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轮换来这里的手下们?还有一份额外的补贴,所以孙文秀颇感手下们人心稳定。
白天时分,这里的公人们都收到了当月的犒劳。
大家干脆买了头猪,自己宰杀,煮白肉吃。
鲜肉的味道很香,掌厨的兄弟作为常年练刀子的,将这份手艺用在了厨艺上,结果很不错。
………………………………
第564章 【让正主自己来】
煮透却紧实的白肉,被快刀片的薄如树叶,什么佐料都不放,只蘸些捣好加盐的蒜泥蒜汁,便是人间绝味。
孙文秀吃的口滑,多吃了几片,还喝了半盏酒。肉与油脂吃下肚后很扛饿,所以晚上他睡得舒服且深沉。
睡梦中,孙文秀忽然感觉自己飘了起来。
向四周看,一切都很真实。
原本因为连日来看卷椟而有些昏花的眼睛,也变得明亮清晰。
不管是刚刚自己从中穿过的屋顶,还是外面院子里正在值更的手下,都能看清每个细节。他能看见夜空月色下,在树杈间栖息的鸟,能看到外面的草叶和花苞。
天上仅剩下一牙的月亮,也显得十分剔透。
孙文秀虽然能控制自己的头颅和四肢,但却完全控制不了自己前行的方向,不过还好,他只是在半空中划过一段短短的弧线,落在了附近山坡上的山神庙里。
很快,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双脚接触到了坚实的地面。
再看周围,此时他已经站在了山神庙的正堂,而上面的山神雕像已然不见,换做了一个须发贲张的中年人,正威严而平静地看着自己。
且不说之前他已经见过山神,便是普通人,在这中情形下,大约也立刻能明白眼下的处境。
孙文秀毫不迟疑,立刻行大礼:
“小人见过山神。”
这时候的孙文秀,内心已经充满了期盼,他隐约的感觉到,自己这段时间的等待,马上就会有结果。
果不其然,山神开门见山的对他说道:“上次你托人所求之事,如今已经有了结果,特来通知汝。”
孙文秀激动的立刻叩首:“还请山神示下。”
只听上面山神说道:“而等所求见的仙人,已经回到了山上。”
然后不待大喜过望的孙文秀说话,山神便接着说道:“上仙也已经知道你们寻找他的事情,但上仙不准备见你,只是说谁若寻他,便让他本人前来吧——你们这次,到底是谁想见他?”
“怎能如此?这怎么可以?!”孙文秀闻言大吃了一惊,立刻辩解道,而后他才缓过神来,意识到对面是位尊贵的神灵,遂解释道:“寻仙之人身份尊贵、事务繁多,实在是难以亲自前来。”
对此章山神并未过多在意,他笑道:
“我只是传个话,接下来的事情,已经和我无关了。至于你口中的那位‘大人物’要不要来,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而且劝你一句,莫要说身份如何尊贵,在方外之人看来,也没什么区别。”
这种情况,是孙文秀完全没有想到的。
他心下惊慌,有些无措地左面、右面看了看,心中也是没了主意。
传话完毕,章山神的事情已了。
山神再次挥挥手,地上的孙文秀,立刻腾空而起,在半空中划处一道抛物线,飞过山坡和几栋房屋,穿过屋顶瓦片,重新落回睡觉的床上,进入他那正在酣睡的肉身之中。片刻后,孙文秀从梦中惊醒,自床上一跃而起。
这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没有人打更,也没有什么计时工具,平常对于时间只能靠估计
孙文秀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但骤逢大事,他已经睡不着了。
虽然事情已经有了结果,可这时候将手下们都叫起来,并非做上司的样子。毕竟,这时候四外黑灯瞎火,什么事都干不了,自己若是显得太过急迫,那叫在下属们面前失了方寸,说不定会让下属们轻视。
想了想,孙文秀没有点灯,而是强迫自己继续躺在床上。
他脑子里思绪万千,心神难定,翻来覆去个不停,苦苦捱至天明。
第二天一早,待厨房里正用大锅做早饭的时候,孙文秀将下属们召集在一起,下令道:“用过早饭之后,便去收拾东西。留下一半儿人在这里驻扎待命,其余人,随我回黄都。”
下属们齐声应诺。
……………
颗粒归仓之后,方长心血来潮,学着山下百姓们的样子,自己一个人做了桌丰盛的饭菜,庆祝丰收。
主食用的便是当年的新粮,粟米饭,烙小饼。
新黄豆磨成的豆腐,味道鲜甜。菜畦里还剩下几样新鲜蔬菜,与豆腐、鸡蛋还有新宰杀的猪肉,在一起或炒或炖,碗盘里香味扑鼻。
桌上的另外一个主角,便是方长收获的蘑菇。
他选择了云中山里味道极为鲜美的品种,进行培育,出产的蘑菇和山中所采的几无分别。蘑菇房的产量很大,他将多余的蘑菇做成了蘑菇干儿,挂在附近的架子上,一串又一串,这时候正在随风摇摆。
由于蘑菇长得又多又快,方长只得将蘑菇房停产,不过这份种植蘑菇的技术,倒是被方长整理成了本儿小册子,再以后遇到有缘人,可以赠给他。
说起来,方长如今愈发喜欢这种将知识赠送出去,充当别人机缘的行为,也不知道在未来后世,会留下多少佳话。
以前作为主食的地薯,方长提取出其中淀粉,做成了粉条,这个倒不是他发明的做法,而是以前在山下游历时,从凡间学来的。
接着便是一坛十年前的高粱酒。
蒸出来的酒,色泽十分清冽,在后山山洞里长久的窖藏,不仅去除了酒的火气,还让灵气充分浸润其中,妙不可言。
今年新收获的高粱,已经进入了发酵过程。再过些日子,就可以上笼屉蒸了。蒸出来的酒,会被补充进后山的山洞里。
天气已然冷了下来,云中山里的景色也变了许多,山峰从夏日的苍翠,变成了秋天的赤色与黄色。
云中山的四季,总是那么美不胜收。
这个节气的云中山,已经不太适合在仙栖崖上搞建设,但是做一些小手工挺不错的。譬如造几台自鸣钟。
以后去访友时,作为礼物定然很拿的出手。
顺便还可以再写上一本儿小册子。
正自斟自饮、安逸舒适的时候,有只百灵鸟儿,嘴里衔着封信,战战兢兢的从崖边上那位老雕眼前飞过。
这百灵鸟儿飞到方长面前,将信放下,而后逃命的似的飞下山去。
崖边的老雕,眼神冷冽地看着这一切,不过它丝毫未动,并没有将这只百灵鸟捉了做零嘴儿的意思。
………………………………
第565章 【有剑来访】
方长将手中的白瓷酒碗放在一边,伸手拿起百灵鸟扔在桌面上的信,打开。
那百灵鸟果然灵性十足,桌上盘碗这么多,它仓促惊慌之中,仍然将信封扔在了桌面干净地方,没有沾染任何汁水。
信是章山神托百灵鸟送来的,他在信上写道,这段时间他和同僚们花费了许多功夫,已经将大会诸项事宜安排的一切妥当。只等预计的时刻到来后,人到齐了就可以开会。会上会商议许多大事,并表决个结果出来,对于即将商议的各种议程,与会的人们都很有信心。
在信上,章山神再次诚挚的邀请方长旁听。同时,他还代表他的同僚们,感谢方长伸手解决了最为关键的赶路问题。
方长笑了笑,也没有写回信,他将信封和信纸放在一边,又给自己倒了些仙栖崖特产的高粱酒,挟了几片蘑菇,边慢条斯理地咀嚼,边看着远处的蓝天白云,还有山下的茫茫平原。
……………………
秋去冬来,外面的大地已经银装素裹。
除了松柏依然常青之外,植物们纷纷将生机暗藏进深处,并努力吸取着冬天土壤里的养分,积蓄力量,准备在春天一展芳华。动物们则仗着秋天长出来的新绒毛,在寒冬中苦捱着。
钟表的结构不算复杂,静下心后,制作起来并不难。
不过方长算了下,钟表里面因为使用了大量的铜料,又较为耗费工时,所以成本挺高,普通人家平时大概率是买不起或者舍不得买的。倒是以后可能会成为家里的大件,百姓们在新婚时候购买一台,用上许多年。
由于每次开工时候的想法和思路不同,方长造的这几台钟表,外观之间区别很大。不过它们的大小倒是比较相近,放在地上都差不多都有齐腰高,宽厚虽然各异,但差距也在一尺以内。
除了最后一台钟表之外,前面的都是使用了重力驱动,因为之前的发条材质不过关,直到最近才有了突破。
其实在最一开始,方长还动过水力驱动的念头,不过那样的话,结构就会比较笨重,不适合在屋子里面搞,而且要改动地形来配合,不够爽利。
而且,最开始造出来的那台,只有一根时针,指向表盘上面的十二个时辰,后面制造的,才变成了三根针。之所以表盘这样划分,是因为如此更贴合这年代人们的使用习惯,只是要在齿轮制造上面多花些功夫——技术毕竟还是要以人为本。
不过方长在册子里面,写明了齿轮比的计算方式,具体到散布出去之后,人们喜欢用什么样的,就让钟表匠来决定吧,说不定他们会为了节省工时和材料,让钟表六个时辰走一圈也说不定。
方长不缺平板玻璃,也有可以切割玻璃的金刚石。每台钟表他都用玻璃盖上了表盘,但他没有在外壳上雕任何纹饰,所以这些钟表,从正面看起来,有一种粗犷和精美结合的韵味。
最初的时间,是他夜观天象对时设定的,实验了几天下来,每台钟表走时快慢参差不齐。还好他从一开始就设计了调整擒纵器速率的小拨杆,随时可以微调。
将钟表们的重锤挂上,又从旁边取来个小摇柄,插入最后一台钟表中,嘎吱嘎吱上好发条。
连绵的咔哒声在无名殿正堂里面响着,机械重复着,宛如一首特殊的乐曲。
在正堂站了一小会儿,方长走进内室,从床头取来一柄琴,而后走到了仙栖崖边迎客用的小亭子中。
亭子里有石桌,石凳,不过亭子外面的花圃正被积雪覆盖着,碧玉湖也大部分结了冰,只有浣花溪进入碧玉湖的地方,冲出来一条窄窄的水道,横跨过湖面从外面瀑布流下去。
方长将一个小泥炉放在亭子中,里面添上炭火,而后将装满了灵剑泉中水的水壶墩在上面,任由炭火对壶中水慢慢加热。而后,他将琴的背带挎在肩膀上,双手按着键和键钮,轻轻挤压中间的风箱。
悠扬的手风琴声,响彻在仙栖崖上。
方长闲暇无事时候,将凡间所有乐器都试制了遍,而后他又试着做了些比较猎奇的种类。譬如这台手风琴,便是他最近的作品,里面的结构不算复杂,只是相当于大号的口琴加了风箱,就是合适的材料需要一样样去尝试。
一曲未了,便有两道剑光从天边往这里延伸过来。
剑光近了之后,便能发现是两个人正御剑朝仙栖崖这边飞。两人飞到近处后,看了看周围地势,然后两柄仙剑轻轻转个弯,往石环外的木质平台上落下来——这里长得最像大门。
走上仙栖崖的,是一男一女两个青年。
他们将剑光收起,循着琴声,找到了在亭子里弹琴的人。
两人走到亭子旁边,没有出声打扰,而是站在亭子外面站立着,静静地聆听,时间长了还有些入神。
当前这首曲子演奏完之后,方长没有过多停顿,又演奏起了新的一首。
直到音乐声停止,方长放下琴,这时候两人才动作起来,一起上前见礼道:“见过前辈,前辈所奏乐曲真好。”
旁边小泥炉上的水正好被烧开,边喷出蒸汽,便发出鸣响。
方长指了指亭子里另外两个石凳:“都进来坐下吧,一起喝杯茶。”而后他将手风琴放在一边,拎起泥炉上的水壶,往桌上已经刷洗干净、放好茶叶的茶壶注水泡茶。
原来,来这里的两个年轻人,一名卓天星,一名翟天乐,正为方长当年在蜀地见到的少年和少女,他们是百鸟崖上剑仙申达门下。方长感觉,这两人比起当年初见时候,要沉稳许多。
两人恭谨地坐下,而后翟天临作为师兄,说道:“我们这趟,是去参加接下来的盛会,正好顺路,便特意来云中山拜访。”
说完,他们还两块来自蜀地的上好松烟墨,还有一匹蜀锦,方长收下后放在一边,问道:“路上是否顺利?”
“非常顺利,太平年月连小偷小摸都少。”卓天星笑道。
………………………………
第566章 【当年的消息】
“而且一到这里,就听到方前辈优美的琴声,实属有幸。”翟天月笑着接师兄的话说,她知道方前辈早已经知道自己二人将要来访,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