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蒙当然知道应该先打的是哪一口井,这可是城隍眼皮下面,故此直接选这一口,一天凿穿。
这个水井可当真是民生问题,影响太大,解决了吃水问题之后,周围百姓们的幸福感一下子就升上来了。
“我去瞧瞧。”
苏阳笑笑往外面走去。
裴盼儿让过了路,眼睛里面都是笑,说道:“公子,城东这边多了两家早食摊位,今日开张,并不要钱,公子可以去试吃……”
苏阳点点头。
裴盼儿看苏阳拐过山墙,扭身再提着水往家里走的时候,四平八稳,丝毫没有适才纤弱的模样。
“这都是城隍大人的恩典啊。”
走到水井旁边,苏阳听到打井的百姓们都在吹着城隍恩典的事情,李蒙这般爱说的人,对于见城隍的事情自然是藏不住,苏阳只是不让他泄露自己行藏,李蒙不说行藏,将事情添油加醋都给说了。
又因为有手中的“神刀”为见证,城东的百姓对见城隍之事没有丝毫疑心,只恨李蒙和刘壮实两个人嘴太严谨,不能说出城隍此时所在,让他们上前拜会烧香。
“你看看这水多清凉……”
“我们这个水井下面的石头是最深的,李蒙和壮实两个人折腾了一天,挖了一丈深,这刚刚挖开下面的时候,那水追着人往上涌,壮实又潜到水里多扒拉了几下,让这下面的水流更大一些,我们在上面是缺水,这水在下面是憋坏了,现在破了石板,它们都冲上来了……”
百姓们个个脸上喜气洋洋,谈着关于打井的事情,苏阳看看井轱辘,上面的井绳都换成新的了。
“咕咚咕咚……”
旁边有个老伯手中拿着瓢,打出水来的时候,在井边咕咚咕咚喝了起来,旁边有几个渴了的,也接过瓢来,依次饮过。
“老伯,让我尝尝。”
苏阳跟在人群中,一步步凑到近前,接过这老伯的水瓢,舀起一瓢,咕咕咚咚喝了两口,感觉这水还有丝丝甜味。
味道不错,不过井水这么生吃还是不行,容易生病,最好还是要消毒,至于如何消毒,回头苏阳提点李蒙就是了。
“多谢。”
苏阳擦擦嘴对老伯谢道。
“要谢应该谢城隍爷。”
老伯对苏阳说道:“等到城隍爷的新庙开了,你也要去烧柱香。”
“一定一定……”
这给自己上香的操作,苏阳肯定是做不来的,应了一句,不过是敷衍过去。
别过井边,苏阳又到了街边喝了一碗胡辣汤,味道很不错,听老板说他早就想要在城东开店,只是用水太过不便,现在城东的水能够使用,他就将这个店给开了起来,一群人在这说说笑笑,热闹快活。
用过饭后,苏阳起身在这城中转悠,陈宣已经从城中撤走,苏阳在城中走路没有丝毫顾忌,经历蛇患之后,这青云山城的百姓终于安顿下来,这青云山城也在恢复往日生机。
苏阳在街头看到好几个玩猴子的,这些训练过的猴子模样人样,听着人叫着“穷人乍富”,这猴子就立刻“腆胸凹肚”。听到“富人骤穷”,这猴子就“神色颓唐”,将人的神态模拟的惟妙惟肖,苏阳在人群中看着,洒出来了一把赏钱。
“爷当真是人中的财神,今后我们端起碗定然不忘爷的好处……”
老板对着苏阳就是一连感谢。
“叮当!”
银子砸在了铜盘上面,老板回过头去,看到一白头发的富态老头,对着他温和笑着。
“沙翁,这可千万使不得,我在这街上耍猴,为的就是还您的钱,我这爹妈过世,孩子降生,粮食歉收,又有之前的蛇患,全都是靠您的帮衬,您若是想看,我到您家去给您演……”
老板拿着银子,无论如何都要还给这个老头,而这老头却执意不收,两个人谦让一阵,最后这一枚银子还是被塞了回去,老头挥手又撒下了一把钱,从人群中脱身而去。
“沙翁真是应该长命百岁啊。”
“这可真是我们青云山的大善人。”
老百姓们看着老头离开背影,也是感叹。
苏阳看了之后暗暗点头,这老头是青云山城有名的“三十一日还”,只要家中有困难去找他借钱,这老头都会给借,至于还钱的日子,则都是“三十一日”,农历中并没有三十一日,故此穷人的账基本都是烂掉了。
青云山城许多人都受过他的好处,对他很是崇敬。
不过此人活不到一百岁,他的寿数就要没了。
在这人死后,苏阳会给他安排文判官的神职,这算是钦定,也是苏阳极端的看好此人,毕竟此人除了功德之外,还有一个让苏阳很信服的名字……沙福林。
随着沙福林的背影消失,苏阳方才移回目光。
在街上闲逛一阵儿,苏阳目光看到了书铺,顿时就挪不开脚,想也不想直接迈步就走进了书铺里面。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智慧的统合,苏阳自从在转轮王府出来之后,是越发喜欢看书了。
“朱熹批注的四书五经。”
“周敦颐的周元公集,太极图说……”
苏阳看到这些书籍之后,便让掌柜的将这书籍给包起来,朱熹在当代声望极大,他的名声在儒家来说,就相当于佛家的观世音菩萨,一个次于孔孟,一个次于佛陀。
至于周敦颐,便是《爱莲说》的作者,苏阳曾经有幸游览过鲁迅故居,在鲁迅故居上面挂着鲁迅家谱,这鲁迅先生家谱最上面的,便是周敦颐。
顺带说一句,鲁迅姓周……
“颜真卿的字帖……”
“宋代大儒批阅过的汉书……”
苏阳在这书店里面越翻越是奇怪,挥挥手就叫来了掌柜的,问道:“这些书籍怎么回事,你们从哪里弄来的?”
批阅的书在市面上可不好找,这种书就相当于“弹幕版”,你在看书的时候,字里行间有小字,写着自己对这句话的见解,或者写一些和这有些关联的东西,极为珍贵,基本上没有刻录,全都是手抄的,而像这种书,手抄之后也都当做珍藏,很少会有人拿来卖。
“外地的书商卖过来的。”
掌柜的捋着胡须,笑道:“当时他们售价很便宜……不,售价很贵,是我看到这些书籍珍贵,故此花费很高,才将这书给买下的,后来又是蛇患,书店也有日子没有开张了,公子若要,我可以便宜些。”
“嗯。”
苏阳看着掌柜,低头翻阅手中汉书,这手轻轻一拨,汉书自然在第八卷 的地方停下,在这地方夹着一个纱剪美人,苏阳将这“纸片”美人拿起,翻过来后,看到脊背的地方,歪歪扭扭写着“织女”两个字。
这……
苏阳将这美人放在了书里,将这汉书粗略的翻看一遍,最后又看着纱剪美人,这美人眉眼栩栩如生,眉目含情,正凝视着苏阳。
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苏阳将纱剪美人放回汉书,用纸四面八方都给抱着,生怕这美人一会儿跑掉,便对着掌柜的说道:“将这些书全都给我打包,我都要带走,这一本我贴身拿着。”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个纱剪美人,就是这颜如玉!
故事应该发生在彭城,但是不知为何来到了青云山,若非今日苏阳看到书店挪不开腿脚,还不知被哪个酸秀才买过去呢!
书妖?
书仙?
苏阳适才拿着纸片,难以分辨清楚,回去之后可以仔细研究一下,他将这颜如玉带走,并非是因为颜如玉被戏称聊斋第一美人,纯粹是好奇,想要交个朋友。
第127章 聘为秘书
进屋关门,戳开阴阳镜。
苏阳将包裹放在书桌上面,而后着重的拿出怀中的《汉书》,将这汉书翻开,将纱剪美人拿了出来,瞪大眼睛,细细的观察这纱剪美人,如此目光灼灼凝视了好一阵儿,苏阳看到了这纱剪美人上面多了一层晕红。
活过来……
活过来……
活过来……
在苏阳灼灼的目光之中,这纱剪美人忽然捂住了自己的脸,脖颈上面都是晕红,好一阵儿后,悄悄从指间缝隙往外一看,便看到苏阳目不转睛,如此伸展腰肢,整个人从巴掌大小的纸片迎风而长,在苏阳这房中就多了一个美人。
眉眼含情,盈盈若画,穿白色长裙,披粉色轻纱,头上正戴一朵金花,斜插一个摇钗,青丝梳拢,前面两个发辫上别有红花,耳边长坠,又让她多了几分风情。
往来苏阳所见美人,最夺目的当属锦瑟,最舒心的当属婴宁,而这美人,美则美矣,却不夺眼,似是收敛着美艳,但往那里一站,就似古仕女图。
“小女子颜如玉见过公子。”
颜如玉对着苏阳盈盈一拜,慢声说道。
果然是颜如玉……
在这美人没有活过来,没有通传姓名的时候,苏阳总觉得自己弄错了,直至此时听到这美人应声,苏阳才终于是确定了下来。
这美人就是颜如玉,出自聊斋《书痴》。
书痴这一篇讲的是一个死读书的呆子,只知道埋头苦读,因为父亲给他写过一个劝学诗,他便真以为这书中有千钟粟,黄金屋,车马簇,颜如玉,故此勤奋苦读,而在读书之时,这千钟粟,黄金屋,车马簇都机缘巧合的应了几下,千钟粟已经烂了,后来在书架里面发现一个镀金的小金车,以为是应了黄金屋,同乡的朋友将这镀金的小金车拿走,送给了他三百两银子,两匹马,他就认为是应了车马簇。
在这苦心读书之时,看到了汉书第八卷 中的纸片人,不停观看,终于是应了最后的颜如玉,也就是站立在苏阳面前的美女。
这美女教会了书呆子学以致用,跟着书呆子过了两年,为书呆子生了一个孩子,最后此间事发,县令听闻书呆子有个美人,动了坏心,过来搜查之时又认为颜如玉是个妖怪,一把火烧下去,将书呆子家所有的书都给烧了,这美人也就随之不见踪影。
而后书呆子开窍,中了举人,回头干掉了县令,为自己的妹子报了仇。
但现在,这妹子站在苏阳的面前。
“你这姑娘是哪里人氏?”
苏阳端正坐姿,看着颜如玉,审量面貌身段,果然都是无可挑剔。
“小女颜如玉,家在【书乡】。”
颜如玉对苏阳说道。
书乡是书中世界,正如地下有阴曹地府,也如同苏阳和观世音菩萨两个人下了蛇窟,却进入蛇殿,城隍殿内有殿一般,这空间处处都在,处处皆真,在这书中也有世界,真实不疑。
据颜如玉所说,她的先祖正是颜真卿,而她豆蔻年华,意外逝世,本该进入到枉死城中,熬足寿数,方能解脱,不想被仙人搭救,送入书中,成了书仙,在书中遨游好些年头了。
“你不是应该在彭城吗?怎么会来到了青云?”
苏阳问出了这个问题。
“我原在的那家遇到了强盗,他们将家中藏书洗劫一空,要一并烧给一鬼,我是受到了仙人搭救,方才逃了出来……”
颜如玉眉眼盈盈看了苏阳一眼,垂眸说道。
郎玉柱可不应该有这个劫难啊,苏阳自觉他穿越以来,不曾影响影响到郎玉柱,这郎玉柱应该按照原本的剧情走着,不应该突然就栽了这样的跟头。
“这个仙人是哪一位?”
苏阳问道,他很好奇这一点,想到了颜如玉纱剪背后的织女两字,问道:“织女?”
颜如玉闻言顿了一下,沉寂了好一阵儿,说道:“我不准说。”
不准说就不准说吧,人家救的是颜如玉,又不是他苏阳,至于郎玉柱的事情,回头若有机会就查查,没有机会就算了,聊斋原著中的郎玉柱虽然写着家中一贫如洗,但仍旧是有丫鬟的,可见这有钱人家的一贫如洗和穷苦人家的家徒四壁是有差别的。
郎玉柱这个书痴若是甩开了书本,指不定能够造就一番大事业。
“你现在被我识破行藏,可有什么打算?”
苏阳先询问一下颜如玉的打算,毕竟要尊重女方意见。
“孑然一身,举目无亲,小女子只愿公子肯予以方便,让我钻入这些书中,能有一个容身之地足矣。”
颜如玉说道。
她是一个书仙,只要有书的地方,她都可以钻进去,在书中做容身之处,只要人善待书籍,她就能够在书中长久待着,但一个地方的书籍若全部被损,那就是【书乡】被坏,在其中的她也逃不掉。
“这是小事。”
苏阳自然能给颜如玉一个容身之处,他本来也就喜欢读书,徒增颜如玉这样的一个书友,自然喜不自胜。
“谢过公子。”
颜如玉对苏阳盈盈拜下。
“姑娘请坐。”
苏阳轻轻搀扶颜如玉,让她起身,坐在一旁,多加审度,问道:“姑娘身在书乡,不知书乡是如何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