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母瞪着周父,“你就知道谈吃,孩子去补习了,你以为不努力就能考满分的吗?墙上那两张奖状是随便就能得到的吗?孩子学习回来晚是因为她努力,你不表扬还批评。”
周想见爸爸张嘴想说话,赶紧说道:“爸妈,今天我是回来晚了,因为李校长给我找到一个大学生补课,多学了一会儿,明天后天我中午都在李校长家吃饭,就不用等我了。”
周父听说大学生给补课,自己闺女学什么了?
“小学生需要大学生给补课?”
“我学初中的知识了,有大学生给我讲题,到初中我也能给你捧奖状回来,给你挣足了面子。”
周父听了,心里舒坦,闺女懂自己,最近事事都给自己挣面子。
周母听说去校长家吃饭,担心的问道:“方便吗?”
“我早上去时,买菜过去,你闺女我给人家添麻烦了,人家还给我找个好老师,我能厚脸皮的空手去吃饭吗?”
周母放心了,闺女手里有钱,是不能空手去的。
下午,关上门,周想直接进空间,把上午学到的知识复习一遍,又把书本拿出来,做习题巩固。
再把不懂的,用另一个本子写下来,明天带去问王老师。
捡出十个鸡蛋,用报纸包好,明天带去做菜用。
一下午,空间里两天的时间,周想把上午学到的都吃透,才出了空间。
“想想,你来看看我做的这个行不行?”
周想听到妈妈叫自己,就去堂屋看她做的羽绒服里子。
“这缝的距离有点宽了,塞羽绒是好塞了,可是洗湿了以后都坠底下了,再在这两行中间加一道,我来灌羽绒。”
周母觉得闺女说的对,几下补了后片的行线后,交给闺女。
周想戴上口罩,用筷子夹羽绒灌进去,数着每行夹了几筷子,夹一样的数量。
压住口,轻轻拍打,见每行里都差不多了,就拿给妈妈去缝。
接过前片又去塞,母女俩配合,很快羽绒棉袄的里子就做出来了。
正好周父回来,周想喊来爸爸试试这里子合适不暖和不?
周父试了一下,穿在身上没重量,肥瘦还行,嗯,大棉袄脱了也不冷,难怪闺女每天穿那么薄呢!
脱掉羽绒里子的周父开心的去做饭,周想跟周母偷笑。
“妈,那羽绒估计才装了四两,还有不少呢,还够你和爸做裤子的。”
“嗯,我扯了很多这种晴纶布回来,都做,把这次的羽绒都用完。”
“那羽绒有二斤八两,你做条裤子估计还能剩一斤半,先给外婆做一件羽绒袄子,剩下给三哥和二姐各做一件羽绒袄子。
等开学,同学们那里收上来再给大哥和爷爷做,后期肯定还有很多的,那个做卤味的同学,他家这个鸭毛是不会断的。”
周母点头,闺女安排的很好,否则,过年时,被发现自己三口子有舒服的羽绒袄子穿,老娘那里没有,肯定要叨叨自己的。
再加上表弟媳爱挑拨,没事也得有事。
晚饭时,周想特意对自家爸爸说道:“明后两天,我妈要做衣服,我要去补课,家里这两天饭要麻烦爸爸了。”
周父想反驳,周想又说道:“那买回来的东西先洗干净,挂着,过了这两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加工。”
周父想想大后天二十八,卤菜正好合适,于是点头,“也好,先晾两天,大后天两个灶台一起卤。”
搞定爸爸,自己和妈妈才能安心的做自己的事情。
晚上进空间学习前,泡发海带,在临睡前,出空间,把面挖入大陶盆里,带水进入空间,和好面,醒着。
第二天,周想早早起来,带出大陶盆,再揉进两个空间鸡蛋进入面团里,醒发。
削土豆,切海带,凉拌海带丝,炝炒土豆丝。
擀面,撒盐,倒油折叠,切,摞,卷,擀,放入灶锅里烙,灶锅够大,饼也够大。
烙了五张,留下一张,用屉布包卷四张,菜用大瓷碗装好,再放入钢精锅里,钢精锅塞小筐子里,完美。
凌然来时,周父干活才回来,还有几天过年了,天天都杀猪。
看着筐子里塞的钢精锅,“这是干嘛?”
“我带早饭过去吃,家里的早饭在锅里温着呢!我和凌然先走了。”
说完叫凌然背起筐子,自己背着另一个只放了十个鸡蛋的小筐子,快步走了。
“干嘛走这么急?”
“我怕我爸啰嗦,他不喜欢我们把吃的分享给别人,所以左横的事情绝对不能叫我爸知道。”
“可是,我看周叔也经常带人回来吃饭呀!他不也是分享吃食了吗?”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对朋友好可以,我们不能。”
凌然摇头,真的没看出来周叔是这样的人。
俩人加快脚步,在到街上砍了五斤猪肉,一斤猪肝,大白菜,千张豆饼。
凌然拽住买起来刹不住的周想,“走了,早饭该凉了。”
周想看看菜足够吃的了,才和凌然离开市场。
到了镇中门口,左拐进入家属区,还没走到李校长家,就见到李校长了。
原来是他爱人张幼玲要做早餐,不相信小姑娘能起那么早做饭还带过来。
所以他出来看看,打算到门口接不到就回去做饭吃。
看到瘦小的姑娘背着筐子,赶紧接过来。
到了李校长家门口,李校长就喊道:“张校长,来客人了。”
周想低头偷笑,这是夫妻间的打招呼吗?
张幼玲从厨房里出来,嗔怪的对李校长说道:“整天没个正形,还怪儿子不听话,随根了。”
李校长放下筐子,双手抱拳,“嘴下留情,给点面子。”
周想噗呲一笑,看着张幼玲说道:“张校长好!我是周想。”
四十来岁,一米六的个子,皮肤白皙,臃肿的棉衣也藏不住苗条的身材,秀丽的脸庞上堆满笑容:“好!好!你就是周想啊!这名字我可是如雷贯耳呀,我家老李啊!想起来就夸一通,弄得我对你好奇极了。”
第72章 做羽绒服
“见面不如闻名吧?有没有觉得失望?”周想开玩笑道。
张幼玲摇头,“没有,看到你,就觉得你这样子挺符合小学尖子生的模样的。”
周想嘿嘿笑着:“我给尖子生们拉低了形象分了。”
周想的自黑,让张幼玲觉得这小姑娘爽朗大方。于是握住周想的手,“走,进屋说,院子里冷。”
凌然早就主动的把筐放进厨房了,并且把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来,看到里面的食物,凌然也放心了,够这么多人吃的了。
李校长也跟进来,见到烙饼和两个菜,眼睛一亮,这早餐不错。
“我来烧个面稀饭,刚才烧好的开水,很快的,凌然,你把大饼切成四块,装笸箩里,那两个菜直接就用那个瓷碗就行了。”
李校长搅拌面糊,烧稀饭,凌然把大饼切好,摆在厨房的小饭桌上。
“就在这屋吃吧,端出去该凉了。”
李校长点头,“嗯,在这屋暖和点。”
堂屋里,张幼玲握着周想的手,再看看她的衣服,“你穿这么薄,手怎么这么热?”
“喔,我的棉袄里面是羽绒,所以显薄,不冷。”
“羽绒?嗯,听说外面都穿那什么羽绒服,我们这里没有卖。”
“是呢!我去市里的时候买回来的呢!回来叫我妈给我改了一条裤子,所以我不冷。”
“不对,小丫头,我听说你还在学校收鸭毛鹅毛了呢!”
“是呀!就是给我改裤子的时候想起来的,我收鸭毛鹅毛回来,洗干净,晾干,再用布袋子装起来,上锅蒸消毒,现在我妈正在家里做羽绒服呢!”
“是吗?是吗?吃完早饭,我去你家看看你妈怎么做羽绒服的。”张幼玲激动,可找到懂行的人了。
“行啊,吃完饭,叫凌然带你去我家。”
周想没想到这个张副校长这么自来熟,也是,她本身负责的就是政治这一块。
王老师也过来了,凌然叫吃饭,李石朋才从自己房间里出来,这两天可要老实点,且还要积极学习,不能被小姑娘比下去了。
饭桌上,大家尝到大饼,都说好吃,鸡蛋香味很浓。
李石朋几乎吃了一张大饼,这大饼可是直径近两尺,八层厚的。
周想看着他肚子,怀疑他肚子是无底洞,自己吃的是八分之一大小。
看着吃完动不了的儿子,李校长是好气又好笑。
李石朋被自家爸爸指派洗碗,美其名曰可以消食。
张幼玲抓住凌然,“凌然,陪我去周想家,我要去看周想妈妈做羽绒服。”
凌然看向周想,周想点头,“你顺便把锅和瓷碗给背我家去。”
又用口型叫他买十斤米背来,凌然了然了。
把张副校长送到周想家,正好周母在锅屋的当门做衣服呢!缝纫机抬到了这屋,肯定是因为这屋暖和。
凌然替两个人做介绍,周母听说是镇中的副校长,还是镇小校长的爱人,连忙起身。
张幼玲阻止,“不用招呼,你忙,我就是听周想说你正在做羽绒服,我来看看,顺便取取经。”
凌然放下筐,把里面东西拿出来放到原位,“阿姨,张校长,你们聊,我先走了。”
周母点头,张幼玲挥挥手,“忙去吧!”
周母继续做衣服,张幼玲看着还问着,还帮忙装羽绒。
周母拦住她,“太呛人,我给你拿个新口罩。”
起身去周想的床头找出一包棉口罩,拿出一个,递给张幼玲。
张幼玲戴上口罩,装羽绒,听周母解释怎么装,怎么算计份量,布料的选择,行线距离等等,闺女说的都说给她听。
等周母做出一件完整的羽绒裤里子,张幼玲拿起查看,轻,软,柔,如果穿上,人的动作肯定灵活轻巧。
周母拿出缝制好的棉裤里外两层,把羽绒里子垫上,开始手工缝制,牵线,行线,然后上裤腰。
一条羽绒裤就出来了,张幼玲拿起比划,“这是你的裤子?”
周母点头,“是的,周想催我赶紧给自己做条裤子,免得坐在这里缝制衣服冻腿疼。”
“我看你这屋里不冷啊!挺暖和的。”
“是呢!这屋里烧炕的,北屋比正屋还暖和呢!”周母骄傲的说道。
“烧炕?难怪这大北屋还暖和,咱这边有人会砌炕的吗?”
“周想和凌然两个折腾的,买材料回来,找了瓦匠来砌炕,后来那图纸被瓦匠拿走了,说要去县里市里砌炕。”
“噢,周想这孩子看着就是聪明机灵的,我家老李一天提起几遍的夸。你这裤子我试试暖和度行不?”
“行,试吧,你进里面那炕上试,上面我自己收拾干净了,之前周想在上面炕羽绒的。”
“对呀,有个炕,衣服洗了干不了,也可以炕干。我进去试试。”
张幼玲进了里间,虽然房子不咋地,可是这里间,被周想收拾的干干净净,北边墙是炕,南边墙是床,一间小小的屋子,放了两个大东西,反而不觉拥挤,只觉温馨。
脱掉鞋,站到炕上试了试羽绒裤,嗯嗯,真好,轻巧暖和,再动动腿,蹲一蹲,一点都不碍事,太方便舒服了。
换回自己的棉裤,穿上鞋,到了外间,“这羽绒裤镇舒服,起蹲都方便,两条腿还轻松。”
“是吧!可惜才这么点羽绒,开学后,羽绒应该就多起来,我叫周想给你留点哈,这一套羽绒服怎么也得七八两,到时候,我叫周想给你留三斤洗干炕干的羽绒,明年冬天你就能穿上了。”
张幼玲一听,有点不好意思,可是自己又真的不会弄,做衣服还行,这洗鸭毛蒸鸭毛,真的不知道方法且家里也不方便。
“会不会增加周想的工作量?”张幼玲舍不得拒绝,试探的问道。
“没事,她收鸭毛不是还要洗和蒸吗?顺带的事,而且有个叫陈实的同学,他家做卤味的,一个星期就能送一斤多来,这要过年了,才没有送的。”
“那就给周想添麻烦了。”张幼玲厚着脸皮应下了。
第73章 马褂来给提成
“不用客气的,周想她要在家自学,还是李校长通融的呢!估计也落了不少闲话听吧?”周母还觉得对不起李校长呢!
“说实话,开始是有一点,连我也说过他,他一直不吭声,随便我们说,后来周想考了满分,他当天就把周想试卷拿回来,给我们每一个不支持他的人看。
大家看到试卷后,也觉得老李慧眼识英雄,觉得这样的孩子也许在家自学,学到的会比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