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勉强科举日常-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观的反应就是鹿鸣宴后来冯府拜访送礼的人更多了,还有就是长官的赏赐,十分丰厚。
  方瑜在家歇了两天,白天仍然要招待来访客人,晚上就特意闲了下来,和冯婉重温了几场温柔的回忆。
  至于其他举子的邀约,除了几个特别有正事的,剩下那种纯去喝酒作乐的局儿,方瑜是敬谢不敏的。
  他还要继续努力奋斗呢,岂能让眼前的繁盛桂花迷住了眼。
  冯婉见丈夫这般,心下就更钟情他了。
  冯婉知道她父亲身边最早的那几个女人都是中举之后别人送的,她父亲笑纳过后还又采买了不少年轻丫鬟,很是风流了几年。为此,她娘还伤过心,后来时间长了才不再计较。
  乐平县,方家、冯家和刘家都收到了信,知道了方瑜考中解元的大好消息。
  方家众人的欢喜兴奋自不必提,刘家也是大肆庆贺了一番,虽然他们家长子没考上举人,但他们家教出来的嫡亲学生中了解元,这也是天大的喜事。
  试问,这乐平县,哦不对,这同宁府的地界里,那家私塾教出来过解元啊?
  于是乎,刘家私塾的束脩费再次水涨船高。
  冯骞知道这消息后,也是乐得直拍大腿,觉得他这看人挑女婿的眼光真是独到又绝妙。
  高兴半天后,冯骞这个为人父的突然又担忧起来。他回想起自己从前中举后干过的事情,再套到更年轻得意的女婿身上,立刻就觉得自家女儿有的心伤了。
  俗话说得好,世人皆爱双标,不双标的人都是圣人。
  冯骞一点也不觉得有功名有本事的男人寻欢作乐有什么问题,但这种标准放到女婿身上他就觉得不行了。
  冯骞迅速修书两封,一个给方瑜写些场面话,另一封写给女儿问体己话,连夜火速发往省城。
  鹿鸣宴的第二天,等方瑜去了前院交际,冯府上的管家才特意过来送了自家老爷的信,并传达冯知县的意思,让大小姐找个安静地方自己看,看完就烧掉。
  冯婉笑着接过自家爹写的“密信”,不用看都知道里面说了什么。
  她读过信后,就写了封让父亲放心的家书,又把回程的时间告诉父亲,再把信交给管家,让他快发回去,省得他爹再多操心。
  冯骞是在七天后才收到回信的,读过之后才算是放下一半心,有点满意地想着:看来方瑜此人还算是表里如一,若是以后也这般,他必然会多关照方家;如若方瑜忘恩负义,那就别怪他冯某人不客气了。
  此时,方瑜已经在回家的半途中了,他并不知道岳父这边正在琢磨他这个女婿。等又过了七日,方瑜他们一行人才回到乐平县。
  方瑜和冯婉先回到方宅给家里的长辈磕头。
  方老太太搂住孙子就不撒手,欢喜得大哭了起来,肉一声肝一声地叫着,连声说她大孙子都累瘦了。
  方瑜安慰过老太太,四下一扫,就发现他娘没在。
  方老太太一直盯着孙子在看,见方瑜脸上的神情,都不用等方瑜开口,直接回道:“你娘生病了,是半个月前下雨后贪凉没关窗子睡午觉,被风吹到了,就染了风寒。家里请了你师父家常用的郎中来看病,又抓了最好的药,可是那风寒也不见好,现在还咳嗽呢。”
  方瑜听了此事就很担心,立刻起身想去后院正房探望他娘的病情。
  老太太却担心孙子的身体,怕他再染了病气,就跟着一起过去,死活不让孙子进屋,就让方瑜隔窗探视。
  方瑜对这辈子的娘其实也没有太深的感情,更多的还是责任和同情。现在老太太拦着他,他也退了一步,说在卧房门口看望他娘,并不靠近病床,老太太这才同意。
  方瑜他娘听到动静,悠悠醒来,她床前还有一个中年女人伺候,是从附近贫苦人家雇的。
  “咳咳,我的儿啊!”方瑜他娘激动地要坐起来,“你回来了,娘的好儿子,你真给娘争气啊!”
  方瑜温声哄着这辈子的娘,又把带回来的好东西送到他娘跟前,这个可怜的病女人就高兴得双颊通红,眼神发亮。
  说了一会儿话,方瑜他娘就支不住精神了,搂着那堆好东西歇下了,方瑜和冯婉这才退出来。
  方老太太端着一盆温水亲自给孙子洗手洗脸,还赶着他去西屋换身新衣裳。
  方瑜不忘冯婉,拉着她一起去换衣裳洗漱。
  方老太太这边还要张罗给大孙子的吃食,方瑜连忙说不用,现在累了吃不进去,而且还要去岳父家一趟。
  老太太却不舍得让孙子劳累,虽然儿媳妇的娘家厉害,他们家应该多顾及些,但也没有让孙子这般劳累的道理。
  作者有话说:
  噜啦啦,来晚啦。
  咳咳,我今天和边边冷战了,原因不好说,反正我生气了,决定今晚不看她一眼了。


第102章 变故与自责
  “你今天就在家歇下吧, 冯家明儿一大早去就不失礼了。”
  方瑜这样做倒不是为了讨好岳父,他只是体贴妻子的思父之情,而且还是顺道的事, 并不多费劲。
  方老太太见说不动孙子, 也就顺了方瑜的意思, 毕竟现在孙子都是举人老爷了,家里的事情她自然要先顺着孙子的意了。
  不过她心里还是对孙媳妇有了意见,只是不好说出来而已。
  冯婉对丈夫的体贴很是感动,古代女子对丈夫要求不高,所以冯婉就经常被方瑜各种下意识的照顾给暖到, 常常觉得自己特别幸福。
  冯骞见女婿回家头一天就带着女儿回来拜见他,心里很受用, 觉得这个女婿成了解元也没飘, 还很尊重他这个岳父。
  然后又看方瑜没有带回来任何一个女子,心中就很满意了,主动关心了亲家母的病情, 又派管家去送了人参给方瑜的母亲补身子。
  等两家长辈跟前都转过了,方瑜和冯婉这才回了家, 倒在软床上吃碗好消化的面, 然后就是呼呼大睡。
  第二天一早,冯婉就挣扎着爬起来。
  她婆婆生病, 她这个儿媳理应过去伺候问安。方瑜也跟着一起起来了,心里还惦记这他娘的病。
  两人简单用了早膳, 就做马车去了方宅。
  老太太见到孙子来了自然开心, 拉着方瑜说了不少的话。
  方瑜陪着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 就去看了母亲, 老太太心里有点失落, 不过也没忘在孙子跟前表功。
  “你岳父派人送过来的人参我让郎中瞧了,说给你娘熬个汤喝正好,我就连夜盯着他们熬了,全喂给你娘喝了,你娘都说身上的病轻了些呢。”
  府城里,方瑾从江训导那里听说了堂弟考中解元的天大喜讯,整个人都快飞起来了。
  “哈哈哈哈哈!”方瑾快活地跑去找冯浩贤,和他一起分享喜讯。
  在方瑜的介绍下,方瑾和冯浩贤也成了至交好友。这两个生性快活的秀才一起在为方瑜的中举而激动,丝毫没有生出什么羡慕嫉妒的情绪。
  “我以后就是解元的亲哥了!哈哈哈。”方瑾终于得偿所愿,以后可以借着方瑜的光在外面有面子了。
  “那我以后就是解元的好友加室友了!”冯浩贤也十分骄傲,觉得他以后出去喝酒有的吹了。
  方瑾乐了半个白天外加一整夜,然后才想起要赶回县城,去看自家的厉害小鱼。
  冯婉让丫鬟们先收拾去京城赶考要带的行李,可她现在心里也没了底儿,婆婆这边病情加重,丈夫身为人子也不能撇下生病的母亲去赶考。
  方瑜现在也是很焦心,他娘的病情原本很平稳,就是咳嗽无力,可最近两晚却发起了高热,人都烧得开始说胡话了。
  他们小两口也不能再回家住了,直接带点日用品在方瑜原来住的西屋守着,到了晚上就去母亲床前照顾。
  方瑜特意问岳父家现在还有没有冰了,他想用冰镇着母亲的后颈和额头,这样兴许能有作用。
  在没有退烧针的古代发高烧真是太可怕了,很容易就会让病人一命呜呼。
  冯骞这时也替好女婿紧张了起来,若是亲家母重病不治,方瑜这次也没办法进京赶考了。他特意替方家多请了城里的几位名医,全都送了过去,希望可以将亲家母医治好。
  三日之后,方瑜他娘依旧没有好转,整个人已经昏迷不醒,几个郎中也是委婉对方家人说了实情,让他们可以准备后事冲一下喜。
  方瑜和冯婉脸上瘦了两圈,这几个月一直都辛苦着,等回到家也没休息上,直接又过来看顾病人。
  听到郎中这话,冯婉担忧地看向丈夫,握住他的手。
  方瑜仿佛失了所有气力,靠在墙边,垂下头。
  “夫君?”冯婉端来一碗热茶,塞进方瑜手里。
  方瑜坐到凳子上,冰凉的双手抱住温热的茶杯,却感觉不到温度。他低声失落地说:“我原本以为等我考上举人后,家里人就都能好了。尤其是我娘,她从前很可怜,现在我有能力对她好了,可她却直接病得这样严重。”
  “婆婆会好的。”冯婉也不知道这时能劝什么,只能说这句安慰人的假话了。
  “我之前没有精力来更好地看顾她,她也听不进我的话,最后我为了省事,就只能把她安排在家里,让老太太看管她。”
  “是我做的不好,没有对她更有耐心,没有真正的体恤她。”方瑜在自责,对于家里的成年人,他能做得实在是太少了。
  相对而言,他更爱在没出嫁的姐妹身上花费精力,因为这样回报率更高。对父辈人,方瑜就只是在维持,让其中最精明强干的老太太压着众人,因为这样最省事。
  未嫁的姐妹们年纪小,还乐意学习,稍加引导便能茁壮成长,就比如说方宜文,只是在方瑜身边待了一年左右,就已经有了独立自主的思想。
  可到了方瑜的爹娘这里,教育改造的事情就很难了。在贫瘠中生活了好几十年的人,思维已经固化,他们理直气壮。家暴的人不会改,糊涂的人也不会改,欺软怕硬的性格也是由始至终。
  哪怕是大妮,虽然才二十几岁,也是随了老太太性格挺精明的人,在方瑜穿越前便嫁人生子,过进了古代农家固有的生活逻辑中,最后就算是方瑜有心帮扶,也是无力回天。
  大妮头脑中的灵气已经消散了,再怎么灌新知识也是枉然,因为她自己已经封住了浑身的穴位,不再吸收新思想,就只那样活着。
  这个事实很可悲,却是极为平常普通的例子。我们周围的人或是我们自己也许就是这个样子,过了一定的年纪,离开了学校,逐渐被生活琐屑裹住全身所有的毛孔,最后成了固有生活中的蛹。
  方瑜打破不了,稍稍尝试便放弃了,对这辈子的娘采用半**的看管方式,他现在很后悔。
  苦熬了半宿,方瑜光顾着自责也没有什么感觉,可冯婉却受不住了,小脸惨白着,额头上冒着冷汗。
  “小姐,你先喝碗姜枣茶暖暖身。”冯婉的贴身丫鬟忧心道。
  冯婉皱眉看了雪梅一眼,雪梅赶紧改口说:“少爷,少夫人,快喝杯热茶吧。”
  方瑜这才从自己的思绪惊醒,发现冯婉的脸色不对,就推着冯婉回西屋躺下歇息。
  冯婉也实在是坚持不住了,躺下就昏睡了过去。方瑜却是怎么也睡不着,等妻子睡熟后,又轻手轻脚地出去,坐在母亲病床前守着。
  也许是感觉到了儿子在身边,王氏挣扎着醒了过来,握住儿子的手,说了不少话。
  “我的好东西呢?没被别人拿走吧!”王氏看东西看得紧,这其实也很正常,她从小就没什么东西,好不容易有了东西她肯定要守在身边的啊。
  方瑜亲自去柜子里把东西都拿到床上给母亲看。王氏笑得十分满足,用枯黄的手抚摸着柔滑的绸缎。
  “我怕是要不行了,这些东西你都收好,谁也别给!也别让老太太知道,也别让你媳妇看到。”
  王氏把这些财物都推到儿子身前,又拉紧儿子的手嘱咐道:“那柜子后面我藏了五两银子,都是你之前给我的,我就花了铜钱,没有花银子,我都给你留着呢。”
  “你媳妇看起来娇弱弱的,别看她娘家厉害,可你是男人,还压不住她了。你一定要拿住你媳妇喽,别让她骑到你脖子上来,别像你二姐和二姐夫那样,你一定要多长心眼。”
  “还有你要守住家里的田产和宅子,那可都是你的,别让你大伯家和三叔家占你的便宜,那不行!”
  方瑜知道母亲是用她人生得来的经验在嘱咐儿子,他便句句答应下来,让母亲安心。
  ……
  “还有,你要亲自操办我的丧事,别让你奶奶来,她这人抠着呢。我这一辈子也没风光过,我最后这一场一定要好好风光风光。我的儿,你就按那些大户人家的礼节办,一定要让我走得风风光光的,让别人都看看我的风光。”
  说完这些话,王氏就又昏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