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不算完。
  楚溪客还说了,若是外郭的村户,有三个以上的孩童读书,优先安排搬入城内居住;倘若原本就住在城内,家中大人符合条件的可安排进楚记或棉纺厂工作。
  相反,若有人原本就在官办工厂上班,却不让家里的孩子上学,呵呵,懂得都懂。
  有了这出连环计,平川境内的孩童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去上学了。
  虽然一些百姓起初老大不情愿,但真正看着孩子们穿着整洁的校服,唱着嘹亮的校歌,精神抖擞地进出学堂,到底是欣慰的。
  楚溪客并没有强迫每个孩子都去学四书五经——毕竟他自己都不咋能学会,而是在五经学堂之外又设置了技能学院。
  年龄大一些的少年,或者家里希望孩子尽早学一门手艺的,就送进了技能学院。
  就像黄丁班的同窗们当初所期盼的那样,平川境内的所有学堂和学院不是按家世分班,也不是按成绩,全凭专业划分和个人意愿。
  正式开学那日,黄瑜险些落泪。
  当初在长安太学,楚溪客跟同窗们说这些的时候,他还以为要很久很久才能实现,没想到,这么快就亲眼看到了。
  其中,还有几位同窗成了学堂的先生。
  他们的平川王殿下,从未让身边的人失望过。
  ***
  哈桑坎穆尔来了。
  这位高大英俊的青年人,曾经以护卫的身份陪同勃律小王子来到平川。那时候他的国家贫穷得连春播的麦种都买不起。
  关键时刻,是楚溪客拉了他一把,送给了他面条机和榨油机,还有珍贵的配方。
  对方也不遗余力地履行着这份盟约,凡是经过坎巨提的大昭商队都会得到最高的礼遇。
  坎巨提每年都会派使者前往平川,送来楚溪客需要的种子或植物。
  这一次,是哈桑将军亲自带队。
  哈桑面貌英武,笑得却有些腼腆:“我王收到了殿下的书信,非常感激您的慷慨,让我亲自送孩童们过来。”
  不久前,楚溪客给坎巨提的国王送去书信,介绍了平川学堂的情况,并主动提出了“留学生派遣计划”。
  说到底,也是为了巩固盟友关系,并且培养对彼此更为友好的下一代。
  眼下,楚溪客看着哈桑身后区区几十名孩童,疑惑道:“贵国国主的回信中说,会把坎巨提未满十岁的孩子都送来,这是又改主意了?”
  哈桑摇摇头:“这就是全部了。”
  坎巨提本就是个小国,依山而建,土地贫瘠,还总被周边各国欺负,孩子们能顺利出生并活到成年很不容易。
  楚溪客想到这一点,面露悲伤。
  哈桑却豁达一笑,说:“有了殿下所赠的面条机和榨油机,妇人和孩童不必跟着军队去打仗,留在家里也能榨油、轧面条卖给来往的商队,不愁穿衣和吃饭,活下来的孩童比之前多很多了。”
  楚溪客释然一笑:“这就很好。”
  哈桑也轻声说:“会越来越好的。”
  他挥了挥手,让人从车上抬下一卷厚实的羊绒毯:“这是这些孩童的家人联手为殿下编织而成,感谢您对他们的照顾,希望殿下不要嫌弃。”
  这条羊绒毯宽大而柔软,没有华丽的花纹,而且是一块块拼凑而成的,一看就是出自不同的人之手。
  说实话,不是那么精致,也没有用特别名贵的绒毛或染料,但已经是坎巨提的百姓们能够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
  楚溪客感念对方的用心,于是当着哈桑的面对身后的侍从说:“铺到我寝殿吧,给王妃一个惊喜。”
  哈桑暗自松了口气,有些感动,也有些感激。
  第二天,楚溪客休沐。
  他原本想亲自带哈桑参观一下学堂,结果第二天他没下来床,陪同的人就换成钟离东曦了。
  嗯,就是这么“凑巧”。
  第三天的安排是参观棉纺厂和麻山药基地,不料还没出门,哈桑的部下就一脸惊慌地找来了。
  “吐蕃军队攻打坎巨提,王飞鸽传书让将军速归!”
  哈桑顿时大惊,然而还是礼数周全地对楚溪客和钟离东曦说明了情况,准备提前告辞。
  楚溪客拦下了他:“吐蕃有强兵和战甲,你这样回去无疑是羊入虎口。”
  哈桑毅然道:“坎巨提的战士虽然没有坚硬的甲衣和健壮的战马,但我们不畏生死。”
  “你们可以有。”楚溪客说。
  哈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如果将军愿意,平川可以为你提供战甲和骏马,助你保住家园。”楚溪客把话说得更明白些。
  哈桑却更惊讶了,直白地问:“殿下需要什么?”
  楚溪客顿了一下,说:“将来有一天,倘若吐蕃的掠夺对象换成平川,我也希望能得到坎巨提的帮助。”
  哈桑抿了抿唇,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是楚溪客的实话,或者说,不是全部的实话。
  然而,现实容不得他瞻前顾后,坎巨提还有无数百姓等着他去营救。
  因此,哈桑果断地点了点头:“我谨代表坎巨提的军人答应殿下,至于具体盟约还需要我王签署。”
  楚溪客点点头,反正刚才那个理由就是随口说的。
  事态紧急,楚溪客走了个“加急通道”,直接请姜纾批复,紧接着便是贺兰康调取战甲、兵器和骏马。
  楚溪客亲自送哈桑出城。
  看着哈桑的背影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楚溪客叹了口气。
  钟离东曦心里酸溜溜的,但还是舍不得他的鹿崽担忧。
  只是,安慰的话还没编出来,就见楚溪客目光灼灼地看过来,言语间压抑着极不厚道的小兴奋——
  “西域各国开始抢地盘了,我们赶紧吆喝起来,趁机卖东西吧!”
第162章 
  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楚溪客的决定。
  兵部尚书直截了当地说:“平川军的尖兵和精甲是克敌的关键; 殿下如此轻易就赊给坎巨提,是否有失考量?”
  楚溪客摇摇头:“再锋利的兵器都要在有仗可打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如今大昭境内一派和乐; 与其让兵甲放着落灰,倒不如物尽其用。”
  兵部尚书老大不赞同:“眼下吐蕃已然攻入坎巨提; 以这一代吐蕃赞普的野心绝不会止步于此; 西域很快就要乱起来了,平川也要早做防范才好。”
  楚溪客轻咳一声,这段话他在《血色皇权》里看到过,书中也是以吐蕃侵占坎巨提为信号; 西域各国打成一团,大昭也受到了波及。尤其是平川军; 今上有意利用西域之战消磨平川军的兵力,借此打压贺兰康。
  主角受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才联合起楚云和暗中征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力量。
  然而; 就是这一未雨绸缪的举动引起了今上的忌惮,今上派出杀手伏击主角受; 结果,主角受因为主角光环没死成; 为他鞍前马后的楚云和却丢了性命。
  楚溪客在梦里看到这一段的时候; 硬生生气醒了。
  当时他就在想,这么好的机会,招什么兵买什么马,当然是趁机赚钱啊!
  西域混战需不需要粮草?
  保暖的军帐也要来几套吧?
  就算舍不得卖给他们高精尖的兵器; 卖点淘汰下来的破铜烂铁(划掉)初代兵甲也行啊!反正买卖自由; 如果嫌破不买就好了!
  话是这么说; 其实楚溪客赊给坎巨提的兵甲都是平川特种兵配备的,防护力和实用性都是最好的。
  这也是为什么,兵部尚书会如此反对。
  楚溪客好脾气地劝道:“放心,这只是对待盟友的特例,换成别国,让我卖我都舍不得。”
  兵部尚书还要说什么。
  楚溪客却不想跟他扯皮了,轻飘飘地说:“还是说,徐尚书真以为平川军精卫没了这些兵甲就打不了胜仗了?”
  兵部尚书狠狠一噎。
  他敢说是吗?但凡他的脑袋敢轻轻点一点,不用贺兰大将军出手,旁边那几个副将就能拆了他的骨头!
  楚溪客笑眯眯地堵住了后续的叽叽歪歪,转头就开开心心地跟钟离东曦商量怎么赚钱去了。
  首先是打广告。
  有了坎巨提这个现成的盟友,楚溪客的广告打得感天动地,毫无财迷痕迹。
  哈桑将军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安排了商队——暗中有精兵保护——驮上一筐筐小猫头干脆面和楚飘飘奶茶送了过去。
  送军粮这么大的事,按理说应该悄悄的吧,楚溪客偏不!他特意叮嘱商队,专门挑着人多的地方走。
  若有人问起来,商队里的人就“神秘兮兮”地告诉对方:“西域要乱起来了,坎巨提不会是最后一个,若不想被动挨打就早做准备吧!”
  后面还要“紧张兮兮”地加上一句:“我是跟你关系好才说这些的,千万别传扬出去啊!”
  不出半月,“吐蕃正集结精卫,企图吞并周边各国”的消息就传遍西域了。
  这下,那些紧邻吐蕃的小国纷纷紧张起来。
  各国王室正不知所措,很快,坎巨提就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
  坎巨提战胜了吐蕃!
  是从大昭买的兵甲和战马!
  至于传言里为什么是“大昭”而不是“平川”,是楚溪客有意为之。用他的原话说就是:“这种赚小黑钱的事,就不要打着平川的名号了。”
  黑锅让大昭背了,钱却是楚溪客赚的。
  哈桑将军对楚溪客感激涕零,正愁找不到机会感谢楚溪客,刚好周边各国找上门,他便毫不犹豫地把人带到了平川。
  于是,楚记食品厂度过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忙碌的夏天。
  面条机日夜不停地运转着,锅铲都不知道用坏了几个,小猫头干脆面一块块装箱密封,楚飘飘奶茶也尽可能用大罐装。
  一车车方便食品送往西域各国,一列列驼队行驶在茫茫大漠,越来越多的订单从西域而来,一箱箱金锭与珠宝用骡子拉着送入楚记。
  战乱波及到远在吐火罗西部的波斯与大食,平川却在热火朝天地卖东西。
  不是没有人动过其他心思。
  贺兰康手下的一名副将就曾公然提起:“平川如今兵强马壮,为何不趁此机会大干一场?”
  楚溪客心头一紧,他就怕有人产生这样的心思,尤其是本就有这个实力的贺兰康。
  说实话,楚溪客预想过,万一贺兰康提出趁乱攻城略地,他要怎么劝说。
  答案是……似乎劝不住。
  就像这个副将说的,平川如今兵强马壮还有钱,趁机扩大版图是每一位雄才大略的将军都会有的想法吧?
  这一刻,所有人都紧张地等着贺兰康回应。
  贺兰康看着墙上的西域版图,缓缓摇了摇头:“平川军自建立之日起,唯一的使命便是戍守国门,护佑百姓。平川军不缺少决胜千里的实力,却从无主动侵略的野心——这一点,我希望你能一直记得。”
  最后一句话,是对着楚溪客说的。
  楚溪客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一刻,他对“雄才大略”有了更精准的理解。
  ***
  平川年年出风头,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
  这边,楚记刚卖干脆面和奶茶赚了钱,中原各地立即出了“山寨货”,分量和口感远远比不上楚记,但价钱低呀,甚至还有人专门压低价钱抢楚记的生意!
  “又退了一单,这是今日第三单了。”楚记的管事愁眉苦脸。
  楚溪客在员工面前维持不动如山的姿态:“无妨,这种情况不是没想到。这样,今日大家先放个假,后面的事明日再说。”
  等到屋子里只剩下他和钟离东曦,楚溪客就露出真实情绪,气得直戳小人:“八成是今上搞的鬼,就他卖的那个价钱,加上路费,根本没多少赚头!”
  钟离东曦合上刚刚收到的小纸条,这是阿肆送来的,事实和楚溪客猜想得一般无二。
  “鹿崽有何打算?”钟离东曦冲了一碗蜂蜜水,送到楚溪客嘴边。
  楚溪客“咕咚”喝了一大口,说:“暂时没打算,唯一确定的就是跟他硬刚到底,不就是压价吗?看谁先撑不住!”
  钟离东曦挑眉:“鹿崽是要打价格战?”
  楚溪客哼哼道:“很傻是不是?但我不能让他抢走客源,毕竟卖方便食品只是小试牛刀,后面的军粮、兵器,甚至药材才是大头。”
  但是,现在卖兵器和药材的条件还不成熟,毕竟各国还没有打到需要别国支援的程度,方便食品也只是各国商队在囤积,远远不到国与国对线的地步。
  “那就卖他卖不了的。”钟离东曦说,“楚记不止干脆面和奶茶,这两样被模仿,那就换成别的继续卖。”
  楚溪客一拍大腿,对呀,只要他创新够快,山寨货就永远追不上!
  他不仅要让对方追不上,还要让他们狠狠地吃上一亏。
  “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
  楚溪客飞快地抱了抱钟离东曦,惊喜中带着一丢丢敷衍的意思,然后转身就要往外跑。
  王妃殿下允许这样的事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