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地公客气了,吾正好路过虎桥镇,忽然想到便过来探望下。”方长带着胡云还礼,而后跟着吴怀锦,一起走入洞府。
  奉上茶水点心,土地问道“旁边这位是?”
  “噢”,方长指了指胡云,给土地介绍“这位是胡云,云中山章山神朋友的孙子,此次是带他下山一趟,见见世面。”
  吴怀锦点点头,而后陷入了思索。
  似乎是被触动了记忆,他冲着胡云道“胡云,姓胡……云中山胡风是你什么人?”
  “那是我爷爷。”
  “果然,怪不得这个姓氏耳熟,原来是胡风的孙子,是故人之后啊,好多年没看到他了,你爷爷如今怎么样?”
  听到这里,胡云脸上有些黯然“我爷爷已经去世了。”
  “节哀。”
  吴怀锦有些唏嘘,拍拍小狐狸肩膀,安慰了几句。
  然后他转向方长问道“方上仙,不知道这次带胡云下山是为何?故人之后,在下不能坐视不理,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还请言说。”
  方长笑道“只是带他感受下人间,既然土地公有言,那正好了。我准备带胡云去宁河府府城,本来也准备去拜访下城隍。”
  “土地公您和城隍熟识,不如修书一封,让赵城隍顺便看顾下这胡云,毕竟我将他安顿下之后,就要离开。”
  土地立刻答应下来,而后两人聊起了,为何吴怀锦会认识胡风。
  旁边小狐狸,也在支棱着耳朵,听着自己爷爷过去的故事。
  “……我认识章淳很早了,他刚刚上任的时候,收到消息我就派信使去递了柬书,而后就在边界处见过面,相谈甚欢,成为朋友。”
  “至于胡风,那要到上次天下乱的时候,由于山神土地不能轻易过界,所以很多事儿都是胡风跑来联络,我见他的次数比见章山神次数多得多。”
  “那时候他很年轻,是个富有正义感的好妖怪,他和山神联手,在山里惩处强人,扶助弱小,救了不少人。”
  “胡风有那份德行加身,想必不会在轮回路上待很久,说不定早已经投胎转世,往生富贵人家,新起点比这辈子不知道高多少,当为他高兴才是……”
  听到土地公吴怀锦这番话,小狐狸深深点头嗯着,眼噙泪光却面带笑容,应当是又想起了爷爷,并为他高兴。
  喝了几杯茶,拿上吴怀锦写给赵城隍的书信,正准备告辞时,土地公悄悄向方长问道
  “上仙,这天地大劫已起,小神我心里惶恐的很,不知道如何才能避灾免祸,不被应劫?”
  ………………………………


第163章 【准备束脩】
  虎桥镇土地公吴怀锦的问题,有些触及到了方长的知识盲区。
  他有些疑惑地问道“神祇也会应劫?”
  土地公一声苦笑“当然也会应劫,有情众生都无法避开,只是相对于普通人来说,神祇由于不常现于世上,损失率一向很低,而且死讯往往不被普通人所知而已。”
  方长略带歉意,说道“对此在下确实没有太多了解,不过,此次大劫走向,也被天机所遮蔽,想来应对方式,只有尽人事听天命而已。躲藏也无用,不如照常生活修行。”
  沉默了下,似乎突然想通,吴怀锦道
  “上仙说得对,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多谢解惑。在下守好这一亩三分地,做好本职便是,即使有事情发生,也自当坦然应对。”
  辞别了土地公,去寻找客栈的路上,旁边闷头不语的胡云,对街道两旁的繁华景致,似乎失去了兴趣,一直在思考。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问道
  “先生,我这次下山,会不会历劫?”
  方长转过头,仔细看了看小狐狸的头顶,笑道
  “这个我也说不好,不过我见你福缘深厚,想来能够安稳渡过这段时间……希望如此吧,平安才是大福缘。”
  小狐狸点点头。
  前方就是客栈,但方长还是第一次来这家店,不过里面条件简陋的很,只是有床铺桌椅,供应热水灯火,甚至无力提供餐食。
  …………
  从城隍赵荣处出来,方长对胡云说道
  “我们先去吃些东西,而后到市场看一看,准备几束干肉和四色礼物,去那县塾里看看。”
  “好的,方先生。”胡云乖巧地点点头。
  他们一大早离开虎桥镇后,便一直向南,来到宁河府府城。
  方长这是第二次来这座城里,但在宁河府府城,他还是有熟人的。
  之前为刘长青含冤之事,他曾经和刘阿黄一起来过这里,并拜访了本地城隍。
  于是缴纳城门税进城之后,他带着胡云,备了点简单礼物,携带着吴怀锦那封信,直接去了城隍庙拜访。
  见到之前结识的“高人方仙长”到来,城隍赵荣很是高兴,和方长相谈许久。
  见到吴怀锦写来的信之后,更是拍着胸脯,承诺若是胡云在这宁河府城中,有危险或者难题,可以直接来城隍庙求助。
  而后,方长才准备安排小狐狸。
  他的计划是,筹备份束脩,给胡云找个地方,读书识字。
  从城隍庙里走出来时,天色已经到下午,秋阳正烈,原本乍凉的晨风然不见,路上行人们额头重新见汗,有条件的则减薄了衣服,换成了夏天装束。
  “想吃点儿什么?”方长问旁边胡云。
  “我头一次来城里,不知道有什么,跟着先生罢,不挑食。”胡云说道。
  “唔,那就随便找个地方便好。”他也不挑拣,直接找了最近的一个小饭馆,领着少年便直接钻进去。
  这里着实也简陋,售卖的饭食很单一。
  店家蒸了大桶粟饭,配上大锅炖菜,按碗出售。
  炖菜内容挺丰富,白菜、粉条、葱段、蘑菇、豆腐、丸子,还有些肥肉片夹杂其中,俱都炖的入味。
  由于经年累月做同一种食物,厨师的手艺十分纯熟,饭菜虽然形式单一,但是味道很好,所以店里顾客挺多。
  两人要了四晚粟饭,各自吃了碗炖菜。
  小狐狸对粟饭炖菜评价很高
  “这餐饭真好,我感觉,这比伏虎饼还要好吃些,但是不如羊肉面。毕竟这粟饭配炖菜里面食材种类丰富,有饭有菜,还有汤水,对比之下,伏虎饼的味道实在太单一了。”
  方长笑道“而且从实惠上来说,还是这个更好些,伏虎饼里放了大量糖和荤油吗,加上名声在外,价格偏贵些,你以后独自在人间生活,需要多注意些这种事。”
  此时他们已经结完账,走在去市集的路上。
  胡云这才有时间,仔细看看这座城池。
  城里建筑干净整齐,风格近乎一致,明显有着统一规划,这是虎桥镇上不会出现的情形。
  两旁来往的行人,比虎桥镇更多,而且不像虎桥镇那样,除了衣衫简朴的镇民,便是风尘仆仆的往来客商,城里的行人种类丰富,让小狐狸有些目不暇接。
  他活泼地对旁边方长说道“先生,之前下山进了虎桥镇,便以为是繁华的好去处,没想到进了城才发现,这里比镇子大很多,也繁华太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日后我是要在这里待着么?”
  方长笑道
  “没错,等会儿备好束脩,我们直接去拜访县塾塾师,请他收下你这蒙童,我再给你找个住处,留些钱财。”
  “接下来,好好学习,好好读书识字明道理,好好体会这烟火人间,修行前行的契机便在其中。”
  胡云连连点头“嗯嗯。”
  “另外,这城里的各种动物,都是有主的,不可偷人家鸡吃。”方长叮嘱道。
  “啊?哦。”
  脸上闪过丝失望,继而变得有些微红,小狐狸将这项也暗暗记下。
  “嗯,集市到了。”
  方长停止了当前话题,指着前面。
  从这个街口向前,是一大块方形空地,地面铺着青砖,里面一片片摊位,如条篦一般,整齐列在空地上。
  微微扫视,便可看到这里货物极其丰富,粮食,布匹、菜蔬、副食、陶瓷、金属器物、玩具、家具、胭脂水粉、各色工具……满满当当,却又条理分明。
  这里不像外面城镇,摊位都是常设。
  往来的顾客也很多,他们货比三家,寻找最物美价廉的摊位后,便各自大力砍价,双方往往如扯锯般,得出个中间价位。
  方长打开包裹,取出一贯钱,挂在胡云手上,说道“接下来你一个人生活,少不得要买菜购物,这些钱你拿着,去买束脩所需各项,算是锻炼。”
  胡云有些忐忑,咬咬牙接过,转头走向集市。
  半个时辰后才回来。
  他完成的很好,没有被宰,但也没能砍成价,倒也买齐了束脩所需各项。
  “很好,走吧,我们去塾师家拜访。”方长笑道。
  他早已经打听到了具体地址,但是敲开大门后,尚未说出来意,两人便遭拒。
  探头出来的塾师家人,几率对他们说道
  “客人请回吧,我家主人今日不见客。”
  ………………………………


第16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为何?”方长有些疑惑,出声问道。
  “唉,家事,都是家事,实在是对不住阁下了。”开门的家仆有些上年纪,额头皱纹深深,鬓角已经有了白发,看起来忧心忡忡地摇头叹气。
  “那实在是不巧,我们改日再来。”微微拱手,方长礼貌地回复道。
  而后他带着胡云转身离去,身后大门吱呀一声,重新合上。
  这条街巷不宽,人少而安静。
  街面铺了青石板,材质坚实,虽然磨损的已经不复当年那样平整,但也没什么灰尘,带着今天洒扫过的水印。
  两侧院墙风格一致,都上了年头,有着岁月的斑驳痕迹,都清理的很干净,偶有损坏也被修葺过,说明两侧院里都是殷实或者有些身份的人家——作为县里塾师,刚拜访的那家自然也在此列。
  拎着没能送出去的干肉,缓缓往街巷外面走,方长对旁边捧着堆盒子的胡云,轻声说道
  “我们找家客栈先住下,过两三天再去一次,希望到时候那位李先生,已经解决好了家中事。”
  “如果依然不成,还有个备选去处,我可以带你去兴庆府,那里有两位德高望重的简先生,他们正在办学。兴庆府里几乎所有读书人,都是他们的学生。”
  “不过与其余各处都不一样,为了让教育惠及更多人,他们正在广招学生,学费极低,原本,那才是最适合你的好去处。”
  “但天下大劫将至,不知道会在人间造成什么程度的影响,故而选了宁河府,毕竟这里有赵城隍照拂,安得多。”
  “多是事情真有不虞,此处离着云中山也近,你可以放开脚力,逃回山里避祸,故而此地风险相对少很多。”
  少年胡云听了连连点头,对于方先生说的这些,他缺乏理解,听得也似懂非懂。
  不过他还是选择相信方先生,反正自己不会被卖掉。
  方长的耳力远超平常人,他忽然心中一动,脚步放缓,继而停下。
  感觉到旁边人忽然降低速度,胡云有些疑惑“怎么了?方先生?”
  “事情或许出现了转机,有趣。”
  他听到,后面院落里,有个缓慢而迟疑的脚步,已经转悠了很久,刚刚那个家仆关上门后,似是回头便碰见了脚步声的主人,接着出现几句对话。
  “富贵,有客人上门么?是什么人?”
  “禀主人,刚刚是一个年轻人带着个少年上门,手里捧着礼物盒子,还有一捆干肉,应当是来上门拜师。之前您吩咐不见客,我就给挡了回去,那年轻人说,过几天再来拜访。”
  “嗯……”提问的便是那县里塾师李先生本人,他应当是思索了下,而后说道“普通客人当然不见,不过有孩子要上学……富贵,你出门去看看,若他们还没走远的话,就请回来,我见上一见。”
  “遵命,不过主人,后面再来客人挡还是不挡?”
  “挡,依然要挡,不过上门拜师的除外。”
  “好嘞。”
  这一切都被方长听在耳里,刚停下脚步,后面院门吱呀一声开了,还是刚刚那位上年纪的家仆,冲着他们背影高喊道“二位请留步!”
  待他们两个转身看过来后,富贵又高声喊道“我家主人要见你们。”
  天下间家仆对于主家的称呼很混乱,没有一定之规,有的喊“老爷”、“少爷”,还有的会喊“主人”、“主家”,甚至还有混用的。
  不过二者之间,人身依附关系比较弱,和称呼无关。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雇佣制,通过官方认定的契约确定主仆关系,以及双方权责,而且由于规矩,不允许签终身约,最长只能十年长约,对仆人子女无限制,即不允许“家生子”的出现。
  这是许多许多年前,某位人皇定下的规矩。
  遥遥冲着门口拱拱手,方长带着胡云,转身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