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之悍妻不好当-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想得很简单,一是双抢后会有一部分谷粒掉田里,这些谷粒掉田里,会发芽,和晚稻禾苗争抢养分,我们就想,养些鸭子,鸭子可以在田里把这些谷粒吃掉,不浪费;二来是,鸭子经常在田里找食,鸭粪也是肥料,刚好肥田。”于大康回答。
  “听说,在蝗虫爆发初期,是你们公社最先提出整防整治的?”记者继续问道。
  “对,对!这个是我和我们大队长商量后探讨出,向镇里县里提出来的。我们公社有鸭子,鸭子可以治理蝗虫,我们公社免受蝗虫之灾,但我当时更考虑的是,镇上的蝗虫,县里的蝗虫。覆巢之下,无完卵。我们联合所有兄弟公社,一起整防整治,才能将蝗虫问题解决。”
  “只解决灵溪公社的蝗灾,不是解决蝗灾。只有所有公社的蝗灾解决,才是真解决。灵溪公社社民有饭吃,不是富足,镇上县上乃至全国人民都有饭吃,才是国泰民安。”
  “灵溪公社蝗灾在我们控制范围内后,我们将我们公社的鸭子不对免费派出去,义务支持兄弟公社。”
  于大康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从养鸭初衷,到整防整治,再到大公无私帮兄弟公社,每个点都听得记者们兴奋又激动。
  而他们眼前这位书记,不得不说,是极为优秀的。
  办事有前瞻性有远见,提前养鸭子。
  有大局观,有格局,且气度不凡,解决自己公社蝗灾之后,立马大公无私的帮兄弟单位解决蝗灾。
  这样的优秀的人,这样有通力合作的人,简直就是学雷锋的典型,更是优秀干部中的典型。
  灵溪公社的村民几乎没见过大记者,而且还是一次来好多个人的记者。
  于大康站在记者中间侃侃而谈,看他们着实觉得了不起。
  可听着听着,他们觉得好像有些不对。
  这鸭子,不是一开始是秦瑜买的吗?
  因为镇上小鸭子每次孵出来的数量有限,所以秦瑜经常去其他的镇上买。
  有些时候,鸭子是她骑顾瑾的车带回来,有时候,是她挑回来,每次他们在马路上碰到的她的时候,她都是满头大汗的和大家打招呼。
  于大康连根鸭子毛都没摸过。
  怎么变成他也去买小鸭子了?


第240章 最优秀的知青大学生
  “听说,你们公社养鸭子的人,是一位年轻的女子?”有记者问道。
  “对。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于大康点了点头,挥手朝贺青莲打了一个招呼,道,“贺知青,赶紧过来。”
  贺青莲站在人群中,低头,满脸都是羞赧的走到于大康面前。
  于大康热情和记者们介绍,“我和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公社养鸭子重要的一员,平常这个点,她是去隔壁公社看鸭子治理蝗虫的,这会刚好公社养猪场需要她打理,所以今天她没去。”
  说完,他伸手示意贺青莲,道,“刚好记者朋友来了,贺知青,你可以分享一下你养鸭子的事。今天也真是缘分,若是其他时间,贺知青,都在忙。”
  贺青莲站在所有记者面前,养鸭子的事,她参与了,多少可以说出来一些,当着这么多记者,记者来的时候,她扫了一眼,有人民日报,青年报……这些报纸都是全国有名的。
  在他们面前将养鸭子这事认下来,是莫大荣誉,可也是莫大压力。
  “我……”贺青莲一开口,就感觉有无数眼睛在看她。
  这些目光有好奇,看也有嘲笑。
  “贺知青?她是知青?不是公社的村民?”有记者问道。
  于大康见贺青莲有些拘束,回答,道,“对,她是从京都来的知青。也是我们公社的优秀知青,同时也是我们公社今年推举去上工农大学名单的知青。非常优秀,深受村民的爱戴。”
  原来是优秀知青,还是今年确定的上大学的人。
  “如此优秀,难怪会有这么优秀的表现。”
  记者们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更觉面前这个知青浑身上下满是新闻,这样优秀的人,如深入挖掘,那就是榜样。
  “于书记,那我们可以单独采访一下贺知青吗?她对鸭子,对治理蝗虫肯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记者询问于大康。
  “当然,自然!我们公社有这么优秀的知青,是公社的荣幸。”于大康退一边,笑容和蔼的看着贺青莲。
  他将她送至名誉巅.峰,也算是对她的关爱了。
  这年代,只要他们的这事上报纸,被宣传报道。
  他去镇上,是没任何悬疑的。
  贺青莲则是带名誉上大学,以后毕业,肯定能分到好单位。
  “贺知青,养这么多鸭子,对你来说,有什么困难或者已经克服的困难吗?”记者围着贺青莲问道。
  贺青莲低头笑了笑,不敢抬头。
  “你不用不好意思。你若是觉得不好意思,我们可以换个地方谈。”记者见贺青莲不说话,以为她害羞。
  一边的社员也都在盯着贺青莲。
  这鸭子是秦瑜养的,鸭食是秦瑜搞的,饲料是秦瑜买的,几百只鸭子归笼是秦瑜和顾瑾吹的曲子。
  现在变成贺青莲在养鸭子?
  难道这是公社的决定,觉得贺青莲是知青,是要上大学的知青,所以她来回答比较好一点,能显得他们公社很有文化?
  一直站在一边秦小江,一直用好奇的双眼看这些陌生的人,他们拿着笔,拿着他从来没见过的话筒,这些东西,当真很新鲜。
  他也是充满疑问,每次鸭子赶不上的时候,是他在帮忙。
  秦瑜被抓走的时候,是他在看鸭子。
  这些时候,贺青莲一个鬼影子都没看到。
  他们怎么总是问她,而不问他呢?
  不行。
  “记者哥哥姐姐,你不要问她。你们问我,养鸭子我比太熟!”秦小江一个人影闪到记者中间,脸上毫不惧怕的道。
  “……”记者们一愣,所有人目光都落在秦小江身上。
  一个穿着烂褂子,浓眉大眼的小男孩,用大拇指指着自己,无比自信和自豪的推荐自己。
  于大康一慌,立马将秦小江从人群中拎出来,道,“秦小江,你捣什么乱?记者叔叔阿姨在采访。你没事干就去玩!”
  “我要说话。我要被采访!”秦小江被于大康拎着,双脚腾空不断蹬腿。
  “你个小屁孩,有什么好采访?”于大康斥责道。
  采访进行得好好的,其他村民什么都没说,只有秦小江这小家伙这么不识趣,瞎凑什么热闹。
  “她才没什么好采访!秦瑜姐姐不在,那也得采访我。我看过鸭子,赶过鸭子,喂过鸭子,数过鸭子!我还喂鸭子拿过工分!她拿过吗?她的工分比我多吗?”
  上次秦瑜在地震中救人上报纸,回来之后,大队长奖励她双倍工分,大家羡慕得不行,也嫉妒得不行。
  在秦小江的脑海中,只要上报纸,就能拿双倍工资,若是拿双倍工资,会被大家羡慕,被大家夸赞,他在家里走路都可以带风,他娘也就不敢骂他。
  所以,这报纸必须要上。
  一定要记者们采访自己。
  果然,他话一出来,记者们脸上就出现疑惑。
  这小孩说,贺青莲没什么好采访的。他养鸭子赚的工分比眼前这位贺青莲的工分还多?
  平常时间工分代表收入,可大多时候代表的却是时长。
  农村的工分都是时间累积起来的,因为所有农活都是靠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出来。
  很多也是用时间计算工分的。
  贺青莲工分没这小孩的多,那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在养鸭子这件事上,这小孩比贺青莲付出的时间还多。
  且小孩说,秦瑜姐姐?
  秦瑜姐姐又是谁?
  “你胡说八道!那是公社看你小,鼓励你,才给的工分,你别真当自己是一回事。”于大康冷声呵斥,将秦小江扔在地面上。
  秦小江长这么大,就只怕两个人,一个是他娘,他娘蛮不讲理,说打就打,说揍就揍,他从小被打怕了。另外一个是秦瑜,秦瑜没打没骂,一个眼神他就要思量自己是不是闯祸了。
  于大康是大队书记,但他压根就不怕,直接和他吵起来,“才不是!我看了一个礼拜的鸭子,鸭子没归笼。你们谁都没理。那么多人偷鸭子,你还说偷了好,省的养鸭子浪费粮食。”
  “……”众记者一听秦小江的话,都震惊了。


第241章 鸭子正规军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小孩子缺管教。”于大康脸青黑青黑的,呵呵和记者们解释道。
  童言无忌的意思说,儿童天真无邪,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亦无须见怪。
  很明显于大康这个词用错了。
  “yu……”山间骤然响起高低起伏、悠扬绵长且欢快的调子,这声音,公社的人都熟悉不过。
  一听这声音,大家自然而然抬头往入公社的马路上看。
  他们的英雄鸭子特种队回来了!
  秦小江脸上都是惊喜,眼睛闪闪发光,大声道,“你们看,我秦瑜姐姐回来了。”
  “就是买鸭子,养鸭子,赶鸭子去隔壁公社吃蝗虫的秦瑜姐姐和姐夫回来了!”秦小江从地上跳起来,忘记于大康摔痛的屁.股,无比自豪的道,“那是我秦瑜姐姐!那鸭子是我和秦瑜姐姐一起养的!”
  记者们顺着秦小江眼神看过去。
  只见一群庞大的鸭子走在马路边,鸭子前面,一位身着白褂子、带着草帽的男子骑着单车缓缓过来。
  单车后面一个穿小碎花娃娃领衣服、黑色阔腿裤的女子和男人反坐着,她头上带着一个花环,手持叶子放在嘴边,欢快且愉悦的曲子从她唇边缓缓吹出。
  她一边吹笛子,一边看着鸭子。
  几百只鸭子紧跟单车,憨态可掬的摇摆着身体,慢慢走着,就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队伍。
  “公社鸭子回来了!大家快退一边去!”有人大喊一声,没一会儿,站在马路上的人,悉数不见。
  记者们看大家这架势,“……”
  立马入乡随俗也退到一边。
  让他们更惊讶的是,他们发现,这些鸭子,好似都不怎么怕人。
  看到大家退到一边,它们转动脑袋,看了一眼之后,走路姿势越加嚣张。
  一只只膘肥体胖,走的那步伐更是嚣张得六亲不认,甚至可以用豪横来形容。
  “你们这是……”一位记者抓住身边一个村民好奇的问,从来没见过这么不怕人的鸭子。
  “记者同志,我们鸭子就是这样出去!它们是吃蝗虫的功臣,每次出公社去帮其他公社的时候,我们担心吓着它们,所以自动让道。这时间久了,这鸭子们就不怕人了。”
  “瑜丫说,她看鸭子的时候,做了个研究,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一天能吃掉200多只。这一两百只蝗虫,我们自己去捉死,手指捻麻了,都抓不到嘛。它们有这能力,我们自然要让着。”
  “瑜丫是谁?”记者再次问道。
  “就是那个带花环的姑娘。她可能干了,一个人盘活了我们养猪场,一个人养了400多只鸭子。当初公社买鸭苗的时候没钱,都是她坚持要买,听说后面她是从她男人那拿的钱,才买这么多鸭子的。”
  “她坚持要买的?”记者皱眉问道。
  “对。一天买几十只,买了半个多月,才这么多。你看,那边,有些鸭子大,就是买的早的,那边,有些鸭子小些,就是后面买的。不过,也看不出来,这鸭子天天吃蝗虫,现在都长得差不多了。”
  “这瑜丫上辈子一定是管百兽的。我和你说,她养猪,膘肥体壮,猪出栏时候200多斤,三头。其他公社看我们猪这牛气的毛重,馋得眼巴巴。在看这鸭子,没用什么饲料,都长大了,还灭了蝗虫。”
  “前段她不在家,鸭子丢了,这姑娘可有办法了,硬是将所有丢失的鸭子统统找回来。”
  村民一说起秦瑜这些事,那话匣子和放闸的水库一样,滔滔不绝,完全停不下来。
  “……”记者一边听村民说的话,一边看鸭子们跟着秦瑜和顾瑾走过来,离他们越来越近。
  鸭子们明显的吃饱喝足,四百多只鸭子,如此规模巨大的走在马路上,没经过良好的训练,鸭子是不会这么配合和听话的。
  而且他们这么有办法,用声乐控制鸭子习性,如此不一样,如此新鲜。
  他们刚才肯定是做了一个假采访!
  “秦瑜姐姐!”秦瑜一下单车,秦小江就立马跑过来。
  秦瑜低头摸了摸秦小江脑袋,笑问道,“今天有没有皮?”
  “我最乖了。”秦小江厚脸皮的答。
  秦瑜笑。
  “只是,我想让记者他们采访我,于大康不让!”秦小江生气的告状。
  秦瑜进公社的时候,就发现了公社里来很多记者,不过她没多做关注,今天天色不是很好,她担心下雨,所以带鸭子先回来,现在对她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