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益。
  在灵觉预感中,方长知道,这应该是自己最后一次生病,也会是自己最后一次预感模糊的劫数。
  过了这次,自己将会百病不侵,而且再有劫数,也不像这次连种类也不清楚,至少能知道劫数形式,以及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从而能有充足的机会,去迎接或避开。
  “叮——”
  靠在床边的灵泉剑,清澈地嗡鸣了声,接着离地半寸,离床也半寸,悬浮在那里,似是察觉了主人不妥,准备展放光华。
  方长听到后,侧头看着自己这柄剑笑道:
  “放心,我这只是小劫数而已,过几天就好了,没有危险。”
  灵泉剑重新落地,那万千流光重新隐没,剑重新变得毫无存在感,竟然显得有些晦暗陈旧。不过方长没有注意这些,他重新躺正,瞅着房顶轻轻闭上眼睛,接着休息。
  病去如抽丝……
  方长就这样躺在床上,迷迷糊糊过了一天,水米未进,再睁眼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如此又是一天,还好他修行有成后,不进食喝水仅仅只会渴饿,不会有其它反应。
  当然,它这两天早上也没去崖边修行。
  第三天,精神稍好一点后,他强撑着将火塘升起火来,把生病前采集的地薯,俱都烤制完毕,狼吞虎咽地吃了两个下肚,又烧水泡了些茶喝,还用了两个水果佐餐,一套下来,却感觉身上力气稍稍恢复,不再那么酸软。
  “好多了,看来前两天最为难捱。”
  方长笑了笑,重新躺回竹榻上,继续歇息。
  无论对于修行者还是普通人,充足的休息对于大多数病痛都很有效,毕竟休息可以固本培元,增强自身才可更好对付外邪。
  还好这段时间,没有人来拜访。
  山神章淳似乎有事,并未向方长再发出邀请,而且这仙栖崖上也没有旁人,除了崖边树上那只雕,和崖边石环旁的牛妖。
  那雕每日只是觅食筑巢,而后盯着崖上看,并不会在崖上落脚,而阿牛更是性格温缓,整日只是伺候下田地,自己去崖下寻些草料进食,其余就是卧趴在石环边,看崖下瀑布和云雾,从不来打扰方长,很让人省心。
  如此,直到过了六七日后,他才感觉身上渐好。
  从床上站起来,吃掉最后一个水果,方长忽然感觉,身上一轻!
  甚至修为又精进了几毫。
  “哈哈。”
  他大笑一声,推门出去,看着天上阳光。
  此时已经接近午时,日到中天,朝大地绽放着万千豪光,将天上云朵和下面峰峦山脉,染得清晰明亮。石头反射着白光,夏季茂密的草木绿的沁人心扉,偶有动物鸟兽在山间若隐若现,透着美味。
  以方长目力,能够看到这崖上崖下,细草繁花,皆流转着勃勃生机。
  好个人间福地!
  …………
  ……
  接下来两个月,方长一直待在山中。
  每日里,他背筐拎斧,身挎灵泉剑在云中山里溜达,采点野味、猎点小兽回去烹饪,经常还会尝一尝新见到植物,感受下效果和种类。
  山神章淳就邀请过他寥寥几次。
  似乎就在最近,章山神从那些上山祭飨的人手中,得了本棋谱,正在不断钻研,入迷很深废寝忘食。山神庙前,那刻有棋盘的大石头,正在被章山神整日整夜的使用,上面总是摆满了各种各样古今局,时不时地让旁边山神拍案叫绝、抚掌赞叹。
  其余时间,方长就待在仙栖崖上,关注一下田里粟苗,查看一下崖边葫芦藤。同时,每日里他也会按照惯例,五心向天坐在崖边大石上修行,或者在自己的篱笆小院中,拉开架势练上一套导引术。
  除此之外,他没有停下制造的步骤,藤编、铸造、烧陶、造砖瓦、木工打磨等等等等……他工棚的工具和材料,甚至木炭燃料,也一直在增多。
  终于,他等到了池子里,之前放进去那批嫩竹被沤好的那天。
  ………………………………


第87章 【写点儿啥好】
  方长从屋中走出来,看了看天色。
  今日晴。
  接下来整整一个月,都会是类似天气。
  进入夏季以后,云中山结结实实下了几场透雨。
  山中草木被浇灌的茁壮坚挺,还好这几场雨势头连绵不急骤,没有引起山洪等次生灾害,也没有对仙栖崖造成多少影响。
  当雨来临时,方长的窑炉都不能使用,不管是一次性炭窑,还是那用来炼铜器、烧陶器、制砖瓦的大窑。同时,他那亩田里,春天播种的粟苗和高粱苗,还有一些杂色蔬菜,经过雨水滋润后,长势欣欣向荣。
  想必他也会过个丰年。
  顺带说一句,之前那个烧制陶器的小窑炉,被方长拆掉了。
  因为它和后来为铸鼎而建造的大窑,在功能上有些重叠。而且烧陶用大窑来进行,烧制温度更高,让陶器更致密,质量更好。
  由于方长灵觉可以得知何日下雨,他总是在雨滴来临前,将窑炉熄灭、工具和材料放好,并重新疏挖小院中那些排水沟,而后才将躺椅搬回屋里。
  每当雨水在屋外串成珠帘时,方长就在自己这间竹木茅屋里,找舒适姿势或躺或坐,品茶读书,间或按心情做点手工。
  山下现在大致在伏天,但仙栖崖上不仅不觉炎热,反而还有些凉爽,屋中火塘温度正合适。
  日子就这样点点滴滴的过去。
  方长没有日历,也没有记日期,估摸着距离将那批嫩竹投入水坑沤泡,已经大约三个月,他准备去进行处理,造一批纸。
  已经有了墨、砚台、笔,只需再做纸,就能凑齐文房四宝,搞些文事。比起造纸这项高技术含量工程,笔要简单的多,他已经在这段时间里,用竹、胶、兔毫做了几只。
  而且,在下雨时,方长突然浮现灵感,做了把半成品伞。
  主要材料是竹子。
  云中山不缺竹子,这也是方长的幸运,竹子是种用途广泛的好好材料,易获得,易处理,易再生,韧性强度都不错。
  削好伞骨,水浸晾晒后,用些小巧的青铜工具钻孔穿细绳,拼接串联后,就是刺猬一样的伞架。当然,他消耗了三倍的零件,才将这些细骨串好。
  伞的核心技术,叫做竹跳。
  这是一个弯曲的小零件,具有弹性,可以卡住撑开的伞,还能在按下以后,将伞面释放,折叠起来,又废了一番功夫,方长才得到一个可用竹跳,装在伞骨架上。
  但此时,依然只是半成品。
  完成它需要纸。
  方长举起手中竹筒,将其中酒液一饮而尽。
  这是上次下山时所带回的高粱酒,方长隔三差五才饮上一点,今天剩下最后一寸深,干脆就不留了。
  他伸手一抛,把空竹筒扔回屋子中间火塘里,火焰舔舐着竹筒,很快将其引燃。
  “等今年或者明年,田里的高粱成熟了,就自己酿造。”如此想着,方长离开院落,朝不远处的石坑处走去。
  “仙长。”
  见方仙长走出小院,正卧在石环旁看着后山发呆的刘阿牛,立刻惊醒过来,起身出声打招呼。崖边刚找到个体型小一圈配偶的傻雕,被声音惊动,也望过来。
  伸手压了压,微笑颔首算是回礼,方长朝沤竹坑走去。
  手一招,让沤竹坑中一段竹飞进手中,他观察后又捏了捏,虽然自己没造过纸,但看起来,坑中竹段浸泡程度应当已够。
  将坑中竹段全部捞出,正好周围都是石地,取来一根粗木柴作为工具,在坑边轻轻用力敲打。
  梆——梆——梆——
  虽然方长并未用几分力气,但其实势大力沉,每一下似乎都会把木棒打断,受此重击,已经沤泡好的竹子自然散开。
  在坑中洗去粗壳与青皮,便初步处理完成。
  这一步也叫“杀青”。
  制竹简也有杀青,制茶叶也有杀青,同名不同意而已。
  方长没有大锅,他的鼎太小,只好将厨房之前做的水缸,端出来倒掉水后支在窑中,而后他将竹段放入缸中,掺进石灰水,做了个盖子罩上,升火煮。
  八日八夜不停火。
  还好他已非凡人,虽有丝微困意,但不睡眠也无事,直接坚持到底,待歇火后,方长才去休息了一日,才回来开缸取出竹麻,在浣花溪中漂洗干净。
  此时的竹子,早已经看不出竹子样貌,倒像一把丝麻。
  接下来,还需要用热草木灰水淋上十日,待竹麻软烂后,放进石头凹坑里舂成泥状。方长不缺时间,慢悠悠的淋好后,在附近选了个石坑,用根木棒如玉兔捣药一般,快速制成所需竹浆。
  抄纸工具为一槽一帘,槽为木板制成,四四方方,放进竹浆后加入清水,再加进些夹竹桃汁,让水面高于竹浆几寸,再用抄纸帘抄纸。此帘使用极细竹丝编成,耗费了方长不少时间。
  抄纸之术,方长也是试了许久才成功。
  晃动荡起竹浆使其进入抄纸帘,轻轻提起,水便从帘眼淋回抄纸槽。把帘网翻转,让纸落到木板上,叠积起百十张,竹浆已然不多。收起工具,方长又取来一块木板盖上,双臂用神力挤压,把水分压干。
  用小竹镊轻轻揭起,逐张烘干……
  方长有纸了。
  算下来,不考虑沤泡竹子的时间,竟然用了二十几天,接近一个月来制作。上次耗费如此多时间制造物品,还是烧制黑白二色围棋子时。
  没有漆,屋中的桌子,泛着木材原本颜色。
  只是被打磨的十分光滑。
  方长取一张纸,铺开在桌上,用两块干净卵石当镇纸,而后泡开新笔,在砚台中加水磨墨。
  端坐于桌前,将手中笔尖在砚中蘸的饱满,在边缘轻轻刮了两下余墨,开始沉思:
  初次在自己所造纸上写字,应该书写什么内容?
  这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他笔尖悬于砚台上方,待到两滴墨汁滴到砚台中,也没有下定决心,是写“你好世界”?还是“方长到此一游”?
  斟酌了下,方长运笔如飞,手腕晃动,运笔潇洒如意,一气呵成,写出来的字却端正平和,朴实无华。
  纸上赫然呈现四个大字——
  “道法自然”。
  ………………………………


第88章 【待客】
  坐在仙栖崖边,看着崖下云雾和远处山川,方长将手中竹笛放在唇下,气轻吐,指轻按。
  很快,清脆悠扬的旋律,便回荡在山间。
  但听到笛声的鸟兽却不为所惊,只当是风穿林叶般自然之音,依然各自奔走觅食,干自己的事情。
  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
  曲终了,方长放下竹笛,蜷腿坐在石上,看着山下。
  他也只是闲来无事,才做此笛,竟然吹奏效果不错。
  这根竹笛,没有缠丝飘穗镶口,只是简简单单一根直竹所制,以软木做塞,上贴竹膜。
  因为并不专业,所以他也不知此笛是何音调,倒是音阶做的颇准。
  受这次成功鼓励,以后有时间的话,方长甚至准备多制几种乐器使用,比如烧个埙。
  山风吹来,卷起一角白衣,额边几根散碎发丝也随风微荡,只有其背后那柄长剑,巍然不动。
  白日照当空,从此处向山下望去,目力远及处,甚至能看到几缕炊烟,但这与自己无甚关系,方长感受着山中这份超脱逍遥,品味其中意味。
  心中一动。
  “诶?”方长回身,看向北面。
  他的视线聚焦在远方,似乎穿过了高耸后山,将手从袖中伸出,指尖轻轻掐动间,即将发生的事情才在心中清晰起来。
  “有趣。”
  方长对自己笑道,语气之间,甚至还有几丝期待。
  “那便去准备注备。”
  他拂衣起身,从崖边走下。
  不远处,牛妖刘阿牛正站在那里,叼着几根嫩草咀嚼,他眼睛盯在田中庄稼上,似乎在思考。
  连方长从崖边走过去,都没有将其惊动,想到这牛妖上崖已经有一段时日,他走上前,关切地询问了下对方修行:
  “阿牛,最近领悟的如何了?”
  刘阿牛素有静气,听到声音后,慢悠悠转过头,见来人是方长,开口道:
  “是方仙长啊……这些日子,小妖我一直在崖上,伺候这小块田地,行动间确实能感受到那丝机缘,但总是抓不住。”
  方长笑道:
  “有感觉就好,不要急,机缘这种事情,是求不得的。”
  牛妖低头连顿三下:
  “仙长,田中粟和高粱已经长起来,不再需要照料,小妖粗手粗脚两瓣蹄,那菜地也无法侍弄,每日里只是闲待在这里。故此我准备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去山里转转,待到收割时再回来,寻那机缘。”
  听到刘阿牛向自己辞行,方长略一沉吟,道:“散散心也不错,这山中于你没什么危险,等想回来时候再回来即可。”
  牛妖道:“那么小妖我这就告辞,仙长保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