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长选了个人最多的摊子,上前排队,花十几文买了几个饼。
  咬一口,果然又脆又香。
  面饼放了白糖猪油,烤的酥脆,上面还点缀着芝麻,用一张薄草纸夹着。
  走到街边角落,方长找地方打开背上包裹,拿出从崖上带下来用阔叶捆扎的熟肉。
  肉有些凉,但是依然美味,被阔叶捆扎包裹了段时间,还带有一丝清香。将炊饼劈开成两半,在把凉肉切开,塞进热气腾腾的炊饼中,热饼凉肉,端得美味。
  不远处摊主还在不断告诉顾客们:“大家放心食用,这饼已经比当年伏虎时减了糖油分量,只是不可贪吃。”
  闻听此言,方长一笑而过,将手中几个夹肉炊饼一扫而尽。
  接下来,他在虎桥镇上闲逛。
  南来北往车马行人,多有在此歇息待上半天一宿者,或者中午路过打个尖儿垫垫肚子。街面上摊铺棚子鳞次栉比,蔚为热闹,交谈声、叫卖声、骡马嘶声、车轮嘎嘎声、梆子铃铛声不绝于耳。
  虽然修为小成后听力很棒,但是这片嘈杂对他毫无影响,对于虎桥镇这片繁华,他就像局外人,单零零的走在石板路上。
  方长很享受这种心境。
  前面有个酒馆,门口杆子上挑着一个“酒”字,正在随风飘卷,隐约有酒香飘来。
  想起了林溪村那筒高粱酒,他准备过去问问价格。
  这时,旁边身着襦裙端着簸箕的妇女,和邻居谈话声传入方长耳朵。
  “……庞员外家的怪事,闹得可是越来越凶了。”
  “是啊,寻了好几位法师巫祝,都无功而返,他们连原因都弄不清楚,有的说有鬼,有的说有妖。”
  “真是可怕,还好只有他一家出事……”
  ………………………………


第28章 【沽酒望气】
  这家小酒馆看上去生意兴隆。
  里面有两三张小桌,参差不齐地摆在屋中,旁边围着四五条长凳,俱都被人满满当当坐着,觥筹交错间酒香扑鼻。
  桌边有的明显是一伙人,围着桌边喝酒吃菜,还有几位陌生人打了酒,正在拼桌,甚至招呼间开始分享酒菜,更有穿着各异的人,坐在桌边对着小碟,一个人细斟细饮,颇为得趣。
  也有人端着酒,靠在掌柜所在长柜台上自顾自地喝,有人还握着几粒花生米咀嚼,一粒粒数着吃。
  酒馆门口,还有几位光膊赤脚的粗壮汉子,端着粗瓷碗小心又急促地饮着。
  不时有人进来打酒,也不时有人抹一抹嘴,将杯碗交给掌柜,便就拿起一旁工具,重新开始讨生活。
  方长轻轻迈进门槛,走柜台前。
  旁边小桌边,除了那群同属一伙的人在小声交谈,其余大都在闷头喝酒吃菜,很少见劝酒,让小店里并不嘈杂。
  看了看,这里售卖的酒菜大都是卤制品,猪牛羊的头肉、口条、蹄、耳朵等,炖了一大锅,价格各异,随点随捞,而后细细切了装盘端上桌。
  然后就是传统的花生米、豆腐干、蚕豆、皮冻等等,都是上菜简单快捷,无需烹饪那些种类。
  不过能够围坐在桌前,喝酒吃菜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只是端了酒,要上一点花生,或靠在柜台或站在门外,细细品饮。
  也有人会要些最劣的酒,什么菜都不用,站在当场一饮而尽,图的是个爽利。
  方长甚至看到,有衣衫褴褛的闲汉,在门口立着吮吸铁钉,以之下酒。
  “掌柜的,这里有些什么酒?”
  “普通的一文钱一大碗,好一些的一文一提,中等的三文五文一提,上等的十文一提,还有那最极品的,是从京州城进来的小坛百花酿,这个按两卖,不知客官需要哪种?”
  方长观察下,闻了闻,对酒馆掌柜说道:“给我来这上等酒,我要带走。”
  掌柜看了一眼方长,问道:“客官,本店并无外带器皿提供,您准备用什么来盛酒?”
  “唔……”
  方长忽然感觉,自己没有带一个竹筒下山,是个错误,他想了想,道:“掌柜稍等,我去去就来。”
  然后快步走出酒馆。
  外面门口两侧,很多小摊贩,其中一个摆摊人穿着是农家模样,前面铺着一张破草席,上面大大小小都是葫芦,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煞是好看。
  他来到小摊前蹲下,问摊主:
  “请问这葫芦怎么卖?”
  “大的两文一个,小的一文,都是自家后院所种,拿出来换个灯油钱。”
  “那我来个不大不小的。”方长笑着说,而后挑了只中眼的葫芦,个头不大不小,皮还是青色,刚好挂在腰间,可以当酒壶用。
  见生意上门,朴实的摊主赶紧说道:“不大不小的也一文。”
  听到摊主表示降价,方长笑道:“那不用,不能让你吃亏。”遂丢下两枚铜钱,转身离开,留下身后摊主甚是欢喜。
  把玩着手中葫芦,掏出小玉刀比划了下,总觉不合适。
  他叹口气,将直背小刀插回刀鞘,而后运力于指,捏住葫芦口,将青葫芦在手中轻轻一转。
  剑气细如丝,从葫芦口处,朝里剖了一圈,将葫芦嘴切下。
  运力一吐,把葫芦中籽和瓤震开,找无人处,轻轻倾倒,便将长得瓜子模样的葫芦籽,和已经成为粉末状的瓤倒出。
  葫芦种子他没有丢,而是用之前包伏虎饼的草纸包好,塞进包袱里。
  由于切割方向,葫芦嘴能够当做塞子塞回去,但是这样做的酒葫芦并不耐用。
  一是葫芦尚青不耐携带,二是未曾水煮和上浆阴干,而好的葫芦嘴,也应选用软木或者牛角等物制作,缺了这些步骤,让酒葫芦只能临时用用……
  “掌柜,帮我加满。”
  回到酒馆内,方长递上葫芦,对酒馆掌柜说道。
  后者爽快地答应:“好嘞客官,上等好酒加满。”同时拔掉葫芦嘴,取出个小漏斗插于上面,接着推开个齐腰高大酒坛的盖子,拿起酒提,打了三四提才将葫芦灌满。
  “客官,您给三十五文就好。”
  方长点点头,爽快掏了钱,而后讨了半尺草绳,将葫芦腰一栓,拎在手上走出酒馆。
  看了眼对面天空上面,已经偏斜向西接近对面房檐的日头,他打开葫芦,轻轻抿了一口。
  果然好酒。
  比自己从林溪村得到的那一竹筒,还要好上很多。
  这里是京州治下,一般小镇进货,应该都是会去府城或者临近府,便就是有手段。
  这家酒馆老板能去更远处京城进高档货色,自算的上是个有门路的人,那些小坛中的好酒百花酿,应当是为那些有更高要求的路过人所准备。
  虽然没有多少人会买,但是这又放不坏,还能提升酒馆层次。
  估计那从州府进货,装在小坛里的酒,比起葫芦中这些会味道更佳,但肯定没有这种烈。
  方长并不嗜酒,只是看到了,便就随心而行打上一份,所以也不挑剔。
  之所以不买另外两种更便宜的,是因为那些都掺了水,不掺水的话,和现在他手中这葫芦一模一样。
  掺水是个公开的秘密,大家都知道,但是没人计较,因为有钱者自会去买好酒喝,而若不掺水,酒贵的会让很多人买不起,会让那些只是图个酒、味图个爽利的人,被高消费拒之门外。
  又抿了一口,让高粱酒在舌根转一圈,轻轻咽下。
  醇烈之意不过舌尖,却更显沉厚。
  石板路前方不远处,有一处宅院明显比周围高大豪华,应该就是这虎桥镇上富户所居。
  方长要过去看看,瞅瞅传说中那里发生的怪事,到底是为何。
  一路行来冷清不少。
  虽然临近官道,却没有人在这所宅院附近开店铺,也没有人在这大门两侧摆摊,甚至连歇脚行人都少。
  走到附近,方长抬头望去。
  却见宅院上方,所生之气颇显凶恶,看来这家似乎不太好惹。
  但同时,这缕气又有不虞,稍显衰败,张牙舞爪间似为淡淡怪气所缠绕。那怪气飘渺不定又坚韧非常,翻滚灵动又有几分呆滞,似是妖,又像鬼。
  确实是怪事。
  ………………………………


第29章 【羊肉面小摊】
  “来一碗羊肉面。”
  “好嘞~!”
  听到方长的要求,摊主欢快地应和着,手上动作更是麻利,揉面揪面,往正开水花的大锅里扔,夕阳映红了他的双手,也映红了不断飞舞的面片。
  摊主一边做一边说道:
  “客人您真是幸运,再来晚些就没有羊肉面了。”
  方长也闲来无事,他摘下葫芦抿了口酒,对摊主问道:“老人家在此摆摊多少年?”
  “有三十多年了吧。”摊主陷入回忆,但手上丝毫不停,“这个摊子,其实是我父亲支起来的,那时候我跟在他后面,一直在帮忙。”
  “没几年,我父亲过世,我就自己接过了这个摊子,以此为生,给每天南来北往的客人们做面吃,唉,时间过得真是快啊,一转眼,我也到了父亲当年的年纪,子女也已经长大成人。”
  听到摊主感叹,方长笑道:“原来是几十年的老手艺了,怪不得生意兴隆。”
  “那可不,我这里回头客很多,有些更是十年如一日的来吃。很多经常走这条官道的人,每次路过镇上,总是要从我这里买碗面吃。”
  “我这面啊,软、嫩、滑、香,吃的时候极其顺溜,暖和又饱肚,最适合那些劳累一天的人。”
  看了看周围吃面人,果都风尘仆仆,一个个埋头吃着,速度又快声音又大,脸上各自带着满足神色。
  摊主看着在锅中翻滚的薄面片,继续笑道:
  “不过,刚刚说客官您幸运,也不是虚言,我这里羊肉面卖的非常好,但是我从来不敢多做,小本生意,经不得风波。”
  “肉贵啊,若是做多了,哪天路途不好来客少,第二天味道就变了,所以客官您再来晚一点,羊肉面就没了,不过豆腐面麻酱面,倒是要多少有多少。”
  说话间,摊主将面用大笊篱捞起,流畅地倒进粗瓷大碗,又从旁边桶里捞出几大片汁水淋漓、肥瘦相间的羊肉,盖在面上,洒上些葱花滴上两滴芝麻油,再浇上一勺面汤。
  接着,他像店小二一样吆喝道:
  “您的面来嘞!”
  “多谢。”
  方长接过面,听摊主继续说道:“桌上有调料和小菜,您可以按照自己口味增添。”
  桌上有酱油醋蒜泥韭菜花盐粉辣椒香菜,放在陶瓶和小木盒里,供食客随意取用。
  方长什么都没加,从竹筒里抽出两根竹筷,直接开始品尝。
  “果然好味!”他吃了几口,面就像摊主说的一样软嫩鲜滑,进嘴后不由自主就进了喉咙,回味无穷,羊肉卤的很透,滋味非常足。
  听到顾客夸奖自己作品,摊主有些得意:
  “每一个吃我面的都会这么说,这几十年,面的做法我改进了十几次,说不定再过上几年,我会把面调的更好吃。”
  “这虎桥镇上从老到少每个人,都知道我老徐做面手艺好,我这面的名声,并不比伏虎饼差多少。”
  方长吃着面,笑道:“说到虎桥镇,掌柜的是否清楚,那庞员外家的怪事是啥情况?”
  “来一碗羊肉面。”旁边有顾客过来,朝摊主说道,然后转身在方长这张桌子坐下。
  “好嘞~!”
  摊主赶紧应和,然后继续在面团上忙碌。
  他一边扯面片,一边侧头对坐在桌边吃面的方长笑道:“可不敢称掌柜的,我这没有柜台,只有一个旧面摊——那庞员外家的怪事,大家都知道,但可不敢多说,传到员外耳朵里就祸事了,我一大家子,还要继续在这虎桥镇活下去呢。”
  “唔,也对。”
  闻言方长继续吃面,这面非常棒,就这一小会儿,他已经吃了大半碗。
  旁边新来的顾客正在等自己的羊肉面,他听到了方长刚刚和摊主的话,看了看方长。
  见这人即使是穿着破旧衣服,坐在街边小摊上吸溜面片,也无法掩盖那份出尘气质,遂心生好感,拱手为礼,问道:
  “这位朋友请了,不知尊驾贵姓?来自何处?”
  方长抬起头看了下对方,那是一位风尘仆仆的行人,就像这个面摊上大多数食客一样。
  一条扁担斜靠在桌边,常年劳作让他的手上有着粗大老茧,日曝风寒,让对方的脸上已开始显现皱纹,胡子之间夹杂着几根花白。
  咽下口中面片,他回应道:“免贵姓方,人间一散人而已。”
  对面人也介绍自己:“在下怀凤府谢广安,人称怀凤老谢,关于庞员外家里的怪事,我倒有所耳闻,却不知方先生询问此事,所为为何?”
  “只是好奇罢了。”
  点点头,谢广安笑道:“那就好,此事不要多探究,在我看来,那不过是庞员外遭的报应罢了。”
  “遭报应?”方长挑着面片,有些惊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