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小,丢了性命事大。”
林大将军知道千秋节过后,林祯就要被皇后找个理由留在宫中了,算了算也没剩多少时日了,心里很是舍不得小女儿,这会儿又听自己夫人啰里啰嗦地说一堆他不想听的话,只觉得心烦,就瞪着林夫人道:“啰嗦,能不能让人好好吃顿饭了。祯儿你别听你娘的,多吃点,别饿坏了,爹心疼。”
林祯嗯了一声,伸手就抓起盘中的鸡腿大大咧咧地啃起来,看得林夫人头疼不已,又舍不得责怪她什么,毕竟再过几日,林祯就要离开他们身边,独自进宫面对未知的宫廷生活了。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几日后,皇后在宫中举办千秋节,邀请京城中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以及诰命夫人和家中女眷入宫祝贺,荣阳侯府全家上下也在受邀之列。
荣阳侯作为皇后娘家,府上的女眷没少进宫拜见皇后,但这一次她们却格外地重视,因为皇后得了不治之症,这极有可能是她最后一次举办千秋节了,而且皇后有意在林家再挑选姑娘进宫主持大局,虽然皇后钦定了林祯,但谁也不知道林祯最后到底入不入得了帝后的眼睛,所以其他姑娘和她们的父母都抱着不可告人的心思,要把自家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让帝后看到她们的好。
因着这两重关系,荣阳侯的家眷这次参加皇后的千秋节,就比往年要隆重许多,皇帝先前赏给她们做衣服的料子全被派上用场,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不像是进宫给皇后祝寿,倒像是进宫选秀。
相比之下,林祯就低调很多,她没有用皇帝特意赏给她的那两匹云锦,而是跟荣阳侯府那些小姐用了同样的布料,打扮得中规中矩的,跟着家人坐上进宫的马车。
坐在马车上,林祯撩起窗帘看出去,因着是皇后的千秋节,普天同庆,就连朱雀大街上都张灯结彩,百姓脸上洋溢着喜气,好不热闹,但是林祯正为自己即将进宫而心事重重,怎么都替他们高兴不起来。
荣阳侯府离皇宫并不远,不消一会儿就到了宫门外,进宫给皇后祝寿的皇亲国戚不少,一排马车停在青龙门外等着登记进宫,马车上坐着的应该都是各位诰命夫人和千金。
看到这个场面,林祯想起几年前她随父母贺皇帝万寿节那次进宫的情形,那时的她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童,不用操心什么,只需跟着父母混吃混喝,进宫对她来说一点负担都没有,所以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好紧张害怕的。但是时过境迁,如今她这一进宫,这辈子怕是就再也出不来了,不免觉得有些怅然和悲伤。她看着前面宏伟壮丽的宫门,只觉得一阵阵心慌,那像是一张会吞噬她的嘴,她的后半生就要埋葬在里面了,想到这一点,她就忍不住想逃离,逃得越远越好。
但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林祯看着越来越靠近的宫门,闭上眼睛收拾好自己内心的各种思绪,准备好迎接进宫的到来。
终于轮到了荣阳侯府的马车,荣阳侯亲自下去跟守宫们的禁卫交涉,禁卫见到他,认出他是皇后的父亲,马上换上恭敬的态度来:“卑职见过荣阳侯。”
荣阳侯也笑眯眯地对他们道:“今日辛苦你们了。”
禁卫道:“这都是卑职的职责。”
荣阳侯和禁卫寒暄一会儿,就指着身后的几辆马车对禁卫道:“这些都是我的家眷,你们去查看一下吧。”
虽然荣阳侯是皇帝的老丈人,贵为侯爷,但皇宫戒备森严,为了皇宫里主子们的安全,对进宫的人马一一搜查这道程序还是很必要的,才不管有多尊贵,都得给禁卫看过脸才能通行。所以禁卫对着荣阳侯一抱拳,道:“那就多有得罪了。”
几个禁卫两两作伴,分别走到各辆马车前,撩开帘子往里看,清点人数。林祯坐在马车里,刚听到有人走过来的动静,下一刻马车的帘子就被从外面拉开了,两个带刀禁卫出现在马车前,给了神情恍惚的她一个措手不及,不安地挪了挪身子。
宫门的禁卫几年换一批,原先的升职了,现在这批是新来不久的,林大将军常年驻在西南,极少回京,所以他们一家对于宫里的新禁卫来说很是眼生,禁卫们就打量了他们很久,又看到林祯慌张的样子,就觉得很可疑,迟迟没有走开。
荣阳侯见他们停在了林敬则的马车前,以为是出了什么问题,赶紧走过去问道:“怎么了?”
禁卫指着里面的林祯问荣阳侯:“侯爷可认得此人,她也是您府上的女眷吗?”
荣阳侯倒没想过禁卫会怀疑林祯的身份,不过转念想想,林祯不在京城长大,也甚少进宫,禁卫不认识她也正常。而眼下人多眼杂,皇后的病还瞒着外界,他也不好跟禁卫解释说这是未来的皇后人选,所以只能笑着解释道:“这位是镇南大将军的幺女林祯,这次皇后千秋节,镇南大将军一家奉帝后之命进宫祝贺。”
听了这话,禁卫就了然地点了点头,又转过去对着马车里看似受惊的林祯抱了抱拳,致歉道:“林小姐,是卑职唐突了。”
林祯只是一开始被吓到了,后面很快就镇定下来,见禁卫给她道歉,她就淡然地颔首道:“没关系。”
禁卫检查完他们这一辆马车,按理来说马上就要接着检查下一辆了,但是刚才跟林祯道歉的那个禁卫并没有马上走开,而是离开之前又深深地看了林祯一眼,这才慢慢放下帘子,退到一边让他们进宫。
属于荣阳侯府的马车队吱悠吱悠地进宫了,那个禁卫还站在原地,甚至还回头看了眼林祯坐的马车,被他的搭档发现了,就捅了捅他的胳膊,对着林祯的马车背影努了努嘴,贱兮兮地笑问:“怎么,看上人家小姐了?”
被问话的禁卫闭口不谈,随后走到下一辆等待检查的马车前,若无其事地例行检查,而他的搭档估计是觉得太过稀奇,趁着下一辆马车过来的间隙里,又凑到他身边,死心不改地问他:“不会真看上人家了吧,我都看到了,你平时不是这样的。”
禁卫冷着一张脸道:“与你何干?”
搭档就嘿嘿笑道:“怎么就与我何干了,你是我兄弟,当然要关心一下兄弟的感情状况啊。不过我觉得啊,你跟那个小姐可能没戏。你也听到荣阳侯说了,人家可是堂堂镇南大将军的幺女,镇南大将军你晓得不?正一品的大官,位比三公,又远在西南,活脱脱的土皇帝,他的女儿有多尊贵,想当他的女婿,那起码也得是王公大臣的儿子,像我们这些从底层选拔出来的禁卫,难咯,除非你有机会建功立业,得到封赏,有了官衔,人家大将军才会考虑你了。”
被调侃的禁卫虽然表面上冷着一张脸,假装没有听到搭档的调侃,但是他心里又何尝不知道马车里那个小姐不是他能高攀上的对象。但是他只是匆匆看了一眼,那人就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并且这份情愫快速地生根发芽,不得不承认,他对林祯还是存有一些非分之想的。听了搭档的话后,他也想过要不要找个法子建功立业,等他有了功绩在身,受到皇帝重用,地位得到提升,那样,那位小姐是不是就能看到他的存在,而他也有资格去跟镇南大将军提亲了?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皇后生辰,一早后宫嫔妃就到栖凤宫来给皇后祝寿,送上贺礼,皇帝也挑着众嫔妃在的时间,派了心腹太监郑华过来送了赏赐,都是些宫里难得一见的宝物,以示对皇后的重视和厚爱,在众嫔妃面前树立帝后情深的形象,帮助皇后在后宫立威。这种事情每年千秋节都会上演一次,皇后已经见怪不怪了,很是淡定地谢了恩,同时也在心中感谢皇帝对她的尊重。
倒是那些嫔妃,看到皇帝赏了皇后这么多宝贝,有些是她们见都没见过的,看得眼睛都红了,想她们过生辰的时候,皇帝都是敷衍地从库房挑几样东西赏给她们做礼物,这种待遇她们从来都没有过,也不知道这是皇后才有的待遇,还是皇帝看重皇后才赏这么多。有几个妃子还心想,等她们做上皇后了,皇帝是不是就会这样对待她们了,于是对皇后那个位置更是势在必得。
而有些嫔妃心里酸得不行,还要强颜欢笑恭维皇后,违心地说:“陛下真真是爱护皇后娘娘,每年千秋节都送这么多宝贝给娘娘,娘娘真是好福分,让臣妾们羡慕不已。”
皇后大度地笑道:“这不过是陛下对本宫的一点体贴罢了。”
在这种时候,孙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后宫中皇后下面位份最高的妃子,又是家世最好,这段时间最得帝后重视的妃子,也是最有可能在皇后之后掌管后宫之人,自然要好好在皇后面前表现。所以她在郑华走后,就适时地拿出她为皇后准备的贺礼,她的贴身宫女给她递上来一个长方形盒子,她将盒子打开,露出里面的人参来,笑眯眯地对皇后道:“皇后娘娘常年操劳后宫,身体落下了病根,臣妾每每来侍疾,看到娘娘生病的样子,都非常痛心,所以臣妾特意委托臣妾的父亲,派人在东北寻得这么一支百年野山参给娘娘补身子,希望娘娘能早日康复,益寿延年。”
皇后虽然知道孙贵妃这段时间讨好她,是为了她的后位,但是她作为皇后,为了皇帝后宫的安稳,就不能对这种事情表现得斤斤计较,所以即使知道孙贵妃说的是违心话,她也笑脸盈盈地接下,说道:“贵妃有心了。”
紧接着一向低调的叶德妃也让人呈上贺礼。叶德妃也是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先皇指给太子的良媛,和当时还是太子妃的皇后差不多时间进的东宫,母族不算显赫,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地方官,比不上孙贵妃,但却比张淑妃要好很多。她和皇后是皇帝后宫资历最深的两人,和皇后的关系也是最好的,两人情同姐妹,平日里也常有往来,只是叶德妃为人低调,不爱争,唯一热衷的事就是在宫中教养自己唯一的女儿,也就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大公主康静。
皇后对叶德妃也有几分信任,一开始也不是没想过跟皇帝提议在她死后让德妃上位做继后,一来德妃资历比后宫任何人都高,又是先帝指给皇帝的,没有人敢不服她。二来德妃野心不高,娘家也不强势,年纪也大了,膝下只有一女,也不太受宠,没可能再生育出一个皇子出来威胁太子的地位了。但是想想,德妃上面还有贵妃,贵妃娘家强势,要是让德妃成为继后,贵妃和贵妃娘家肯定不服,到时候要闹起来,为难的是皇帝,德妃也会觉得难堪。而且淑妃也不是省油的灯,淑妃有二男二女,德妃只有一个女儿,淑妃肯定也不会服德妃。再加上德妃虽然有母仪天下的度量,却没有那份心思和气势,怕是做不好皇后这个位置,所以皇后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打算从家族中再挑一个女儿亲自来培养。
叶德妃这人实在,送的礼物也不像孙贵妃那样夸张,她送的是一副自己绣的画,上面的图案也不是牡丹和凤凰一类华丽的事物,而是一些象征着祥和安康长寿的图像,她温声对皇后说:“这是臣妾数月前开始绣的绣品,是臣妾对皇后娘娘的一番心意,还请皇后娘娘笑纳。”
这绣品虽然比起皇帝和贵妃送的礼物比起来廉价了很多,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心意,皇后看了很是喜欢,当即就让贴身宫女接过,笑着对叶德妃说:“德妃有心了,本宫很喜欢。”
一旁的张淑妃见孙贵妃和叶德妃都争着给皇后献殷勤,心中对她们拍马屁的行为很是不屑:都是觊觎后位的人,巴不得皇后早点死呢,送这些东西也不觉得良心痛。她就不一样了,她打心底就不希望皇后活久一点,所以她送的礼物跟长寿啊健康啊都扯不上关系,她平日里也不见得有多尊重皇后,眼下皇后看起来不太行了,她就更加没必要在皇后面前虚情假意了,送的东西也很敷衍,就是在皇帝给她赏赐的那些东西里随便挑拣几样出来,走个过场,反正皇后有那么多皇帝赏的宝贝,也不缺她这一点。
就连给皇后祝寿的语气,都十分敷衍,整个人倚在椅子上,漫不经心地说道:“臣妾论娘家比不过贵妃,论女红比不过德妃,所以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送给皇后娘娘,还请皇后娘娘不要见怪才好。”
孙贵妃看了眼张淑妃让人呈上给皇后的东西,只是一些寻常的翡翠玉石,确实寒酸,于是更加看不起张淑妃了,扯着嘴角优越感十足地想道:不愧是小户人家出来的女人,没有强势的母族支撑着,在宫里连样像样的东西都拿不出来,一股子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就这样还想跟本宫抢后位,真是痴人说梦。
皇后知道张淑妃历来不服她,所以对她的不敬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客客气气地收了她的礼物。
其他嫔妃也依次送上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