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所有揭竿而起,推翻王朝的往往都是一些草莽英雄。
所以真的不让老百姓读书就高枕无忧了吗?显然不是的。
不过毕竞对方是皇帝,这些话他也不太好说。
苏陌一时之间有些犹豫,下意识的看了卓严一眼,知道他在顾忌着什么,卓严直言道,“ 这里也没有外人,你直说就是,师弟不会介意的。”
“师嫂请讲! ”闻人探打趣的睨了卓严一眼,卓严回他一个挑眉。
听卓严这样一说,苏陌就放心了。
他笑了笑,拍了拍卡卡的背,让它一边玩去,“我明白玉公子的意思,但事实真的是如此 吗?”
玉峰看了闻人琢一眼,这话说得有些深了,不知道他应不应该找个借口离开。
不等他想明白,就听闻人琢道,〃愿闻其祥。”
玉峰在心里叹了口气,打消了念头,这个时候再找借口走就显得刻意了。
苏陌最喜欢的正是闻人琢的这一点,对于亲近之人.他不会拿身份来压人.从这一点来说 ,苏陌就觉得闻人琛不错,至少满足了他的一点点虚荣心。
他谦虚的摆摆手,“不过是一点小小的微末之见,说得不好,师弟不要见笑才好。”
闻人探连说不会。
“刚才玉公子提到的那个问题,其实没有这么复杂。”苏陌轻轻敲了几下桌子,将几人的 注意力吸引了过来,“纵观古今,你会发现国家将乱之时,最先爆乱的都是农民,只是爆乱结 束之后,能够登顶高位的人却往往地士族。由此可见那个想法是不成立的。”
被苏陌指名道姓的叫到,本想默默倾听的玉峰闻言怔忡了一下,在心里回想了一下,发现 的确是如此。
每一次改朝换代,最后的胜利者,往往都是世家,再不然就是一方势力。
旧的王朝覆灭新的王朝建立,天下再一次安定下来,普天同庆。然而最初搅动这一方风云 的源头却被人忽视了,他们不是死在了后来的战征中,就是被后面的势力收用,然后沉寂下去 〇
而这些人大多都是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
就连大启开国之君,最初也是受到前朝末年乱民爆动的影响,才有了后来闻人氏起兵推翻 了前朝。
这些事史书上尽有记载,但后人所见,往往看到的是谁谁谁推翻旧制,建立新朝。却一致 无视了最初乱起来的爆民。
想到这里闻人琛心里就是一惊,一种无意窥见了什么真相的茫然袭上心头。
玉峰也是一脸深思。
见两人都没有说话,苏陌只好自问自答的提出下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闻人琢心里已经隐隐有了一个想法,但却彩彩绰绰不太分明,加之二十几年来形成的惯性 思维,实在难以打破,让他抓不到其中的关键。
又或许那个想法太过于惊世骇俗,打破了过往千百年每代帝王一惯秉承的帝王之术。
他深深的看了苏陌一眼,问道,“为何?”
玉峰眉心一跳,突然很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凑上来,接下来的话,真的不是他能听的。更后 悔刚才为何不坚定一点,随便找个借口溜了,也好过在这里如坐针毡。
“你想老百姓最在乎的是什么? ”苏陌反问。
闻人琛,“是什么?”
“是生存。”不得不说,无论哪朝哪代,老百姓的想法其实是最简单也最好懂的。
“他们可以不在乎那个位置上坐着的是什么人,他们只在乎能不能吃饱穿暖,能不能够一 辈子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他们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只要温饱得以维持,日子还能够继续,他 们就会循规蹈矩的把日子过下去。”
苏陌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客气,虽然闻人探也知道他说的是事实,但是被人这么当面指出来 ,面子上还是有些挂不住。
玉峰低头喝茶,连头都不敢抬,生怕自己不小心触了霉头。
苏陌说话随性惯了,一时之间也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前面就坐着一个皇帝,等反应过来的 时候话已经说出口。
他颇不自的转了下头,跳到了下一句,以图把这一茬子揭过去。他道,“在我的家乡,曾 经有一代明君,他说过一句话。”
果然闻人探被转移了注意力,追问道,“什么话?”
“这个等下再说。”苏陌神秘的卖了个关子。
继续道,“当老百姓连生存下去都成问题的时候,为了活下去,自然而然的就会挺而走险 。他们没有读过书识过字,没有辨别大是大非的能力,也极易被煽动,被有心人利用起来。”
苏陌回想着自己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再结合一些自己的观点,道,“毕竞原地不动他 们就只能等死,但若是跟着别人反起来,运气好点说不定还能封候拜相,衣食无忧,萌及子孙 。就算失败了大不了也就是个死字。反正都是死,可至少还有一半的机会〇 ”
苏陌的说得极为大胆,站在一旁的孙义听得都呆住了,几次欲言又止,全被闻人琢制止了
玉峰知道苏陌胆子大,但没想到他居然敢当着皇帝的面就说这些近乎大逆不道的话。
“后退一步只能是地狱,可前进一步却未必是黄泉。所以愚民是不可取的。而且当读书习 字的人多了,他们创造的价值可要比什么都不懂的农人强多了,百姓若是富有了,于国于家也 是有益的,师弟你说是不是?”
闻人琢神色复杂的看着苏陌,他从未听过这样的言论,这些话听来简直有些惊世骇俗了。 可是若是摒弃了固有的观念,就会发现这些话未必完全没有道理,让他无从反驳。
玉峰看了闻人琢一眼,见他没有生气的样子,松了口气,但想着这话不能再继续下去。再 说下去,谁知苏小郎又要说出什么话来,苏小郎敢讲,他可没胆子再听。
刚这样想,就见闻人琢定定的看着苏陌,眼神里带了点压迫,〃师嫂你明白你说的这些话 代表着什么吗?”
若是一般人这样正面对上皇帝的气场,早就两股战战的,可苏陌却一点感觉也没有,扬眉 一笑,“当然,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我家乡那位一代明君说的话,师 弟以为何?”
果然不愧是一代明君留下的千古明言,三人闻言神色骤然一变。
特别是闻人琛,他身为一国之君,他的所思所想,又于旁人不同,这句话对他的震撼也是 最重的。
几近失神的喃喃道,“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载舟,能覆舟?”
“对,还有一句!”这些千古明言,对于华夏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并不觉得如何珍贵 ,又背了一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如果说前一句话,还只是让闻人琛感到震惊,那么后面这一句简直让他整个人都魔怔了一 般,双唇开合着,来来去去的念叨着那两句话。
苏陌没想到这两句话,对闻人琛的影响这么大,被吓了一跳,伸手捅了捅卓严的手,“他 不会有事吧?”
“不会丨”卓严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看着苏陌的神色+分复杂,他看了闻人琛一眼,“无 事,一会就好。”
“那就好。”苏陌放心了。
卓严把茶碗推到他面前,〃唱茶。”
苏陌舔了舔唇,才了现嘴巴有些干了,冲他笑了笑,低头喝茶。
玉峰垂着头,没有人看到他眼里神光闪烁。
闻人琛像是陷入了某种迷瘅,苏陌那两句在耳边萦绕不去,越来越重,一句一句,一字一 字,一直砸进了心里。又像是暮鼓展钟,当头棒喝,破开了周围_切迷雾。
闻人琢眼神前所未有的明亮,看向苏陌,感激道,〃多谢师嫂指点。”
自觉没做什么事的苏陌表上却端着平淡的样子,道,“师弟客气了。”
第111章 把人看紧了
等闻人琛平复了一下心情后,又继续刚才的话题。
“刚才说到,老百姓反还是不反,跟他本身受不受教育没有关系。当然要以大启如今的国 力,还有老百姓的财力,在短时间里也无法做到。”说到这个苏陌也表示无能为力,不过既然 他已经在闻人琛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这种子总有生根发芽的一天,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还有,老百姓之所极易被扇动,除了自己的生存遭到威胁之外,就是有人利用了舆论。
”生活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苏陌比任何人都清楚舆论这东西究竟有多厉害。用得好了,就 是一柄指哪打哪的利剑。
这个道理闻人琛和玉峰如何不慷,只是……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从古至今,因其而遭到横货之人不知凡几! ”玉峰叹道,舆论这 种事,当有心之人扇动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制止得了?
苏陌深有同感,点头道,“不仅如此。都说百姓愚昧,除了不识字之外。还有最大的一个 问题,就是他们如无意外,一生都会生活在一个地方,他们对于外界的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 过口口相传。可这些话一个传一个,经过百人之口,谁也不知道最后被传成了什么,这其中包 括了朝廷颁布的政令等。”
“不独大启,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有些偏僻点的地方,朝廷颁布的政 令都已经过去几年,那里的百姓都不知道。”玉峰早早开始接触玉家的生意,对于这些事情知 道得比别人更多一些。
苏陌却得意的扬了扬眉头,“所以我们要把舆论利用起来,为我们所用。”
闻人琢眯起眼来,“怎么利用?”
“所谓堵不如疏!既然制止不了,我们就想办法把舆论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说到这里苏 陌压低了声音,带着点蛊惑又带着点坏坏的味道,“你们想,若是能奖整个大启的舆论掌握在 手里,会如何?”
他说着,用眼神指指闻人琛。
苏陌的暗示这么明显,三人几乎一下子就明白过来,紧接着就是不可思议。
舆论这东西,入人耳出人口,要怎么掌握?还要掌握整个大启的舆论,这怎么可能?
闻人琢虽然不知道苏陌哪来的胆气敢夸下如此海口,但作为一个皇帝,一个刚刚登基还有 满腔报负的皇帝,任何一个对他有所助益的事他都会去尝试。
闻人探转动着茶碗,眼睛却定定的注视着苏陌,“师嫂,你就不要卖关子了,究竟是什么 办法?”
苏陌却又提到了一个与此完全无关的问题,“你们平时听书吗?”
不知道好好的,怎么突然转到这个上面,三人表情都是一顿,玉峰斟酌着道,“无事的时 候也会听一听,不过听来听去,都是那些也无甚新意。”
“据我所知,无论是府城,县城,还是一些镇子都有说书人对吧?”这些消息苏陌也是仔 细了解过的。
“是〇 ”
“你们觉得这些说书人如何?”苏陌问。
“什么如何? ”玉峰不解。
倒是卓严与苏陌相处久了,对他偶尔冒出来的奇思妙想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猜测道,“你 难道是想利用这些说书人?”
苏陌打了个响指,“你猜对了。”
苏陌赞赏的看了卓严一眼,然后道,“这些说书人,属于下九流。以说书混口饭吃,生活 并没有保阵。如果我们把这些收拢起来,再经过一定的培训,付给他们一定的工钱,让他们为 我们所用。平时的时候,他们该怎么就怎么,但到了关键时候,他们嘴巴里说出来的东西,只 能我们需要他们说的。”
玉峰倒抽了一口凉气,作为玉家下一任家主,自然不是目光短浅之辈,和闻人探都是走一 步看十步的主儿。
虽然苏陌只说了一点皮毛,但他们已经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了。
想一想,整个大启,每个府城,每个县城,每一个镇子,都有这样一个说书人。
当朝廷颁布政令,或者皇帝需要百姓知道的消息,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传遍整个大启。 更甚者,若是有心人想要利用舆论,扰乱民心,这些说书人就可以利用言论,把一切有利的舆 论引向皇帝朝廷一方。
说白了就相当于一个,代表着皇帝意志的传声筒。可不要小看了这东西,若是利用得当, 真的可以做到兵不血刃。
这个时候玉峰看苏陌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佩服之余带有隐隐的忌惮。
在接到玉九来信之时,他虽然也被信上所言慑住了,却是将信将疑,甚至认为信上所言过 于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了些。
和玉老爷不同,在他心里并不认为这个苏陌能有什么本事,最多不过是依附于卓将军而已
可到了这里以后,他发现在日常的相处当中,两人的地位是相等的,看得出来卓将军很重
视他,但也仅此而已。
直到听到他先前那番话,无论其他,光他能够想到这么个办法,就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深 谋远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