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伙计忽然行礼道:“那么在下将菜肴撤回去,让后厨大师傅重新处理一下?”
  “不必不必。”讨盐的人连连摇头,“那是不成的,还是给我取一些盐吧,不用太多,麻烦您了。”
  店伙计重新一拱手,而后走进后厨。
  马上,便有个拎着大铁勺、腰间系着围裙,膀大腰圆脖子粗壮的后厨师傅,从里面走出来,朝要盐人的方向看了一眼。还好对方表情诚恳,看起来不像是捣乱搞事之徒,大师傅默默回到了后厨门里。
  接着,店小二捧着个小碟,里面堆着一小堆精盐,约么有半两。
  看见这一幕,讨盐之人大喜,冲着店伙计连连道谢:“多谢多谢,盐可是贵重物件儿,许多小店可没有这个魄力,随便那给我吃。和顺居的档次不愧够高,服务十分到位。”
  店伙计笑道:“那客官您喜欢这里,就多来几次便好。”
  “一定一定。”
  对方手里端着小碟子,笑道。
  接着他却做了个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的动作——趁着店小二转身时候,其猛地端起桌上盐碟,在空中轻轻倾斜,将里面大部分的精盐,均匀地洒在桌面上每道菜中。
  这让方长也有些惊讶。
  撒完了盐,对方赶紧坐下,而后抓起筷子,大快朵颐。
  吃喝途中,似乎是嫌弃菜品依然淡,其抓起桌面上得盐碟,将里面东西一股脑倒进了几道菜里,接着才吃喝的更加高兴,似乎胃口大开。
  方长将桌面上最后一块饼塞进嘴里,接着掏出额度恰好的银钱,直接扔在桌上,接着他朝那位吃饭拼命放盐的人,缓缓走过去,而后拉开对方面前的椅子,坐下说道:
  “我能坐在这里么?”方长问道。
  “当然,请随意。”
  简单回了方长一句话,对方忽然抬头,冲着店伙计笑道:“劳驾,能不能再给我拿些盐来,刚刚的吃完了。”
  这话听得店伙计十分为难,甚至脸都带上了些绿色。
  “唉,算了算了,你不用心疼了。”讨要食盐的人满脸无趣,接着从自己的行囊里面,掏出个大竹筒,而后摇了摇,便朝剩下的菜肴上面洒。
  方长忽然出声道:“阁下,看起来不是本地人吧?”
  “嗯?”对方加好了盐,吃的正高兴,骤然听到这声招呼,忽然抬起头来,问道:“这位先生,何出此言?我在这里待了许多年了,自然能够算得上是本地人。”
  摇了摇头,方长笑道:“我是说,你的真正来处。”
  听到这里让“嗯?”对方加好了盐,吃的正高兴,骤然听到这声招呼,忽然抬起头来,问道:“这位先生,何出此言?我在这里待了许多年了,自然能够算得上是本地人。”
  摇了摇头,方长笑道:“我是说,你的真正来处。”
  ………………………………


第330章 【信物】
  面对这个食客的连续问题,方长笑道:
  “在下姓方,乃西面云中山里一散人而已,今日只是恰好路过此处。”
  对于如何发现的对方非普通人,方长没有说,对方也没有问。
  方长对面这个,乃是只妖怪。
  虽然对方掩饰的很好,但终究有不少痕迹留下,又要淡淡妖气弥漫,没有逃过方长的目光。最主要的是,寻常普通人,可不会这样会吃盐,毕竟口再重,也没法将精盐当菜吃。
  随手在身旁布置下隔音禁制,方长继续笑问道:
  “阁下是从水里来?东海么?”
  “是。”对方渐渐放松了一点点,他看方长并没太多额外意思,便老实回答道:“在下乃是出身于东海,已经在陆地上住了许多年,换了四五处地方。只是天性终归难改,盐吃少便会觉得难受,故而常常在用餐时候补上些。”
  而后他坦陈了自己出身,却是一只带鱼精,成妖不少年。化形后,听闻人间繁华,便来转转看看。“陆地上样样都很好,就是水太淡了,让人不太适应。”带鱼精说道。
  对方姓戴,名深,也是自己随意取得名字,双方重新见礼,算是认识。
  交谈中,方长得知,对于陆地上的妖怪,这戴深并没有多少接触,更没有参与他们的组织和活动。却是因为,路上和海里的妖精,颇为缺少共同语言,不管是习性还是交谈,都到不了一起。
  “在下正准备去东海一行。”方长道。
  “东海啊……”戴深复又吃了几口加足了盐的菜肴,感叹道,“刚刚化形那段时间,我在东海上的岛屿间,游览过许久,还在几个小岛生活过。”
  “感觉如何?”
  “弗如中原远甚。”带鱼精说道,“来到中原,方知道世间还有如此繁华之处,相比起来,岛上物产单一且贫瘠,又常有风雨灾害,各地交通和讯息更是不便。”
  方长点点头,只听戴深继续说道:
  “若是真的比较起来,岛上的人类们,甚至不如海底下水族的几个大势力过得舒爽。”
  “哦?”方长惊讶道,“水中还有妖族势力?”
  “那是自然,而且颇有些年月了。”戴深提起这一点来,有些微自豪,“海里面生物众多,数量远超陆地。虽然鳞属开灵化形困难,但是基数足够,长年累月总有许多妖怪。”
  “在不知多少年以前,有几位修为高深的大妖,互相帮助,建造了几处水府,接着又招募人手、拉拢豪杰,很是成了几方势力。后来创建势力的大妖们,终究寿命耗尽往生而去,但这些势力终究没有散掉,首领缓慢轮替,倒也越发兴盛起来。”
  “妖怪不像人类,智慧并非天生就能有,而是要靠运气开灵才行,故而传承困难且不稳定。这几处势力妖怪众多,各种皆有,乃是个十分珍贵的去处,对海中妖怪们来说,修行有了问题,必须选择一方加入,方能有缘后续道路。只是大海茫茫,我们与陆地上妖怪无甚往来,故而少为人知。”
  方长听得连连点头,他撤去隔音禁制,叫过店伙计,又给这位带鱼精加了几道菜,并会了账。待更多菜肴上来之后,方长才重又将隔音禁制加上。
  “多谢。”带鱼精谢过方长,问道,“阁下可是担忧在海中遇到风险?不用担心,您可以这样。”
  他性格颇为爽朗,和方长聊得投缘,干脆从身上掏出个小贝壳,笑道:
  “请将此物带在身上,这是我所在那处势力的标志,虽然这身份信物并不罕见,但是带上这个,在海里行走时候会有许多方便。”
  “那在下却之不恭了,确实用得到。”
  方长笑道,而后接过这个贝壳,揣在身上。
  二人又聊了许久,一直待桌上饭菜皆空,窗外雪花停落。
  临走时候,方长忽然对这只带鱼精说道:“我观阁下修为似乎有些瓶颈了?有空时候,不如回东海看看,那里或会有机缘。”
  带鱼精有些眼光,他之前就看出了方长颇为不凡,闻听此言,立刻悚然而惊,赶忙记在心里。
  门外暖阳重新挂在天空上,风也听了。
  下雪时候并不冷,之前藏回家里的人们,也渐渐出现在街上。最为欢快的是那些孩童,他们互相呼唤着,在雪地里面玩耍。只是慑于爹娘竹板和巴掌的威慑力,不敢玩太疯癫,生怕弄脏了衣服回去受苦。
  他径直出了城,一路向东。
  覆盖了大地和山川的雪,经过阳光照射,映得天地间十分洁白,竟比方长身上的白衣更显素净。
  …………
  从广平府往东,到朝云港还有不少距离。
  之前方长曾经走过这条路,只是未曾在朝云港出海。
  虽然天气有些冷,但是离开广平府几十里后,地上便再无雪花痕迹,只剩下干枯的大地,还有不见丝毫生气的田野。
  天地大劫已经影响到了这里,不少地方明显有着兵祸的痕迹。
  还好百姓们活的顽强,灾劫过后,能够逃掉的人复又回乡,继续过日子。只是繁华不再,满目疮痍,人口也少了许多。很多地方有缺粮的问题,甚至连第二年的种子都没有着落。
  还好之前有种名为地薯的作物,被人推广开来,长得快、产量不错、不挑地力和季节,最重要的,是爬腕的茎叶也能充饥,让百姓们能够撑过这段灾后青黄不接的时候,救了许多人。
  方长这一路,并未遇到贼寇和军阀,倒是在离着朝云港百多里的地方,遇到一支正在北上的义军。
  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义军的模样,之前只是和两位大劫主角通信时候,在纸飞机上的字里行间,进行惊鸿一瞥,窥得几分鳞爪。
  周围的百姓们听说要过兵,大部分早就逃得无影无踪。毕竟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古训一直在耳,而之前那些挎着刀子的人给附近造成的损害,还历历在目,所以逃走才是主旋律。
  倒是有那少部分没来得及跑掉的人,还有那些年纪太大,宁可与家偕存偕亡也不愿再跑的老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只军队并不扰民,只是闷头行军,顶多讨口水喝便再次远去。
  方长站在路边,看着这只扛着刀棒铳炮,士气高昂、步伐整齐的队伍,从远方列成长列,隆隆而过。
  虽然目前地里没有作物,他们还是习惯性沿着田埂行军。
  ………………………………


第331章 【寻船出海】
  冬天的朝云港依然繁忙。
  虽然这里气温已经很低很低,但是由于大海的含盐量高企,以及水体高强的储热能力,朝云港的位置已经是不冻港。
  所以在内陆河道已经无法运作,只有非常北方冻得坚实的河沟,能够用爬犁在冰面上运输的时候,朝云港里面,依然船来车往,兴盛万分。而且朝云港都是吃水深甲板宽阔的大船,载货量甚巨。
  这里的市面还算稳定,不过周边府县已经开始有了争夺,还好不管是哪一方势力,暂时都没有能力控制这座南北几百里最大的不冻港。
  临近年关时候,南方北方都有需求量增大的货物,需要从外地转运,这时候,许多腰间缠着长长钱串的人,便会在这时候将货物用车船贩运到这里,而后很快被人买走。
  当然,在这里买走货的人,也会用大车和海船将买到的货物运走,而后在遥远的别地,将一车车的货物换成钱币、粮食、布帛。
  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来往客商,赚到好处的还有许多人。
  包括大车和海船的车主船主,包括车夫和船上水手,还有客栈、饭店,甚至杂货小铺的生意,包括码头的力夫,甚至跟着富贵人家身后的仆从随人,都能够从这份繁荣之中分到一杯羹。
  方长裹着风雪,走进朝云港时候,看到的就是这番景象。
  他并不是第一次来朝云港了,上次和两位大劫主角,以及一群江湖人,将郎中令和胡雪球夫妇所在的那队囚车,护送过来上船时候,就到过此地。他记得,这里有个渔船修整之处,那里旁边,就有家酒楼专门处理各色海鲜,都是现捕捞抓到的,十分新鲜,味道也十分好。
  如此,先去那家饭馆再次品尝一番,接着从码头找条向东海里面去的船,便可以出海了。
  东海里面岛屿众多,人口也不在少数,加上物产丰富,让海外有足够的市场,可以消化从这里开出去的一船船物资。而且,那里的百姓和富贵人家也会过年,南方北方需要的货物,他们也会需要,还能用一些内陆喜欢的货色来换。
  不过,走到这家中等规模酒楼时候,方长并未着急进去,而是站在这家酒楼门口,看四处风景,顺便等待。
  酒楼后面就是渔港,许多条短短栈桥伸入海水中,而大量渔民,正在从船上往下背运渔获,或者将补给运上船去,准备下一次出航。海上船与江河中船,形制有些区别,除了个头之外,底部更尖更深。
  冬天有助于渔获的保险,渔夫们的收获,能够在后面的酒楼或者外面摊子上,卖个很好的加钱,很受大家欢迎,至于为了御寒,而导致得行动缓慢、衣物沉重,在足够的收入面前并不重要。
  “嘿,陈远,真巧啊。”
  方长终于看到自己等待的目标,出现在几步之内。
  之前他在灵觉中和听觉中,就已经知道了陈远也在附近不远处,所以正好在这里守株待兔。
  而陈远骤然被叫住,瞬间紧张了片刻,见是方长,才放松下来。“方先生!没想到在这里,竟然又碰到了您……好久不见。”
  听到他的话,方长笑道:
  “上次一别还是在蜀地,没想到再次见到,竟然是东海之滨的朝云港,不知道陈兄弟这次是从何而来?”
  “蜀地转了许多许多处,已经大致有了概念,于是准备趁着这个冬季,离开蜀地到别处看看,所以出了蜀道之后向中原进来,而后从三家村向东,顺流直下,十分快捷。”陈远笑道,“来朝云港,乃是听闻坐船更为健康,所以想在这里找艘客船,直接下江南去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