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河里的生命们,没有在长龙舞空时候受损,也没有被扔到陆地上。所以这娟娟细流中,鱼儿的密度增大了许多,正在欢腾地追逐奔游。
  封同率先走上前去,长拜到底。
  他面色很是激动地对方长说道:“多谢先生援手,救下我一州百姓。”
  旁边已经赶到此处的州中官员们,也纷纷围了上来行重礼,知州更是走上来说道“多谢上仙出手!如此大恩,我们上下阖州,磨齿难忘。还往上仙留下个名号,我等也好为您起庙,四时祭拜。
  “没这个必要!”方长立刻阻止了这个说法,挥手说道:“还是留下来救灾吧。”
  接着他又说:“其实没必要知道我的名号,这并不重要。这场雨,只能保住今年的收成。降水的转机在明年,但以我观之,接下来六七年,都算不上风调雨顺。你们要早做准备才是。”
  听了他这话,在场的人俱都十分吃惊。
  方长心想,行云布雨这种事情,或许还是要有专门的人来管一下,上一管才是好的。想到这里,他决定回去就写封信给当山神,权当提个小小的建议。
  见面前的人群,依然不愿离去。
  方长转头对封同说道:“我的名号,还请你带头你先帮我保密,莫要泄露出去。”然后他又转向知州,说道:“即便是常年风调雨顺也不能丧失了警惕,任何时候都有备用方案,才是最好的。”
  “接下来还是应当以兴修水利当做农事根本。守着着如此宽阔一条大河。却闹出了泉州干旱之事,你们不觉得羞愧吗?还有,抗灾这种事情,别太指望神仙法术。有句话说得好,叫“靠山山倒,靠水河干”,人类啊,干什么事情,还是得先靠自己。
  ………………………………


第560章 【南屏山师徒】
  看见州里里几位官员面有愧色色,方长接着说道:
  “我知道有个人在这方面很有水平,他叫魏和,此时正在常州,你们若是感兴趣,可以试着去派人请教下。”
  说完,看周围人点头表示赞同,方长感觉到此为止正合适。
  他不想过多纠缠,于是轻轻一抬脚,足下云起,转瞬间便去的远了。
  知州见状,立刻反应了过来,他赶紧对旁边的封同说:“快追上这位上仙,请上线留步!”
  封同等几位修行人抬脚便要追,但马上便泄了气。
  知州不明所以,疑惑而焦急的说道:“怎么了?为什么不追上去。”
  封同叹口气:“这位的修为实在太过高强,远不是,我们所能及上的,以我们的道行,根本追不上啊。”
  和他一起的几位修行人也纷纷点头。
  知州无奈,只能摇摇头放弃。
  于是众人散去,各归本职工作。州衙也很快分出人手,去常州寻访那位叫魏和的水利高人,请教本地的水利工程该如何规划不提。
  …………
  方长云头极快,一口气出去很远。
  在天上穿行了半个时辰,他便按落云头,重新降在地上。
  看了看周围位置,这里已经是云中山偏西的地方,倒是离着南屏山不远。想到多年来虽然有书信交流,但未曾会见过老友桑子平,方长干脆来了个“过云中山而不入”,先去老友那里探看下。
  当年来南屏山的路途,方长还记得清楚,这些年过去,倒也没什么大变化。
  先找地方歇了一宿,然后穿村过镇走了约莫半日,就到了南屏山。
  这里的景色和上次来时差别不大,无外乎村子又向外扩建了一点,村外多了几个稻草堆、新长出来几棵树。路还是那条路,周围依然是和上次一样的绿意盎然,甚至连路两边田垄的形状,都没有多少变化。
  不过,村边似乎多了条小溪。
  溪水蜿蜒顺着地势穿村而出,最终流入了南坪山脚下的一个水潭中。这个水潭方长也熟悉,上次来南屏山时,他还从里面抓了条大鱼,作为给桑子平的礼物。
  方长走进村子,向着记忆里桑子平师徒住的地方走去。
  然后他这才发现了小溪的来源,不由得发笑:原来这个村子里,多了许多条竹渠。条条竹子做的水渠绕着山势而行,从山上通到山下,清水哗啦啦地沿着这条条水渠奔行,引到人家旁边淌在地上,又顺着石头街道汇集在一起,形成了那条新的小溪。
  竹渠铺在山中,就像织机上的经线,正在用水流做成布匹,不知道是要裁剪成什么样的衣裳。看起来,这已成为了此地一景。
  这次来,方长当然不会空手,仙栖崖上的药材,已经收了很多次,其中不乏灵药。
  虽然仙栖崖药田里的高端品种,大都是从南屏山这里获得的药种,但仙栖崖上灵气浓郁。常年浸润之下,灵药的品质,要远远好过桑子平能够在南屏山采到的那些。想来,桑子平见了一定会喜欢。
  桑子平师徒的小院,座落在山村里地势最高的地方。
  便是普通人,也能远远的闻到小院里传来的浓郁药香,那是因为桑子平师徒行医所用药材,大部分是自己采集、种植、炮制的,只有小部分南屏山里不产的药材,他们才向外采购。
  在庭院的旁边,方长还看到了最初的那条竹渠。
  上面的竹段儿新旧不一,明显被维修更替过。这条竹渠是上次方长来这里时所做,没想到已经引领起了了风尚。看来,百姓们对于获得更加简便舒适的生活,总是不乏行动力。
  院门开着,方长直接走了进去。
  慕安宁正在坐堂诊病,多年不见,当初的半大少年已经长成了青年。他身材高挑,但有些削瘦,五官还是当年的样子,只不过有了淡淡胡须。在慕安宁面前有位老者坐着,正伸手放在桌上垫子上,慕安宁的手指轻搭在老者腕脉。
  他之前已经进行过望闻问的步骤,所以结束了诊脉之后,穆安宁扯过旁边的纸张,就要在上面书写。
  这时候,他才看到旁边的方长。
  “方先生!”
  慕安宁高兴的喊道。
  修行之人,神魂清明,所以思维记忆力往往也极好,几乎是一瞬间,他便认出了故人。
  方长挥挥手,示意他专心诊治,莫要分心。
  慕安宁会意,转头继续书写药方。他将写好的药方递给老者,叮嘱他如何使用,又打开药柜抓了几服药,才将其送出门外。
  “先生,请进屋稍坐,我去喊我师傅。”
  “不必去喊,他已经过来了。”方长抬头看了看小院背后山上,然后他问穆安宁:“你师傅是上山采药去了?”
  “并不是,我们在山上开辟了个药田,最近师父在准备材料,要新开一炉丹药。”慕安宁一边将方长让进屋,一边说道。作为一座医馆,这里的炉子上常年有热水烧着,他取来给方长泡上茶。
  方长从背包里,掏出来几个准备好的玉盒摆在桌上,说道:“仙栖崖上灵药长得不错,给你们带了些来,等你师父来了,让他看看炼丹是否用得上。”
  接着,他看了看慕安宁的气色,发现其新婚燕尔。
  这点倒是未曾料及,不过也不用提前准备,方长直接从背包里,掏出来两根沉甸甸的金条:
  “看你刚刚结婚,这些就拿去用吧。”
  “啊,这,多谢先生方先生。”慕安宁愣了一下,却是是因为不解,为何方先生就能看出自己刚刚结婚。他干脆利落的将金条收下,虽然慕安宁修行的是入世之法,但作为修行人,他对于钱财也看得不重,所以在这方面亦十分潇洒。
  说话间,桑子平背着背篓,推开院门,走进院。
  方长立刻起身相迎,拱手行礼,笑着说道:“好久不见。”
  桑子平也是开怀大笑:“我刚刚在药田里侍弄那些灵药,刚忙到一半,突然感觉这里有人来访,于是扔下药锄赶紧回来。没想到,真是稀客啊!”
  ………………………………


第561章 【回到平静生活】
  打发慕安宁去整治饭食之后,桑子平坐在徒弟刚刚坐的位置上,与方长闲聊。
  两人这几年偶有通信,所以对于互相的情况,也是不乏了解。他们聊了各自的修行,聊了即将召开的神祇大会,还聊了云中山的草药、南屏山后山新开辟的药田,还有当初在西域结伴除妖的岁月。
  “桑兄给安宁这孩子说了亲事么?是哪里的人家?”方长问道。
  “倒也不是我给他说的亲事,自从安宁满了二十岁之后,我便没有再阻止媒婆上门。”桑子平笑道:“安宁也算是一表人才,又有手艺傍身,这座小院的门槛儿差点儿被踏破。”
  “最后选的是十里外村庄本分人家的女儿,那家人世代耕田为生,虽然绝对算不上书香门第,但姑娘识字,和安宁聊得来,长得也俊俏。于是双方没有意见,按照习俗走过纳彩之后,便在村里建了院子,办了婚礼。”
  接下来,桑子平看着外面天空,语气有些唏嘘:
  “我这三个徒弟,老大常年漂泊在外历练红尘,居无定所,少有音讯,身份也换个不停。老二已经断了修行之路,一心一意扑在凡间事业上。现在能够传承我这小小医馆的,只剩下这个三徒弟啦。”
  慕安宁拎着个食盒,快步走进院内。
  他回身将院门复关上,并挂出来一个“非急病莫扰”的牌子,然后在院里布设好竹桌小凳,将食盒里面几盘菜肴在竹桌上摆好,还拎来坛药酒并杯盏,才呼唤屋里的两人出来用午饭。
  三人坐在桌边,桑子平扯过那坛药酒,与方程倒上:“仙栖崖上酿的美酒很好,今天且尝尝我这里的药酒如何。”
  “哦?”
  方长抬手,抿了一口酒,尝了下。
  果然风味独特。
  酒只是普通的高粱酒,但是坛子里面,泡着许多切成片的灵药。精心搭配的灵药,浸泡在酒液里,让着坛子里的酒液灵气足,味道香。
  可惜方长早已非凡人,而且修为高绝,无法体会到这药酒还有什么妙用。
  “果真不错,这酒泡了有多久?”
  “也算是缘分,到今天正好五年。”桑子平笑道,“当时从山上搞得不少灵药,恰好手头的玉盒不够了,又没做好开炉炼丹的准备,为了不浪费,我便撰写了一良方。”
  “我们师徒二人,将灵药都切成片儿,按着药方搭配好,有从山下小镇买了几坛酒泡上,把灵药放进酒里面开盖密封。”
  “前不久,还是安宁结婚时,我才开了这坛酒。而后与安宁还有我那闻讯赶来给师弟道喜的大徒弟,痛饮了一番。”
  三人人又倒上酒,轻轻碰了下,一饮而尽。
  方长接着说道:
  “我在仙栖崖上也置办了个单炉,偶尔自己炼制些丹药玩,不过所用的原料都以草药为主,尚未试过炼制灵丹。今天听安宁说,你正在准备一炉丹药,这次我可要好好观摩下。”
  桑子平笑道:“使用灵药炼丹和使用草药炼丹,总体上区别并不大、很细微,但是却有些诀窍在里面,到时候,我与方兄讲解一下。”
  “差不多明日就可以开炉啦,多亏方兄这次带来的几盒灵药,正好补足原本的了缺额,还有几株药性更足,我准备把之前的原料也替换下,这次开炉用的灵药不少,千万得保证万无一失。”
  “来!尝尝这道菜。”
  说完这些后,桑子平示意方长挟菜。
  “这几年天下太平,山下小镇也多了几家新店铺,其实也算不上繁荣,所开店铺无外乎衣食住行这些,给过往的人或者镇上的闲人,卖些必需品赚钱。”
  “我们眼前这些饭食,就是安宁从山下小镇里面,最火的那家店铺里采买的。这盆山药松蘑炖肉,如今已经是本地特色。其所用的蘑菇和山药,都是南屏山里出产,做的又精心,所以味道很好。”
  “不过前不久我听人说,因为太过受欢迎,而山中产出不稳定、采摘也有难度,那家店的店主准备腾出块田,琢磨琢磨怎么自己种植。”
  方长看了看,这道菜的外观很是漂亮,确实如桑子平所说那样精致。黑松蘑白山药,配着切丁的肋扇肉块,还点缀着几粒绿色的葱段,兀自冒着热气,散发着浓浓香气。挟上几筷子,吃起来鲜美无比,唇齿留香。
  …………
  方长在南屏山住了几日,直到桑子平那炉丹药炼制好才离开。这几天里,两人交流炼丹技法,还按照想法做了些实验,方长和桑子平都感觉自己颇有所得。
  临别时,桑子平还用炼制好的丹泥,抟了几粒灵丹,赠给方长。
  南屏山和云中山都在中原地带,互相来往直接走官道即可,宽敞又平坦。若是不想自己走,只需要花费不多的钱钞,就能找到载客的大车。不过方长从不缺脚力,所以他一路从南屏山步行回到了云中山。
  在虎桥镇徐莲蓉的小摊儿上吃了碗面,又买了十来个伏虎饼放进包里,然后方长才顺着官道走到山脚处的林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