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神听出了些许话外之意,脸上闪过不加掩饰的喜色:
  “按照惯例,对于这些山野淫祀,自然是斩草除根,不留片瓦。不仅是我们,据说连山下人间那些官府,遇到此类情况,也会彻底铲除之。”
  “至于困难……太多了。”他摇摇头,继续对方长说道,“但最大一点,还是我的修为不足。这些年来缺乏香火,修为进境很慢,又被那些草头神欺负,算是陷入了恶性循环,越没修为越受打压,从而修为进展越缓。”
  闻言方长倒是高兴,他本就有意除掉那些淫祀,如今福德正神也有同样想法,自然更好,他来做这种事情,很恰当。而实力不足,反而只是小问题。
  “既然山神有意,在下自当助一臂之力。”
  方长笑道,而后从背后解下灵泉剑,看了看,连鞘递给山神:“请用此剑。”
  “使不得!”
  山神赶紧伸出双手,郑重接过,待要推辞,却觉得握住这柄灵剑的手强健有力,身躯也轻盈舒适,顿觉不愿松手。他停住话头,轻轻打量着手中这柄灵韵充盈宝剑,自信心渐渐鼓胀起来。
  片刻后,山神目光坚定下来,佝偻的后背也直起些许,对方长说道:“多谢上仙正义襄助,小神去去就来!定要将那些伪神断了根儿!”
  方长拎起碎了柄、用麻绳代替把手的茶壶,给自己倒了点草药茶,缓缓举杯道:
  “静候佳音。”
  山神拱拱手,消失在原地。
  慢慢品着茶,方长在山神洞府默默等待,感应着远方动静。
  很快,周围灵韵传来几丝震动,隐约还能听到哀嚎声,而山中气势为之一肃,正气朗于天空。
  俄顷,山神提着灵泉剑回来,双手捧给方长:
  “多谢上仙借剑,真是好用!”
  ………………………………


第195章 【是山神显灵么】
  多年重负一朝得脱。
  山神语气中很有扬眉吐气之感,佝偻的后背,也再次直起来些许。
  刚刚那会儿,或许是他出任山神的这百十年里,最意气风发的时段。
  手执上仙所借宝剑,他毫不停顿,带着满是自信、又有点破釜沉舟的心理,直接杀上了那几家淫祀所祭拜神灵的洞府。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山神没多废话,直接动手。但对方没有来得及转过念头,还像惯常那样嘲讽他,甚至质疑他是不是发了疯,竟然飞蛾扑火。
  山神沉默不语,只是仗着手上灵剑,用力刺击斩削。
  于是对方的嘲讽声忽然变成了哀嚎:无论是利爪还是尖牙,在这锋锐无匹的仙剑面前,都一分为二。
  敌人尚未来得及求饶,就已经在剑下伏诛。
  待到除尽恶神,他还站在原地,愣愣待了一会儿。
  然后就是无尽唏嘘。
  当年甫一上任,刚刚知道自己的身份,和接下来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的山神,就被刚刚伏剑的几个痛殴一番,并进行了诸般威胁,若不是这份职位怕是连性命都保不住,那份屈辱痛彻身心。
  后面更是连香火都没有,只能在山中苦捱度日,遇到对头们还要被迫行大礼,并受到言语上的侮辱,还会看对方心情挨揍或者被破坏劳动成果。
  平时里,山神总是盼着早点结束任期,重进轮回,不再受这番苦。
  没想到今日幸运遇到高人,仅凭相借的一柄宝剑,便就翻身在上。
  真是上天开眼啊……
  待了一阵,山神才转身回去。
  高人还在自己洞府中等待,不能怠慢,需要赶紧将灵剑还回去才是。
  …………
  上山村和下山村陷入了惶恐之中。
  两村的青壮此时都不在,留下的只有老弱妇孺,骤然遇到怪事,纷纷慌乱起来,说什么的都有。
  对于很多村民来说,甚至有天塌了的感觉。
  毕竟长年累月祭拜,隔三差五就去上香,并以之为精神寄托和生活一部分的几座庙,忽然一起塌掉……对村民们来说有些壮观的场面,震撼了不少人心神。
  有人对起因各种猜测:
  “……怎么回事儿,难道是神灵们发怒了?”
  “……会不会是对我们祭拜山主不满……”
  “……他们怎么还没回来啊……”
  还有人在废墟前趴地跪拜连连磕头:
  “……求求了,要是有怒火朝我发,饶了我儿子他们……”
  “……黄花神、五石神、瓦刀木神莫要降罪,愿四时花果供奉不停……”
  更有些人只是乱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甚至连晚饭都没有几家开伙做。直到有眼尖人,看见附近山梁上的一列身影,高兴地喊道:
  “他们回来啦!”
  似乎瞬间获得了主心骨,有行动能力的人,立刻迎上去。
  闹腾了小半个时辰,归来的队伍才来到村口。
  晚霞已经铺满了半个天空,但是成功给山主进过贡,喜滋滋回家准备吃晚饭的村民们,却被泼了一盆冷水。
  两个村子的人零散待在谷中,手足无措,附近不远处,原本修葺的比任何一家屋子都好的庙宇,变成了废墟瘫在地上。
  “咋回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看到这幅罕见情形,他们急切地问村人。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回答道:
  “谁也不知道咋回事儿,似乎是打了几个晴天霹雳,出门就发现几座庙都塌了。刚刚有人清理了下,里面神像俱都粉碎,完全看不出形状。倒是檩木砖瓦大都完好,也不知道怎么就忽然塌了,而且是一齐倒塌。”
  青壮们也有些手足无措,站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时候,几个村民忽然发现旁边,多出了一位白衣负剑的陌生人。
  人多胆气壮,有人直接出声问道:
  “客人从哪里来,找谁?”
  陌生人的外貌和气质,和这多尘且破旧的山村,并不搭调。有那经常进城,见识比周围人多一些的,在心里感叹这人就像画里走下来的一样。
  听到问话,对方指着旁边废墟,轻轻一笑,令周围人如沐春风:
  “不用太担忧,这是好事儿。”
  “从这里往南偏西一点,走十二里,在那处遍布松柏的山坳里,石壁上有个山神庙。得空的话去寻找到拜一拜,上几炷香,无需什么供品,山神自能保佑一方平安。”
  周围人惊疑不定,互相交换眼神,也没人搭话。
  倒是方长说完话后,潇洒地一转身,便朝远处走去,就在山民们眼前,骤然消失不见。
  “没——没没没了!”
  “人呢??”
  村民们瞬间鼓噪起来,引得刚刚没有注意此处的人,也纷纷转过头来。刚刚见证了此事的,更是立刻开始添油加醋跟别人说,尤其是陌生人刚刚撂下的那句话。
  很快,大家都信了。
  有那年纪颇大的老者抚着胡须说道:“当年有过传言,附近确实有个山神庙,不过大家都没见到,也没人去找,都忙着祭拜这些黄花神五石神。没想到今天终于知道了地方,看来这些庙倒塌,也是山神手笔。”
  大家议论纷纷,都表示事不宜迟,明天一早就筹备出发,去寻山神庙。
  还有人建议,将倒塌庙宇中那些砖瓦梁木带上一些,若是山神庙有损坏处,就给修葺下,以取悦神灵。
  更有村民感叹道:“刚刚那就是山神本人吧?”
  周围人皆点头赞同。
  一个中年人说道:“必然是山神本人,刚刚出来说上两句,而后突然消失的情况,就像话本里的故事一样。”
  “可惜我进城次数不够还没怎么学会,不然也想去城里当个说书先生,到处讲给人听。”
  大家耻笑道:“你又不识字,怎么编故事?就算你突然开了窍,那些说书先生编出来故事也是行会和师门的,个个要交份子,穷困潦倒,走那条路你是要饿死全家人么。”
  中年人不忿,争辩了几句,还是败下阵来。
  有老者换了个话题:“但刚刚那真是神仙气度,是山神本人没跑了,以后咱们等丰年有了余钱,可以考虑给山神塑个像,就照着刚刚那样子。”
  周围人继续点头赞同。
  倒是不远处,开启了“相逢何必曾相识”效果,正自在离开,还没走远的方长,听得脚步一顿。
  然后他摇摇头,继续远去。
  ………………………………


第196章 【奇特山谷】
  在单调的路途中,见到同类,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儿。
  天气愈发寒冷,人们于屋外活动的频率都大大减少,尤其是在北方。这种环境下,厚实的墙壁和温暖的火焰,才是最能够抚慰人们心灵的东西。
  但是在小镇外一颗大松树上,方长看到个人。
  修行人。
  对方在树上,搭了个简易的窝棚样容身处,应当是一直住在里面。
  方长看到他时,他正坐在树屋门口,在寒风里晃着光溜溜的双脚,就那么看着远方。
  十分的特立独行。
  而且看外面寥寥几个人看向他的眼神,方长知道,对方并不能被世人所理解。估计在周围百姓们认知里,树上这个人不是疯子就是精神有问题。大家已经见怪不怪,随风传来那些对话里零散透露的信息,也佐证了这点。
  但是树周几里,随着离树愈近,而愈发高涨的灵气水平,则确切的告诉能够看到这场景的人:树上这位,并非凡人。
  他上前几步,仰头看着对方,道:“今日天色不错。”
  树上人似乎也早发现了方长,只是没有动作。听了这句话,他才慢悠悠的收回脚丫子,从窝棚里趿拉上两只麻鞋,轻轻跳下树来。
  落地并无声音,就像装了猫爪的肉垫。
  他随意地走向方长,点点头:“嗯,天色确实不错,客人来我家坐坐?”
  “好。”方长跟在他后面,轻轻一跃,一齐来到了这株大松树上。
  虽然是冬天,但松柏等树依然长青,只是针叶的颜色黯淡了些许。树干平整易坐,不似皂荚树等还要靠皮肤去压碎长刺,还有淡淡松枝清香。
  这个修行人的窝棚,明显装不下第二个人,而且看对方虽然修为深厚,却必然走的是个不为外物所惑的路子,也不会着力经营住处、拓展内部空间等事。
  故而那个树上的窝棚,或者说树屋,只是简简单单用木板绳索搭的窝棚,没有其它奇特之处。
  “在下方长,阁下怎么称呼?”方长坐好,问旁边的修行人。
  “叫我松间客就好。”
  对方性格倒挺开朗,闻言笑道。
  方长看了看周围,也哑然失笑,这个名字确实很恰当,常年居住于松树干之间,甚至把居所都安在树上,可不就是松间客么。
  他接着问:“在这里待了多久了?”
  “不多不少,恰好一十三年。”松间客伸手捋了下自己胡须,轻轻说道,而后他反问:“客人这是路过?”
  方长点点头:“恰好路过此处,本来算得一直朝这个方向走,当能遇到某故旧猴妖,没想到半路遇到位真修。见此处情形甚为奇特,故上来结识一下。”
  “真修倒也谈不上,但修行十余载,确实不再是当年人。至于这里情形,哈哈,足算得上奇特,周围人都用另眼相看。”松间客也不知是不是谦虚,接着他转而说道,“不过,客人所说那猴妖,在下说不定还见过。”
  方长心中一动,奇道:
  “就在此处?”
  松间客平淡地说道:
  “就是此地,前不久,我看到有个猴妖身着衣帽,顺着官道匆匆忙忙进了镇子。后面还有个其它妖怪跟着,似乎一个在逃一个在追。”
  “只是后面那个虽未化形,但不知用什么法子,掩饰的很好,吾虽不像凡人那样为障眼法所惑,却看不出其根脚。”
  伸出手微微掐算,方长笑道:
  “哈哈,多谢指路,正是我将要遇上的猴妖。”
  两人又聊了许久。
  与同道交流,方长自感受益良多,这位松间客水平很高,又常年居住于繁华之地边界,见多识广。虽然两人所修之道完全不同,但也能触类旁通。而松间客,也为方长对道的理解所折服。
  松间客本是下面村镇的普通人,但因缘法走上了修仙路途,听其描述,也是入世法的一支。
  随着修为日深,渐渐地,他在镇民们眼中,越来越特立独行。
  最后,他干脆散尽家财与邻人,弄了些木板占下了村口这几颗大树,终日居住于上面,并给自己取了个名字“松间客”。就连每日饮食,也是受了恩惠的邻居们,隔三差五给送些上来,虽然分量不多还常常遗忘,他也不恼。
  如此十几年,周围百姓们已经习惯了他的存在,习惯了镇边大松树上,有个精神不正常的怪人,甚至还嘱咐孩子们不要去那周围玩耍。镇民们还编了些故事,睡前讲给孩子们,甚至用这个“怪人”来止小儿夜啼。
  方长和松间客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已经是第三天早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