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山神将手里东西放在一边,而后在石凳上坐下,指着自己放下的小包笑道:“最近我和老友交流不少,想到方上仙喜欢看各种天下奇闻怪事的书籍,便和他们换了几本,正好今日您回到山里,便带了过来。”
方长很高兴,接过打开后微微翻了翻,几本书类型各异,有志怪奇谈的,有说天下地理的,还有说修行中事情的,都很不错,于是他道了谢,而后走回自己卧室,打开双肩包,取出来几个椰子拎到庭院里。
“这是我去南疆时候,在南部海边弄到的当地特产,却是一种水果,叫椰子。食用时候在上面凿洞就好,里面有汁可饮,还有椰肉可吃。章山神拿去,尝个新鲜。”
“哈哈,此物在书上曾经看到,但这里是中原,我倒是不曾见过,更未尝过。”章山神笑道,而后顺畅地接过椰子,放在一边。
“不知道章山神是怎么知道我回来的?”方长好奇的问了句。
章山神抚着胡须,笑道:
“这两日,作为云中山山神,我感觉整座云中山仿佛活了过来一样,与之前完全不同。山中灵机在雀跃欢笑,也在不停增强,将这云中山变得如同洞天福地一般,如何不知道是上仙回来了。”
“我又遣两只小鹿过来看看,它们未敢靠太近,不过确实见到崖上有炊烟,周围还有新鲜的捕猎与采集痕迹,于是回来告诉与我,在下便彻底确认是上仙回到了仙栖崖上。”
厨房里的水开了,方长起身走到厨房里,将水壶拿过来,又取了些自己做的茶叶,于茶壶里冲泡好,拎着茶壶茶杯走过来。
此时章淳已经从石桌旁边,摸出了方长的棋子。
他之前经常找方长对弈,对此十分熟悉,也毫不见外:“太久未见,手痒得很,让我们手谈两局?就是有些耽误上仙春耕。”
“那自是极好的,春耕不用担心,这区区十几亩地,有一两天就都处理完了。”方长笑道,接着给山神和自己倒上茶,坐回对面开始下棋。
很快,刻着纵横经纬的石桌上,便黑白分明起来。
方长给章山神讲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包括天下的变化,也从章山神那里,听一些在神祇们中间传播,比较隐秘的情报。
倒是说起江南桃花村的老妖黄培德,让章山神停住了手里准备放下去的棋子,唏嘘一声陷入回忆:
“那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后来路远难以通讯,也少有联系,竟不知道对方近况。还好先生伸以援手,解除了桃花村之厄,不然说不得就会和他天人永隔了……既然知道了地址,回头我可以写封信去,好好叙一下旧日友情。”
方长摇摇头,说道:“章山神还是先缓缓再说,桃花村并未彻底脱离危险,不过我给他们留下了退路,倒也有地方躲避,只是地址很可能会有变动,不适合写信过去。”
………………………………
第386章 【炼铁小高炉】
谈话间,石桌上棋子的局势已经分出了胜负。
“我输了。”章山神数了数子儿,笑道,而后开始将棋子捡回篓中,准备重新开局。方长放下手中茶壶,也开始将自己所执棋子挑回自己的棋篓中。
两人一直对弈到午后,章山神才满足地告辞离去。
当然,他依然输多赢少,但两人的棋力已经有些接近势均力敌。
送走了章山神,方长才将对方所带来那几本作为礼物的书,拿回卧室放在书架上,准备闲时阅读。
他走回田里,拔起戳在地里的锄头,接着干活。
今天的午饭就算了,反正对于方长来说,少吃几顿、几十顿、几百顿都没有啥影响。不过他决定,晚上做的丰富一些,算是抵消错过的午饭。
他双手轻动,眼前的土地,看似缓慢实则飞快的被翻开到一边。按照这个速度,崖上这几块田在明天中午就能翻完一遍。后面将田地耙一下速度会更快,预计算上播种,只用三天就好。
于是,三天后,方长已经将田地耕完。
他的效率比牛高多了。
田里的土地平且整齐,播好了种子,垄直且间距一致,花田药田里面的植株间都进行了除草松土,而且几块田都从碧玉塘里挑水浇过,土地湿润度适宜。想来其中的各种种子,很快会发芽生长。
结束了春耕,方长依然有许多事情可以去做。
崖上的日子从来都不枯燥,更不会无聊,只要想劳作,总会很充实。
方长先是检查了去年下山前收集的铁矿石,还有用土法炼制的一批焦炭,将它们从工棚里挪到不远处一处空地上——接下来他准备抽空试着炼铁,但并不准备将炼铁小高炉放的离着无名殿太近。
虽然不知道会不会烟大,但是将房屋熏黑的风险总是要避一下。
不过他没有着急动作,而是下山去竹林里面,采了一批竹子回来。里面那根竹精依然有些木然,对于他的招呼毫不理会,但方长并不在意,顺带又挖了些笋,扛着几十根碗口粗的竹子回了崖上。
接着他将这些竹子劈开,发挥篾匠的手艺,将它们做成一个又一个竹匾。
剩余的部分,方长则将其做成了一排排架子,然后将之前居住的小屋修葺收拾出来,将这些架子摆放在里面,然后放上竹匾。
他去后面的林中,寻那正长出新鲜树叶的桑树,采了许多桑叶,用背篓背回来,铺在竹匾里。接着,方长在地窖中取出了之前留下的蚕种,洒在竹匾上,而后喷了些水。
春蚕孵化需要不少工夫,当然也缺不了细细的照料。
方长这段时间近半时间都花在照料桑蚕上,其余的时间,他则经常去后山看看。
仙栖崖的后山很高,顶峰的景色也很美。
云如同海一样,从脚下直接铺向远方,而且不断涌动,外形各异,姿态万千,简直像世上所有事物都被包蕴在里面,白看不厌。
加上阳光的角度总是不同,躺在峰顶所看到的云海景象,绚丽多彩,广阔壮美。
他还记得,当初那个白毛小猴孙云,在这里看了眼云海,便突破瓶颈炼化了横骨,能够人言。
这里值得常来。
以后有空闲,可以在后山上面修条石阶,通到这里——然后再给峰顶围上排栏杆。
毕竟上山的路上,怪石凌乱,陡峭险危,虽然对方长的攀爬来说没什么影响,但看起来风格和崖下相比,有些过于荒凉,终归有些不爽利。山顶也一样,围上一圈人造之物,更有感觉。
从山顶下来的时候,方长总会从崖上的森林里绕一下,采上一背篓桑叶,回去后将这些桑叶微微晾干,便可以放进竹匾里面饲喂。
里面的蚕已经孵化,长身体的时候,食量很大。
他不是第一年做这种事情了,早已经轻车熟路。
今年的养蚕规模,比前两年要大许多,之前只能将蚕丝收集起来做丝线,今年说不定能给自己做几块手帕。
行走在林中,他看着两旁满目的翠绿,和夹杂在这片翠绿之间,五颜六色形状不一的花朵,心情很是好。
虽然这些年,他为了食用捕杀了大量鸟兽,但是由于他的修行特质,往来的飞禽走兽并不躲避他,只是将方长视为了“会移动的无风险大树”。
而由于《修行道》和《修行法》还待在无名殿里,四周的毒虫蛇蚁也经常能碰见,略有些碍事。
他背上还是背的之前用极粗藤条编织的背筐,里面如今已经盛满了桑叶。
筐里桑叶堆上面,还放着他在山里时候,时常携带的青铜斧头。
想来等他有了铁之后,这柄斧头也会退休,被束之高阁。
这段时间里,除了养蚕和去后山躺着看云海之外,他先是在堆放铁矿石和焦炭的地方,用竹木和干草等,建造了几个棚子,然后开始琢磨,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制作一个土高炉。
炼铁的要求比炼铜要高很多,需要的温度、炉膛条件、通风设施也是。
还好云中山物产丰富,只要耐心寻找,想要的很多东西都有。而方长之前整天在山里闲逛和观察,早就发现了大量资源的产地。只需要多做几次试验,定然能建好高炉,炼出生铁来。
按照记忆中的位置,方长寻找到几种可能的耐火材料,按照不同配比,试制了两种耐火砖。
而后他以砖块为外壁,耐火砖为内衬,以白泥和细碎石英的混合物作为粘合剂,在空地上开始砌。
当然,这些依然可能不够,因为炼铁还有酸碱度之分,对耐火材料的抗渣性有不同的要求。
同时耐火砖等还要抗冲击、急冷急热、体积稳定、热容小。
方长规划的炉子,上小下大,然后尽可能高一些,这样能够更充分的利用热量。还好云中山里面的铁矿石品味很高,含铁量好,而且根据他的灵觉感应,里面较为纯净,不会太影响冶炼。
出铁也做的较为粗糙,他直接在地上挖出了沟槽,到时候若是真的成功,铁水可以直接在地面上凝固成铁锭。
………………………………
第387章 【铁锅与炒钢】
结果,在第一次开炉时,这两座小高炉都被烧塌了。
方长拯救了几个风箱只有,站在废墟前,仔细查看和总结了下。
然后他结合建造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得到了大量细节上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诸如支撑结构需要变更、外形需要调整,甚至燃料和矿石及辅料的堆放方式要调整、炉底隔热需要改进、要增设外层加固箍、烟道预热需要加长、进风口角度要改正……
总之,修修改改,到了缫丝时候,方长才成功了炼出第一炉生铁。
到了这时候,他前前后后已经建设了八个炉子。
中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诸如铁水堵塞、炉膛结瘤挂料、出渣不出铁、炉体涨裂侵蚀、铁汁遇水爆炸等。甚至其中有两次,若方长是个凡人,已经魂飞魄散了。
还好所有材料都采自云中山,也都是方长自己所做,拆拆建建也不心疼,更不费钱粮,成本上没有什么感觉。
红热的铁水从打开的出口流出来,沿着预设好的沟槽流动。
接着,铁水流进凹槽,渐渐从红亮变得暗淡,最后显现出金属的颜色。
方长依然没有停止鼓风,他手上动作不停,拉着两个风箱,因为这个高炉需要保持温度,待其中内容排空才能停掉。这里的焦炭和铁矿石存量,甚至外面用来凝固铁锭的槽,都不支持连续冶炼。
此时已经入夜,高炉口上喷出的火星,还有地上沟槽里流动的红亮铁水,将周围照亮。
待炉中不再有东西流出,方长依然保持了半个时辰的通风。
然后他才停下风箱走过去,查看自己的成果。
最初出来的铁锭,依然没有完全冷却,不过他并不怕高温,伸手将第一个凹槽里的铁锭,抠出来拿起端详。
而后他用手指敲了敲,声音清脆短促。
“不错,总算成了。”方长笑道。
不过这里面出来的只是生铁,生铁脆硬,适合做些粗笨的东西之外,而且只适合铸造。若是想做精细物件,还是要用其它手段炼钢,或者炼熟铁做东西后进行表面渗碳处理。
虽然生铁做工具,除了做成锤子之外不耐用,但是可以用来铸锅。
生铁锅只能浇筑制造,因为没有韧性且脆、很容易破裂,所以只能用提升厚度的方法来保持强度,这种锅也很重。
不过它也有自己的一些优点,虽然只有用油开锅时候操作的好,才不容易生锈,但由于材质问题,锅内温度不会过高,十分适合炖煮和普通翻炒,不容易粘锅和糊底。。
与之相反的是,熟铁锅由于材料延展性好,因此往往会锻打制作,可以做的很薄,导热快、升温快,虽然温度不好控制,但非常适合爆炒,而且熟铁本身更不易生锈,而且耐磕碰。
方长现在只有生铁锭,所以他准备先浇筑一口铁锅,将目前用的青铜鼎和青铜板更换下来。
这件事情被他放在了第一位。
缫丝进度被停了下来,继续炼铁和炒钢的事情也被停了下来,甚至由于兴致盎然,方长放弃了睡眠和吃饭,毕竟对于修行人来说,不管是睡眠还是进食,其实并不是必需品。
不过在正式着手之前,他先是在无名殿前方十几丈外,用石头垒了个四四方方的台子,将自己之前一直用来烹饪的鼎放在那里,制作了个雕塑。
若是有凡人能看到这前后的变化,会感觉瞬息间,仙栖崖上的格调都提升了几分。
他先是建造了座一人高的炉子,将已经炼得的铁锭敲碎,和焦炭一起,层层叠叠码放在其中,而后升火鼓风。待里面生铁重新融化成铁水,则通过炉旁的出口,经由一个小平台流入方形的铁水池子中。
用青铜勺子快速舀起池子里的铁水,倒进他提前做好的两个大小不同的铁锅模具中,将上盖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