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拯救山洪中生灵时,方长感觉到一种窥伺感,源头是远处的山尖上,于是他朝那个方向看了一眼,结果这种窥伺感瞬间就消失掉,见如此,他也不以为意。
又将一竹筒溪水放在火塘中,方长从旁边取了几片茶叶。
由于空气湿润,茶叶依然是一幅鲜翠的样子,这是他早上摘下来的一点,尚未用完。
想到山谷间浑浊的山洪,以及被山洪所覆盖的小溪,方长在心里夸赞自己有先见之明:提前做好竹筒备下几筒溪水,很是明智。
溪水的源头,高处那眼山泉,倒是未受影响,接下来需要取水使用的话,只能再朝上走一截,取泉水使用。
隔着栅栏门,方长看见不远处树上,白毛猴子和同类们一起出现,它们自有惯常的避雨地点,但即使如此,也无法避免毛发淋到雨水。
只见白毛猴子站在一根平直的枝干上,像犬一样趴平身子,从前往后使劲一抖。
水雾扬起,在夕阳下闪着细细的光,煞是好看。
方长笑了笑,继续手中的事。
…………
……
烧陶的第一步,是寻找合适的陶土。
它的原料种类还算广泛,只要质地单一就较为适用,甚至着急的时候,将普通泥土烧制成陶器也是可以的,但使用普通泥土的话,可塑性差,而且很容易开裂、变型,不耐用。
身上用藤条挂着几个空竹筒,方长背着筐子,轻盈的行走在雨后山间。
山风清新,暖阳宜人,草木翠绿,被大雨洗刷后的山间峭壁,也呈现出苍青颜色,淡淡的雾气弥漫之下,轻灵的不似人间。
上面那口泉依然在汩汩冒水,这是下面小溪的主要源头。
洪水过后,小溪所在的山谷一片狼藉,土石参差,溪水浑浊,估计需要好几天,溪流才能将那里重新冲刷成之前的样子。
掬了一捧饮用后,方长擦擦嘴称赞:
“好水!”
泉水的水质,比之前用的溪水更优。
以后有时间的话,还是多来这里取水为佳,这会让生活会更有品质。
他解下身上竹筒,在山泉下游几步处,撩着水洗刷了一遍,然后回过头,把竹筒浸入山泉灌满。
后面草木涌动,跟过来的白毛猴子从中钻出,观察着方长的动作。方长回过头对猴子笑道:“你来了?尝尝这里的泉水,很棒。”
猴子竖起尾巴跑过来,瞅了瞅方长,在泉水下游两步处俯下头,猛喝一通。
………………………………
第8章 【后山云海化横骨】
方长笑了笑,朝周围环视了一圈。
泉水这里地势更高,能够看到更远更广阔的地域,而且这会儿视线清晰。
身后山里景色生动,上方云气流转,模糊的显出山川草木之形,又似有虎豹鹿羊隐于其中,鲜活又生机勃勃。
山下是人间,人族气象昌盛,隐约可感受到恢弘气势。
唯有近处山村略有不虞。
诶?
方长定睛看去,见山下那座山村上方,缭绕着一丝衰败之色,又似乎有黑气缠绕其上,一时之间看不清楚。
云中山近处只有这一个村庄,村庄附近还有条官道,之前方长来到云中山时,直接从官道转了下来,没有经过这个小山村。
但考虑到樵夫步行能够前进的距离,不会有其它,那个小山村,应该就是樵夫林海所在的林溪村。
这是发生什么事儿了?
或者即将有什么事情会发生?
对于林溪村的情况,方长倒没有太过在意,因为以他的目力,可以看到林溪村上空的云气,衰败之余还孕育着一丝生机。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危机之下必然孕育有解决危局途径,方长心中暗叹:希望他们能够挺过这一劫。
对于这群村民们一起凑钱,为林海那位重病朋友看病的山村,方长略有一丝好感。
不过他知道自己现在掐算水平不够,无法立刻得出林溪村的情况,遂将其放在脑后,不去理会。
招招手,方长带着猴子继续在山间转悠。
太阳渐渐升高。
他在山岭中迅捷的移动,不时停下查看土质,白毛猴子则于不远处努力跟着——虽然它也不知道,自己为啥这么想跟着面前的人。
随着升高的太阳将阳光撒下,山间水汽升腾,那是之前雨水被蒸发而成,水汽与浓雾交织,渐渐厚实。
心中一动,方长回到仙栖崖后面的山峰,开始朝着上方爬去。
猴子犹豫了一下,也跟随而上。
一路上奇峰陡峭,怪石穿插,行进的颇是艰难,有时候还要去凌空拽猴子一把。
险峻的高峰,只有方长这样身手才得以上来,加上云中山偏僻无比,让这座峰顶不见丝毫人迹。
站在最高处,视野豁然开朗,一片无边云海,展开在方长眼前。
这里已经能够感觉高空的寒冷,风颇为凛冽。低头望去,仙栖崖被厚云所隔,完全不见。
四周云雾缥缈,高低围绕,如临大海之滨,波涛峰涌,浪花飞溅,层层叠叠的云海在日光照耀下,浮光跃金,瞬息万变,幻化万端。
此景让人不由得意迷神移。
感受到天地自然的广阔和壮美,方长颇觉心情开阔、思绪通达,就连呼吸也顺畅了几分。
不知不觉间,自己修为竟又有寸进,让人更为欣喜。
发觉旁边没有动静,方长转头看向一边。
这片云海,已是让边上白毛猴子看的痴了。
它身上发白的绒毛,在风中不停抖动,但是猴子却如僵硬一般,分毫不动。
这座山里,从没有猴上到这么高的地方。
冥冥中心有所感,猴子忽然动弹,摆出五心向天的姿势,方长见状,微微一笑,稍微往远处让了让。
从这个姿势来说,拥有四肢的猴子,相对于大多数野兽颇显优势,很多妖将关节掰断了都摆不出这种标准姿势。可惜天道平衡,猴子大多毛躁,难以开灵,更难修行,这只白毛小猴算得上是“整个猴群的希望”。
方长知道,它是准备炼化横骨,这是妖怪修行路上一大重要关卡。
风云似要汇聚,但因山顶之故难以成行,下方云中微微响起几声雷响。
炼化横骨虽然重要,却不会有太多阻碍,此猴未曾行恶,因果不缠,天人交感并不激烈,通常不会有天劫。
妖怪们通常会被卡在前面部分,白毛猴子遇上方长点拨,并在雨后随之来到山顶云海,是它的机缘。
风消云散,猴子口中发出“啵”的一声。
见此情景,方长明白猴子已经成功越过了这道门,他朝猴子伸了伸大拇指,笑道:“恭喜猴兄,接下来积蓄再巩固半天更有益,我先退了,还有事。”遂抽身下山,让猴子自己待在远处。
…………
……
云中山真个算得上物产丰富。
方长回到峰下,在四处山谷山坡转了转,轻松找到了合适的陶土,而且位置离着仙栖崖不太远。
方长为防止弄脏衣服,找阔叶在筐中垫上,抽出筐中薄石片,挖了满满一筐陶土,准备先背回去试验下。
周围山林依然气雾蒸腾、甚是潮湿,不适合找柴禾。
还好方长在下雨之前积累的柴禾够多,周围树林又广,他力气又大,柴禾填满了之前的窝棚,还在新屋子里装了一圈,他床铺下面也整整齐齐码着柴禾,还垫着大量干草。
重新将已经熄灭的火塘点起来,屋中潮气渐渐开始散去。
方长离开屋子,在门前挖坑和泥,他用的不是陶土,而是门前的普通泥土,烧陶需要先做一个炉子。
在地面挖了个小坑,方长用大块的泥先做了一个有洞的平板,放在一旁晾干,这是炉栅,需要烧制一下才好用。
接着,他开始给陶土加水,和成块后不断摔打,熟制,待到手感合适之后,才开始捏一些器皿,坛子、罐子、碗,做了四五件,同样放在旁边风干。
倒水洗了洗手,抹了把脸,方长给自己烧了筒茶。
器皿胚体风干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行,而炉栅也需要时间晾干。等待的时间里,方长计划给自己把床铺升级一下,同时继续打磨自己的小玉刀。
用小石凿,取出几根竹子劈开,截到合适长短,像竹排一样,并排捆在横竹片上。
试了试,还很结实。
不用安装床腿,他还是将这块竹制床板放在柴垛上,垫在干草和木柴中间,就能让睡觉时身躯更平更舒服,不用再被凸起的木节硌到。
方长吃了点东西,悠闲的午睡了一会儿。
此时他才真正找寻到一些“山野之人”的快活。
午后,背起藤筐装上石斧竹片,方长准备去发现陶土的山坡下,再挖一筐回来,反正路程不算太远,现在尚无要事,而原料总不嫌多。
辨认了一下方向,他选择了另一条路绕过去。
从一座山半腰路过时,方长偶然发现——连绵的山间荒草,掩盖了一座半人高的小庙,仅仅露出一角。
………………………………
第9章 【山神庙前会山神】
心中好奇,方长转换方向,走过去查看。
走到小庙处不算艰难,因为杂草掩盖中,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下,算是有些许人迹,小路直抵庙门处。
这座建筑很矮,用砖砌着,只有半人高,前后进深半尺,门楣上书写着三个毫无艺术感的字“山神庙”,近前查看,见中间并无塑像,只供着五个朱砂字“云中山山神。”
小庙地势不高,周围有冲刷痕迹,但是山神庙本身却没有受到洪水影响。
非常冷清,没有供品,没有香火,更没有庙祝——这种小庙根本塞不下庙祝,看痕迹,这里至少半年没有人来过。
方长是位修行中人,与这些地上正神不是一路,但是依然对这些维护天地秩序的神灵保持尊敬。
他在旁边折取细松木枝为香,运转法力点燃,上前插入那个半空的香炉,然后拱手为礼。
上面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山神。
当方长敬香时,收到一大笔香火的山神就知道了,然后宅在府邸里的山神赫然发现,竟然是上次遇到的那位修行人。
这是找上门来了?
心里怕。
山神有心躲到云中山深处去,又舍不得放弃这座经营了多年的府邸,以及作为根本的庙宇。
还在纠结中,就感觉上面的人敬过香,转头欲走,咬咬牙,山神一顿手中拐杖,出现在小庙门口,朝着正转身离去的方长喊道:
“请留步!”
方长扭头,见是山神出现,遂停住脚步回头行礼道:“原来是此山之主当面,在下失礼了。”
“不敢不敢”,山神赶紧还礼,恭敬地说道:“任此职位只是代天地管理此云中山,并不拥有此山,更不敢称此山之主。”
“在下姓章,可以称呼我章山神,或者云中山山神即可,小庙地方有限、条件简陋,难以招待万全,还望海涵。”
见山神礼数周全,方长笑道:“不知道章山神现身相见,所谓何事?”
原本内心仍有忐忑的山神,见方长待人温和、彬彬有礼,也是心下大定,这可能真是位道德高人,于是将缘由娓娓道来:“日前洪水之时,在下巡视山间,曾见到上仙于洪水中救助走兽,特代山中生灵致谢。”
“不敢不敢。”方长有一丝羞愧,因为他知道,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开始吃那些山中生灵——估计等陶器烧好后。
他继续对山神说:“在下投身云中山,在此修行,接下来多有叨扰。且所需物资饮食,需得自云中山里物产,还望章山神海涵。”
山神当然不敢说什么,他也并不在意对方使用山中物资,更何况,比起消耗掉的那些,云中山里多了位仙人,才是此次最大的收获。
即使不带来什么好处,也可以像现在这样,有个交流的对象,排解几百年来的寂寞。
对于方长提及饮食,山神心下也了然,他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仙人,都会选择餐风饮露之法。
于是山神再次拱手道:“上仙请随意取用,在下只是代管这里,并无有山,更遑谈山间草木物产。只需不滥用、不随意破坏,就不违在下职司。不知道上仙如何称呼?”
“在下方长。”
“方上仙当面,小神有礼了。”
山神将方长让到旁边树荫下的大石上,拿出板栗松子招待,双方相谈甚欢。
自从进入修行以来,不算妖怪,方长这是第一次接触非凡之人,自然满是好奇。而山神被当年县令敕封在此处几百年,也憋了几百年,因职责所在,没法去周围其他神灵之处串门。
故这次交流,双方都颇有收获。
尤其是云中山山神,他没想到方长对大道理解极其精妙,颇有收获。虽然山神土地城隍之类正神不走修行路,但这些理解对他们依然大有裨益。
由此,山神也对方长更加恭敬,“上仙”喊得愈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