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晨浓重的湿气影响不到他,方长身上的衣物依然干爽如新,不惹灰尘,也没有水汽附着。倒是他背后的藤椅上,已经有露水凝结,在阳光下颤颤巍巍,似乎随时会滴落。
  他简单弄了些早餐吃,而后回到无名殿中,重新换回了那身白衣。
  方长只拿了酒葫芦,走出来站在崖上。
  他这几天不准备下山了,摆摊虽然足够有趣,但他认为自己选择的方式不太对。不管是客串神秘摊贩,还是五文钱一件搞快销,虽然都火爆起来,但俱不能持久。
  所以,还是换个思路比较好。
  毕竟当神秘摊贩可能会亏本,而且有赌博的嫌疑,而五文一件的快销,则要花许久准备货物,太过浪费时间,效费比不好。
  他并不想做一个倒买倒卖的中间商,那于国无益。
  换了个思路后,方长忽然有了新的想法。于是昨天没有卖完的那些东西,继续待在了仓库里,静静地躺在木架子上,从此不再见天日。
  方长走进仓库里,左看右看,找了块平整的铁板。
  只是用现有设备对铁板修型比较难,毕竟这块铁板有一指来厚,而他没有车床等趁手工具,工棚旁边的锻铁炉也不适合做这种精细加工。
  算了,还是开个挂吧。
  就是这样会丧失些趣味性。
  他并指如剑,在铁板上轻轻画了个圆,指尖的三寸剑气,将铁板如同裁纸一样剖开。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这个圆画的极为标准,就好似圆规画出来的一般。
  想了想,方长又取来铁皮,将锻炉烧热,不停捶打,做了个小炉子,而后他用混合了干草的泥,均匀的在炉膛里铺上了一层。
  待炉子晾干的过程中,方长又去仓里取来豆与麦,上石碾子碾成粉末,而后简单粗筛了一番,装进袋子里。
  仓库里面有几条扁担,是当初方长自己试着做的,中间宽两边细,还有两个铁钩子挂在两面,十分趁手合用。
  过了几日,待一切准备好,他将做好的泥炉试着烧了下,而后灭掉火,在里面重新装上引火物和煤块,用粗绳子栓了,挂在扁担一头。
  另一头,他挂了个大竹筐,里面放进去那块铁板,还有面口袋、一小瓶子盐、一小罐面酱、一瓶碎腌菜,还有一大坛泉水。
  而后他又去菜畦里面,薅了把小葱放进筐里。
  将这对他来说十分轻巧的扁担,往肩上一抗,方长便朝山下走去。
  今天依然去宁河府府城。
  田野间的薄雾还没散去,但各处都已经有了炊烟。
  因为不像真正的生意人那样抹黑起来,加上仙栖崖距离宁河府距离不短,方长终究是来的迟了些,不过这也有好处。
  那就是需要购买的的材料很齐全。
  他挑着担子,缴纳了进城费之后,顺路去了趟市场看看。
  那里果然已经有了对他前几天售卖方式的模仿者,对方也吆喝的是五文钱一件,周围顾客有几个,看起来生意还不错。
  方长也不在意,他笑笑转身离开。
  做吃食卖的话还是选个人流密集的地方比较好,至少街角就远好于市场里,也强于之前卖杂货时候那颗大树下。
  不过方长还是先在旁边寻找。
  城里不仅是正规市场,还有,有农妇提了个大篮子,里面都是鸡蛋,正蹲在街边售卖,不过似乎是因为腼腆,虽然她恳切地看着过路人,但终究是没好意思吆喝出来。
  方长估计,若是维持这个情形不变,估计等到半上午时候,她才会由于不开张的焦急,克服心里的羞涩,吆喝出来。
  他走上前去,问道:“请问这鸡蛋怎么卖?”
  农妇看到有人问价,大喜,也偷偷松了口气,赶忙回答道:“这篮子鸡蛋都买的话,您给三十五文就成,都是自家养的鸡下的,家里鸡多,绝对新鲜,价格也实惠。”
  方长点点头,他没还价,直接从怀里掏出之前剩的钱,数对后递与农妇,而后准备将篮子里面的蛋,逐个拾进筐子里。
  不过马上他就说道:“我多与你几文钱,你将这篮子一同卖我便是了,你可以多走几步,在城里买个新篮子,岂不妙哉。”
  ………………………………


第495章 【街角煎饼】
  对于方长的这个要求,农妇自无不可,毕竟方长给的钱数,比买个新篮子还稍稍多些。于是她将装了鸡蛋的篮子递给方长,而后接了钱,欢天喜地的去旁处寻觅新篮子。
  方长又寻了个卖油条豆腐脑的摊子,见摊主炸好的油条四根一套,俱都直立着戳在油乎乎的盆里,一个网眼粗疏的竹帘上控油。
  这个小摊是夫妇二人在经营,从油锅里捞出来的油条,黄澄澄煞是惹人爱。旁边还有叠草纸,无论是在小摊上吃的还是买了走的,摊主都用草纸将油条一包递过去。
  “店家,这些油条我都买下。”方长走上前说道。
  “啊?”摊主似乎有些惊讶,明显犹豫了下,不过马上便满口答应下来,而后他麻利地将油条称过,按斤收了钱,取了许多草纸将油条包好,放进方长的筐子里。
  “再帮我炸半斤,来一碗豆腐脑。”
  “好嘞。”由于方长的光顾,今天生意定然好于其它时候,摊主很高兴,利落地去揉面。
  旁边他的妻子则飞快地在碗里盛上一勺极嫩的豆腐,用旁边大锅里的汤汁将碗盛满,递给方长道:“请慢用,汤不够可以再加。”
  不过方长没有加汤,对他来说,多些少些区别不是很大,倒也没必要像大家一样占这便宜。
  不过吃完临走时候,他朝摊主询问了下,关于包裹油条的黄纸从哪里买到的问题。而后方长按照摊主的指示,去了城东一家生意火爆的店铺,买到了足够多的黄纸。
  …………
  购买了鸡蛋、油条、黄纸之后,方长需要的原材料已经准备齐全。
  他回到了自己选的那个十字路口处,将扁担放下来,炉子解下,而后取出火折子,轻轻晃几下,引燃炉子里面的引火物。
  炉膛里面已经填装了煤块,煤块比木柴耐烧得多,炉子里这些煤块,足够他使用一天了。
  等待火苗渐旺的时候,方长已经将铁板铺在了炉子上面,而后仔细地擦干净。
  他又将之前从菜畦里面拔了并于浣花溪里洗净的小葱,放在铁板上,用薄铲子切成葱花,盛进容器里,放在旁边备用。
  温度终于上来了。
  方长准备先给自己做个煎饼尝尝,虽然一切都已经准备的齐全,也得先试试才好。
  取了个小瓷盆,方长舀了两勺面倒进去,些微洒了点盐,而后从自己带来的那坛泉水中,舀了一碗,缓缓加进去并搅拌不停,直到里面的面糊变得稀滑。
  舀了一勺,浇在铁板上面,而后用自己做的耙子轻轻一旋。
  破了,放旁边再换一勺。
  将铁板上重新刷了层薄油,再把小木耙蘸了蘸水,重新将面糊摊开。结果这次很成功,面糊被摊成了圆形,并很快在铁板的热量下凝固。
  敲开个鸡蛋,用木耙轻砸后摊在薄饼上,再洒上几粒葱花,待蛋液凝固后以铁铲翻个面——香气瞬间弥散开来,比吃的时候都香许多倍。
  马上便有远处的行人,被这股香味吸引过来。
  方长用自制的小毛刷,在煎饼反面刷了层面酱,洒了几粒咸菜,才将油条放进去,用小铁铲将四面的煎饼往回一兜。
  与此同时,他左手已经抓了张黄纸。
  抬起铁铲来,将做好的煎饼轻轻铲起来,便夹在了黄纸中间。
  他对自己的首个作品很满意,手中的煎饼薄且软,外面露着鸡蛋那种金黄与雪白交错的颜色,还夹杂着葱花,散发着十分诱人的香气。刚刚烹饪时候的味道,已经吸引了不少人过来,似乎准备在此驻足一观,或者前来询问。
  不过方长没管即将上门的顾客,他将手中的煎饼拎起,张嘴便吃。
  第一个作品嘛,自己先尝。
  和预料中差不多,吃起来并没有闻起来那么香,但是口感很是不错。裹了蛋的煎饼的煎饼咬起来十分绵软,配上新油条的脆生生,口味层次十分丰富。而鸡蛋、葱花、酱、咸菜,还有面饼和油条各自的味道,形成了分明的层次感。
  足够好吃。
  最重要的是,这种食物吃起来很方便,只需要像烧饼那样,用黄纸一夹,待稍微凉一些便能拎着吃,对于赶时间的人来说十分友好。
  只不过方长来的有些晚,已经错过了早上的时间。
  几位食客过来,在小摊前面驻足。
  有的看到方长自顾自吃,看了几眼后便转头离开,有的则站定等待,还有个开口问道:
  “店家,你这东西唤作什么名字?怎么卖?”
  方长边吃着便笑道:“这物件名为煎饼,喏,就是我手中之物,价格不贵,四文一个。若是要的话,稍等片刻,待我吃完便能做。”
  “好,看上去很不错。”来人点头道,“那给我做上一个,店家你快些吃。”
  似乎是被这香气引诱下定了决心,这位顾客催促方长。
  而旁边的人见有了带头,也顿时开始跟风道:“价格真个合适,给我也来个尝尝,我喜欢鸡蛋,可以多加个蛋么?怎么卖?”
  方长将手中剩下的一角煎饼,三两口吃完,说道:“每多个蛋多加一文,大家不要急,都有都有,做的很快。”
  安抚了下几位顾客,他立刻便开始刷油旋饼翻面嗑蛋,一套流程俨然便十分流利,完全不像才开始制作第二个的样子。
  却是煎饼的制作法,虽然有不少关窍在里面,但是方长的悟性和智力俱都高绝,配上极其协调的肢体,试做了一个便能理顺整个制作过程,并即学会,还有些独到的理解。
  这里生意很不错。
  因为煎饼的香气实在是浓厚,飘传出又远,于是很多闻到的大人和孩子,都会过来看看。加上这里本就有人,于是看到方长流畅动作和往里面添加的作料,很多人便下了决心尝个试试。
  当然,最为火爆时候还是中午,路过这里的人多。因为煎饼的香气实在是浓厚,飘传出又远,于是很多闻到的大人和孩子,都会过来看看。加上这里本就有人,于是看到方长流畅动作和往里面添加的作料,很多人便下了决心尝个试试。
  当然,最为火爆时候还是中午,路过这里的人多。
  ………………………………


第495章 【抓包】
  对于方长来说,体验摆摊生涯的话,这个小吃摊十分合适。
  毕竟比起之前两种模式,如今的小吃摊周转率高许多,也不用提前准备什么东西,可以每天都过来,也能接触到足够多的买家。
  除了食客,偶尔还会有旁边的街坊过来攀谈。方长表现的就像真个从城外村镇过来,到城里卖吃食为生的人一样,应对妥帖。于是时间长了后,周围都知道街角处有人在卖煎饼,味道挺不错,而方长也有了回头客。
  每日方长都回到崖上过夜,待早上从崖上到城里卖煎饼。
  到了宁河府城里后,他去买鸡蛋和油条,虽然理论上,他可以自己炸油条,也可以自己养鸡取蛋,不过那样太过费事。虽然这样买材料的话会赚的少些,但方长更注重体验,不注重利润。
  某天,方长注意到,有个年轻人站在不远处,盯着自己的小摊看。
  他没有扭头去看,因为以他的五感,能清晰地知道对方的神情和样子,知道对方有些羞涩和踟蹰,又带着几分坚毅,也知道这是他连续第三天站在那里,盯着自己手上做煎饼的动作。
  起初,方长还以为他想吃煎饼,但是囊中羞涩。
  然后灵觉中感知的更多细节马上告诉他,真相并不是这样。
  虽然对方衣衫较为褴褛,但身躯挺得直,口中无唾,而且视线紧紧盯着的是自己的铲子,而不是铲子前面的煎饼。看来对方另有目的,而不是单纯的因为想吃吃不到煎饼,来这里望梅止渴。
  于是方长没有再理会,依旧在做煎饼售卖。
  来这里的人很多,方长放在一旁的钱匣子也很快被装满,他特意抽出了点儿时间,用一根长绳,将里面的铜钱按百千数好并穿成串。这样串起来的钱,才更方便携带和使用。
  毕竟,不管新朝还是旧朝,都使用铜钱作为基本货币,而且铜钱只是上面的字有所区别,含铜量完全一致,如此方能被百姓认可。而此时金银只是铜币的补充,散碎不成体系,更没有统一的形制和含量,所以只是作为贵金属商品,类似珠宝,较少少作为货币使用。
  又过了几天,方长见那个年轻人还站在不远处看,于是在收摊时候,好奇地朝少年招了招手:
  “过来。”
  年轻人脸色顿时多变起来,他踟蹰了下,还是迈步走到方长近前:“请问有什么事?”
  听到年轻人如此说,方长失声笑道:“这话应该我问你才对,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