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两位简先生的话说,天下以农为本,无论是哪行哪业,能够了解些农事,都于自身有益。所以学堂里面,特地开设了农科,让学生们亲自劳动,增加对农业的了解。
  在几间教室转了一遍,方长甚感满意。
  这里被简正初简正清两兄弟,经营的蒸蒸日上,确实有一番新气象。
  这便已经足够。
  方长解除了身上“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状态,也没和人打招呼,转身便出了门。
  他按照记忆寻觅着路径,找那兴庆府书馆。
  有段时日没来兴庆府,这里的景象变化不大,各种建筑一如往昔,仅仅是多了些修葺痕迹。即使生活节奏比乡村快上不少,城里的百姓们过得依然算悠闲安逸,城里建筑的更新也没那么快。
  掏出简正初的竹牌,方长用正常方式,顺利地走进了书馆之中。
  进门口的矮柜台后面,管理图书的依然是那位“等价交换”陆绍元。少年人个头窜的快,比起上次见面,这小童身高又长了几寸,身上衣服已经有些不合身。
  似乎是在这个职位上,可以方便地大量阅读,陆绍元的气质更为秀华,明显在这段时间里,其向肚子里又塞了许多学问。
  来往的人许多。
  有的是来借书,有的找地方阅读和做笔记,还有的坐在较好的位置上,给书馆抄书,以抵偿借阅费。
  书馆里面不仅有往来的读书人,还有普通的识字百姓,有些拘谨地掏出凭证,取了书籍快步走开。方长还见到,有人拿著书籍,随意找个平整地方一屁股坐下,接着掏出手帕擦了手,才小心翼翼地开卷,如饥似渴地阅读。
  兴庆府书馆是仓库所改建,又经工匠们扩建了门窗,给地砖做了防水,采光很不错。书馆里面,一排排的历经过沧桑,斑驳破旧的书架散发出阵阵墨香,令人心神宁静。
  方长走上去,轻轻用中指指节敲了敲柜台,接着用不影响周围人的声音,小声笑问道:
  “你怎么不去上课?”
  手旁堆了几本借阅记录,正埋头在自己手中书里的陆绍元,听到眼前动静,立刻抬起头来。见到是方长,他明显吃了一惊:
  “是……方先生?好久不见,欢迎。”
  方长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他从包裹里面掏出了包来自西域的果干,递给陆绍元,然后又重复了一边问题。
  陆绍元礼貌地接过,致谢后回答道:
  “我们这些先生的亲传弟子,是不用去上课的,只需要按照老师给的任务学习。”
  旁边闻讯而来的兴庆府书馆管事乐东,也凑过来说道:
  “陆师弟是先生们的关门弟子,从此以后便不再收亲传,他天资聪颖,记忆超群,学问上面,已经超过了很多进门比他早的师弟,自是不用再像同龄孩童一样上课。”
  指了指所处的书馆,陆绍元笑道:
  “而且这里才是做学问的好地方!典籍众多,平日里我也能随意取看,能够在这书馆里做事,实在是天下一等一的美差。坐于一隅,却能够遍览四方,差不多是我辈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活计。”
  书馆里面的藏书又多了不少。
  似乎看到方长的目光,管事乐东略带些自豪地介绍道:
  “周边慕名而来借阅的人,每天有许多。还有些名宿捐出藏书,为此书馆特意新建了间房子,用来藏书。不过,书库扩充的大头还是阅览者们手抄的书籍。”
  “按照书馆的规矩,交不起阅览费用的,只需要用书馆提供的笔墨纸张,为书馆工整地抄上几本书,经过校对确认合格之后,便能抵消借阅费用。甚至有些家中不差钱的,也参与进来,读书人们以此为雅事。”
  “一般每部书,书馆里都会保留三五本,以供大家借阅,多余的部分,会被送到其他地方——有不少府县里有名望的读书人们,也效仿兴庆府,开上一家书馆,即造福桑梓,也显得当地文教有方,说出去很有面子。”
  “这些新开的书馆,对于能够用于补充书籍,很是渴求,尤其是那些珍本孤本的复制品,收到书馆的馈赠之后,他们往往还会还礼,有书的回赠些书,产笔墨纸张的回赠些耗材,资金充沛的回赠些银钱作谢仪。”
  “除此之外,书馆还联络各地,使钱购买那些馆里没有的印本,先生您上次留下的钱,也被用在了这里。”
  看了看周围,桌边、书架边上,许多读者或立或坐,还有的蹲在地上,有的捧着手中书籍如饥似渴阅读,有的端坐桌旁边念便记,还有的只是大致挑选后便拿在手中,准备借出去享用。方长笑道:
  “如此甚好,甚好。”
  “今日前来书馆,一是看看这里变成了什么样子,二是再赞助些许。”
  说罢,他伸手到后面包裹,将自己在西域所得,全部掏将出来,不待陆绍元和乐东反应过来,塞到他们手里,接着飘然而去。
  捐款倒也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方长心中觉得这样挺好,便如此做了。
  两位简先生的学堂是未来,这里则是现在。
  大劫之下,在天下不管是听到的还是看到的,大都是衰落和逐渐破败,最好的也不过是保持平常模样。
  只有这兴庆府,人族气运蒸蒸日上,还有带动周边的势头。
  真个是无量功德汇聚之地。
  这里很好。
  方长想着,抬头看了看正明媚的秋日暖阳,而后紧了紧背上包裹,准备找车马行乘车离开兴庆府城,向西去怀凤府。
  ………………………………


第301章 【梨香时候】
  怀凤府的鸭梨正到熟透的季节,路旁布满了紫色树干的梨圃中,一个个圆滚滚的鹅黄色梨子掩藏在绿叶中,煞是好看。
  百姓们支起特制的梨凳,全家老少齐上阵,一个个将梨子摘下来,放在筐篮中运回家去。
  这里的梨个大味好,皮厚多汁,且耐储存不怕运输,向来是怀凤府对外销售的拳头物产,每当这个时节,总有天南海北的商人聚集来此,四处收购,而后转运发卖往别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鸭梨的价钱随路程远近,翻上个几番十几番也是寻常事儿。对于外地百姓来说,这还是托了怀凤府鸭梨耐运输的福分,若是那传说中的酥梨,才真个是有价无市,只有豪富之家,才能用高价享用到。
  各地百姓往往会掏钱或者用家中米帛,换上几枚,作为走亲访友佳品。也有那口馋的,也买上一两个全家分食。或者有小儿害咳,家里人便买上一只,加几粒平日里不太舍得拿出的冰糖,煮水给孩子,作为疗效显著的偏方。
  只是今年由于各地战乱影响,往来的商人少了一些。
  不过,街面上依然有很多本地农夫挑着担子,临时客串生意人,朝来往行人兜售。
  “客人来两个犁吧,自家产的,比外地便宜太多。这个季节来怀凤府,不买些梨带回去,实在是有些亏诶。”
  这话倒也不错,只要来到怀凤府的人,碰到梨子熟的季节,知道价格后往往会先买上一堆大快朵颐,再背上一包,回家给爹娘妻儿分享,而且他们都会感觉自己赚大了。
  方长闻言笑道:“老哥,你这梨子怎么卖?”
  来来往往还价讨价两次,他买了几十只放进包裹里,这里的鸭梨确实不错,用来做零嘴儿很好。
  顺着主路行走了不远,方长忽然发现,不远处那座门前牌匾写着“刘府”的宅院,前面正人声鼎沸。
  许多工匠和脚夫忙忙碌碌,拎着各种工具物什进出。
  他们有的往外搬东西,有的往里搬东西,还有人支了架子,正准备将大门口处的牌匾摘下来。
  方长随意找了个本地人,询问道:
  “这位小哥儿请了,话说前面那座府宅发生了什么事?”
  被叫住的人年纪不大,唇边绒毛还短细,听见方长的问话,他停下来,摇摇头探口气,礼貌地回道:
  “说起来也是让人唏嘘,原本这怀凤府里有个读书人,名叫刘修文,才气十足,科举高中,置办了这所大宅子。结果他没怎么在这里住过,去了京城翰林院学习。”
  “但是后来却听说,他因为跟随大官仗义执言,恶了上面,被发配到遥远南疆去了,他家里人也跟随着一同向南,杳无音信。如今刘秀才托人回来,将这宅院发卖,说是补贴在南边的家用。”
  “有豪商接手了此处,但是新主人不太喜欢里面陈设,准备大拆大建,顺便修改里面些许违制地方。那豪商从外地雇佣了大量工匠,用车接来此处,还带来了许多上好材料,也不知道里面会被改成什么样子。”
  “那刘修文全家都去了南疆,说起来,那刘家娘子可是好人啊,原本她就在城里给人治病,手艺精湛而且收费低廉,我爹的腿就是她给治好的。后来刘修文高中,刘家娘子住着大宅院,依然给乡亲们治病,直到她去京城投奔为止。”
  “唉,这世道。”
  说了一大堆话,年轻人又看了看那座宅院,摇摇头,朝方长简短地告辞,而后去忙自己的事情。
  方长道了声谢,心念稍动。
  他袖中手指轻轻掐动计算,占卜了下刘修文夫妇的现状。
  还好天机并未有遮掩,此次推测顺顺利利,那刘修文夫妇,如今在南疆倒是过得挺好,就是似乎有劳累加身。这倒也在意料之中,有法力不差的狐妖照料,还有江湖人照料,那群人到南疆后应当不会有太大危险。
  而按照这些被囚禁流放之人,那种以天下任为己任的心气,定然会尝试在发展当地上有所作为。方长看了看前方宅院,心中微笑,想来这宅院售卖的巨款,也不会被用在吃喝享用上,而是会被拿去造福一方。
  他转身离开,不再理会后面事情。
  对于怀凤府方长还是挺熟悉的,这里还有个不错的去处,虽然名字很是俗。
  悦来居。
  方长曾经来过这里两次,此处有几道菜味道不错,其中最出众的,是脆皮桂花鸭,还有并不经常有食材的清江笑口鱼、黄焖牛肉——这些都是以后在崖上需要费许多功夫,才能尝到的美味。
  至少,他的锅灶需要升级才行。
  第一次来时,陈远还在这里当店小二,后来陈远出去游历天下追逐梦想,此处便换了个人,如今再来时,悦来居里面的小伙计们又换了一茬,完全是没见过的面孔。
  方长像熟客那样,找了个角落位置,点了几道菜一盘饼,也不叫店里酒水,只是讨了两个杯子,将葫芦里面的几种酒换着斟饮。
  旁边有几个人正聚在席间相会,却是怀凤府本地人,和几个从外地过来收购鸭梨的好友,年余未见正叙别情。
  “……也就是说,张老叔已经走了?”
  “是啊。”那个怀凤府城的人说,“就在春天,梨树刚开花的时候,熬过了冬天,却没熬到这时候。”
  “也算是解脱吧。”最年长者叹道,“也是苦了他那几个儿女了。犹记得,当初咱们年轻时候,在怀凤府讨生活时候,张老叔对大家多有照顾。一会儿吃过饭,咱们置办些礼物,再像每年那样,去他家中拜会下。”
  “当然。”众人皆附和道,“每年都去,今年张叔没了咱们也不能就此断掉。”
  年长者继续问那个怀凤府本地的:“对了城前,我问你,传说中那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张叔家那几个儿女给他换寿的事儿,前几年我们去,都没能问出来,你今年又听到风声没。”
  ………………………………


第302章 【买几只家禽】
  方长挟了块牛肉放进口中,撕了块饼瓤一同细细地嚼着,
  只听后面那个怀凤府本地人苦笑了声,对自己的同伴们说道:
  “正要和你们说呢。也是张叔去了之后,有天他小儿子说漏了嘴,被连番追问之下,才彻底弄清楚怎么回事儿。”
  说到这里,他只是摇头叹气,声音中情绪十分复杂。
  倒是旁边几个对此事十分关心的同伴,见到他闭口后沉不住气,纷纷催促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且速速说来,大家都想知道,毕竟这个传言虽然缥缈,但每次追问他们,他们几个都闭口不肯言语,也不反驳,其中定然是有问题。”
  名叫城前的这个怀凤府本地人,终于稳住了情绪,说道:“她们几个性情纯孝,你们是知道的。”
  “当然。”其余几人点头道,“张叔全家都是好人,她们几个的性格颇类其父,当是张叔家教有方。”
  城前继续说道:“张叔病重之后,他这几个儿女多方求医问药,终究是到了无力回天之时。后来,他的小儿子听闻,府里有个法师,能够接纳各种愿望,于是去看了看。”
  “结果那个法师告诉他,为张叔延寿也是可以的,但必须得是亲近之人,从心底甘愿,以多换少些才行。于是他们几个病急乱投医,竟然备了谢仪,一同走上门去,表示愿意兑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