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娇娇女吃瓜看病日常-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来自山里的苗,带回去也只能种自留地里,占用种粮食的地不说,果实成熟了别人摘了也不好多说,毕竟人家可以说本来就是大家的东西。
  如此一来,难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费力不讨好,实在是没必要。
  既如此,苏妍也不好再多说,她还自留地都没有呢!不过倒是可以种点进沃土,所以也趁两人不注意,刨了两三株放进去。
  此行还算顺利,她们回来的时候日头还没西斜,可能还不到三四点,因中午带的是干粮饼子,来去走了不下十里路,还挺口渴。
  她以前其实还算半个养生女孩,再热的天也不喝冷水不洗冷水澡,冰淇淋刨冰更是一个夏天不吃几次。
  到这后热水没有那么方便,她慢慢倒也适应了。
  佟婶家旁边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溪,山泉水用小碗宽的蓝竹作渠首尾相结一节节引下,泉水的甘甜带着翠竹清香,冰冰凉凉,沁人心脾。
  她手里拿着佟婶给她的竹杯,东西是周东阳做的,一共做了七八个,她们堂屋的桌上摆了四个招待客人,剩下的都收着。
  她来了后,佟婶见她每天喝水都要跑厨房好几趟,特意找出来,给了她一个,方便她饮水,也顺口说了东西的来历。
  喝完水,山间的风吹来,感觉头脑清醒了不少,燥意散去,她突然想起一个事来。
  周东阳外伤恢复得不错,她这几天给他换药,恢复情况肉眼可见。
  但他骨头接下来得有一个月左右的复健期,就算一直躺床上也不能保证一个姿势不碰着,何况还人有三急,难保不会磕到碰到。
  后世是有石膏夹板固定,现在这些东西却不好找。
  但原始简易版的固定器她也不是没见过,竹子不就是最方便的原材料嘛!
  周东阳杯子做得这么好,可见是有些手艺在身上的,现在即便不能自己亲手做,但指挥别人,做个简单的固定夹板,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事宜早不宜迟,定下主意,她脑海中过一遍夹板结构,到院子里就想着叫人。
  周东阳的房间是关了起来的,估摸着是不方便,想着男女有别,也就没有再去敲门。
  恰好碰见拿着东西准备去煮面的佟婶子,便把这事儿和她说了。
  佟婶子一听,自然举双手同意,忙说自己去和儿子说。心里想着刚才铁子来,这会儿关门,多半是儿子在擦身。
  她也没急着去催,只是煮着面,时不时往那屋里看,可见心里还是急的。
  而此刻屋里,折腾了十多分钟,在铁子帮助下,周东阳总算擦洗完了。
  本来出去头一天,他想着第二天上山要脏,就没有洗澡,结果不想一身汗渍遇上事,又接连躺了这么几天,现在伤口还不能碰水,腿更是轻易动不得。
  他自己糙惯了,以前出去干活,条件不允许时,四五天没洗过澡也不是没有。
  但他这两天发现住自己家这姑娘可爱干净了,一天不洗澡都像身上有墙灰几尺厚似的。
  人家在给他换药时虽然没表现什么,但他总觉得自己不对劲,总不好让人察觉自己身上都馊了,平白惹人嫌弃。
  所以铁子今天过来,他就托人帮忙了,只是没想到人去拿东西来得这么早。
  周铁整理完,正准备开门把水拿出去倒了,就听周东阳道:“倒屋后吧!”
  周铁闻言抬头看他,有些不解,后门自然没有前面大,而且还要经过一个小廊房,不明白为什么要找麻烦的路走。
  周东阳看一眼盆里,昏暗的光线下仍不难看出些许浑浊的水,不知道想到什么,耳根微红。
  迎着兄弟困惑的目光,却是面不改色道:“我妈说前面院子要被水泡烂了。”
  既然是佟姨说的,周铁自然没意见,他家屋后有条小沟,他是知道的,倒进去顺着水流就进下面的水田里,倒也方便。
  收拾好后开了前门,他也就准备道别了,但佟秋梅进来说了竹夹板的事,这任务自然也落到了周铁身上。
  苏妍把自己分到的五味子洗了,总共有十几串,拿进屋里大家一起吃。
  周铁有些不好意思,听完事儿就准备走,说着现在去砍竹子来不及,东西明天再来弄。
  苏妍想让他吃点东西,但自己跟他不熟不好上去劝,只能求助地看向佟秋梅。
  佟婶子拿了五串追上去,硬塞进他口袋里。
  周铁犟不过收下,又跟佟婶子说,院子里经常积水的话,他明天下工了顺带到大队部借锄头过来清一下排水沟。
  佟秋梅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一茬,水沟之前东阳清理得勤,现在也不堵。
  周铁自己也跟着往院子里看了一圈,确实干干净净的。
  他也没多想,只以为是阳子哥床上躺几天头晕了,太过烦闷,记错了日子,以为过了很久,院子里排水沟已经堵了。
  天天不得自由地躺着,难受嘛,这种感觉他虽然没经历过,但他懂,一到下雨天,不能出门,他就觉得烦,何况阳子哥现在这样。
  自以为了解其中关窍的周铁满身干劲离开了,而屋内,苏妍吃着五味子,也是许久不曾尝到的新鲜。
  只是三个人坐着,之前有事忙没有多寒暄,这会儿闲下来,一时找不到话说,多少有些尴尬。
  她总感觉有目光若有似无地看着自己,吃起东西来都有些放不开。
  作者有话说:
  【〔恭曰〕其果实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
  〔时珍曰〕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亦可取根种之,当年就旺;若二月种子,次年乃旺,须以架引之。】


第9章 赤箭
  ◎千年难求好领导◎
  不过很快,佟婶开始问起她今天的经过,两人聊起天来,她也就慢慢忽略那种奇怪的感觉。
  说了一会儿,面也煮得差不多了,白面不算多,混着荞麦面和土豆粉一起,油辣椒加汤煮的,吃的时候加上小番茄做的鲜辣椒酱,酸酸甜甜的。
  今天晚饭吃得早,她饭后也拉着佟婶出去散散步,她算是发现了,老人家就是个闲不住的,屋里屋外收拾完还耗不完她精力一般,有时傍晚还能去自留地里刨两锄。
  可她总觉得不是那回事儿,能休息谁不想休息呢?
  摆烂达人的眼里,一天不停转的,除了精力无处消耗的小孩子,打工人谁不是被妖精掏空了似的。
  她以前也听农人和她外公闲谈时说过,倒不是他们有多喜欢干活,只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现代化以后科技手段上来了,可他们闲下来却总是心慌。
  总想着干点事儿,安生立命的本领不能丢了,靠啥也不如靠自己。
  她无法理解这种感觉,但她却知道过度劳累并不好,再加上饭后扛锄刨地一类的剧烈运动,还是能不做就不做。
  开始来这两天还不熟,又有这么多事,她也不好意思多嘴多舌。
  现在她发现佟婶可真是个好人,自己也很喜欢她,自然希望人能长命百岁,所以今天就想了借口拉着人出去,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佟秋梅心里其实记挂着院子里那点还没除完的杂草,但姑娘说想让她陪着去一趟卫生室。
  她初来乍到,又是个面皮浅的姑娘,估摸着是不好意思,怕遇见人不知道喊什么,她也就跟着走一趟。
  至于活儿,她明天晚上再做吧。
  躺在床上的周东阳,见她妈难得肯晚上不借着那点亮光干活,一时倒有些惊讶。
  不过他妈肯稍微休息下,他自然乐见其成,只是想起小姑娘刚才冲他使眼色时,眼下那块“黑斑”也跟着上下耸动。
  不由一笑,心虚地收起刚才有些痒意的右手,食指和拇指在被单下轻搓一下。
  怎么觉得有些碍眼呢?
  跟儿子打完招呼的佟秋梅,也就跟着苏妍出去了,路过人家,有人的打招呼,一个个给她和人家互相介绍,没人的,路过屋子也跟她说两嘴。
  梨花大队不算小,总共有五百多户,其中又以她们生产队为最。
  周是这里的大姓,一路走过去,经过二十多户人家,基本都是姓周的,和佟婶家也都是亲戚,往上数几代就是一家那种。
  到了卫生室,之前的小学徒周园也在,说是他师傅过两天要回来了,他准备好好收拾一下。
  他口中的师傅叫周大钟,队里正经的赤脚大夫,六七十岁的老爷子,算是她们的爷爷辈。
  佟秋梅倒是多问了两句,原来钟大爷现在还不能手术,需要好好调养,他老人家在城里住不惯,又放心不下家里的事儿,家里人坳不过他,只得由着自家老爷子回来休养。
  按理说他是不适宜再操劳的,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是个闲不住的,估摸着不来卫生室看看是不放心的。
  既然过来了,苏妍问过佟婶意见,也就帮着收拾一下,也算是先了解工作。
  别说,还真有意外之喜。
  这一粒粒豆状物,不是决明果子又是啥?
  治佟婶夜盲症的药有了,她也就没多耽搁,晚上回去就把药煎起来了。
  中药重调理,如国人讲究中庸之道,非到万不得已,自然不会用猛药。
  苏妍也不期望喝一次药就立竿见影,佟秋梅却很高兴,治病什么的她不知道,但单看她儿子最近的恢复状态,便觉得这妹娃是个有真本事的。
  当然,苏妍的收获也不止这一项。
  她发现卫生室里还保存得有种麻,周园说是他二大爷去年留的种,本来准备今年种的,但当时他发病急,也没来得及交待。
  他知道这东西不好种,不然县里供销社也不会卖这么贵。眼见着播种时节过去了,也只能干着急,现在打算留着药用。
  钟大夫家大儿子,也是他堂叔周爱华,前两天特地来跟他说,不准钟大爷再下地干活,种他那些草草木木。
  他自己工作不能来,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他,要办不好就揍他。
  可他能拦得住他二大爷吗?那公猪都能上树了!
  这不是没办法了,他今天便准备把东西带回家烘干好保存。
  他二大爷回来自己找不到种子,那也就不用他再拦了。
  苏妍来恰好遇见,顺便问了几句,就跟他说想先借几个,自己种试试。
  周园经历那天的事,对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姑娘是佩服得很,所以听她说到时候还他多一倍,他也丝毫没怀疑对方会种不出来。
  甚至在苏妍问他知道哪里有菌棒时,还热情表示卫生室后面就有,钟大爷自己喜欢种点东西,菌棒竹杆子一类东西,后面都堆着呢!
  第二天她要正式上工了,当然不可能一直有人来看病抓药,她工作时间倒是很灵活。
  前世更多是看到洗干净的天□□实,妈妈还喜欢和骨头一起炖,看着晶莹软糯,但一口咬下去,其实还是苦的。
  至于其它部分,则是没见过实物的,听爷爷讲一茎而上,而且名作赤箭,便是因其形如一支金色箭矢。
  天麻因没有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与真菌共生,因而种植需要不少菌棒。
  想着想着,苏妍在满脑子黄澄澄的天麻堆中,睡了过去,梦里还被苦得呸了好几口。
  晨光熹微,一抹淡淡的红霞从屋缝漏进来,洒在苏妍脸蛋上。
  听到隔壁佟婶悉悉索索的洗漱声,虽然很不愿承认,苏妍也不得不接受,这会儿她得起床。
  果然,没一会儿就听见佟婶子敲了两下门,低声喊她起床了。
  最快的速度收拾好,拿上佟婶蒸的红薯,上工铃也叮叮当当响了起来。
  那是个大铜钟,挂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之前苏妍路过还绕着好奇看了两圈,现在轮到自己受这夺命铃摧残,之前那点新奇的喜欢也就没了。
  除了农忙大家都要整天下地,平时工作都各有分工,像佟婶,不算青壮劳动力,又是有手艺在身上的,农闲时的活还是很轻省的。
  大队里有个食品加工厂,规模不大,主要是做梨罐头水果脯一类的东西。
  梨花村不负其名,村口进来一大坡的梨花树,她来的时候已经过了花期,之前还没怎么注意,后来才发现果实挂满枝头,虽然还没成熟,但也蔚为壮观。
  不知道周队长哪里找来的树苗,还不只是一个品种,她看还有部分是黄桃、雪桃、甚至还有形如柿子的蟠桃。
  而负责种植技术和培养的,据说是省里的专家,前几年下来,可不是让他们得了便宜嘛!
  后世很多这类产业,难的就是后期管理和技术支持。
  但现在土地收成是大家的,东西也都是按人头分,人才技术是现成的,这片桃林倒还好好经营了这几年。
  从第二年挂果开始,他们从公社卖到市里省里,名气都打得差不多了,周围也有好几个村子跟着种。
  也因此,村子虽然离城镇远了些,但并不是穷,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