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我们现在所用的,这种‘浮法’制平板玻璃之外,还能用吹管、模具等做各色器皿,都能用作百姓日常使用,很有特色。至于其更多功用,还要天下人一起来挖掘,仅除去杂色就是门大学问,若是除色后做成平板、镀银镀锡,还能做成好镜子……”
  方长耐心讲述着,阿牛也仔细聆听。
  他这段时间,从方长这里学了许多东西。未化形前还是牛身时候,他身躯笨重,不好跟随在方长身边接受教导。
  而化形后,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而且新的人类身躯十分灵活,还能够帮上些忙。
  “来,阿牛,随我一起,将这些玻璃运到那边。”
  阿牛依言,师徒二人齐动手,将玻璃运到几间大殿附近,在台阶边上放好
  接着他们走回工棚,方长边取工具边笑道:“现在平板玻璃最大的用处,便是可以镶嵌在门窗上,比窗棂窗纸要明亮的多,而且坚固结实、防风防雨,只是需要窗帘遮挡,崖上暂时没有许多布料。”
  “阿牛,我教给你的木工活计是否熟悉?你用这些,按尺寸造扇窗子试试。”他将工具递给刘阿牛,指着旁边的木料,让其练练手。
  听到方长的话,阿牛踟蹰了下,而后上前:
  “好的师父。”
  五间大殿在建造时候,方长就已经埋下了窗框门框,不过没安装门扇窗扇,而是放到现在制作。
  阿牛中途还返工了次,才将窗子造好。
  “尺寸俱都合规,我们这就将其装上去试试。”方长笑道,而后两人一起,将窗框带到玻璃旁边:“玻璃尺寸太大,装不上去,这时候我们要对其进行切割。”
  “但是玻璃其实是种很硬的材料,若是凡间想切割,需要使用金刚石。不过我们目前没有,所以……”
  说着,方长拔出了身后灵泉剑。
  量过后,他也不用尺子比量,直接用锋利剑刃在玻璃上面划过,坚硬的玻璃悄无声息的在剑刃下分开。
  阿牛赶紧上前扶住,防止摔落,他已经知道这种东西虽然硬,但是脆的很,落地就会坏掉。
  收剑入鞘,下面玻璃已经变成了整齐方块。方长先指挥阿牛,将银合叶的一边钉在窗框上预留的浅槽里,而后拿出些小银钉,用小锤轻轻将玻璃钉上卡好。
  青铜太容易锈蚀,而方长目前没有锌造不来黄铜,以他目前的条件,银比纯铜更容易获得,于是他干脆用白银做这些小零件儿。
  剩下唯一的缺陷,就是方长手头的漆树不足,窗框依然泛着木材本色。他用石灰抹了窗缝,而后才与阿牛一起,将窗子钉在大殿的窗框上。
  “果然明亮!”阿牛叹道,“我也看过虎桥镇上的窗户,哪怕是员外家里,用上好细纱做窗子,也远不如师父的窗子清澈漂亮。若是有普通人看到,定要喊一声‘仙家气象’,要不是我也学了烧玻璃,大概也会如此感叹罢。”
  “今天时间还早,我们干脆将所有门窗都完工,让你也有机会在里面住几宿。”方长笑道,“也感受感受其中妙处,等下山后,可以对比一下。”
  …………
  方长背着手,站在池塘中心看荷。
  刚到夏季,池塘里已经有了花苞,可惜此处地势太高,没有蜻蜓能飞上来,无法再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致。
  他和阿牛一起,在这碧玉塘上面,铺了条木板路,阿牛的木工手艺遂变得纯熟。
  阿牛从远处走过来,恭敬地喊了声:
  “师父。”
  而后他并手侍立在身后不远处,静静等待。
  “塘里的鲤鱼肥了。”过了一会儿方长才笑道,而后转头问阿牛:“怎么了?”
  “师父,这两本秘籍的内容,虽然因为不识字我完全看不懂,但已经记得纯熟。”阿牛说道,而后捧出两本书,“特来归还。”
  “嗯。”
  方长接过,将《修行道》和《修行法》重新揣入怀中。
  阿牛问:“师父在想什么?”
  没有正面回答,方长笑问道:“阿牛,如今五间正殿已经完工,我们都搬了进去,感觉住的如何?”
  “当然舒适。”
  由于阿牛不久后就会下山,方长将预设的客房让他居住。
  这段时间师徒俩做了许多事儿。
  他们在旁边修理了地基,可以建造几间偏殿,还在山崖栈道上,将预留的几个洞继续开凿了下,做成几间屋子,以后可以用来储物,也可以用来做客房。
  “那么你感觉,这座殿宇,取个什么名字好?刚刚我便在思考这个问题。”方长笑道,“若是有什么好主意,大可以说上一说,正门的牌匾还空着呢。”
  阿牛认真思考了下,接着摇摇头,略带愧色:
  “师父,弟子愚钝,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名字。这种事情,还是要师父亲为,恕弟子无法服其劳。”
  方长正要说些什么,忽然住口,而后转身看向崖下方向。
  阿牛疑惑,也看向南方。
  过了片刻白光闪至,方长伸手一抄,赫然是自己的小玉餐刀。
  ………………………………


第210章 【无名】
  嘿,你回来了啊。”方长笑道:“看来我们那两位主角,遭遇了不少事儿。”
  他曾经将这把小玉刀,借给本次大劫的两位主角,书生柳元德和女侠于青菱使用。这把刀可以帮他们抵挡三次危险,过后自会飞回。
  使用也简单,遇到无法抵抗的危险之后,只需要取出小刀抛出去就好。
  三次机会使用过后,小刀自会飞回。
  如今餐刀已经回到手中,证明那两位主角,已经遇到过三次他们无法抵挡的危险。看来随船南下,或者他们离开南疆后的路程,并不太平。
  算算时间,胡雪球夫妇应该也早已经到了南疆安全的地方,不知道于青菱和柳元德完成护送后,如今已经到了哪里。
  毕竟作为大劫主角,他们有巨量的气运和因果加身,行踪和位置无法卜算。
  但想来,他们现在也是安全的。毕竟方长这两年,有机会常会夜观天象。自从天下端倪显现之后,天象虽然已经去掉了很大一部分蒙在上面的迷雾,却变动的猛烈无比,从和山神章淳的谈话中得知,这种状况,实乃几千年未遇的大危机。
  若是大劫主角已经遭遇不测,天象必然会有剧烈变动,如今轨迹虽然动荡却可控,证明于青菱和柳元德两人,还活的很好。而且看起来,他们似乎已经开始走向旋涡中心,正要到天下大势的浪峰尖上,引领局势。
  回过神来,方长将许久未见的小玉刀放进兜里,准备重新做个刀鞘。因为餐刀飞回来时,乃是第三次出鞘抵挡危险之后,没有将刀鞘一起带着飞回来。
  这次他准备换个材料,不再用树皮。
  在云中山里打猎这么多年,他手里积攒了不少皮子,正好做个皮鞘。
  见阿牛还静静等待在旁边,方长笑了笑,带着弟子顺木板路,离开池塘中心:“这柄小刀,我上次下山时,借给了两个好人。他们将要经历许多风险,我要助他一臂之力。”
  “阿牛你下山后,一定要小心这次天地大劫。若是有人邀请你参加什么势力,一定要多想想,问清楚他们的目标,不要违逆了本心。如果有可能,还是要找个和平的地方,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慢慢找寻自己的道。”
  阿牛点点头:“弟子知晓。”
  走到工棚里,拿起两把扫帚,递了其中一把给阿牛,而后两人一起开始劳作。
  方长边缓缓打扫,边继续说道:“离着我再次下山还有一段时间,这些日子你要多想一想,反正时间还长,毕竟你也有在人间生活的经验,可以设想下等下山后,去哪里,做什么。”
  而后他停手,握着扫帚柄看向旁边已经投入使用的这座殿,哈哈一笑:
  “为师已经想好了给它取个什么名字,既然暂时不好决定,那便叫‘无名’,大不了以后有了更好的名字,再改就是,最多重新制作个匾额。”
  阿牛在一旁,感觉自己插不上话,只是默默扫地。
  方长站在池塘上,想了不少备选名字,比如咸鱼殿这个名字虽然贴切,但太破坏崖上画风,故弃之不用。其余自由、知秋、无为、清微、灵泉等又太俗。
  反而无名殿,虽然不甚贴切,但挺大气。
  毕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而且以后大不了改名就是。
  他手中扫帚重新动作,而后对阿牛说道:“一会儿我们去山下,移栽点竹子过来,种在无名殿前后,有竹则不俗,而后再将牌匾做出来。”
  ……
  虽然年年砍伐,但是山坡竹林的规模不见削减。
  毕竟竹子生长非常快,竹笋破土露尖之后,往往两三天就能张一两人高。比之速生乔木之类,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选新竹子斜切下,留七八个节和上方枝叶,打捆扛回崖上,而后扦插进前后土里,浇水便生根,移栽起来十分方便。
  方长还顺路砍了几十根大竹,也不去枝叶,捆好扛起上山,补充崖上竹竿存货。
  只是这竹捆体积太巨,虽然方长神力之下轻若鸿毛,却也只好从后崖绕上去。毕竟栈道窄且承重有限,转弯也不便。甚至按照方长筹划,以后将栈道的部分开凿成回廊,这种大捆也不能够通过。
  无名殿前后的小竹林长起来还需要时间,不过扦插竹段上,现有的枝叶也颇为可观,只是露在地面上的竹节并不多,显得有些矮小。
  做牌匾之事,方长只是在工棚里选出了木板,写字后交给阿牛来完成。
  这段时间的训练与耳濡目染,已经让阿牛变成了多面好手,不管是木工瓦工蔑编庖厨,他都会上不少。方长感觉,如今将他放下山去,即使只是个普通人,做到这种程度也不会饿到。
  “好,就这样钉吧。”
  方长对站在梯子上的阿牛说道,后者正用锤子和大青铜钉,将牌匾钉在殿门上。都是有修为在身的,不会歪斜,倒是要方长来决定高低位置。
  咔咔咔几下钉上,阿牛从梯子上跳下,将木梯拿在肩上。
  而后师徒二人一齐退后,从稍远一点的地方,看彻底完工后这座建筑的效果。
  “嗯,不错。”
  方长笑道,旁边的刘阿牛也赞同的点点头。
  这座无名殿用料充足,气派得很。
  它以土为基,以石为阶,木柱砖墙,青瓦飞檐,最为显眼的地方,则是规整明亮的玻璃窗,和正门上方写有“无名”二字的牌匾。
  阿牛去将梯子放回工棚。
  方长则缓缓走进去。
  正门里面没多少陈设,只有几张椅子几张桌子,各自用料充足,但因缺漆显著木材本色,几只自制的茶壶茶杯凌乱的放在桌面上。无名殿又不用供奉什么,倒像个简单的会客屋舍。
  旁边进去,便是方长的起居室。
  靠窗摆著书桌,上有砚台笔架,南面阳光照射进来,将桌上纸张照的明亮。旁边有书架衣柜,还有一张真正的床榻,上面摆着旧被褥,被叠的整齐。墙上照例钉着一些木块,悬挂着斗笠之类杂物。
  ………………………………


第211章 【远方飞来的信】
  屋里的物件,以竹木为多,比如桌椅衣柜、书架床榻、笔筒笔架之类。
  他不在卧室里喝水喝茶,故而这间屋子里,也没什么陶瓷器件。
  而后便是青铜器,比如用来照明的油灯,便是青铜所制。这也是目前方长最容易得到的金属,毕竟开一次炉就有许多,除了比较费木炭,矿石并不缺乏。
  虽然那处铜矿除了伴生锡之外,还有白银,无需冶炼,但由于量不大,他并不常使用。一直以来,方长除了用白银做发簪葫芦口等小零件外,还做了几只银盘银碗,以及今天的窗户合页和镶玻璃钉子,其余便是下山时候当路费用,
  这种贵金属在山下可以换钱,且比铜锭占地儿小,更适合随身携带,不然若是行走稍远的路,扛着大量铜锭下山换钱有些太骇人。
  屋中最显眼的,则是一架纺车。
  它和山下常见的家庭纺车一模一样,一个简单的木头架子,上面有个连有摇柄的大绳轮,联动一根纱锭轴。这种绳轮结构,可以让纱锭转动速度均匀,不易断。
  云中山物产丰富,之所以制作这架纺车,是因为春日里方长在山中转悠时,见到有野桑蚕,遂捉了养起来,得了不少蚕茧。将蚕茧处理过后,闲来无事时,他便造了这架纺车,可以将丝纺成线。
  而且方长手头也有不少棉种,是他去年下山时候所得,已经寻找了合适地方播种下去。等待发芽开花,便可采集使用,只是到时候还要制作配套的弹花弓之类。
  到时候,这架手摇纺车,不仅可以纺丝线,还可以纺棉、麻。
  现在方长手头材料很少,纺好丝线后只是积攒着,但他还是用青铜做了些针,有时候衣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