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有人问他怎么不吃小龙虾,他忙摆摆手,“实在吃不下了,你们多吃点。”
姜茶知道他不基本吃宵夜,也不像吃晚饭时那样积极劝他,就连她自己都吃得少,剥虾壳的动作慢吞吞的,倒是椰汁喝不少。
赵津学开她玩笑:“姜姐你战斗力不行啊,这就干不动了?小龙虾才多点肉,又不占地方。”
姜茶闻言顿时讪笑,扯谎道:“宵夜太催肥了,我减肥呢,不能吃这么多。”
说完又扭头看一眼莫随,满脸心虚。
她才不要让他知道自己就是被他之前说的吃宵夜的危害吓的!姜姐丢不起这人!
莫随起初闻言先是一愣,心想减肥光靠不吃宵夜就可以了?三餐不也该控制一下?可是……
她平时吃饭那叫一个香啊,那叫一碗不够再来一碗的架势啊,也不像个要减肥的人啊?!
但等她一脸心虚地看过来时,他就反应过来了,想起上次做粽子,奶奶说多做点给茶茶带回去吃宵夜时,她特地强调自己不吃宵夜了的话。
明摆着就是被吓住了。
莫医生顿时大感欣慰,被吓住好啊,最怕那种明明只有半桶水偏偏觉得自己最牛逼,所以什么都不怕的人了。
于是他便冲姜茶笑了一下。
见他冲自己笑了,姜茶顿时就很高兴,甚至觉得有点骄傲。
看吧,以后她一定是这群人里身体最好,吃药最少的!
不吃宵夜也能聊天喝饮料,姜茶跟大家聊得来,什么话题都能插一嘴,莫随也没急着走,就一边看手机一边等她,倒是给在场的警察同志们留下了个安静随和的印象。
有见过莫怀安的觉得父子俩不太像,长相不太像,性格也天差地别。
问到姜茶,她都回一句:“肯定是像我师娘呗,这还用问。”
宵夜散场,已经是晚上十点了,结完账后大家就地分手,一个个都走得潇洒,反正明天就上班了。
回去的路上,姜茶才想起来问:“姑姑找你做什么呀?”
语气相当不见外,莫随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他对她能这么丝滑地融入他家的本事历来都是佩服的。
“有个远方亲戚的孩子病了,想去我们医院看看。”莫随不紧不慢地应道。
姜茶靠在车座靠背上,唉了声,“果然有人好办事呀。”
莫随听了就笑笑,没接话。
等送她回到她家小区门口,她下了车,关车门的时候笑嘻嘻地说了句:“明天见呀随哥。”
莫随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她可能是明天又要去看奶奶,于是点点头,应了声好。
但看着她的背影,他到底是在心里叹了口气。
作者有话说:
姜警官:吃!你给我多吃点!
莫医生:……你如果穿越回六十年代,你可能会是生产队的养猪标兵。
姜警官:?你现在开始看小说了?
感谢在2022…06…13 20:38:08~2022…06…14 20:37: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葱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吃饭睡觉打怪兽、陌上花开 10瓶;偷窥爱情、梅子 2瓶;lily、碎碎念珠、搞点爱情玩玩吧、沁竹听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五十六章
莫随见到肖敏带来的病人; 是在接到电话后隔了一天的上午。
早上交班结束,去查房之前; 在门口遇到去门诊的穆主任; 穆主任私下跟他说了句:“你的副高聘书估计差不多要下来了。”
又说:“可惜你论文因子少了点,要是再高点,能下来得更快。”
作为科室主任; 她也希望手底下各位医生出成绩,课题也好,论文也好; 正高副高也好,越多越好,显得他们科厉害嘛。
莫随于是立刻保证自己以后一定多发几篇论文。
穆主任这才放过他,摆手让他查房去。
从病房回到办公室,医嘱刚刚开完,还没得及打印,护士站就来了电话,“莫医生,有人找你。”
莫随猜应该是肖敏到了; 便交代学生:“把医嘱都打印出来,等我回来签字。”
走出办公室的门,他就看见护士站旁边站着几个人,肖敏和一对抱着孩子的中年夫妇。
吸引莫随视线的,是被父亲抱在怀里的那个孩子,当时肖敏说孩子已经四岁了,可是他看起来却比正常的四岁孩子小很多; 也很瘦; 显得头特别大。
“阿随; 这是你姑父那边的……算是小央的堂哥吧,方强。”肖敏介绍道,“这就是他们家小孩,叫长生。”
莫随一愣,忽然想到自己小时候,奶奶和母亲总是叫他平安,好像只要那样日日叫着,他就真的能平安长大。
念头一闪而过,他立刻回过神来,道:“去谈话室坐下说吧。”
走的时候又交代办公护士,“如果有人找我,麻烦告诉一声我在谈话室接待患者。”
进了谈话室,莫随先把窗户的百叶帘拉上去,开了空调,然后给大家倒了水,在首位坐下。
三个大人坐在靠门的他右手边的那一排,抱着孩子的父亲离他最近,孩子坐在他膝盖上,长裤的裤腿往上缩起一截,露出他和常人不同的小腿,瘦得过分,皮肤皱缩。
莫随温声问道:“之前的检查材料都带来了么?”
孩子家长忙点头,“带来了带来了,医生,都在这里。”
说着从袋子里掏出一大叠病历资料来,很厚,足足有一本教材那么厚,估计有一两百张纸。
他接过来,看见最上面一张检查单是四年前的,孩子妈妈说:“这个是他刚出生还没到一个月的时候,查出来有贫血,后面又做了很多很多次血液检查。”
这张检查单显示患儿重度贫血。
莫随接着往后翻,孩子家长很细心,将所有检查单都按照时间先后排好了序,他一张一张往后看,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整个疾病进展过程。
重度贫血,从一岁就开始靠定期输血维持生命,这些检查单出自不同医院,其中不乏京市和申城的知名三甲医院,孩子两年前就被这些医院确诊患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孩子妈妈告诉莫随:“这两年都是吃激素和化疗的那些药,但最有用的是输血。”
所以才有医生建议他们给孩子做骨髓移植。
“孩子的免疫力也不好,经常生病。”孩子爸爸苦笑,“要不是家里还有点家底,连医院都去不起了。”
莫随翻着手里这本检查单,看到了发热、咳嗽、哮喘、肺炎等等诊断和用药,问道:“冒昧问一下,您和太太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我是做装修公司的,我老婆以前跟我是同行,夫妻店嘛,不过有了他以后就不得不在家照顾他了。”
莫随点点头,随口似的说了句:“这个行当都是挣辛苦钱,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你们也难做。”
“没办法,再难也要做,不然小孩的医药费从哪里来。”
挣的每一分钱都不敢多花,要存起来给孩子看病吃药,银行账户仿佛只是金钱的中转站,今天存进去,明天就划给医院。
可以说,莫随手上的每一张血液报告单后面都是做父母的血泪,都记录着一家人艰难的求生之路。
莫随仔细问过孩子的发病过程,其实和肖敏说的差不多,大体就是出生没满月就诊断贫血,一岁时贫血加重,开始输血,孩子身体不好,很久都没学会走路,过了一岁才慢慢能站起来,走两步就摔,持续到一岁半,双腿肌肉大面积萎缩,甚至慢慢停止发育不再长大,连站都没法站,四岁的孩子只有两岁多大小,家长就带着他开始漫长的求医。
两岁确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直坚持治疗,但药物治疗效果非常不理想,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考虑骨髓移植。
这就是整个病史,看起来只有三言两语,实际上极其复杂。
莫随粗略地浏览了一遍,侧身对孩子温声道:“让叔叔看看好不好?”
小孩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轻轻地颤抖着,对于他来说,十字架和白大褂绝对不是什么好的回忆,那代表着要打针,要抽血,要痛,要哭。
但是他又强忍着害怕,轻轻点一点头,抓着爸爸的手。
其实小孩子什么都懂,他知道自己病了,知道爸爸妈妈会为了自己发愁和哭泣,也知道他们带他来找白大褂是为了给他治病。
莫随给孩子做了初步检查,发现孩子除了肌萎缩和发育停滞外,他的腱反射很弱,舌肌和眼球都有震颤,也不知道这些问题是由再障引起的,还是它们和再障都是另一个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或者干脆是两个不同的疾病。
他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然后问道:“证件都带齐了吧?”
“带了带了。”
“我给你们开个住院条,去办一下手续,我们完善一下检查,请血液科会诊看看。”
开好住院单,夫妻俩抱着孩子先去办住院手续,肖敏和方平两口子还要回去上班,落后他们两步,问莫随:“阿随,长生这病,真的没办法了吗?”
莫随也不敢打包票,只道:“要看具体检查结果,从既往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来看,骨髓移植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但是骨髓移植术前术后的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刚才之所以问孩子家长是做什么工作的,就是想看看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听起来是有个装修公司,可是却未必很宽裕。
肖敏叹气,“那有什么办法,自己的亲骨肉,还能看着他去死吗?”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看一眼莫随,说了句:“这样看来,你以前的身体不好都算小儿科了,就那样你爸妈和奶奶都累得够呛。”
主要是心累,就像抱着一个宝贝,又不知道这个宝贝会不会突然被老天爷收回去。
莫随点点头,没说什么。
走了几步,肖敏又说:“你姑丈朋友送了箱荔枝,下午我给家里送过去,你看着点奶奶,别让她吃太多,上火。”
莫随继续点点头,送到护士站那儿就停了下来,嘱咐她开车小心。
看她走了,就直接进了办公室,唰唰几下把医嘱都签了拿出去给办公护士过,又交代道:“一会儿有个新病人,再障的,麻烦挂在我的25床。”
办公护士冲他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他想了想,回办公室找刘琳。
这病有点麻烦,还得跟领导商量商量。
“主任,我这边收了个新病人,病情有点特殊,想跟您讨论一下,您有空吗?”
刘琳正在签病历,闻声抬头看他,“什么病人?”
莫随把那一沓教科书一样厚的病历资料放到桌上,“是个再障的患者,想做骨髓移植。”
刘琳听了奇怪,“骨髓移植?咱们科没有开展这个啊,怎么收进来的?”
“是我姑姑那边的亲戚。”莫随简单介绍了一句来历,把重点放在孩子的病情上,仔细地给她讲孩子的发病过程。
小长生的病情其实是有点奇怪的,莫随没有见过这么严重的再障患儿,高旗他们也没见过,都被他的讲述吸引了注意力。
刘琳到底年资老,见过更多疑难病例,听完之后脸色很平静,问他:“小莫你是怎么想的?”
莫随眉心微微皱着,“我个人觉得,要弄清楚的问题是,再障和舌肌震颤、眼球震颤等等症状,是不是从属关系。”
“再障是引起其他症状的原因,还是有另一个疾病导致了再障和其他症状,又或者,除了再障之外,还有一个疾病,导致了震颤等症状的产生。”
刘琳点点头,“都有可能,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骨髓移植就是最优解。”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是后面两种可能,骨髓移植就不一定能解决全部问题了。
莫随也点头,“我也怀疑,会不会存在别的病因没有被发现。”
他说完,抬眼看向刘琳。
刘琳的指尖在办公桌上叩了几下。
办公室里众人因为对他们俩的对话很好奇,都没说话,就显得有点安静。
半晌,刘琳道:“这样吧,先等入院检查那一套做完了,请血液科和神经科来看看,会诊一下再说。”
莫随点点头,她又问:“哪床?我先去看看。”
“去办住院手续了,可能还没上来。”
“上来了告诉我一声。”
莫随答应了,把病历资料留给她翻阅,先去处理医嘱和病历。
高旗凑过来问道:“这个病人你放几床啊?”
一听就知道要去看人家。
莫随道:“25床,刚好昨天下午出了。”
差不多到中午的时候,莫随陪刘琳去看过小长生,回来又叮嘱了一遍,让他等入院检查结果出来之后记得请会诊。
“一定要查一下这个孩子有没有脑损伤,明确贫血和其他症状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莫随想知道的,他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