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心语是极限了,接过钥匙,“大娘,我实在是动不了了。”

    “回去吧。玲子,你回去做饭,下趟我们回来吃完饭再去。”

    两人快要分开的时候,“姐我回家做饭。”

    “不用,我也得烧火,我煮粥就行了。”

    “行,家里还有馒头,够明天带中午饭。”

    幸亏是这个时候,村里根本就没有人家养的起狗,要不然,还就真的瞒不住。

    姜心语回到家,强撑着点火烧水,要不一会落汗了可是麻烦。

    水热了洗漱了一下,看了看还有十多个馒头,这也不用做了,明天就是这个了。

    一口气的吃了两个大肉包子,歇了一会儿又喝了一碗热的麦乳精。看了看时间,还有时间,还是趁着这个时候洗澡吧,要不也得等着人家。

    头发都干了,院子里有了动静,姜心语赶忙的出去。

    “心语,你插门睡觉,最后一趟明天早上我再给你送过来。”

    “好的大娘,你也别太累了。”

    姜心语插上们以后,回屋把手机拿出来设上六点的闹钟躺下就睡着了,也不知道失眠的滋味了。

    第二天,闹钟想起,姜心语试了两次才坐起来。

    天还黑着,但是也得起来。得把院子里的山药收进地窖里。姜心语自嘲的想着,这还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把山药收进空间里,下了地窖,放出来。

    听到外面有声音,可能是王家人,赶忙的去开门。

    “心语,我还怕你没起来,一会儿你去我家吃粥,你玲子姐都快做熟了。我帮你把山药放进地窖。”

    “大娘,就你背过来的这筐还没有下窖,昨天我晚上的我都放进去了。”

    “你这丫头,几点睡的?”

    “没事的,我自己就可以了,大娘你回去吃饭,我不过去了,我吃一个馒头,还喝麦乳精就好了。”

    “也行,你不用急的。今天一定能都弄回来。”孙二妹交代完急匆匆的离开了。

    姜心语插上门,收起了山药,又下去一趟,这才回屋烧水洗漱。

    把昨天的馒头又蒸了一遍,这样中午吃的时候不会太硬。

    自己吃了一碗方便面,一个馒头,这饭量可是不小了。吃完后,收拾了一遍家里。

    两个筐摞在一起背着去了王家。

    他们已经吃完饭了,今天孙二妹留下,王建强跟着一起去,毕竟年纪大了,还是有点吃不消的。

    现在还早,所以四人一起离开了。

    山里的山药还剩下一半,今天比昨天早,但是也就是挖的快点,往回运还是得晚上。

    下午两点的时候,这片山药基本上都挖光了。

 26收获

    “心语,你知道这山药怎么留种不?”王建强一边抽烟一边问。

    “大伯,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东西就是自己长的,我觉得明年咱们可以过来直接的栽上山药杆。”姜心语和王爱玲两人在摘山药豆。

    “行,明年咱们试试?”

    “那为什么不现在留种?”

    “姐啊,这个灾年,要是被人发现了,还是不能留下。咱们还是来把握的,明年辛苦点,过来种。”

    “我还真的没有想到这点。”又等了快两个小时,孙二妹才背着筐过来了。之后还是三口子第一趟。

    今天姜心语两人学聪明了,趁着天亮,赶忙的捡树枝,要不晚上受罪。

    “姐,我去附近转转。你自己摘吧。”

    “嗯,别走远了。”

    姜心语往山上走了走,还就真的发现了一棵花椒树,“姐,你拿个袋子上来,这里有花椒,咱们摘点。”

    两人有点雁过拔毛的意思,这棵树能够够到的愣是让她俩都摘了。

    “明天咱们接着来。这山里的好东西真多。”

    “姐,我明天一定休息,你和孝龙大哥来吧。”

    “行,有好东西给你带回去。”

    天黑了,两人坐在火堆边烤馒头,这样吃的味道还挺好的,没有那么硬了。还有粮食的香味飘出来。

    第二趟,两人还是跟着一起回去了,还是昨天一样的操作。

    姜心语的晚饭还是肉包子,没有办法,太馋了,真空包装的倒是有鸡腿,但是那个量太小了,没舍得吃。

    送走了孙二妹,姜心语直接收起了地上的山药,明天自己要睡到自然醒,院墙矮,这样大咧咧的放在地上不行。收拾好了以后上炕睡觉,想着明天谁敲门也不给开。

    第二天真的没有人来敲门。姜心语一直睡到了九点多,在被窝伸了一个懒腰。如果忽略了冰凉的炕,那就是真舒服。

    懒懒散散的起来,收拾了被褥,起来烧水洗漱。

    想吃大米饭了,看着铝盆子,实在是没有勇气用,最后拿出自己的饭盒,蒸米饭。

    又给自己蒸了一碗鸡蛋羹。还拿出一个真空包装的脱骨扒鸡,这生活真美。

    吃饱以后,又躺在炕上消食。今天都不出门。

    有了睡意以后,又捂上被窝,躺下接着睡。

    这一觉一直到了下午两点才起来,感觉骨头都软了。吃了一个馒头,还有剩下的半只扒鸡。然后才进了地窖,点上蜡烛,整理这些山药。

    姜心语估计得有一千多斤。看着这堆山药眉开眼笑的,把没有伤的,直溜的都收进了空间,断的准备拿出去,晚上烧火蒸点吃,虽然没有蓝莓酱,但是有白糖酸奶,用来拌山药泥也一定好吃。

    地窖里也就剩下百十斤的山药,放在空间里多保险,还能保鲜,不用担心放坏了。

    出了地窖一看,这都是三点多了,今天也不洗澡,烧火蒸山药。

    大门敲响了,姜心语开门看到王爱玲。

    “姐,你今天有没有收获?”

    “没去,我妈让我歇一天。你干啥呢?晚上把那筐山药给你送来。”

    “不要了,我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的,别推辞了,有必要这样吗?”

    “行,明天咱们还上山不?”

    “去,明天看看还有别的调料不?

    我在蒸山药,姐你带回去点?”

    “我家也是蒸山药,你自己留着好了,行了,我明天过来叫你。”

    晚上姜心语吃到了向往的山药泥,别说,这味道还是真好。

    因为累的狠了,白天睡了那么长时间,没到九点,姜心语又困了。

    第二天,给自己煮了鸡蛋,其实想吃摊鸡蛋了,但是那个味道太大,真的不敢做,肚子里还是缺油水。

    馒头,牛奶,鸡蛋,早饭吃的饱饱的。

    王爱玲过来时,告诉她,王孝龙已经去了山里。

    今天没有什么发现,什么调料也没有,不过三人也没有失望,人贵在知足,这吃的已经进了家里了,就是不再发现什么也满足了。

    三人回去,又给姜心语砍了树枝了。

    三人商量,明天不上山了,去赶集。

    “姐你明天去叫我。”

    “嗯,不用起太早了,其实集上也没啥好东西。”

    “我明天去买油毡,这院子里的树叶也该垛起来了。”

    回到家以后,把树枝往柴房的边上垛,这样也是两面靠墙,不容易倒。

    晚上给自己煮的速冻饺子,三鲜馅的,吃在嘴里。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第二天一早,还是馒头,鸡蛋,牛奶。姜心语感觉这样不出一个月,自己就会长肉。

    今天回来得蒸馒头了,空间里的存货不多了,正好趁着冬天烧火多,能天天蒸。

    王爱玲来敲门,两人背着筐出发,路上遇上很多的人,都是去赶闲集的,买东西不是主要的,就是凑热闹。

    走了一个小时,才到了乡里的大集。

    姜心语看着还挺新鲜的,不知道这集上有没有卖粮食的。

    特别的失望,远远的看着人头攒动,到了以后,才知道,卖东西的根本就不多。

    也是啦,这个灾年,谁能傻的卖粮食?那就是卖命呢。

    转了一圈,姜心语买了两个筐,一大一小。还有两个大木盆,商量了好一会儿,人家才答应给送回去,但是姜心语必须还得再买两个小盆。

    人家是有推车的,送过去也就是多走点路程,但是要是让她们两个,还就真的弄不回去。

    又去了供销社,买了十米的油毡。人家看着两个小姑娘,好心的让她们把油毡放在了小推车上。

    到家以后,人家拿了钱离开了。姜心语是想要把大木盆里都放上馒头。

    接下来的几天,姜心语都在蒸馒头,糖包。虽然有饭的香味,但是这并不过分,也就是隔壁能够闻到,但是人家那边没有动静。

    三天以后,姜心语彻底歇过来了,去找王爱玲,请她帮忙明天早上去碾玉米面。

    自己也得做点玉米饼子窝头啥的留着,不爱吃,就少做点,留着应急。

    王爱玲的身体比姜心语好多了,人家已经又去拾了两天的柴了。

 27长草

    “行啊,你是准备都碾了?”

    “留一半吧。”

    “晚上我去找你,我教你给玉米粒泼水。”

    “姐,今天你进山不?”

    王爱玲摇头“不去了,我今天在家里帮着我妈拆洗棉衣。”

    姜心语回到家拿上家伙式,自己上山了,主要就是搂树叶,她昨天发现,晚上火快烧尽的时候,塞上一灶堂的树叶,比前两天炕热。

    因为想要走私,所以还是去了那个小山谷,等到晚上临走时,这边地上的树叶都干净了。

    到家后树叶放出来,这才有时间收拾自己。

    水烧开了,王爱玲也到了。姜心语就看到她把半袋的玉米粒倒进大木盆里,让后舀出了两瓢开水,倒进盆里,然后下手拌匀了,盖上锅盖。

    “等到半夜的时候咱们两个去碾,就直接装到袋子里就行了。不过碾回来得玉米面得晒。

    我走了,我晚上推着推车过来。”

    这才半夜,王爱玲过来敲门了,两人在村东头的石磨上干活。

    这推碾子也是力气活,两人换着来,一个小时这半袋子玉米粒才总算碾成玉米面。

    到了姜家“我推车回去了,明天上午我带着大簸箕过来,帮着把玉米皮子颠出去。”王爱玲交代好了,推着车回去了。

    姜心语铺上一块塑料在炕桌上,倒出玉米面,这有点潮乎,可别捂坏了。弄这点玉米面跟做贼的似的,真心不容易。

    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两个煮鸡蛋,这才躺下睡觉。

    上午九点,王爱玲带着大簸箕过来,看着人家姑娘颠簸箕,姜心语也试了试,根本就不行。

    “你的力度没有掌握好,还有这幅度不够,算了,还是我来吧,看着你干活费劲。”

    “姐,你这样不行,你认为什么都是自己干的好,别人干活看不上,这样以后你累的就多了。”姜心语在一边开导这个姑娘,不能这样刚强。

    “我知道这个道理,要是别人,我才不惜的搭理她呢。”

    “谢谢姐,这大簸箕哪里买的?我家里怎么没有?”

    “这大簸箕要十五块钱呢,可是金贵的物件,大集上有卖的,不过不是每次都有。”

    “下次赶集碰上了,一定买一个。”

    玉米面簸完后,王爱玲把塑料布直接的铺在了炕上,这样摊开的平,干的快。

    “心语,今天石磨旁边围了很多人,都在猜谁家有玉米,你可得长点心。”

    “嗯,这也算是新闻了吧?”

    “别不当回事,如果知道你有粮食过来跟你借怎么办?”

    “有人来借,我就必须借给吗?”姜心语说的满不在乎的。

    “你说的倒是轻松,村里所有人都来借,你不借。以后在村里都没有人搭理你,还有就是你借给他,没有借给她,就是矛盾。”

    “明白了,这就是人际关系,我一定注意。

    这自己的东西还得偷着摸着的。”

    王爱玲也懒得搭理她,有时候觉得心语真的太聪明了,可是就像刚才的时候,就觉得她就是傻子。这么显而易见的事,她居然就不能想到。

    两人喝了麦乳精,然后去拾柴了。

    这农村的孩子眼里都是活,都不用大人交代。

    今天没有搂树叶,而是一人背着一捆树枝回来的,当然王爱玲的一捆顶姜心语的两捆。

    这日子就在这样准备当中过了一周。

    村里现在在外面扯大闲的人已经不多了。都结伴上山去找吃的。这活人怎么不能被尿憋死。农村人最不心疼的就是力气,只要能让她们有口吃的,就是再累也愿意。

    她们两个每天都上山,但是没有随着人群去深山,不是不羡慕村里人弄回来的东西,但是人不能太贪婪了,自己已经有吃的了,就不应该再去抢了。

    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