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情感,只不过,有的人喜,有的人悲,有的人哀,有的人乐。
  人类的悲欢其实并不相通。
  甚至互相听见,还会觉得别人只是比较吵闹——但方长并不觉得他们吵闹。
  他只是缓缓地走在街上,饶有兴趣地看着这所有一切。
  然后,许久以来,都只是在不断积累的修为,又像突破了藩篱般,猛地窜了一截,便如那春至花开、水到渠成。
  ………………………………


第166章 【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
  自从走上修行路以来,突破像吃饭喝水那样简单和平常。所以这段时间,方长甚至忽略掉,自己的修为有些时候没有突破了。
  故而,走马观花般,观察体悟着闹市景致时候,忽然进境,让他有些惊讶。
  这里竟然也是感悟自然的契机之一。
  但方长并未过多在意,而是找个酒馆,给葫芦中补充了些高粱酒,而后穿出这处设在城墙内的集市,出城门吊桥,顺大路朝着城外走去。
  悠游自得地走在路上,任由田野上的风摇动衣角,方长单手拎着葫芦,小口喝着,漫无目的的顺着路朝前行去。
  这葫芦采自仙栖崖上早课石旁,是他亲手栽种亲手制作,本就灵韵极足。
  又被他一直以来带在身上挂在腰间,更是与众不同,用它装过的酒水,味道会变得更佳,清冽甘爽,内含灵意。而且别看这葫芦个头不大,若是装上酒,现在得用几大坛酒才行,不过方长暂未尝试过将它彻底灌满。
  身后是清成府府城。
  他自送胡云去上学,自宁河府出来后,兴之所至,一直朝着府城东南行走。不知不觉间,便就过了州界,来到了宁河府东南,龙安府正南的清成府。
  此次出游,方长只是按冥冥中预感,随心所欲前行,并未有确切目的。
  道路上的行人,对这个白衣负剑、英俊潇洒,手里还拎着个酒葫芦的年轻人,并未流露出过多表情,这世上江湖人分布很广,数量很多,出没在天下各处,而且各种装束都很寻常。
  何况他只是衣服白的雪亮,经常行路的人,早就已经见怪不怪。
  道路在前方交叉,这条路从西北通向东南,在前方就到了尽头,搭在一条东西朝向,更宽阔的官道上。
  嗯,丁字路口。
  这里有个小小村镇,或者说,规模就是个村子,但是繁华不下小镇。
  附近倒也农田平整、土地肥沃,在方长看来,此地风调雨顺已经多年,自当五谷丰登,但这小村挨着道边,村民们思维活泛,还是“靠路吃路”,办起了各种营生,都很红火。
  抬眼望去,小村镇上方云气,一幅繁华兴旺之象。
  看了看已至半空的太阳,方长将葫芦系回腰间,走到前方一棚子里。
  “师傅,来壶茶。”
  “好嘞客官,这里有鸦舌、水峰、云叶、烟雾红,您要哪种?”摊主立刻问道。
  “最便宜的那种就好。”听到摊主问题,方长回答。
  他对于茶水并不挑剔,能喝就成,毕竟无论哪种,都不如仙栖崖上自制的好。其实要壶白水也一样,不过想来摊主不会肯售卖。
  这里时刻有热水在翻滚,摊主麻利地泡了壶茶,拎到方长桌前,又拿过几个杯子,对他说道“客官您慢用,这里还有各种茶点,是否要来点?”
  “不必。”方长说道,而后他叫住了准备离开的摊主“师傅,这里有没有什么吃的?”
  “当然!”见对面客人想要吃食,摊主瞬间来了兴致“这里虽然卖茶,但背后就是自家院落,地方宽敞方便,有齐的灶台炊具,每天随时能提供饮食。”
  “客官您要吃饭的话,这里有粟米饼面,厨下还有鲜肉,有鸡蛋,也有自家种的芹韭蒜薹,随时可以炒些菜送上来。除此之外,还有些山村土酒,有些自制卤味,有村里老王家做的五香花生米,您要些什么?”
  想了想,方长说道“来瓶酒,盛碗粟饭,再炒个蒜薹肉丝、韭菜鸡蛋,还有那卤味切了装上一盘,再上一碟花生米,先这些,不够再要。”
  说罢他拍出几串铜钱在桌上。
  摊主神色很是高兴,快速而仔细地数了钱,拿出了对应数量,便和方长说着,飞速朝后面走去“客官稍等,上菜很快。”
  方长点点头,慢慢等待。
  他吃饭上从不吝啬,毕竟自己银钱不缺,只要能带在身上,便要多少有多少,就算不够了,也能饿上十天半个月,回仙栖崖拿钱。
  家里有矿就是好。
  修仙有成不吃不喝也不怕,亦挺好。
  摊主动作很快,待方长刚刚喝了两杯茶,就把卤味拼盘和花生碟子端了上来,又抱了坛子酒过来,拍开泥封,又送上几个瓷碗。
  卤味盘子里面,是一些诸如耳朵、心、肝、口条、头肉之类,虽然调料种类不多,但煮的透卤得透,而且分量十足、颜色新鲜,看起来很是诱人。
  刚给自己倒了碗酒,还未饮用,就看一只车队在不远处停下。
  这些车不装货物,上面只用圆木致密地钉了笼子,前面用驽马拉着,隐约能看到里面有人,被粗大地镣铐锁在笼子上。
  原来是一长串囚车。
  令方长有些注意的是,囚车两边有大群江湖人,似乎在护送?
  押车的差役警惕的看着旁边江湖人,也警惕地看着四周,包括村镇里所有人,也包括方长所在这个饭棚里的人,也不知道是敬业,还是担心有人上前劫了囚徒。
  应该是时间将近正午,准备来这里休息吃饭。
  如此倒是和方长走到一起去了。
  另一件让方长有些注意的,是两旁的江湖人中,有他熟悉的面孔。
  由于并未开启“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状态,正扫视两侧能够吃饭地方的他们,也自然发现了方长。
  那一男一女迎过来,走到桌边,看了看四周,低声惊喜地问道
  “可是方仙长当面?”
  方长伸筷子,指了指对面座位“相逢便是有缘,请坐,一起喝碗水酒。”说罢,他对旁边摊主说道“师傅,加两个酒碗,添两幅筷子,粟饭也要两碗,再切些卤味来。”
  “好嘞。”
  见摊主应着,方长扭回头看着面前,神情拘谨,行为却洒脱的两人“请叫我方先生就好,当日一别,二位竟然同行了。”
  对面那位男子拱拱手,笑道”当日茶棚一别,先生风采依旧,真是让人不胜向往。“
  ………………………………


第167章 【草莽英雄们】
  来人正是柳元德和于青菱,那两位之前遇到过的大劫主角。
  前者依然是书生打扮,虽然依旧有些文弱,但随身带了柄短剑,增添了不少阳刚气,衬托的面貌更为英俊。
  后者作为江湖女侠,依然是一身红衣,英姿飒爽,腰间也挎了兵刃,是一只笔直细长的刀鞘,鞘口露着纤细刀柄,用布带缠得整整齐齐。
  方长运目力看去,两人身上依然滚滚风云汇聚,有着四方气势云集之象,而且威势更甚。
  看来随着大劫过程发展,他们作为主角,已经开始逐渐走向舞台中央。
  坐在侧面的于青菱看了看方长背后灵泉剑,作为一名高级武者,以她的见识能看出来,这柄宝剑虽然装饰简陋,却自有风采内蕴其中,虽然外观平平无奇,但似乎随时能够出鞘,现出凌厉锋锐的绝代身姿。
  她心想,这该就是传说中,方仙长在云中山里,和断绝水源的妖怪斗法时所用仙剑?
  听闻当年那场大战撼天动地,飞剑穿梭,法术乱轰,山崩石裂,天空都是红色火光,最终眼前方仙长技胜一筹,将那妖怪制服。
  不过她只是念头一闪,并未走神。
  对于方长问话,于青菱笑道“当初道边茶棚相别后,因先生的关系,我与柳兄结识,相谈甚欢。正好柳兄是兴庆府本地人,准备回家备考,而我也要去兴庆府投奔大伯,因而顺路,遂相约同行。”
  “到了兴庆府后,也是机缘巧合,我大伯家和柳兄家相距不远,故此我们俩平日里多有往来。如今出了这档子事,便一同踏上路途,正好于这里遇到先生。”
  “若先生不嫌弃,可以称呼柳兄为元德,称呼我为青菱就好。”
  点点头,方长和两人碰了下酒碗,问道
  “不知道外面这些囚车,是为何而出现?里面关押的什么人,竟然有如许多江湖人士护送?而且二位也在其中。”
  柳元德和于青菱正待回答,旁边摊主端着两个盘子走过来。
  乡村小店虽然粗陋,但有一项好处,那便是分量十足。两个盘子足有小盆口大小,里面菜肴堆得满满,冒着尖儿。
  一盘蒜薹肉丝,瘦肉丝炒了糖色,色泽深红,十分诱人,蒜薹根根脆嫩,两端深色,上面还隐约可见些细碎盐粒,混了几瓣拍碎同炒的熟蒜,吃起来味道浓郁,却有爽口感觉;
  另一盘是韭菜鸡蛋,韭叶细窄,颜色嫩绿,不老不柴,鸡蛋黄的耀眼,在油中煎炒的边缘微焦,与韭菜混炒一起,散发着香气,吃起来顺滑多汁。
  方长立刻招呼摊主,把粟饭端上来。
  摊主又依照刚刚的吩咐,又端了一大盘卤菜,放在桌上。对面二人看起来饿了,捧着碗狼吞虎咽,于是三人一起,大快朵颐。
  柳元德游学经年,朋友很多,故而酒量不错,于青菱是江湖女子,自然也颇有酒量,再加上这里的村酿劲头不大,倒也喝的欢畅。
  待到坛中酒水下去大半时,不等方长询问,柳元德就开始说外面情况
  “外面这些囚车,关押的是好人,或者说,好官。”
  “当今天下乱象已显,许多地方好日子不再,有些地方经济凋敝、饥荒四起,有些地方兵荒马乱,出现大量骨肉分散、流离失所,甚至白骨露野、鸡鸣不再的悲惨情况,让百姓们痛心疾首。”
  “而人皇自从纳了几位美人后,不理朝政,将政务大量交给她们带来的人,终日里只是胡天胡地,有负黎民,实在是让人气愤。”
  “朝中有位大官,叫左良平,官至郎中令,平日里素有威望,他不畏形势,纠集了一批心有正义的学生同僚,共同上书劝谏人皇,声势浩大,很多百姓寄托了希望。”
  “可惜时势不顺,这些人被那些窃权的小人,不经有司不论罪名,直接打为逆党,俱都抓了起来,即使朝中其余正义之士竭力争取,也被判了流放五千里,真是天日昏暗。”
  “平日里,这些被抓的人们,多有为百姓黎民仗义执言、或者施展善政、或惩强扶弱者,大家感念其德,又听闻那些小人们,要在半路对他们不利,便纠集起来随行护卫,也有家庭殷实的百姓资助我们。”
  听到这里,方长仰头干了碗中酒,评价道
  “原来如此,都是壮士!想来,太阳终究有再次升起的一天,沉冤必能得雪。”
  于青菱和柳元德神情沉重,拱手施礼“多谢先生吉言。”
  方长接着问道“两位是怎么加入了护送队伍的?”
  柳元德喝了口酒,润润喉咙,然后微微点头道“当消息传到兴庆府时,我和于姑娘都义愤填膺,于是收拾行囊告别家人,结伴迎上了囚车队,加入了护送行列。”
  “我们路上倒也清除抵御了一些危险,由于在下识文断字,智计不缺,而于姑娘武艺高超,冠绝群雄,于是被大家推为头领之二,担负更多更重的任务。”
  于青菱在旁边说道“我本是江湖人,参与这些江湖事本就应当,倒是柳兄,为了此份义事,连科举都放弃了。”
  “而且柳兄虽然是书生,却并不文弱,竟也有些武艺在身,短剑用的甚是凌厉,又智计超绝,多次指挥若定化解险境,令群雄钦佩,也让小妹十分佩服。”
  这番话让柳元德面色微红,摆手道“于姑娘谬赞了,你武艺绝伦,敌人没有一合之对,才是队伍里真正的顶梁柱……”
  不提两人互相夸奖谦让,周围护卫的江湖人和差役们,也俱都吃饱喝足。押送囚车的差役们,通过囚笼上特制的孔洞,为囚车中的人们递了饭食,然后准备上路。
  有人过来拜见于青菱和柳元德,二人以遇到故旧为由,让他们先去忙。
  柳元德问方长道“多谢方先生宴请,今日还未询问,先生此次出山,是为了去哪里?做什么事?”
  方长笑道“在下乃是山野间一散人而已,倒也没有固定目标,只是兴之所至,顺着这条官道不断前行,观赏两边景致,体会这繁华人间、纷纷世事而已。”
  于青菱和柳元德互相看了眼,然后他们对方长发出邀请“既然如此,看先生所行方向,与我们顺路,不如一起同行?”
  略一沉吟,感受了下灵觉与本心,方长没未拒邀请“好。”
  喜色顿时爬上二人眉梢。
  …………
  这大队人马若是动起来,也需要很多准备,人喊马嘶间,差役们用了不少时间,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