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纣王:千古第一仁君-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轮回圣域积分:0。】

    这数据之眼的技能是下意识的发动。

    不看不知道,一看……啧啧,真是吓一跳啊!

    别的不说了,那乾坤圈……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是乾元山的镇洞之宝啊。

    可是那太乙真人在哪吒出世之前就已经在他的大爱深深感化……死得不能再死了。

    之前哪吒出世的时候他也没注意。

    现在看来……

    乾坤圈是和混天绫一起,在哪吒出生之前就被太乙真人送过去了呗?

    这么一看,那送宝……咳咳,太乙真人还真是个大好人啊!

    至于其他的,比如三头八臂神通和风火轮的出现……就真的只能说定数如此了。

    太乙真人连同阐教都已经灰飞烟灭的,哪吒还是获得了那些原本会有的东西……

    不过也不是不能理解就是了。

    毕竟……三头八臂神通而已。

    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难道阐教会截教就不会?

    那风火轮就更加了。

    本来只是一件后天灵宝,现在直接就是大罗金仙级别的青鸾和火凤所化。

    相当于一脚踩一尊大罗金仙,这不比踩两破轮子有牌面?

    ——但话又说回来了,在回忆了一下自己的仁德感化和通过宝镜看到的魂师世界那位生命女神的以德服人之后,帝辛不禁有些怀疑……

    ——云霄的这个德行感化,它正经吗?

    。



第一百二十二章。西游世界把……熬成汤



西游世界。

    取经人唐三藏身骑白马,与徒弟们离开了乌鸡国。

    夜住晓行,行了足足半月有余,忽见一座高山,生得是摩天碍日。

    因一路上遇到妖魔甚多,看见这山唐三藏便是心惊,急忙拉住缰绳呼大徒弟孙行者:

    “悟空,一路上那些妖怪都说为师是那佛祖座下金蝉子转世,吃了能长生不老,羽化登仙。”

    “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岭,恐一时又有邪物来侵我,须要仔细提防啊。”

    行者面上笑道:“师父您只管走路,莫再多心,俺老孙自有防护。”

    心里却早已经骂开了:“这和尚逢人便说吃了自己的肉能长生不老,便是无旁人时也常拿出来说道,如此口无遮拦,这一路上岂有太平?真真忒不好护送了!”

    后头肥头大耳的二徒弟猪悟能和一脸凶神恶煞的三徒弟沙悟净也是一脸便秘了般的表情看着唐三藏。

    ——当初……怎么就一时糊涂答应了观音姐姐,上了这和尚的贼船呢!!!

    话说师徒一行人就此进山,果然也十分险峻。

    只见得:

    高不高,顶上接青霄;深不深,涧中如地府。

    山前常见骨都都白云,扢腾腾黑雾。

    山后有千万丈挟魂灵台,台后有古古怪怪藏魔洞。

    又见:

    跳天搠地献果猿,丫丫叉叉带角鹿,呢呢痴痴看人獐。

    至晚巴山寻穴虎,待晓翻波出水龙。

    登得洞门唿喇的响,惊得飞禽扑鲁的起,看那林中走兽鞠律律的行。

    见此一伙禽和兽,吓得人心扢磴磴惊,正是:“堂倒洞堂堂倒洞,洞堂当倒洞当仙。青石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师徒四人见了,不由也是惊悚。

    这时候,孙行者忽然瞧见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

    行者大惊,连忙叫道:“不好,妖怪来矣!”

    慌得个悟能急掣钉钯,悟净忙轮宝杖,把唐僧围护在当中。

    却说那红光里,原来也真是个妖精。

    只见得那红云中是一个九岁孩童的身影。

    此妖来历也非凡:

    他是牛魔王与罗刹女之子。

    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诚然孩童相貌,却也神通广大。

    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六百里钻头号山,侞名叫做红孩儿,号叫做圣婴大王。

    因数年前,闻得人讲:“有个东土来的和尚往西天取经,乃是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甚至羽化登仙。”

    他孩童心思,听得这般言语不觉便动了心思。

    况说他母亲罗刹女虽也法力高强,却不知为何患了痛心病,上天入地求遍了仙丹灵药都无可医治。

    他便也起一念:“唐僧肉这等了得,想来若是我将唐僧捉了来,熬成汤与母亲吃了,母亲的痛心病也能大安了。”

    是以朝朝在山间等候,不期今日到了。

    他躲在那半空中红云里观看,内心正夸赞不尽:“好和尚,白白净净,不愧是高僧!”

    正是这时,忽然看见三个丑和尚,把唐僧围护在马上,各各准备。

    顿时便皱起眉头:“这和尚时俊俏非凡,想来熟了以后母亲见了也定欢喜。”

    “只三个丑和尚瞧着不好,一个个伸拳敛袖,各执兵器,似乎要与人打的一般。”

    “又不知是那个有眼力的,想应认得我了。”

    沉吟半晌,以心问心的自家商量道:“这些时日也有消息传来说唐僧收了三个法力高强的徒弟。”

    “我虽有厉害的神通,可也不知那三个丑和尚道行究竟如何。”

    “若要倚势而擒,到底不妥;或者以善迷他,许能得手。”

    想到此处,红孩儿即散红光,按云头落下。

    去到了那山坡里,摇身一变,变作俊美孩童。

    赤(条)条的,身上无衣。

    将麻绳捆了手足,高吊在那松树梢头。

    口口声声,只叫“救命!救命!”

    ……

    却说那唐僧一行人等的许久,不见有甚妖精动静。

    又有孙行者见那上空红云散尽,火气全无,便又向唐僧:“师父,请上马走路。”

    唐僧有些不愉:“悟空,你既说妖怪来了,怎么又敢走路?为师肉体凡胎使不得妖精,你可多着意些。”

    行者无法,只得解释道:

    “我的好师父,你是不知道”

    “我才然间,见一朵红云从地而起,到空中结做一团火气,断然是妖精。这一会红云散了,想是个过路的妖精,不敢伤人。”

    “这山里蹊跷,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还是快些走罢!”

    八戒习惯性取笑道:“师兄说话最巧,妖精又有个甚么过路的?”

    想他前世为天蓬元帅,天河掌管十万水(军),何时听过这个说法?

    天庭中只道妖精出行,不是要杀生就是要为恶,断不能容。

    孙行者也是恼了。

    素日里有些调侃倒也罢了,这会子分明要紧,作甚么妖?

    因道:“呆子!你哪里知道,若是哪山哪洞的魔王设宴,邀请那诸山各洞之精赴会,却就有东南西北四路的精灵都来赴会。”

    “他只有心赴会,无意伤人,岂不是过路之妖精?”

    正是此时,只听得数声:“救命!”

    唐僧大惊道:“悟空,悟净,八戒,你们可听得哪里有甚么人叫?”

    那猪八戒正要接话,行者已上前道:“师父,这大山里只管走路,莫管闲事,且走罢。”

    那唐僧一想,也真是这个道理,便又前行。

    只是未及数步,又听得有人呼“救命”。

    这回听得越发是清晰了。

    唐僧便道:“悟空,这番想来不是甚么妖邪,若是鬼魅妖邪,但有出声,无有回声。”

    “但这个声音,你听他叫一声,又叫一声,想必是个有难之人。”

    “而且似有些稚嫩,或是个孩子?”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我们可去救他一救。”

    那行者听了,只好又讲些妖邪的故事来劝:

    “师父,你知道那倚草附木之说,是物可以成精。”

    “诸般还可,只有一般蟒蛇,但修得年远日深,成了精魅,善能知人小名儿。”

    “他若在草科里,或山凹中,叫人一声,人不答应还可;若答应一声,他就把人元神绰去,当夜跟来,断然伤人性命。”

    “我奉菩萨之命护送您老西天取经,还能害你不成?”

    “今日且听我一句劝,把这慈悲心略收起收起,待过了此山,再发慈悲罢。”

    。



第一百二十三章。想使坏的红孩儿



且说那唐僧听得徒弟的话。

    心中虽还存有慈悲之念,不过到底不如之前。

    也就顺着徒弟的心思,继续前行。

    孙行者见师父听劝,心下也是狠狠松了一口气。

    暗想:“那泼怪不知在那里,只管叫啊叫的,没得让这和尚又起了发慈悲的心思。等我老孙送他一个卯酉星法,教他两不见面。”

    然而就时此时,师徒四人前头传来了一声叫唤:“师父救命!救命啊!”

    抬头看时,只见是个小孩童,赤条条的,吊在那树上。

    雪白粉嫩,在万绿从中显得极齐惹眼。

    仔细一打量,只瞧得那眉如新月、眼若秋波、口若樱桃,皮肤白里闪红,红里透白……真是了不得!

    唐三藏见了,心里好难受,指着孙行者便骂:

    “你这泼猴多大惫懒!全无有一些儿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哩!”

    “我那般说叫唤的是个人声,你就千言万语只嚷是妖怪!”

    “且看那树上吊的不是个人么?”

    八戒直起哄道:“就是就是,俺老猪瞧着也分明是个好孩儿!”

    行者心里恨得直咬牙:这和尚肉眼凡胎,认不得妖精,这懒货莫非也认不得?

    如今还来起哄,莫不是嫌弃这一路上太太平,不想安生过山了?

    只是行者知道这和尚的脾性。

    此刻已怪下来,又看得那妖精变化的这等可怜模样,如他再要阻拦,只怕这和尚就要念《紧箍咒》了。

    当下,只是不言。

    唐僧到了树下,将鞭梢指着问道:“你是哪家孩儿?因有甚事,吊在此间?说与我,好救你。”

    红孩儿见他下问,越弄虚头,眼中噙泪,如梨花带雨,叫道:“师父呀,山西去有一条枯松涧,涧那边有一庄村,我是那里人家。”

    “我祖公公姓红,只因广积金银,家私巨万,混名唤做红百万。年老归世已久,家产遗与我父。”

    “近来人事奢侈,家私渐废,改名唤做红十万,专一结交四路豪杰,将金银借放,希图利息。怎知那无籍之人,设骗了去啊,本利无归。”

    “我父发了宏誓,分文不借。那借金贼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将我财帛尽情劫掳,把我父亲杀了,见我母亲有些颜色,拐将去做甚么压寨夫人。”

    “那时节,我母亲舍不得我,把我抱在怀里,跟随贼寇。”

    “不料到此山中,那贼人中有人因我生得有几分姿色,竟要……竟要……”

    “多亏我誓死不从,我母亲又苦苦哀告,才教我免受肠殇之苦,只是那起子贼人却将绳子吊我在树上,只教我冻饿而死,如今又将我母亲不知掠往那里去了。”

    “我在此已吊三日三夜,更没一个人来行走。幸亏得遇老师父,若肯舍大慈悲,救我一命回家,就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

    三藏闻言,不觉越发怜惜,忙叫八戒:“徒弟你来!这孩子真真是个可怜人,你快些解开绳索放他下来罢。”

    八戒听了,也不认人,上前就要动手。

    因认得妖精,知道此怪埋伏在这里,定有算计。

    行者以自己五行山出来后便一直护送这和尚的经验来看,那妖怪若放将下来便又是祸事一场。

    此时在旁,终是忍不住喝了一声道:“小妖怪!有认得你的在这里哩!莫要只管架空捣鬼,说谎哄人!”

    “你既家私被劫,父被贼伤,母被人掳,救你去交与谁人?你将何物与我作谢?这谎脱节了!”

    “你识相的,远远去了!”

    红孩儿闻言,心中只是冷笑。

    虽知道这毛脸雷公嘴的猴头是个能人,暗将猴头放在心上。

    但此刻与这一行人接触下来,他便断定只要自己哄好了那白脸和尚唐僧,这猴头不敢轻举妄动。

    因而只是战战兢兢,滴泪而言,望向唐僧曰:“师父,虽然我父母空亡,家财尽绝,还有些田产未动,亲戚皆存。”

    “老师父若肯救我,到了庄上,见了诸亲,将老师父拯救之恩,一一对众言说,典卖些田产,定重重酬谢。”

    “实在不行,我愿就此出家,常侍师父左右,以谢大恩!”

    八戒听说,扛住行者道:“哥哥,这等一个小孩子家,你只管盘诘他怎的!他说得是,强盗只打劫他些浮财,莫成连房屋田产也劫得去?”

    “若我们救了他,与他亲戚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