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件已经执行完成的案子,要让法院重审,是很难的事。除非你能找到特别关键的证据,证明原来的判决有错误。”
严锋道:“我手里有个东西,是从这个案子的关键证人那里拿到的,不知道能不能被用作证据?”
李明辉有些诧异:“说来听听。”
严锋拿出手机,点开一段录音。是叶小茜和严锋的对话,叶小茜在录音里向严锋道歉,说她也是受害者,当年之所以改口供,完全是受张家人逼迫。
李明辉听完,脸上浮起笑意:“叶小茜是当年案子的第一证人。有了这个录音,我就有把握说服法院重审你的案子。”
李瓶闻言,忍不住兴奋的推了推严锋的手臂。严锋也是满心喜悦,他伸手拍了拍李瓶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回头对李明辉道:“那真是太好了!其他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李明辉想了想,说道:“暂时还没有,我会尽快向法院递交申诉材料。不过这几天你尽量不要去别的地方,到时候要是有什么突发事情,我好通知你随时过来。”
严锋点点头应了,跟李明辉道过别,带着李瓶离开了律所。
第246章 第246碗面
李瓶开心得都快找不着北了,在过马路的时候差点直接闯了红灯,还好严锋手快将她拖了回来。
“别傻乐,看路!”严锋叮嘱她。
李瓶星星眼看着他:“锋哥,你怎么这么聪明呢?当初叶小茜找过来的时候,我全程在场,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录的音。”
严锋很享受小姑娘崇拜的眼神:“叶小茜找过来的时候,张家刚出事不久。我猜想,她可能也是得知张家倒台后,才决定找过来的。正好她说起当年的事,又跟法庭上说的完全不一样,我就抓着机会录了一段儿。”
“再说了,你也不是全程在场,不知道也很正常。当时不是我把她叫出去单独说了会儿话吗?就是那个时候录的音。”
听他这么一提醒,李瓶想了起来。当时严锋怕张淑蓉知道当年害他的人找过来的事,就把叶小茜单独叫了出去。也是经过那一回,叶小茜才离开的东平镇。
不管怎么样,李瓶很为严锋感到高兴:“听那个李律师这么说,你翻案的机会应该很大吧?亏你之前还吓唬我,说翻案很难很难,害得我还担心来着。”
严锋笑了笑:“我那不是看你抱的希望太大,怕到时候翻案不成,你会难过嘛。况且,当时我也不确定这个录音能不能被采纳,有没有用。要是没用的话,那法院能不能答应重审还真是个问题。不过,如今专业人士认可了,我就不担心了。”
“嗳,真好!”李瓶感叹道,又催促严锋,“快快快,把这个好消息跟阿姨分享一下。然后我们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这个事情确实应该告诉老妈一声,好安安她的心。严锋拿出手机拨了过去。
这一天正好是赶集日,张淑蓉正在跟老姐妹们逛街。一听到这个消息,声音都忍不住大了起来:“你是说真的?律师真的说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严锋笑道:“我骗你干什么呀?我跟瓶瓶才见过律师。她说,要把这个好消息赶紧给她阿姨分享。”
“哈哈哈”张淑蓉爽朗的笑声穿透手机,旁边的李瓶都听到了,“我家瓶瓶就是乖,啥好事儿都想着我。那行吧,你们俩好好玩儿。照顾好瓶瓶,别让她磕着碰着了。到时候回来少了一根头发,老娘唯你是问。”
张淑蓉挂了电话,旁边的老姐妹问她:“什么律师?你不是说你家严锋出去旅游去了么?怎么,这是要打官司?”
东平镇小,周围的人看张淑蓉还在,严锋和李瓶却不见踪影,有些人就问起去向来。张淑蓉对外一律说是趁着这个空闲出去旅游去了。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她不想提前嚷嚷得到处都知道。
不然,翻案成功还好说。要是没成功,谁知道别人会说得多难听?保不齐就有人说,看吧,我就说严锋干过那些事吧。还说是冤枉的,要真是冤枉的,怎么法院不让翻案呢?
如今听律师这么说,翻案的几率很大,她就没什么顾虑的了,正好借这个机会给严锋造造势。
第247章 第247碗面
“嗐,当初我也不算骗你们,我家小锋和瓶瓶的确也是顺道出去旅游,当然主要还是为了去找律师问问能不能翻案。我们当时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自然就不好跟你们说。现在律师说可以,胜算还很大,我也就没什么担忧的了。”
这么一说,老姐妹们也表示体谅。因为,同样的事情若是放在她们身上,她们也会这么办。俗话说嘛,锅盖揭早了煮不熟饭。事情当然是落定了才好跟外面的人说。
不过,比起严锋翻案这件事,老姐妹们明显更关注另外一件。
“你这瓶瓶长瓶瓶短的,还一根头发丝儿都不能少。知道的是你家请的小工,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多了个亲生女儿呢。看来情况不一般啊,这回你就给我们个准话儿,你家小锋跟瓶瓶是不是好上了?”
这孤男寡女的一起出去玩儿,本来就不对劲。再看张淑蓉话里话外这个态度,那能是把李瓶当小工的口气?更别说,前段时间外面本来就在传张淑蓉看上李瓶了,要留她做儿媳妇。
张淑蓉笑得嘴都合不拢:“好上了好上了,亏的你们天天惦记,这个问完那个又来问。我家瓶瓶啊,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女子,我不对她好还能对谁好啊?”
众人恍然大悟:“哦,难怪之前孙家那小子那样纠缠,你家瓶瓶都没答应,原来是跟严锋好上了。你说你这个当妈的也真是,这不是好事儿吗,怎么别人问起来你还瞒着不说?多好的儿媳妇啊,换做是我,我就恨不得当下就让所有人知道,免得别人眼馋打她主意。”
张淑蓉也觉得很冤:“天地良心,我哪里是瞒你们啊?那会儿我们家小锋和瓶瓶还没在一起呢。都没影的事儿,让我怎么给你们说嘛?”
“这么说起来,是刚定下来的?”
张淑蓉:“可不是嘛。”
老姐妹们也就没再计较这件事,纷纷恭喜张淑蓉,说等两个孩子结婚的时候,一定要知会一声,她们要来喝喜酒。
张淑蓉没有特意叮嘱老姐妹们给自己保密,大家很快就把这件事传了出去。当然,镇上说什么的都有。不过,这却影响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严锋和李瓶。两人没什么事,除了逛景点就是寻觅美食,小日子过得比神仙还舒坦。
这一天,李律师约着他们去法院递了诉状。走完流程之后,剩下的就是等待法院通知开庭时间。但这个时间未定,严锋和李瓶也不可能一直待在京城。和李律师商量之后,严锋决定先回家,等开庭时再过来。
临走的前一天,严锋带着李瓶去了自己曾经就读的大学。学校的设施一如当年,没有什么变化。一进校园,熟悉感就扑面而来。
严锋先带李瓶去逛了教学区,指给她看当年他曾经在哪间教室上课。之后又拉着她的手往食堂去,说要带她尝尝学校的饭菜。
因为没有饭卡,严锋带李瓶去的是东园专卖炒菜的小食堂。这里不止可以刷卡,也收取现金。
第248章 第248碗面
过了饭点儿,食堂里吃饭的学生不是很多,空位还剩不少。严锋点了鱼香肉丝、酸菜鱼和炝炒凤尾三个菜。
“来,尝尝我们学校大厨的手艺。”严锋给李瓶盛了一碗饭,递到她手里。
李瓶尝了一筷子鱼,酸香浓郁,肉质滑嫩,特别开胃,不由赞道:“嗯,好吃,这师傅做鱼的手艺真好。”
严锋也跟着尝了尝,笑道:“味道没什么变化,还跟当年一样,可能没换大厨。当年我们一个寝室的男生都喜欢来这里吃小炒,嫌其他食堂的大锅菜缺油水。”
李瓶这一路上总是听他说起当年,顺势问道:“锋哥,当年你是念到大二吧?那你有没有想过,再回来把这个大学念完?”
严锋有些讶异的看向她,李瓶继续道:“你看,李律师都说了,你的官司很大几率会赢。赢了官司,你就是无辜的,难道学校不应该把这个大学赔给你吗?”
严锋却道:“学校赔不赔还两说,要是不赔,我还得从高中学起。再者说,就算学校赔给我,我也不可能回来继续念。你也不想想,我都多大岁数了?”
李瓶却是不赞同他拿年龄说事儿:“你多大岁数?你不是才三十岁吗?一辈子才过了三分之一。现在那些四五十岁的人都还在参加高考呢,人家也没觉得自己年龄大。”
严锋哭笑不得:“我给你算一算,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十八岁上大学,大学四年毕业,刚好二十二岁。我今年三十岁,相当于一个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了八年时间,已经走上了中层的岗位。”
“假如像你说的,学校赔给我。我把剩下的两年念完,然后呢?以三十二三岁的年龄去跟小年轻们争工作岗位?我比着他们能多出什么优势?再说了,当年学业被迫中断之后,我就再也没把书本捡起来过,即便回去学校,又怎么跟得上进度?”
李瓶像泄了气的皮球,可仍有些不死心:“我听你老是提起以前上学时候的事,就想着问你要不要弥补这个遗憾。其实毕业之后,你也可以不用跟其他人一样去外面找工作。咱们家里的面馆不是还要继续开吗,可以回来继续开面馆。”
严锋忍不住笑:“我现在把面馆撇下,辛辛苦苦去拿个大学毕业证,然后回来继续开面馆?瓶瓶,我有直道不走,干嘛去绕弯路?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人生那么多遗憾,难道每个都要去弥补?”
“当年被迫中断学业的时候,我是有遗憾过。但这么多年过来,我已经放下这件事了。今天之所以提起读书的时候有点多,那不是触景生情嘛。到了这个环境,看到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自然而然就想起当年的自己了。”
“但是说到再继续回去念书,我是绝没有这个想法的。离开了校园那么多年,哪还能专心得下来?不过,你要真想我弥补这个遗憾,我倒是有个办法。”
第249章 第249碗面
“什么办法?”李瓶迫不及待问道。
严锋点了点她:“你去念书,顺便帮哥实现大学梦想。”
李瓶有些意外:“我?”
严锋点点头:“你在老家的时候念到了高中毕业,到现在书本也只丢下大半年时间,捡起来很容易。重读一个高三或者到时候看能不能直接插班,然后就能直接考大学。”
“可是……我要是去念书了,店里怎么办?你跟阿姨两个人怎么忙得过来?”
严锋:“你傻啊,我们到时候再聘一个不就好了?这个不是问题,你就告诉我还想不想继续念书。要是想,你就去念。钱的问题你不用考虑,哥帮你出。”
李瓶沉默了,这要是放在几个月前,她是一千个一万个愿意的。初中念完之后,她成绩不错,考进了县城最好的一中。但她爸李成志不让她再继续念,打算送她去学理发,好早点出来工作赚钱,给家里减轻负担。
但李瓶不想学理发,她想读高中,以后考大学。可李成志的态度很坚决,说她去读高中可以,他不会给她出这个钱,让她自己去想办法。
本来是想逼着李瓶妥协,放弃继续念书的打算,谁知竟真让李瓶寻到了一线生机。她的初中班主任老师帮她联系了二中的招生办,那边答应她,如果去二中,可以免去三年学费,每个月还有一百元的生活补助。
这本是学校之间争抢生源的手段,但对李瓶而言,无异于救命稻草。一中虽然各方面吊打二中,但李瓶的成绩在那里面只能算中等偏上,奖学金和助学金她都争取不到。
而她的成绩放到二中就不一样了,各种意义上的名列前茅。李瓶当即就答应了下来,去了二中。
李成志没想到真被李瓶想到了办法,才亲口说出去的话也收不回来,只得憋着一口老血答应让她继续念。但当父亲的权威还是要摆一摆的,李成志告诉李瓶,别人家姑娘养到这么大,都知道给家里赚钱养家了。
把你养到这么大,不赚钱不说,还要继续念书花钱。既然你要念,那就按之前说好的,不要花家里一分钱,我也没钱给你念这个劳什子书。
李瓶以为,在这个家里长到这么大,受了无数冷落、忽视和排挤,对这些应该早就习惯了才对。可听到这样一番话,她还是会忍不住鼻酸。明明她比哥哥优秀这么多,也没有天天白吃家里的饭,为什么父母就不能稍微公平一点对待她呢?
可能也是被这一番话彻底冷了心,李瓶越发在心里坚定一定要考出去,要离开这个家的信念。
二中虽说给免了学费,但一百块钱的生活补助确实不够她在县城学校里的花销。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