前些年还打过一架,将那安皓言的腿打断了,害得小舅舅被外祖好好收拾了一顿。
  不过,安皓言从那以后见了小舅舅都是绕着走的。
  贺兰勋虽说极力维护女儿,但嘴皮子不及安二爷和夫人厉害,这就落了下风,说来说去也只有那句你这是诬陷,荒谬无耻。
  比起安二爷那些绘声绘色,仿若自己当时便在场的描述,实在是差了太多。
  但,这种事,稍微动点脑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为人父母的,将儿子骄纵成这样,也是少有。
  “王爷!”吵嚷不休的一行人总算发现自己挡了三王爷的道。
  方承启不涉朝堂之事,但自小就生在皇城根里,这些人自然是认识的。
  尤其,贺兰勋也是他的长辈。
  方承启是生意人,只有结缘的,没有跟人结仇的,笑起来眼角微微上扬:“姑丈。”
  “王爷!”贺兰勋连忙拱手回礼。
  这个姑丈,他真的是当不起。
  方承启出生那会儿,七公主还未去世,他满月宴时,贺兰勋也陪同去了的。
  那时,圣元帝那日宣布三皇子入方家族谱,为方家延续香火。
  当时,这事当时闹的挺大。
  赵家的宗亲不同意,连御史也文诛笔伐,觉得圣元帝此举滑天下之大稽,从未听说过皇子不姓本家姓氏,为平民承继香火的。
  赵娴面上不敢说,私下里没少念叨说自从父皇不在之后皇上行事越发乖张,好好一个儿子便宜了别人。
  那会儿赵娴一直未曾有身孕,嘴上虽然说讨厌孩子如何,但心里是喜欢的。
  他还记得当时她看三皇子的眼神,是极其羡慕的。
  她平日从来不抱别人家孩子的,说受不了身上那股子奶腥味。
  可那日,她抱了三皇子。
  是皇后娘娘见她喜欢,主动将孩子抱给她看的。
  后来,回去没两个月便有了身孕,赵娴便有了身孕,私下里总说三皇子是个有福气的,她那日不过推脱不过抱了抱他,竟沾了好运。
  其实,有了身孕后,她脾气好了很多,以后也会是位好母亲。
  没想到,生孩子时难产。
  她去时,握着他的手说,她一生娇纵任性,做了不少错事,若不是贺兰家接受她,娶了她,说不定早自己作死了。
  她说她是该死,可孩子无辜,希望他好好照顾孩子。
  他答应过她的。
  好好照顾静笙,可没想到竟出了这种事。
  安二爷看到三皇子停下来和贺兰勋说话,眼珠子转了转,这是……什么意思?
  方承启看了安二爷一眼:“安老爷还有事?”
第1196章 爱管闲事
  方承启虽未明言不喜,但脸上的情绪已经表达的很明白了。
  安二老爷还算有眼力劲,谄媚的寒暄了几句,退下了。
  安二夫人一脸担忧道:“你说,三皇子会不会干涉此事?”
  安二老爷一脸不屑道:“怎么可能?三皇子向来不问朝事,再说,那贺兰家什么东西,不过靠女人发家的,这些年已经没落的不像样子了。”
  “可是我瞧着三皇子似乎很关心贺兰勋。”女人在某些事情上还是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