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会有仙家干涉么?”
谢远摇了摇头:“不知道,往常的话不该有,这次似乎有点奇怪……不过大王雄才伟略,应该尽在算中了吧……”
“如果……太一宗那些人真的大肆干涉,我们怎么办?”
“太一宗?了不起么?”空中传来低语声:“别人若有太一宗,南离也不是没有国师。”
语声渺渺,抬头不见人。
谢远却大喜:“国师!”
空中飘下一枚丹药,秦弈声音柔和,却带着几分惆怅:“直接增寿元之丹,我至今不会。不过此丹调节气血,抚平旧创,必能让老将军健体延年。若有盛事,想必将军也不会希望缺席。”
谢远一把吞了丹药,大笑道:“有力气赴盛事足矣,又何必延年!”
何必延年。
秦弈坐在飞艇船沿,轻声叹息。
谢远的寿数,可能不到半年了。老将军全程经历这番沧海桑田的风云壮阔,想必人生已经不会有遗憾。真的是何必延年……
南离上下都有这样的精气神,那人间功业金戈铁马的热血,天下为局的谋算,总是让秦弈觉得很多仙人都被比下去了。
就像是太一宗的某些人,活得蝇营狗苟,直如笑话一样。又哪里来的底气高高在上,自以为碾压凡俗?
从当年盗军械图,到如今离火军突兀地出现在西边数千里外,秦弈可以想象当时才几岁的李无仙深谋远虑的布局,只待今天。看谢远提起“大王”时那佩服的“雄才伟略”之称就明白了……
不是谁教的,是她自己这么强。
即使是谁教的,能善用他人之计,本来就是一位王者的优秀素质。
秦弈忽然觉得,即使太一宗真正的高级修士出手,说不定都会被自己的小徒弟弄死。这种感觉毫无道理,毕竟力量差异有些离谱,可这感觉却如此清晰。
曾以为自己把无仙送到大乾,是自己随手下了一枚闲棋,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如今看来,不是闲棋有用,而是反过来了,无仙才像下棋的那个人,自己仿佛成了一枚闲棋?
棋痴的话再度闪过脑海:“多看,少做,不入局中,是为观棋。”
可这又怎么可能……
办不到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自己早在十二年前,早就已经是这场局中人。
第五百一十七章 震惊天下
当今天下主要势力有四,以李无仙继承的原司马庆与幼帝为基础的中原,在前几年的主要攻略都是向东直达东海。
在这几年内,扫荡群雄,已经由原先只有京畿一州,变成了庞然大物,基本继承了原大乾的主要地域。
在东南、西南,西北,各有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其中东南偏安,已经无碍大局,西南西北两个相对还算较强的,一直相互拉锯。
这个安陵王就是西南势力。
其余在各种旮旯角落还有不少小势力,基本属于打酱油的了,大抵都是观望态度,只看谁家上风,待价而沽。
离火军攻破的是安陵王的都城。
安陵王主力大军在一个叫天慵关的雄关与乾军拉锯了一年多,总是眼看着很有希望破关,因此安陵王不断增兵,导致后方越发空虚。
谁也想不到,正在拉锯之中,往年觉得隔着穷山恶水毫无存在感的南离军队居然犹如天降一般跨越崇山峻岭,出现在这么遥远的大乾西南腹地。
南离兵马不过万,但已经足够了。
有点邓艾灭蜀的味道,夸张的是这可不是一个阴平小径,而是从大陆最南端的穷山恶水忽然出现在大乾西南腹地。类比于从交趾直抵蜀中,邓艾来了也抓瞎啊……
更离谱的是还有大型攻城器械,沿途闪电打破了好几个城池才直抵都城,真的不知道这些运输无比困难的器械是怎么出来的。
秦弈觉得这应该是利用了一些仙家术法,得到潜龙观全力支持的李无仙实现这种军队搬运应该还是勉强办得到的,只是也比较困难。
这种军队,不是潜龙观那点水平能一次性搬运的,要分批次慢慢来,说不定持续了大半年以上才是正常。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大的动静,消息的隐蔽都很不容易,以及补给是怎么延续的都是个谜。这连事后脑补都想不分明,那胖子安陵王灭得也不冤。
说不定天慵关那边,不断让安陵王觉得那边有破关的希望,导致不断抽调腹心战力,可能都是设好的局。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一步一步地安排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最正确的时候神兵天降。
总之秦弈不知道小徒弟到底是怎么做的,也没有去具体问谢远。
人间政事战事,他都不内行,问了也白问。
而生擒了安陵王,这西部整个割据势力传檄而定,原先在与天慵关乾军交战的安陵王军队尽数缴械投降。
大家本就是大乾内战,都城一破,世家与士绅阶层开门迎主,从上到下的易帜顺理成章。外面的军队也没有什么臣等正欲死战可言的,领头的将领接到家族意思投降,旗帜一改那就是乾军了,都可以直接拉去和其他势力打仗的那种……
于是数日之内,西南最大的割据军阀平灭,西南沃土易帜。
直到这个时候,消息才传到了其他割据势力耳中。
真正的……震惊天下!
几乎所有势力都可以说措手不及。
因为根本没有人想过,南离那种一千年来山高皇帝远根本与中土征战没有半文钱联系的势力居然会神兵天降,成为打破鼎立僵局最凌厉的尖刀。
这是思维死角,也可以说是经验主义害死人。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想起王座上那位十三岁的“南离王”,不止是个封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曾经立国千载的、叫南离的国度之王!
她有真正忠实于自己的精锐部队,甚至有一个国度的民众在后面鼎力支撑,没有这样的傀儡,也没有人敢让这样的傀儡真正动起她的军队。
南离军队的行动,证明着这一切都是李无仙自己的布置安排,从头到尾都是围绕着她为核心进行的天下局。
这个潜于大乾深宫的小女孩,终于露出了她的獠牙。
不提别人有多震惊,就连作为她师父的秦弈都只有一肚子的省略号,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
秦弈没有在西南停留。
谢远忙着安定西南地,传檄天下,稳固局面,秦弈便直接告辞,直飞龙渊城。
他一路北飞,留意下方,如看幻灯片一样慢慢浏览。
这个方向上原有的大大小小的割据军阀早就已经灭除,尽是李无仙的势力范围。可以看见到处都在恢复生产,劝农务桑。大地恢复了祥和宁静,已经不是上回出裂谷之时所见的兵荒马乱了。
时至秋季,四处能看见金黄的稻谷,有民众正在秋收,可以看出这生产已经稳定了很久,不是刚刚开始。
偶尔能看见有官军剿匪,盗匪也零零散散,不成气候。
大乾显而易见正呈现大治之势,这是一种由乱而治的必然。
从大欢喜寺作乱开始,大乾之乱已历十年,大地百孔千疮,亟待复苏。民心思定,分久必合的周期律也该到了。
平灭西南之后,李无仙三分天下有其二,统一之势再不可挡。
正如谢远所言,这是大势如潮,已经不是人力可逆的了。
除非仙家插手。
而如今秦弈自然知道,所谓仙家也不是无所不能,除非你无相太清这些目前自己无法理解的仙家出手。否则便以自己目前所理解的仙家能力来看,乾元也不可能改逆天下运势,施法变易国运,影响亿万苍生,乾元没有这种水平。
能做到的也就是暴力手段罢了,比如杀了李无仙,平了龙渊城,或者直接出手灭了军队,那大势自然变了,这是暴力手段,而不是什么仙家妙用。
在这场局中,真正的仙家妙用,反而是当初孟轻影的掠国运为傀,并且分了一丝给李无仙。在此之后,李无仙自聚山河龙气,已成人主气象,就再也不是仙法可以动摇的了。
试图以术动摇,那是谶纬,说不定要受反噬。
甚至就连暴力手段,恐怕他们也不太敢用。
这种苍生复苏的大地之势,此时若要强行破除,再起变数,恐怕那种恐怖的因果业力没有人能扛。这就是人皇气运,不是虚无难辨的东西,是基于众生之愿产生的事实规则。
秦弈北望龙渊。
哪怕以他根本没有学过的望气术,都能依稀看见,有一条比当初孟轻影收取的星龙还要大的巨龙意象,盘旋于天际,翱翔乾坤,镇守山河。
————
s:抱歉,卡文了,一晚上憋不出字来,今天的加更要咕了,让我缓一缓,整理下思路明天加吧。另外入狱已久的344章出狱了,之前没订的求个补订。
:。:
第五百一十八章 南离有先祖
这边李无仙震惊人世,那边她姑姑李青君同样震惊了东海蓬莱。
一路上所有弟子目瞪口呆。
双双达成锻骨圆满的陆龙亭和楚剑天瞠目结舌地看着一路飞进来的李青君,两个人“咚”地互相撞了一下,捂着一头的包都不知道疼。
李断玄在断崖上心花怒放,就连据说正在一心闭关突破无相的阁主于东流都跑出来了,所有蓬莱剑阁高层齐刷刷围拢,跟看熊猫一样看着李青君。
归腑二层……
这是人类的修行速度?
好几个长辈连应敌的通明剑心都启用了,想搞清楚这弟子是不是什么邪魔变的,不然没道理啊……武修的身躯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锻炼而成的,连灌顶都灌不出来这种模式,什么夺舍啊重生啊转世啊都不行,道修可以,武修绝对不行。
这真的在区区二十七八岁的芳华之龄达成归腑,还特么二层了,这简直让人无法接受,感觉大家都活到了狗肚子里。
“前例倒也不是没有……”阁主于东流看了老半天,终于道:“据我所知天枢神阙每隔几代总会冒出一个这样的,只是低调不宣,一般人不知道。可能是有什么特殊方法……青君此番大约也是遇上了类似的造化。当然,前提是青君的资质,也与天枢神阙的顶级人物一个水准。”
众人都笑:“蓬莱剑阁也总算不输他天枢神阙一回。”
这就显出剑客们的孤高来,若是一般宗门多半要问李青君遇上了什么造化,可剑客们并没有去追问,他们更重视修自身,对于这种“一步登天”的造化隐隐的有少许刻意的轻视拒绝之意。
李青君便也没详说,只是把鬼修的事说了,又道:“师叔给我倒灌了魂力,赠了破妄之眼。”
于东流沉默半晌,叹了口气:“若是如此说来,算上转世寻胎和十月怀胎的时间,阿荇转世也五六岁了,寻剑堂出动起来,寻她转世之身,重归门下。”
李青君愣了一下,心中有些暖意,低声道:“多谢掌门师伯。”
心中对这种结果颇为欣喜,但不得不说,确实对掌门师伯这个决定也很是意外的,没想到会有这种心胸。
宗门花了多少精力和资源培养了一位归腑剑客,结果屁事没做就殉情去了,你不怪她已经是心胸豁达了,可居然还打算重新收归门下……这都不是心胸的问题了,万一培养出来又给你玩一次殉情呢?
仿佛看出她的困惑,于东流淡淡道:“剑道至深,有情剑无情剑之争历来皆有。实际上二者皆不利宗门,相对来说,前者或许还好一点……本座不怪阿荇。再说了,转世之身,能否找回前世记忆还是两说,倒是天生剑骨是明摆着的,傻子才不要这样的天才苗子。”
李青君默然,有些理解了。
至情者考虑事情的出发点都是情,对于责任考虑自然轻了一层;而无情剑道就更冰冷,练到极处毫无人情味,一个宗门个个是冰冷铁块,则迹近于魔。相对来说,至情者是重视感情的,无论如何也不会无恩无义,作为正道宗门相对更提倡一点,至于有点蛋疼之事也没办法。
于东流顿了一下,仿佛有些意兴萧索,转身离去:“断玄想必也想和徒弟说说私密话,我们就不围着了,且去。”
目送一群剑客离开的身影,李断玄笑了一下:“当家并不容易。”
李青君点点头,大家都是当过家的人,很理解这一点。
其实说起来,不管有情无情,又或者是李断玄这种管你什么情,反正练到极处觉得什么都无聊、唯剑是道的剑客,全都不太适合组成一个宗门,个个都更适合作为散修行事。可宗门的团体优势和传承优势太大了,散修比不了,所以当宗主的就要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