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猪肉去隔壁,让丈夫的大哥好好教她家乖孙。
吃过早饭,方老太太牵着方瑜和方老三一起搭上牛车去了河东镇。
“福娃,听你奶的话,千万别乱走,在家乖乖的啊,等三叔赚完钱给你带好吃的回去啊。”方老三要去商行那边找活,临走之前还不忘嘱咐侄子。
方瑜装作乖宝宝的模样保证道:“知道了,三叔,我一定听奶的话。”
方老太太催着儿子快去,“别担心我们了,有我老婆子在,还能看不住福娃,你快去吧,早去能找到更好的活儿呢!”
“知道了,娘。”方老三听话地大步走远。
看小儿子走得没影儿了,方老太太才领着方瑜往书肆赶。等到了书肆门口,见里面没几个人,方老太太这才带方瑜往里面进。
这家书肆的掌柜是个面相和善的老年男子,看到这祖孙俩进来,笑着迎客道:“老夫人,您需要点什么?”
“掌柜的,我想给我孙子买点纸笔。”方老太太从前也没有进过书肆,这时不免有些紧张。
“这么小的孩子就会识字写字了,老夫人您以后可是要享孙子的福了呢。”掌柜的客气地恭维着。
方老太太心里是极为认同这掌柜的话,她以后可不就全指望福娃给她争气呢嘛。“谢掌柜的吉言,我家这小孙子要跟隔壁的秀才公学认字呢,这不就来您这里看看。”
书肆掌柜利落地摆出三套笔墨纸砚,都是最基础的款式,又一一给方老太太介绍着。
方瑜也在旁边仔细听着介绍,待听到价格后,他不禁有些吃惊,我的个天老爷,在古代读个书可真是费钱啊!
就那最便宜的一套也要一两半多的银子,方瑜可是知道方老太太这回带了多少银子的,连忙对老太太说:“奶,咱们就买几张纸和一根笔就好了,叔爷爷家里有砚台和墨的。”
方老太太听完掌柜的报价正合计她带的钱有些不够呢,见孙子这般说,就点头同意了。“掌柜的,我们就拿一支笔和五张纸吧,孩子还小呢,也用不了太多。”
“行,我这就给您包好。”掌柜也没瞧不起拿最便宜货的客人,态度依旧热情地说:“还是您家里好,有亲戚是秀才公,这可不比其他读书的孩子强多了,连书都不用买呢,什么都是现成的。”
“是啊,我家男人和大伯子都是读过书的,家里还留着几本书呢,正好给我家孙子用。”提到这里,方老太太不由得有几分骄傲,他们老方家在村子里可以称得上一句读书人家了,提起来谁都羡慕的那种。
从书肆出来后,方老太太才松了一口气,蹲下对孙子说:“好福娃,你以后可千万要好好读书啊,天底下只有读书人最金贵,奶可不希望咱家的乖孙以后还要去田里干农活,那可真是天底下最累最苦的活计了。”
“您放心吧,奶,我一定好好读书。”方瑜再三向老太太保证,他也不想辜负方家全家人的供养。
方老太太之后又带着方瑜去了布庄,买了一点细布,刚好够给方瑜做衣裳的量。出了布庄,经过小吃摊子时,方老太太觉得今天花的钱有些多了,要是再在外面吃饭,更浪费了,就试着和孙子商量道:“福娃,要不直接和奶回家去吧,奶给你买肉炖着吃,可比外面这一两星肉沫吃着解馋呢。”
“好啊,奶奶咱们快些回家吧。”方瑜又不是真的小孩子,今天可花了不少钱呢,还是回家吃的好。
方老太太觉得自家孙子真是懂事极了,高兴地说:“回家奶还给你拿两块糖吃,晚上给你做鸡蛋面片汤。”
回去的路上还是那样,坐在牛车上慢慢地摇着,方老太太怕热到孙子,就用手为孙子遮点阴凉。
方瑜看着小土路旁自然又无聊的景色,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科举,带领方家人过上好日子。
约莫最热的时候,祖孙俩才回到家里,一家子的媳妇和女孩赶紧出来迎接。
方老太太一进院子就很有派头地指挥道:“四妮儿,带你弟弟去正屋歇着,老二家的去屠户那里买块肉回来,要肥的,老大家的赶紧生火,老三家的赶紧揉面,给福娃做碗细面条,今儿这趟可累着我乖孙了。”
三个儿媳妇不敢怠慢,麻利地各干各活,要是慢了一点,她们婆母可不会轻饶了她们的。
方老太太看儿媳们还算顶用,又转头对家里剩下来最大的孙女说:“二妮儿,家里的活儿干得怎样了?”
方二妮今年才十五岁,皮肤比村里其他家的姑娘白些,听到祖母的问话,口齿利索地回答道:“奶昨晚上交待的活儿都干完了,我和三妮儿轮流织布,四妮儿带着两个小的出去捡了不少的干柴还割了猪草挖了泥鳅,五妮儿在家里喂鸡喂猪喂牛,全都听话着呢。”
“小八去族长家玩了?”方老太太拉着二妮儿进了厨房,盯着儿媳妇给孙子做饭。
“嗯,小八去村长家玩了。”
方老太太又对二妮儿说:“你以后别在大中午的出来,没事就躲在屋子里织布,省得晒黑喽,你明后年就要出门子了,说不准最近就有媒婆来相看你呢,黑瘦黑瘦的丫头片子多难看啊,以后也嫁不到好人家去。”
揉面的老三媳妇对着婆母拍马屁道:“全村里,也就咱们家养丫头最精细了,别家对着长大的丫头那是可劲儿的使唤呢,一点儿也不像娘这么为孙女考虑。二妮儿,你可得记住你奶的好呢,以后就算是嫁出去了也要多孝顺你奶呢。”
“我们家可和别人家不一样,咱们家可是读书人家,自然不能和那些没见识的人家一样了。”方老太太面色不变,瞟了一眼大儿媳妇和小儿媳妇,冷冷地说:“有你们这两个做娘的拖后腿,我要是再不替我孙女考虑考虑,咱家的丫头都不好嫁出去呢。”
老大媳妇和老三媳妇自然是知道婆婆的意思了,她们俩也没生出个儿子来,别人家也怕这毛病传到做女儿的身上,故而她俩的女儿有些不好找人家。
第3章 天地玄黄
方老太太对这两个儿媳妇很是不满,没事儿就要骂上两句,今儿老三媳妇正好撞上了老太太心气不顺的时候,连带着老大媳妇一块挨骂。
二妮儿见她娘和她三婶低头的模样,活像是见了猫的老鼠,心里不由得为以后当儿媳的生活忧愁。
方老太太还没说过瘾,又点点二妮儿的额头,教训道:“多学学你大姐,在家干活勤快,嫁过去一年就生下了大胖儿子,还能拢住自家男人的心。还有你出去时要打扮好,见到人要笑得好看,见到长辈要嘴甜,这样你才能像大妮儿那样被人家男方看上,直接求着自家老子娘来咱家上门提亲,那彩礼给的也不比别家少。”
方二妮低头受教,老太太又叹道:“幸亏你大姐给你们姐妹开了个好头,以后你们的婚事也就能顺利些了。”
正屋里,方四妮给弟弟擦汗喂水扇风,动作温柔又体贴。
方瑜很喜欢四妮儿,这是他的亲姐姐,原本还应该有个更大的姐姐,只可惜没养住夭折了,连排行都没有。
“姐姐,你今儿干活累不累啊?”方瑜怜惜地看着这位小姐姐,现代小学还没毕业的年纪就要在家里干活了,这真是让现代女青年不敢想象。
四妮儿很喜欢弟弟关心她的感觉,拉着弟弟的手说:“出去割猪草有什么可累的,和玩也差不多了。”
“姐,你有什么心愿吗?”方瑜对古代女孩的心理世界有些好奇,故而发问。
“心愿?”方四妮每天就只想着干活和吃饭,其他的还真没多少时间想。
“对,心愿。”方瑜看着四妮儿,眼睛亮闪闪的,“就是你想做什么。”
“我啊,嗯……”方四妮动脑想了想,笑着说:“想好好照顾你,让你不生病,健康长大。”
方瑜看着四妮儿真诚的双眸,一时语塞,满心里都是感动,哪怕这个好是对着人家真正的弟弟,方瑜也十分感动。虽然这个身子里的人是他穿越而来的方瑜,但既然承了人家的情,他就要对人家好。
“除了这个呢,还有什么是你想做的?”方瑜的声音更加柔和了。
“像大姐那样吧,以后能嫁个好人家,让婆家满意。”方四妮抬头看窗外有没有人,又靠近弟弟小声说:“以后千万不能像大伯母和三婶子那样,天天连个大气都不敢喘的,生活连个奔头都没有。”
方瑜抱住四妮儿,心中为她发苦,十多岁的女孩心性这么成熟稳重,这其实都是平常生活中的苦难打磨出来的。
“姐,你别着急,等我好好读书,考上秀才了,你就能嫁到镇上过好日子了。”方瑜读书科考的心更加坚定了。
“什么嫁到镇上去?”方老太太听了个尾巴,笑着问孙子。
方瑜又装成小孩子说大话的模样,将之前的话复述一遍。
方老太太摸摸孙儿的稚嫩小脸,“行,我们四妮儿就等着弟弟考上秀才公,然后嫁到城里去享福。”
方瑜知道没人把这孩子话当真,他这身子今年才五岁多不到六岁,四妮儿今年都十一了,就算是十七八岁再成婚,中间也就只有六七年。而六七年后他才不过十一二岁,这么小的孩子,以普通百姓家读书小孩的标准来看,能去考个童生试都是稀奇的。
他能行吗?
方瑜心里直打鼓,不过他也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干农活他既不会也不想,做生意的天赋也没有,又是纯纯一文科生,什么肥皂啊玻璃啊也不会做,真是给穿越人士丢脸啊。
得了,就五岁的小身板,除了读书也干不了什么,还是拿出高考的精神来学习吧。
“奶,什么时候去叔爷爷那里学认字啊?”方瑜问。
“奶现在就去和你叔爷爷说去,福娃就好好歇着补个午觉,明儿就送你去读书。”方老太太嘱咐四妮儿给孙子扇风,不用管别的,就好好在这儿盯着弟弟。
四妮儿高兴地点点头,这下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偷懒了。
方老太太出了正屋,看到五妮儿就招手叫她过来,派她去隔壁院子看看叔爷爷在不在家。不一会儿功夫,五妮儿就回来了,说叔爷爷在家呢。
确认了大伯子在家,方老太太才去厨房拿了猪肉和鸡蛋,拿着篮子装上,去了隔壁。
隔壁院子可比她家气派多了,方老太太一进门就看到了大嫂,面上笑着心里却有些嫉妒。
做大嫂的先笑着开口道:“弟妹过来了,老大家的,快去拿从县里买回来的糕点,弟妹进来坐,咱们妯娌好好喝杯茶。”
瞧瞧,不就是两块糕点嘛,至于这样显摆。方老太太最看不上她大嫂这嘚瑟的模样,故而平时很少过来走动。
“大哥呢,我今儿过来是和他说福娃的事儿呢。”方老太太懒得和大嫂说话,直接说了来意。
方家大嫂也不大喜欢这不知趣的妯娌,她可是秀才公的夫人呢,村子里旁的人在她面前说话哪有不捧着她的,就她这个弟妹,一点都不知道低头。
“在屋里头读书呢。”方家大嫂随手指了指,后来儿媳拿来的糕点也没端过去,她自己就茶吃了。
方老太太到门口叫了声大哥,方老秀才起身迎了出来,方老太太先是寒暄两句,然后就说明了来意。
方老秀才对弟弟家一直都很照顾,对弟弟家唯一的孙子自然也是关心得紧,方老太太一说就答应了下来。
不过,他还是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多嘱咐了几句:“弟妹,福娃还小,现在读书学不下去也正常,我也不打算像学堂先生那么严厉,刚开始就先一天学几个字,主要还是让福娃适应适应。”
方老太太自然也是愿意的,“还是大哥有见识,怎么教福娃还要大哥做主,说实话,我也怕把福娃给累着,毕竟这孩子还小,又是家里的独苗,我这一天天的心全都挂在这孩子的身上了。”
“你放心,福娃是二强唯一的根,我一定是要替他照看好孙子的。”方老秀才和故去的弟弟感情极好,帮他们家也是尽心尽力。“不过,弟妹你还是要督促福娃上进用功,读书总是要吃苦的,你可不能太娇惯他,玉不琢不成器啊。”
“是,大哥说的是。”方老太太心里盘算着以后要给孙子多吃好的补身体,“以后我有哪里做的不对的,大哥就直接说我,省得我这妇道人家不知道读书的事儿再耽误了我孙子的前途。”
“你这是哪里话,弟妹在妇人中算是很有见识的了。”方老秀才笑着说。
方老太太将事情说完就放下手里的篮子要走,方老秀才不要这些东西,可方老太太脚步飞快,已经走远了。
方家大嫂过来翻了篮子,直接让儿媳提到厨房去加菜,对丈夫说:“你教福娃读书,她送你点东西不是应该的嘛,嚷什么嚷,要我说这可是她家占了大便宜呢。”
“什么你家我家的,一笔写不出两个方来,你这老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