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一堆篝火燃烧在岛上,为了避免被远处船只误会,方长还特意将火烧旺,减少烟气。其实他知道无烟灶的做法,但是想一想也没有必要,所以依然选择了篝火。
这座小岛上面,没有明显的淡水,但是土地下面定然是有淡水的,不然岛屿上面的植物不会有如今表现。此岛明显属于那种“有淡水但缺乏耕地”的典型,毕竟上面怪石嶙峋,草木稀疏,没有办法开垦。
他捉了几条鱼虾,稍微撒点儿盐之后,串在树枝上,放于篝火顶端烤。火苗舔着树枝,以及树枝上面串好的鱼虾,散发出阵阵香气。食物的外表渐渐变得有些焦黄,明显会有些微酥脆口感。
方长将篝火上面的所有食物,一扫而空。
“唔,有些单调。”
他意犹未尽地想到,而后起身离开篝火,高高地跳起来,一头扎进海水里面。
当然,方长并不是想不开而蹈海,他只是去海中捞些好吃的货色。
“哈,就是你了!”
荒岛附近的海底,是个略带阶梯状的急降走向,生命多样性及极其丰富。里面水流复杂,十分危险,但方长未巍然不惧。他娴熟地在靠近海岸处,抓了两只蟹捆了,转身便下了海底更深处。
水面透射进来的阳光十分明亮,但是在水深几十丈处,就出现了明显的黑白交界地带,再往下看,则是不知道有多深的海沟。
方长没有过多挑剔,他只是薅了两条巨大的海带,又在深水里面抓了几条梭子形状、应当是常年保持运动的鱼。除此之外,方长还寻找到一头巨大的乌贼,他将乌贼的触须都打结在一起,拎出水面。
若是正经烹饪,自然需要锅碗瓢勺之类,还好这些东西虽然方长没有带,但是他买下的那条小船里面,锅碗之类都有。应当是这艘船之前的渔家主人,做活之余
寻找个地方煮东西吃,船上剩余的两小把粟米,则证明了这一点。
有锅又有上佳的食材,再将渔获用树枝串了放在火上烤,有些暴殄天物。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到合用的淡水,没有水就没法有效的做东西吃。然而这座荒岛上面,只有一些石头山包,没有泉水或者小溪流出来,自然也没有直接可以在地面应用的淡水。
“那么,只能挖井看一看喽。”
岛上虽然较为荒芜,但也不缺草木,虽然它们都在冬天的肆虐下,变得枯黄干燥。当然,这让方长寻找合适的柴禾与取火材料时候,得到了巨大的便利。这些草木的存在,证明岛屿下面是有淡水的。
方长轻轻踩了踩地面,暗自盘算了下,发现地面的材质过于坚硬,当然这也难不倒方长。他干脆从背后,将灵泉剑取了出来,而后朝着地面上轻轻一剜——就如解腕小刀掏豆腐一般,爽利地滑了进去,没有受到任何阻滞。
他微微一笑,弯腰伸手,揪住被灵泉剑消掉的这块大石,向上一提:
“嘿!”
大石头被提了出来,远远地扔进海里。
如此往复几次,终于打穿了含水层,水柱从石壁上喷了出来,很快就盖住了洞底,并开始向上抬升。方长站在旁边静静看着,发现这里的水流,竟然在超出地面后依然往外涌出。
水流依循着找最低处的规则,哗啦啦地奔向大海,很快在荒岛上形成了一条新的小溪。
更妙的是,由于这次是在石头上上掏洞,并且使用的是锋锐无双的灵泉剑,所以完全不需要打井之后再次沉淀,从水井里面涌出来的水,直接清冽甘甜,味道美妙。
方长直接拿过船上的锅,在出水的洞中灌够,回到篝火边上烹饪。
渔船上调料也有不少,虽然都是家常货色,但有了它们和葱姜蒜,也能够去腥提味,为食物增色。
锅里的水开了,咕嘟咕嘟的响起。
方长将乌贼切了片,串在木棍上面烤着吃,锅里的鱼和蟹,尚需不少时间才能够食用。海带被他清洗干净后,扔起在空中用小刀切成了细丝,用酱油和蒜末凉拌装大盘。
直到夜晚时分,他才将这次的收货全部享用完毕。
收好锅刷好碗盘,方长选了个干枯树枝跳上去,躺下在树枝上。
天空漆黑无比,海面上起了些许白雾,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穹上,光芒穿透雾气洒下来,在海面上铺下了一道白练。
风渐渐起来,海面上的浪涛也愈来愈大。
哗啦啦,哗啦啦。
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让人心情平静。
以方长的目力,黑夜并不会对他造成什么阻碍,大海的壮阔被他一览无余。
猛然间,他感觉自己许久没有松动的修为,再次突破了些。
法力激荡了几息,让这方圆几十里的万事万物,都在欢欣歌唱。连海里的鱼虾,感染到这份灵机,也变得更加健壮灵动,游得更加欢快。荒岛也受此影响,变得有些生机勃勃,虽然抬眼看过去,依然是嶙峋的乱石,还有在石缝里面丛生的枯黄草木。
再透过命运看向前路,竟然有一丝豁然开朗之感。
可惜天地大劫笼罩下,这份感觉也就持续了一瞬间,接着,灵觉中对未来的感应,重新变得混沌不清,一片朦胧。
不过他对此不甚在意,心中只有欣喜。
………………………………
第343章 【酒棚里】
修为愈加高深,方长便愈与周围天地万物相合拍。他躺在树枝上,简直就如同树上长出来的果子一样,自然又协调。冬夜来自海上的冷风吹过,干枯的树枝带着他来回摇晃,在月光下相映成趣。
第二日,方长又到了海里,径直往下,一直到那幽深至极的地方。
这里常年不见阳光,脚下的海底依然以一个陡坡向更深处倾斜,不过海底地形复杂,倒也不乏平地。这里生物造型奇特,方长随意摸了两条扁平的肥鱼,又寻了两只蚌带回去。
细细烹饪,味道还不错,不过蚌里面并没有珠。
他洗干净了锅碗,走回船上寻找了下,只发现了个小铲子,没有其他趁手工具。拿在手里掂了两下,他回到篝火处,将火堆用沙石盖上,把周围恢复之后,重新跳回船上,向东启航。
行出去三五里远后,方长回头一望。
却见这个他曾经待过的小荒岛,有灵气环绕,再不复往昔灵机涸旱的模样。
或许百十年后,这里也会成为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只是因为有修行人在这里停留,并在此突破。不过以后的事情和方长无关,他也不会在意,转头调整了帆的方向,小船微微倾斜,更快地向东驶去。
…………
大海上小岛繁多,有人的岛屿星罗棋布。
在这些岛屿们中间,是纵横交错的航道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并给每个岛上带去活力,带去交流,不停打破它们的封闭氛围。
许多船儿行驶在这些航道上,载着人,载着各岛或者陆地上的物产,在各处交换后换成钱帛或者当地的粮食物产,赚取其中的差价,牟取大量利润。而岛上的居民们和管理者,也对各路商船很欢迎。
对于百姓来说,来往的船只可以带来紧俏实用又稀缺的物资,还能将这里积压的物产换出去。对于岛屿的管理者们来说,商船不仅可以带来周围的情报,还能带来赋税。
不过,虽然各岛都不忘记收集其它地方情报,但是能够养的起水师之地寥寥,剩下的几条船也无登陆能力,故这东海上面虽然势力众多,但是武力互相征服统一有些困难。
方长站在小船船头,看着远处航路上的船只。
有人注意到这里有条渔船,还指挥大船靠上来,寻找是否有稀奇美味的渔获,他们愿意出钱购买,不过方长都回绝了。
他只是问道:“请问,最近的港口在哪里?”
船上人见到没有新的渔获,有些失望,不过他还是扬起手来,指着前方回答道:“那边,差不多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岛屿,上面人很多,补给也毫无问题,罪对于老兄来说应当也是个好去处,那里渔船不少,渔获出手也简单。”
“好,多谢,祝阁下一路顺风!”
方长拱拱手道谢,而后转了个方向,跟着这艘越来越远的大船,朝正前方慢慢行去。
鸟儿在水面上翱翔,这里已经接近岸边。
方长渐渐靠岸,发现这里和之前碰到的船上人所说一样,确实是个大港口。
光泊位就有不下五十个,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经停泊着船,还有几艘正在进出港。方长在泊位上,还看到了刚刚那艘船,不过上面已经没有了人,只有一些码头劳工们,正从船上往下背半人高的货包。
“渔船不能停在这里!朝北面三里,有专门的渔船港口!”
有港口的成员,划着小船过来,向这里喊道。
“好嘞。”
方长应和一声,操纵小船转了个方向,才到那个停泊渔船的地方。
由于这里不上冻,冬日里渔船也是往来不停,将海中捕获到的鱼卸下,或直接出手,或者简单地出手。因此,这里也开了一大堆较为矮小的馆子,用平价朝着这些渔夫们提供各种服务。
这里有茶水棚,有小饭馆,还有小酒棚,以及一个穿着破旧衣袍,站在那里说书的人。
劳累了许久,经过几天只有鱼和海风海浪相伴的日子后,渔夫们最喜欢的,就是卖掉渔获后,在这里要上一碗喝的,互相聊天吹牛,或者听说书先生讲上两段忠臣孝子、才子佳人的故事,然后带着欣喜和兜里钱钞回家和家人在一起。
方长看了看,便也学着周围人的样子,走到一个酒摊上,找桌子坐下,而后朝店掌柜说道:
“温一碗酒,再来两碟下酒物事。”
掌柜的嗯了一声,转头便过去温酒装菜。此处生意不错,在这有些冷的冬日里,喝上一碗温过得烈酒,能让人浑身都暖合起来,最是安逸不过。
方长一身白衣,背后还背着柄宝剑,更遑谈腰间还挎着的大酒葫芦,和这里吃喝的渔夫们,完全是两幅模样。但是由于方长修为的特性,完全没有人或者鱼虾在意这一点。
方长旁边又有两人坐下,各自要了酒。
虽然看起来互相不认识,但等待掌柜温酒的空隙里,面前的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很快便互相攀谈起来。
“你们那里今年年景如何?”问话人说道,听起来像在咨询另外一处大岛上的酒客。
“太平无事。”
“好!”问话人忽然猛地一拍桌子,将周围好几人都吓了一跳,接着他夸赞道:“太平无事,可不就是顶好的年景么?大家说是吧。”
虽然有些咋呼,但是大家还是比较相信此言,纷纷点头不之。
掌柜的端着几个酒碗走过来,凭借记忆力,给方长分了一碗,又向其他人逐个分配了托盘里面的碗,无一错漏。
“唔,好酒。”
方长夸赞道,至少对愿意坐在这个棚子里面的人来说,这里的酒不错。这种酒力度够、不掺水,虽然有点浑浊,真真切切是烈酒的味道,无关乎此处最受渔夫们欢迎。
掌柜的又端了两叠小菜上来,却是一盘炒黄豆和一碟盐菜,盐菜腌制的时间很短,咸味不高,但是清脆爽口。方长将盘子向前推了推,示意桌上另外两人一起,他们也不推辞,简单道了谢便一起挟豆子嚼。
………………………………
第344章 【怪病和海盗事】
刚刚问人年景的那位,端起自己的酒碗,小小地嘶溜喝了口,而后使劲抿了抿嘴唇,尽力让味蕾抓拢每一丝酒味。看这幅馋且小心翼翼地模样,就是个喜好这口的人。
只听他朝方长和桌上另外那个褐色衣衫的人,亮着大嗓门说道:
“年景好是好事儿啊,听说中原现在可不太平,那种情况下,就算收成再好,也称不上是好年景。年景不好,自然活的艰难、活的困苦,即使中原是个咱们想象不到的神仙地儿,但不太平的年月,也不会很舒服。”
方长旁边的另外一人点点头,不无担忧地说道:
“就怕中原的情况蔓延过来,东海虽然广阔,但终究太过羸弱,而且与中原同属天下,本就为一体。”
“那又如何?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喽。”大嗓门的人倒是有些豁达,于是三人大笑,端起酒碗叮地轻轻一碰,各自喝了一大口,而后拿起筷子夹菜,压一压嘴里火烈烈的酒气。
“老哥是哪里人?”
发话的乃是褐色衣衫的人,他和另一边大嗓门的人都是渔民,此番乃是出了货在这里喝些酒歇脚。他们都不是这座岛上的人,但是会来这里卖货,因为这座岛繁荣、人多,能够卖上价钱。
而且换了钱之后,还能方便的换成自己家里需要的各种物资,诸如油盐酱醋、针线布匹、绷子顶针、锅碗瓢盆,甚至笤帚和簸箕。他们往往还要给邻居带一份,回去他们会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