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代嫁郎-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柜台这边花生糖,芝麻糖和牛皮糖等,按斤卖也很便宜,买的人也多。
  当然也有不缺钱的主儿,大手一挥就提了一篮子回去,还在店长的介绍下办了会员卡。
  反正才五十两银子,还能有那么多的好处,不亏。
  苏陌的糖果屋一开业,让其余糖商见识到了其可怕的吸金力,不说其他人了,就连自家女儿都私下里找了下人偷偷买了。
  而那自外乡来云城进货的商队见到了饴糖,也打起了主意,不只一家前来打听,这饴糖要怎样进货,不过都被苏陌拒了。
  商糖们一个个的看着生产冷清的店面,都是唉声叹气,对苏陌很是怨言。
  不过还好,流失的这部分客人都是以前买石蜜的。这部分人的购买力本来就算不高,损失了也就损失了。他们还有霜糖这个大头,因此影响虽然有,但并不太大。
  不过就是心气不顺,私底下说几句酸话而已。
  反倒是那些小的制糖作坊,影响就大了,因为这部分制糖作坊本来面对的顾客就是普通人,是以石蜜为主,如今被糖果屋这样冲击,许多人都喊这生意没法做下去了。
  苏陌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还好他早就有了准备,只等着饴糖厂的建成。虽然他不是什么圣父,但也做不出来,光顾着自个儿,而挤得别人没有了活路。
  这些店铺当中,就属苏启之的生意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苏陌的两家店都离他的店不远,这样一来,几乎整个店里的生意都被抢走了一大半。
  外人一看,就觉得是苏陌有意针对。
  苏陌也是有口难言,这店铺子也不是他的,谁知道闻人琛是怎么想的。
  糖果屋的生意在火爆一段时间后,就慢慢的降了下来,但每日的客流量还是很稳定。而糖果定制这一块,反倒慢慢的好了起来,寿辰呀,婚礼呀或者小姐们办的诗会、游园会等,也会到店里定制一些特别的糖果。
  一时这种定制糖果成为了流行于云城的风尚。
  忙完了这一通,一切都上了正轨之后,苏陌想起方掌柜的约定。
  就带了点小礼物去见了方掌柜,刚好方掌柜也有时间,两人就约着一起去见了那个先生。
  去的路上方掌柜给苏陌介绍,那先生姓朱,是一个秀才,今年也才四十出头。
  苏陌好奇,“为何不往上考了?”
  他记得这时代,读书人都以科考为荣,一些七老八十了都还在考。这个朱先生也才四十,就这个时代而言还是很年轻的。
  怎么不继续考试了,反而愿意跑到乡下当个夫子?
  方掌柜表情一顿,道,“这个朱秀才,学识也是有的,就是运气不太好。”
  说着面色也有些古怪。
  “怎么个不好法?”
  “要说这朱秀才也是书香传家,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还是落没了,不过他在读书上还很有几分灵气。只是每次遇到他赶考,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总之,没有一次是顺利的。”方掌柜说着摇了摇头,很是感叹。
  苏陌惊道,“这么巧?次次都不顺利?”
  “说起来你也别不信,这朱秀才也不知道得罪了哪路神仙?就没有哪次不出问题的。”方掌柜道。
  “既然每一次都出问题,那他又是怎么考上秀才的?”
  方掌柜的脸色更奇怪了些,“他考秀才那次倒也顺利,但是考过了之后,他娘就病死了。等他守孝三年出来后,就心灰意冷,不想再考了,就守着点祖产过日子,也坐过私馆,或者写写字,作作画儿。”
  说到这里方掌柜不太好意思的笑笑,“他科考这方面运气差,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没有什么的。刚好你提到要给村子里的学堂找先生,我就想到了他,他学识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就看你介不介意了?”
  作者闲话:


第162章 村子修路
  苏陌道,“我不相信这些。”
  说话间两人就到了,那是一座小院,虽然在云城这个地方看着是寒酸了点,但却被主人打理得很是整洁。
  他们被小童迎进去的时候,朱秀才还有闲情逸致的坐在院子一株桃树下打棋谱。
  朱秀才虽然已四十出头,但看着并不显老,清瘦文雅,目光炯炯,一身青衣反显磊落。
  三人一番见礼后分主次坐下,小童上了茶水点心就退了下去。
  说实话,在听了方掌柜的话后,苏陌心中就有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年人形象。
  可是在见到真人之后,苏陌才知道自己狭隘了。
  朱秀才绝对不是那种一朝不得志就会意志消沉,郁郁寡欢的人,他反而是那种,无论何时都会在能力范围内给自己找些小情趣的人。
  这样的人心志都很坚定,苏陌自是满意的。
  双方交谈了一会儿,都比较满意,双方谈妥,约下了时间,然后苏陌就告辞离开了。
  回到村子里,苏陌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村长,村长很是高兴。
  欢天喜地的送走了苏陌,忙招来人,将已经修好的学堂打扫出来,务必要让先生住得开心,住得舒服。
  村里的几个老头子,都很重视这件事,十分严肃的警告了那些爱找事的人,以后有事没事把嘴巴管好,少说些没用的。
  一番敲打后,这才放众人离开。
  村民对先生的事还是很期待的,一个个回到家里,又把自家小子拧出来,拉着耳朵警告。总之以后进了学堂要听先生的话,若是再调皮捣蛋就竹笋炒肉丝伺候。
  朱先生来的那天,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出来迎接了,村长早早的在家里摆了席,算是给先生接风,又请了村里的长者和卓严作陪。
  如此朱先生正式成为了上河沟学堂的先生。
  朱先生来的时候,身边就带了两个粗使下人,学堂里朱先生住了一间,两个下人一间,剩下的当了学堂还有剩下。
  为了表示敬意,村子里一些村民自发的给朱先生送来米面蔬菜等物,却被朱先生好言拒了。
  学堂也正式授课。
  王悠也跟着村子里的小孩子上了学堂。
  村子里的规矩没有这么大,在征得朱先生的同意之后,王悠获得了上学听课的资格。
  小孩子高兴得很,回到家叽叽喳喳的跟王婶说个不停。
  王婶却拉着他跪到了苏陌面前,再次谢恩。
  王悠还小或许并不清楚,一个奴籍对于一个人而言代表着什么,可是王婶知道,因此她是真心感激着苏陌的。
  一个月过后,制糖厂建好了。
  制糖厂很大,外面一个很大院子,只有一个进出口,大门安排了二十四小时的门卫。进了大门,靠面的边还有一排两层的工人宿舍,再后面就是厂房。
  虽然厂房后面离山涧不远,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苏陌还是请人在院子里打了一口井。
  而第一批的制糖厂工人,苏陌还是选择用了退役的士兵,这些人也通过培训后,慢慢上岗了。
  这些人忠诚度高,纪律性强,而饴糖的制作属于机密,用他们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村子里的村民,他以后也会选择性的用一些人。等以后其他店铺慢慢开起来了以后,他也会从村子里挑选择一些有天赋的年轻人,学习做手工糖,以后会安排到店里去当制糖师。
  不过因为时间问题,暂时还要缓缓,这个问题他也跟村长说了一下,让他心里有个底,同时也是安安他的心。
  他也知道,这段时间没少人跑到村长那里去试探,眼见苏陌建了这么大的作坊,却不见请他们村子里的人来做工,话里话外都有些意见了。
  这些都让村长给他挡了回来,苏陌也是感恩的。
  那两个给匠人做饭的妇人,苏陌觉得为人还不错,就打算长期请她们为制糖厂里的工人做饭,跟李丽娘她们一样,跟着吃每月五百文钱。
  两个妇人很是高兴。
  制糖厂运行起来,饴糖的量渐渐加大,出货量跟上后,店铺里的每日销量就没有再限制。
  但这样一来弊端也出现了,主要是村子里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坑坑洼洼的不说,还全都是土路。
  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就泥泞满地,一脚下去全是泥浆子,牛车驶过去,也是一身的斑斑点点。
  所以一般都是晴天的时候,给店铺供货,到了雨天就休息。
  以前只有镇子上一家店,供货量不大,几天送一次货,也没有什么。但是现在三家店,而且又取消了限量销售之后,这每日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如此一来,一遇到雨天就遭罪了。
  现在才三家店就这个样子,以后生意只会越做越大,每日里来往于上河沟的车辆也只会越来越多。
  这样势必影响到货物的出行,现在才三家店,还能应付,可以后就不行了。
  所以修路之事也是刻不容缓。
  卓严看向他,“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想要道路平坦,下雨天又不要泥泞,只能像城里的官道那样用条砖铺设,这不是大工程是什么。
  所以卓严并不赞同。
  经他一提,苏陌也想到了,他笑了起来,“不用条砖铺路,我另外有办法,不麻烦,工程量也不大。”
  卓严听了苏陌的话,并没有感到有多高兴,反而沉沉的看着他,过他好一会儿,才正色道,“阿陌,卿本无罪,怀璧其罪。”
  苏陌怔了下,反应过来,卓严这是在担心他,同时也警告他不可太过于锋芒毕露,怕他因此而引来杀身之祸。
  他笑了笑,从后面抱住他,“你放心,这法子很简单的,不用我特意去做什么,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见他这样说,卓严也放心了。
  要修路,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要跟村子说的。
  村长听了半响没有说话,坐在凳子上编著簸箕,动作很快,但却编错了几处,连手上被割了一道口子都没有发现。
  还是苏陌叫了他好几声,才抬起头来,却再也没有心思编东西了,把手上的活计往一边地上一放,回到屋里用草木灰按在伤口上。
  回来坐好,又问,“末哥儿,你说你想要把这路修一修?一直修到大路上去?”
  “是有这个想法,这不来跟大伯商量来了吗?”
  村长看着苏陌,提醒道,“末哥儿,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你可是要想清楚了!”
  “我知道。”苏陌道,“村长,不瞒你说,我制糖厂建好后,来往的车辆越来越多,可是这路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我就想着趁现在把路修好,以后村子里的乡亲们出行也方便些。修路的钱我一人出,但我也希望大伙儿能出力的就出出力,毕竟以后路修好后也不是我一个人受益。”
  “是这个理。”村长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另外,因为前头的路要经过外面那两个村子,我想拜托村长去说一说,不要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
  村长道,“帮他们修路还有什么问题的?”
  苏陌却道,“还是先说好为好,免得到时候再来扯东扯西,闹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苏陌可是见识过,现代那些为了修路扯皮的事多了去了,与其到时候这里出问题那里出问题,还不如一开始就解决干净。
  见他一再坚持,虽然村长觉得没有必要,不过还是亲自跑了一趟,一一拜访了其余两个村子的村长。
  因为上河沟在最里面,修路必须通过前面两个村子,村长把情况一一说明,这些人想着能有人把路修好,怎么看都是他们占便宜,都答应了。
  并且回去后,还特意警告了村民一番,有什么要说的就提,不要到时候去搞什么夭蛾子。
  还好乡下人还是淳朴的多,一听有人修路,以后出入也方便,哪里有不干的。
  沟通好后,苏陌又请了石老头一行人来修路。
  这个时代的路,除了城市里的官道以外,城外的官道都是用泥土夯实的,不过因为有官府定期维修,所以还好。
  既然不可能用长砖来铺路,苏陌就想到了三合土。
  三合土主要是用黏土、熟石灰和沙,经分层夯实,具有一定强度和耐水性,多用于建筑物的基础或路面垫层。
  但是每朝每代的配方都不同。
  在没有水泥的古代,三合土起了很大的作用,用途也极为广泛。
  “三合土”说白了也就是以石灰与黄土或其他火山灰质材料作为胶凝材料,以细砂、碎石或炉渣作为填料的混凝土的一种。
  苏陌一下子就想到这个,刚好这些东西,在大启都不是什么稀奇东西。
  石老头得到配方后,喜不自胜的走了,带了几个徒弟就去研究比例去了。
  苏陌提供了配方,这东西配比起来并不难,没几天就研究出来了。
  开工后,村民们因为记着苏陌的好,忙完了家里的事,没事就来帮着修路。
  所谓人多力量大,而且又是在原本的路上进行修建,这样下来速度就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