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笔聊斋-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婴宁身后的苏阳,红玉,在平常人看来也极不凡。
  “呵呵……”
  苏阳瞧着婴宁往山上,时不时洒下银铃笑声,自然也笑了起来,瞧见红玉略有苦闷,笑道:“骊山此地汤泉闻名,红玉不妨去试一试,泡泡汤泉,必能解你苦闷。”
  红玉轻笑摇头,她只是因为婴宁得了仙缘,让她心中有了落差,这才苦闷,明眸瞧瞧苏阳,说道:“这里的汤泉是华清池,是达官贵人们才能去的地方,我可不敢擅去。”
  华清宫最开始是在唐初建造,等到唐玄宗的时候,唐玄宗最是喜欢这里,四十年间出游华清宫三十六次,每一次出游规模甚大,也让华清宫越发隆盛,只是在唐朝之后,宋元大乾皆不在长安定都,让华清宫就此败落下来,成为此处达官贵人们游玩的地方。
  “前面怎么那么多人?”
  苏阳眺望前面,只见前面宫宇中有许多年轻男女,游玩赏乐,也有一些在海誓山盟。
  婴宁到了前面之后也慢下了脚步,瞧着在宫殿中进进出出的人们。
  “你们在这里拜什么?”
  苏阳问向一个年轻仕子。
  这个人也是一个读书人,家中应该甚是富裕,在他身旁还有一女子,团扇挡脸,幽幽立在一旁,听到苏阳询问,那个女子极不好意思,向着仕子后面多躲了躲。
  仕子看到苏阳,便和苏阳拱手相谈,说道:“兄台应该知道长生殿吧。”
  长生殿,这名字苏阳自然晓得。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的长恨歌浮现在苏阳脑海之中,这个长生殿又名集灵台,当初的唐皇和杨贵妃两人对着牛郎织女山盟海誓,许下生生世世为夫妻的誓言。
  并且在这时候,还有一经典名曲,叫做《长生殿》,专门传唱此事,不过在长生殿之中,唐皇在杨贵妃死了之后,请道士通灵幻化,这道士求到了织女,织女因为【牛郎织女】之事,对此感同身受,便点化缘由,让唐皇和杨贵妃再次相遇。
  正因如此,长生殿也成为了此时的爱情盛地,临近七夕,不少人都在这里定情许诺。
  “你们是向着牛郎织女订盟,还是向着唐皇和杨贵妃定盟?”
  苏阳瞧着这对男女,笑问道。
  仕子闻言,微微思索,说道:“我们应当是在牛郎织女见证之下,彼此定盟吧。”
  苏阳点点头,又笑问道:“我若是和人定情,应该走什么步骤?”苏阳询问一下定情应该走的程序,感觉极有意思。
  仕子瞧瞧苏阳,又看看苏阳身边的婴宁红玉,纵然两女天姿国色,此人也不过一看就罢,伸手指着院内,说道:“当初唐皇和杨贵妃许愿之后,在那里种下了一棵皂荚树,现在仍存,你们若是想要定情,就在那皂荚树前面许愿就好,这不在过程,而在心诚。”
  苏阳点了点头,看看身边的婴宁,肩膀仍然扛着箱子,拉着婴宁走进院内,一眼便看到了里面的皂荚树,也是在看着皂荚树的同时,苏阳忽然明悟了前因后果,看了看肩膀上面扛着的万两黄金,不由暗叹一声冥冥前定。
  这一棵皂荚树,苏阳见过。
  当初在淄川城北,苏阳和织女有了冲突,当时本该是苏阳单方面被织女吊打,忽然跳出来了一个尼姑,请着苏阳和织女去她的庵堂里面吃瓜,当时说能够给苏阳和织女化开仇怨,苏阳还许了人家万两黄金。
  现在的苏阳,扛着万两黄金,再见了当初尼姑庵堂里面的皂荚树。
  当时这一棵皂荚树,就在尼姑庵堂的后院。
  苏阳那时候没有来过骊山,自然不清楚皂荚树的来历,而织女向来对她身上的传闻厌恶,对于这“七月七日长生殿”,恐怕是一次都没有来过,由此两个人都不识尼姑真容本相,栽到了尼姑手中。
  婴宁瞧见了皂荚树,双手合十,默默的祷告,祷告完了之后,抬起头看看向苏阳,一双明眸如烟如云,似在询问苏阳为何不祷告。
  苏阳瞧着皂荚树,闭上眼睛,都不及许愿,忽然便感觉心中似乎起了一桥,直到冥冥之中,苏阳人在骊山,便感觉到了织女身在杭州,两个人之间相隔千山万水,在这时候心意却相通了。
  就像是用“玉佩金珰”联络到了嫦娥一样,但不同之处,在于这一条心中的桥,似乎是苏阳只要时机相合,只要苏阳愿意,一步迈出,就能到达织女身侧。
  这个时机,应该就是七夕。
  “咚……咚……”
  “咚……咚……”
  苏阳和织女两人皆默不作声,片刻之后,苏阳切断了这一联络。
  杭州,钱塘。
  董双成明衫素洁,清如浣雪,秀若餐霞,人在一小桥之上,四下多是鲜花,明眸瞧向织女,说道:“你可要帮帮我啊。”
  “啊?……什么?”
  织女穿着红色长裙,头上插着珠花,这红色长裙在微风之中似云非云,遍身缭绕,越是细看,越难看分明,此时仪态微慌,撇脸一旁,说道:“刚刚我没在听。”
  董双成移步织女身旁,瞧着织女脸颊微微晕红,调笑道:“该不会是七夕将至,你想人了吧……”
  织女脸颊一红,伸手就过来撕董双成的脸,董双成见状,莲步轻移,和她在这桥上笑闹,片刻之后,方才又说了请求,织女轻轻点头,说道:“你也不能只让我一个人出力啊,让你的男人来做主力……”
  陕西,骊山。
  苏阳睁开了眼睛,自觉心中颇不是味,就像是莫名其妙的电话打给了一个和你有绯闻的女人那里,挂也不是,聊也不是,回想起来就感觉很尴尬。
  婴宁瞧着苏阳睁开,甜甜而笑,也没有问苏阳究竟许了什么心愿,和苏阳一并离开集灵宫,也就是广闻的长生殿,向着骊山之上继续走去。
  在长生殿皂荚树之下后,苏阳向着骊山走的时候少了几分期待,多了几分坦然,很快就在婴宁的带领之下,苏阳和红玉两人来到了骊山上面的老母宫中。
  整个老母宫已经败落,断壁残垣,萋萋荒草,便是正上面的宫殿也塌下一半。
  婴宁走入到了这里之后,满目疑惑,说道:“当日这里不是这样的,当初我来到这里见到姥姥的时候,这里门厅开阔,高楼很多,怎么就这月余的功夫,这里就败落成为了这个样子?”
  婴宁蹙起眉头,不解究竟。
  “老母宫败落已经有些年头了,姑娘所说,应该是记错地方了。”
  在老母宫中出现了一个老妪,手中拿着扫把,看到婴宁说道:“现在的老母宫,颓废处多,小修千金,大整万两,想要让它变成姑娘所说的模样,万两黄金必可不少……”
  万两黄金,黄金万两。
  其实根本不必等这老妪再点天机,苏阳已经明白了机缘所在,伸手把肩膀上面的箱子放了下来,掀开箱子,里面黄澄澄一片,黄金万两,不差分毫。
  “这万两黄金,我愿意捐给山门,让山中重修老母宫。”
  苏阳对老妪说道。


第399章 神石补天?
  万两黄金被苏阳放在了骊山的老母宫中。
  老妪见状,手中放下了扫把,一心祷告。
  在这时候,苏阳目光看向了老母宫中,只见在这宫中缓缓走出一人,面貌仍然是当初苏阳在青州,在淄川所见的尼姑,只是此时挽着发髻,插着玉钗,穿一长衫,从容自老母宫中走出之后,苏阳只觉天地顿生变化。
  原先苏阳,婴宁,红玉落足之处,是残垣断壁,荒芜宫殿,而此时苏阳,婴宁,红玉所在,是门庭开阔,高楼层叠,遍地皆是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入目所见天上和鸣之鸟,地上走动之兽,更是苏阳从未寓目的生物。
  天空澄澈如洗,四下山脉绵绵,这非是一小洞天,俨然就是一界。
  莫非这就是山河社稷图?
  苏阳随性想道。
  而看着眼前的妇人,自然而然就让人断了沉迷,有了清净,发修行志,破烦恼障,证光明藏……
  骊山大梵老母尊,愿我早断沉迷业。
  骊山大圣老母尊,愿我速具清净心。
  骊山大道老母尊,愿我早发清修志。
  骊山大行老母尊,愿我速贞坚固力。
  ……
  关于黎山老母的诵赞自然而然浮现在了苏阳心头。
  眼前之人,必然就是黎山老母,这黎山就是骊山,骊山就是黎山,两者其音相同,所传不同,也就是眼前的这一位,在《西游记》里面,让三位菩萨化作她的女儿,试探了唐三藏一伙人的心思,西游记虽是小说,但这黎山老母也绝对当的了三位菩萨的长辈。
  “姥姥。”
  婴宁瞧着眼前的姥姥,甜甜叫道。
  “娘娘。”
  苏阳知道眼前就是补天造人的娘娘,恭恭敬敬的拜了一拜。
  “老母。”
  红玉拘谨拜道。
  黎山老母缓缓点头,瞧着苏阳笑道:“你把这万两黄金给我,可是和她讲和了?”
  讲和之后,黎山老母才能收这黄金。
  苏阳不由一叹。
  在淄川的时候,因为黎山老母要劝和苏阳和织女,苏阳随口许下万两黄金,而他和织女之间的矛盾,也在那一夜之后尽消,自此苏阳欠下了黎山老母万两黄金。而到了陕西,到了此地,苏阳又随心救了王家一门,关了周立水,拿走了他的黄金,到此地正好还上。
  一个随口,一个随心。
  一切皆如檐前滴水,分毫不错。
  “讲和了。”
  苏阳瞧着黎山老母,说道:“我们之间皆是误会所起,彼此退让一步,自然海阔天空。”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为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是利己的根基。现在苏阳对这一句话深有体会,如果当初在青州的时候,织女神像化泥而去,黎山老母化身就在旁边,说着河伯之女嫁给山神之事,在苏阳面前抢山东降雨的功劳,苏阳没有退让一分,没有宽厚一寸,而是想像收拾织女一样顺带收拾她……
  现在哪里还有苏阳哦。
  黎山老母瞧着苏阳,垂眸而笑。
  “你和她之间有一份天缘,好生爱惜,将来必有你的好处。”
  黎山老母嘱咐苏阳道。
  牛郎织女的天缘?亦或者那让我和织女两心相通,甚是一步就能到彼此身边的鹊桥?
  “是!”
  苏阳老老实实的听从黎山老母的吩咐,毕竟就从这万两黄金一事看来,这一位的目光能看极远,她撮合苏阳和织女议和,必有深意。
  如此,黎山老母方才看向婴宁,伸手招了招,把婴宁叫到了身前,对着婴宁的眼神面孔端详,笑道:“好一颗不经世法所污的天心,现在你可愿意拜在我的门下?”
  婴宁回脸看向苏阳,苏阳对着婴宁连连点头。
  拜师吧,准没错,进入到这一位的门下,实在是婴宁三生修来的福分。
  关于黎山老母的传说中,黎山老母收的弟子皆是历史上面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战国时候的钟无艳,唐朝的樊梨花,宋代的穆桂英,每一个都是女中豪杰,苏阳倒不是让婴宁变成她师姐那样的人物,只要在黎山老母的门下得到真传,名列仙籍,无人敢欺就是了。
  “愿意。”
  婴宁这才对黎山老母说道,眉眼轻垂,即欣喜又黯然。
  婴宁也是能分辨的出来,知道眼前之人必然是三界少有的大能人物,拜师在她的门下,对婴宁来说好处多的不可测度,只是在这里修行,必然要和苏阳红玉就此分开,今后见面,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好,好。”
  黎山老母伸手在婴宁的头上捋两下,说道:“我也是怜惜你的这颗天心,有这样的一颗心,在修行上必事半功倍。”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
  修道之人,应该有的是一颗道心,倘若是一旦盘膝打坐,脑海之中杂念纷呈,这样如何能够修的了仙?平白累着自己。
  苏阳是在服用了玉液之后,头脑清晰爽利,过往的杂念,连带着元道人在苏阳身上下的暗手一并被排除在外,如此打坐之时,心中一念不起,入定之时,脑中澄澈一片,如此才走上了修仙的道路。
  婴宁的这一颗天心就像是道心一样,通窍达玄,并无许多机心,让黎山老母见了生怜。
  婴宁听到黎山老母的话,恭恭敬敬的对黎山老母叩拜,口称师傅。
  黎山老母看着婴宁,自然点头,垂眸慈笑,看向一旁红玉,说道:“我这里尚缺一个洒扫的丫头,你可愿留下来?”
  红玉听闻如此,已经是万分欣喜,连忙下跪叩头,说自己愿意留下。
  黎山老母颔首而笑,瞧着婴宁,说道:“你的心性,在我门下,十年必有所成,二十年必名列仙班,你可要专心修行,不要自误。”
  黎山老母所说的名列仙班,并非是辛十四娘那种进入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