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勉强科举日常-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家福娃就是有出息,比他妹妹可强多了。”老二媳妇看自家的儿子自然是怎们看怎么好了。
  方老太太面上也带了喜色,对全家说:“咱们家福娃可是个读书的料子,刚才你们大伯还和我说呢,福娃学起字来特别快,而且从来都不出错,今儿第一天学就学会了八个大字,什么天地的,我和四妮儿、五妮儿学了半天也没记住。”
  方老二听到秀才大伯都夸自家儿子读书好了,心里是万分激动,大着嗓门说:“好儿子,快跟爹说说,你今天都学什么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方瑜又开始当复读机了,他打算利用晚饭后全家的闲暇时光开展集中扫盲运动。
  他跑到屋门口的土地上,拿着粗一些的树枝把这八个字尽量大的写出来,趁着天光还在,让大家都能看到。
  “娘,我看咱家福娃以后肯定能当大官,这么聪明的孩子我可是头一次见呢!”老三媳妇一直致力于拍婆婆和侄子的马屁,就算是偶尔拍不明白,她也不会气馁。
  这次老三媳妇的话总算是说到了方老太太的心坎里,老太太罕见地对老三媳妇笑了笑,接着话说:“福娃他叔爷爷可还没教他写大字呢,说是明天才教他,这孩子是真聪明,一看就会了,回来就能写出来。”
  方瑜看老太太说完了话,才开口道:“你们一起和我读。”他用树枝挨个指着大字,领他们读。
  他们也都配合着读了几遍,三遍之后大人小孩们就有些走神了,毕竟学习这事他们也是头一遭经历,方瑜也不能强求。
  家里的大人们又聚着说了一会儿话,小八趁机溜到方瑜身边,甜甜地说:“谢谢哥哥,你对我真是太好了,小八最喜欢哥哥了。”
  方瑜看着这个小机灵鬼,心里大喊可爱,伸手戳戳萌妹的肉脸蛋,哄着说:“你要是听我的话,我就还给你好东西吃。”
  “什么好吃的?”小八是个馋嘴的,一听到吃的就双眼放光,“我听话,我一定听哥哥的话,还吃的在哪儿呢,先给我看看吧!”
  方瑜偷偷摸出一块糖,作为交换,他让小八先把他教的八个字学会。
  小八的记性还挺好,顺口就把那八个字背了一遍,不过单独让她认地上的字就不会了。方瑜觉得这孩子是个可塑之才,就把糖块先给她了,然后又说以后要是学得好,还有好吃的奖励她。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刚亮,方家的媳妇们就都起来干活了,孙女们可以晚点起来,方老太太是没有那么多觉的,轻手轻脚地从孙子旁边下炕,收拾好自己就去了厨房看着儿媳做饭。
  到天大亮时,方瑜才悠悠醒来,方老太太就在正屋窗外择菜,看孙子起床了就放下菜,端着尿盆进屋去。
  “奶,我能自己来!”方瑜无力地反抗着,终究还是被人看光了。
  “自从上次生病后,你这孩子就开始别扭上了,也不知道是谁跟你瞎说的,奶从小就是这么带你的,你有什么可害羞的。”方老太太躲过方瑜的手,非要亲手给孙子搽脸梳头,一丁点活儿都不肯让孙子干。
  到了饭桌上还是要喂方瑜吃饭,就好像她孙子没长手似的。
  方瑜又想反抗:“我能自己吃饭,奶,我现在都上学认字了,我是个大孩子了,就得自己吃饭。”
  “乖孙,你这手是拿笔的,可不是拿筷子这玩意儿的。”方老太太笑着说:“再说了你身上穿的都是好衣裳,你自己吃饭容易弄到衣服上去,到时候还要洗,那不是更费劲嘛。而且那布料一过水就不新了,多洗还废布,你就安生地等奶喂你吃多好啊。”
  得嘞,今儿又是被一古代老太太全面压制的一天。
  吃过早饭,方老太太又拿出之前在镇子上买的毛笔和宣纸,装到一个小篮子里,让方瑜带着去上学。
  “福娃,这笔和纸都是贵重的东西,咱们不能占人家的便宜,你写字就用你自己的纸,墨和砚台咱们过两天再去镇子上买,最近就先用你叔爷爷家的吧。唉,也怪奶不好,没有带够银子,要不然一起买回来就不用借人家的了。”
  方瑜觉得这位奶奶虽然是个普通的乡村农妇,却也是个要强的人,也不爱占人便宜,做事什么时候都是雷厉风行的,方瑜很敬佩这样的女人。
  今儿还是四妮儿去送他,等到了隔壁也没有走,坐在院子里的阴凉处绣手帕子,等着方瑜下课。
  方老秀才已经在书房坐着了,正在检查方瑾背书的功课。“行了,今日你这功课还算完成得不错,去把这段话默写下来,我一会儿检查。”
  方瑜先问好,然后也是照例检查功课环节。方老秀才还以为这孩子一晚上时间总要忘几个字,没成想,人家竟然一个不错。
  “今天咱们正式开始练字。”方老秀才先纠正了方瑜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然后教了最基础的横和竖的写法,让方瑜更写一大篇子,待掌握了个大概就又教了撇和捺的写法。
  方瑜写得认真专注,手上和胳膊上的肌肉一直都处于紧张状态,鼻尖都冒了一点汗。
  “行了,瑜儿先歇一会儿,去院子里放放风吧,我先教你堂兄。”方老秀才很有教育小孩子的经验,还知道劳逸结合这样先进的教学思想。
  方瑜走到四妮儿身边,心里还在想着写字时运笔方式。
  四妮儿见弟弟过来,连忙放下手中的针线活,给弟弟的右胳膊按摩,心疼地说:“累了吧,我看你做得板正,胳膊还半悬着,肯定累。”
  “谢谢姐姐。”方瑜觉得这个女孩子好好啊,“姐,我读书写字才不累呢,你天天做针线活才累呢。”
  四妮儿抿嘴笑道:“做针线活才不累呢,是个女的都会,可读书写字就不一样了,这都是上等人才会的,还有官老爷才会的,所以啊,肯定是读书写字更累啊,要不然怎么说读书人金贵呢。”
  还没等方瑜再说什么,方老秀才就叫他回去继续上课了。
  方老秀才先是教他写天和黄两个字,然后又教他怎么磨墨,最后再接着教千字文。
  今天上了小半个时辰的课,方老秀才才下课放人回去,让方瑜吃完午饭后歇半个时辰后再来。
  方瑜和四妮儿手拉手走回家,刚到家门口,就听到了里面热闹的声音。
  四妮儿看了一眼,就小声对方瑜说:“这是隔壁村里的媒婆,之前大姐要嫁人时还来过咱家说亲,只不过咱奶没看上那家。”
  方老太太招手让孙子过来,那媒婆在旁边凑趣道:“这就是您家的金孙吧,哎呦呦,这一看就是富贵面相,老太太您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我们家福娃啊现在还跟着他叔爷爷读书呢,富贵不富贵的我这个老婆子倒是不求,只求他以后能好好读书,将来也当个读书人才好。”方老太太对这媒婆没什么好感,之前大妮儿那回介绍的人家就不好,这回也是,那破落户人家也好意思过来走一趟,真是没瞧得起他们方家啊。
  “读书人好啊。”那老媒婆眼里精光外冒,还想上手来摸方瑜的脸,被方瑜给躲开了。
  方老太太也嫌弃那婆子东家走西家窜的不干净,就让孙子回屋里歇着去……


第6章 媒婆与臭不要脸
  方老太太也嫌弃那婆子东家走西家窜的不干净,就让孙子回屋里歇着去,又笑着对媒婆说:“您见笑了,我这小孙子最认生了。”
  媒婆也不计较,又拉着方老太太说那王家的好处。
  过了好一阵子,方老太太才打发走了那媒婆,回到正屋坐下歇着。
  “奶,那媒婆来干嘛,您答应她了吗?”方瑜很关心二妮儿的婚事,他想尽力多打听些消息。
  “你这么点孩子懂什么啊。”方老太太抱着孙子笑道:“咱家的女孩可不能随便发嫁,咱家又不差那点子彩礼。”
  方瑜很欣慰地听到方老太太这么讲,看来这户人家家风真是不错,家底也算殷实。他又仗着年龄小,打算胡搅蛮缠继续打听:“奶,那我二姐要嫁到什么人家去啊?能嫁到城里去吗?”
  方老太太听着孙儿的童言童语,只觉得好笑,“城里的人家可看不上我们这些村里人呢,你二姐啊,就只能在村里找人家了。”
  方瑜问:“那要是我考上了秀才了呢,二姐能嫁到城里去吗?”
  “那就能了,你叔爷爷的老闺女不就嫁到镇子上去了,那户人家可有钱了,在镇子上还有个大宅子呢。”方老太太叹了口气:“你叔爷爷三十多岁考上的秀才,当时可收了不少礼呢,后来又是在镇子上开学堂教书,家里赚了不少银子呢。”
  这些方瑜倒是还没听说过,于是又打听道:“那叔爷爷一家现在为什么不在镇子上生活啊?”
  “你叔爷爷说什么落叶要归根,十年前就搬回来住了,他们家在镇子上的宅子就租出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留着给儿子孙子读书自住用。”方老太太也是普通的农村的老妇人,说起来还是很爱八卦别人家的事情的,“要说我,就是他家的花销太大了,有些供不上那么多人读书科举的费用,这才回村里生活的。唉,也是你叔爷爷的两个儿子不争气,从小就读书,读了那么多年到头来还是不成器,就你大堂叔中了个童生,你那小堂叔就是个只会花钱的货儿。”
  听到这里,方瑜不禁深想,方老秀才教书的本领还是有的,对儿子孙子的学习盯得也紧,可他那两个还无缘得见的堂叔也没中上秀才。这么看来,科举考试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啊。
  方瑜不敢因为自己是穿越来的现代人就小看这边的考试,他本就不是什么学霸,要是真的学艺不精,他也没考上秀才可怎么办才好啊。
  还没等方瑜继续忧愁未来生活,方老太太就又对他说:“咱们家就你一个男丁,你也没有个亲兄弟扶持,我就想着要把你的姐姐们嫁得好些,最好都嫁给咱们村子的靠谱人家里,这样以后家里有事也能有人来咱们家给你壮声势。”
  “奶,姐姐能不能不嫁人啊,我舍不得姐姐们,她们都对我好。”方瑜想要替这些女孩子挣出一份体面来,可也要有时间等他几年啊。
  “那可不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孩到了年纪都是要嫁人的。”方老太太对孙子说:“你的姐妹早晚都要嫁到别人家去,家里也只有你才能给奶奶和你爹娘、叔婶养老呢。”
  方瑜打算另辟蹊径来劝说奶奶,让她不要轻易把女孩子给嫁出去。“奶,那咱们家以后的人不就越来越少了嘛,家里的活却不会减少,那到时候您和我娘、我大伯母、三婶子不就更累了嘛。”
  “唉,要不然大家怎么都爱要小子呢,养小子是给家里添人,养丫头就是往外送人了。”方老太太也挺愁这事儿,她家孙女都是好的,大点的孙女都会织布缝补,每年光织出来的布就能给家里补贴不少银钱,小点的也能帮着家里捡柴火、割猪草。
  方瑜有些理所当然地说:“那就让姐姐晚点嫁人呗,这样也能多帮帮家里,看到真正好的人家再让姐姐嫁。”
  “你啊还是小,说的话就是孩子话。”方老太太说:“官府有规定,女子到了岁数不嫁人的就要给那家加税的,再说了,姑娘家岁数大了就不好嫁了,你二姐最多也就能留到十七岁。”
  方瑜倒是不知道古代还有这种坑爹的规定,他听着都感觉头大了,“那就留二姐到十七岁呗,反正我是舍不得二姐,能多留会儿就多留会儿。”十七岁就嫁人生孩子服侍婆家上下,这日子也太惨了吧,而且身体还没发育好呢,生孩子都危险啊。
  “慢慢看吧。”方老太太想到孙女们的亲事也挺愁的,她也想孙女过得好啊。
  到了下午,方瑜又是去隔壁学习,晚上吃过饭后他还是装作显摆的模样领着家人读了几遍在地上写的字。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规律的作息,方瑜也终于适应了用毛笔写字,那个邻村的媒婆又来上了一次门,想要撮合亲事,只不过方老太太不是那种卖孙女要彩礼的长辈,非常坚决地婉拒了。
  老大儿媳听说之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那家给的彩礼高一些,她真怕二闺女被老太太给嫁到那家去。她可听说了那家男人没出息平时还爱打媳妇,他们家大儿媳妇就是被婆家打得不行了才跳井自杀的,他们本村的人都知道,谁也不愿把女儿嫁过去,这家人才不得不多出些彩礼钱来外村娶媳妇。
  老三媳妇倒是觉得有些失望,反正又不是她闺女,嫁过去受罪也不心疼,要是能用大房的闺女多换些银子那多好啊。哪怕银子到不了她手里,能多吃顿肉也是好的。
  方瑜知道老太太拒绝提亲的事情后很是高兴,这说明老太太还是把他说的话听进去了。他现在读书学习的劲头更足了,看着满院子的姐姐妹妹,他就斗志满满。
  既然不能改变穿越的事实,那他就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