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饱后,两人赶紧的离开了,因为服务员已经给了他们好几个白眼了。
公共汽车是一点半,所以两人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晓娟,你在站点等着,我去买粮食。”
“行,把手里所有的钱都买了粮食。我手里还有三块钱,咱们平时也没有花用的。”
“行,我知道了。我就买高粱米,棒子面两样。”
丁晓娟点头。真的不需要什么了,卫生纸也买了,这是每个月必须的用品,也就是这个用到钱,其余的省着用,可以等到分粮了。
陈辉放下所有的东西,拿着几个面袋子跑着去了粮站。
粮票的数量充足,就是钱不够,没有办法的事,想要买粮食,钱和票一样都不能少。
陈辉说了很多的好话,买了三十斤的高粱米,二十斤的红薯面,三十斤的玉米面。看着雪白的挂面,看着手里的钱,狠了狠心,买了二斤,这是留给媳妇吃的,嫁给自己什么都没有,让她吃一顿好的,自己心里也不至于太愧疚了。
赶紧赶慢的在一点二十到了站点。
两人都笑了,这次可真是大采购了。虽然很累,但是心里高兴。
汽车来了,两人搬了好一会儿,才总算上车,幸亏这个时间的车上人少,还有就是这还没有出县里,车上的乘客还不多,要不然可是麻烦了。
两人直接把东西送到了最后面,清点了一下,没有丢的,这才松了一口气。丁晓娟把水壶递给陈辉。他还是真的渴了,怕赶不上汽车,所以都是用跑的。
“晓娟,咱们还有什么缺的吗?”
丁晓娟摇了摇头“没有了,就是油不多,不过省着点用呗,这也是没有办法,能够买到二斤已经很不错了。一个人一个月才二两,这一斤六的油票还是知青办给的补助。”
“嗯,省着点。”现实情况摆在这里,没有办法的事。
晃悠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乡镇府门口的站点,两人下车后,丁晓娟在站点等着,陈辉去取车。
幸亏带的绳子够多,推车上装的满满当当的。
暖水瓶是丁晓娟拎在手里的。
今天的天气好,路上已经比早上好走了很多了。
两人因为高兴,所以陈辉的劲头挺足的。
“咱们的这东西直接送到咱们家吧,省的有人看着眼馋。”
“行,我知道了,有锁头就什么都不怕了。”
“咱们明天晚上请他们吃饭吧。”
“行啊,我明天跟村长家买五毛钱的鸡蛋,怎么也是荤腥。”
两人一路上商量着自己小家的事,都不觉得累了。
“陈辉,我在前面拽着吧,这样你也能省点劲。”
“不用,我可以的。”
丁晓娟最后还是在前面拽着,就是把绳子的一头拴在车上,另一头丁晓娟搭在肩膀上,拉着走,这样陈辉真的感觉省劲了。
一直到了四点半,两人才到了村里,这时候大家都在上工,也就是村里五岁朝下的孩子还有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在村里。
小孩子们看到他们两个一车的东西,都围在他们两口子的身边。
两人都有点尴尬,没有买糖,糖票倒是有,不过没有钱,只能这样了。
两人直接回家了。家里只有一口大水缸,没有办法,粮食只好都吊在了房顶,放在地上是怕有老鼠。
两人收拾好以后已经是五点半了。
丁晓娟把炕席卷起来,都擦了一遍,因为家里还有破旧的桌椅,这样省了很多的事。
两人锁上门推着车回了知青点。去拉自己得东西。
两人最大的行礼就是冬天用的被褥还有棉衣什么的。所以一共拉了四趟,才总算都搬过来了。
“陈辉,这大灶你试了没有?”
“试过了,挺好用的,我把铁锅坐上就好了。晚上我去木匠家里,买锅盖还有水桶。”
“嗯,手里的钱不够用吧?我还有两块钱。”
“买粮食还剩下两块钱,晚上我去问问。咱们还缺蒸屉,要不我跟他们借点钱吧?咱们一次性的置办齐了,再说下个月的补助也该发了。到时候再还他们。”
“行吧,那就借点。”丁晓娟是家里的老大,好强心重,她真的不愿意张嘴跟别人借钱,但是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只能张嘴跟人家借钱了。
“没事的,我去借,昨天他们都跟我说了,没钱就去找他们。”
“行,你先坐大锅吧,我回去做饭,咱们晚上还是在那里吃饭吧,等到人都到齐了,咱们再分粮食。”
“行,坐大锅非常的快,不过做饭就得你自己去了,我一会儿得把土胚翻个。应该定型了。”
“明天开始我跟你一起干,咱们争取在冬天的时候把院子围起来,那样就安全多了。我就喜欢大院子。”
两人分头行动。都没有休息的时间。
丁晓娟回到了知青点,开始烧火做饭。
晚上就做三合面的饼子吧,放点碱面也挺好吃的。
她还剩下了两个鸡蛋,今天晚上还是炒咸菜吃。
陈辉把大锅坐好,就去翻土胚了,正好碰上老杨。
两人点了点头,不过老杨对于陈辉有了好感了。至少是个自强的人。
老杨回到家,赵小丽正在做饭。赵小强帮着烧火,他本来想去上工的,但是被姐姐留下来了,明天姐俩一起去。
“你回来了?”
“嗯,我看到了那个陈知青在脱土胚。”
“我想着应该是围院子吧,咱们这里还有几百块,送给他们行吗?要不总是下雨也是糟改了。”
“行,让他们拉走吧。你对他们两个的印象还不错?”
“嗯,那时候住在一起,他们两个没有闹过事。”
老杨笑了笑,脾气还真是软和。不过也挺好的。
看到媳妇做饭的背影,笑着去了院子里。
664新婚
赵小丽晚上做的大米粥,土豆片炒肉,还有拌野菜,这是小强去外面摘回来的。
感觉到老杨出去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真的承受不了他,这也是想明天上工的原因。两人只要单独在一起,就一定会干那事。
赵小丽想到这里,脸红了,她也不是讨厌,就是体力不行。
她想要一个孩子,两人的孩子。
“姐。吕叔叔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明天晚上或者后天早上吧?怎么没意思了?”
“没有,就是问问,姐咱们明天去上工我能干什么?”
“现在就是除草,小强,你不用太拼了,慢慢的干。姐姐能养活你的。”
“我知道了,其实我已经干习惯了。”
赵小丽听着弟弟轻描淡写的说着这话,眼圈红了。自己不在弟弟身边,他受了很多的罪,幸好老杨有办法把弟弟弄过来。
“姐,我是男子汉,干点活没什么的,等一两年我就能养你了。”
“好,姐等着你养,不过小强,你的精力应该多放在学习上,等到秋收后你要去姜心语那里学习。”
“姐,我不放心一个人在家里。”
“有什么不放心的,有你姐夫呢。
小强,我相信姜心语说的话,以后一定有机会的,所以你一定要学习,现在你的户口在这里,想要离开,只能你自己努力,考上大学后,才能出去。
你国栋哥哥和静初姐姐也都是这样的,我也不会丢下课本的。所以咱们一起努力。”
“好,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等到晚饭做好以后,三人坐在一起吃饭,赵小丽突然红了眼眶,老杨挑了一下眉头“怎么了?”
“咱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
老杨马上明白了赵小丽的意思,“嗯,咱们一家三口,以后会是一家好几口。”
赵小丽红着眼睛,坚定的点头,“对,咱们一家好几口。”
知青们下工了,看着院子大门敞着,里面传来了饭菜的香味,几个男同志,脸上都带着笑,虽然现在的活不累,但是也不轻省,能够回来吃现成的,当然都愿意了。
陈辉听到了钟声,也回来了。几个人说说笑笑的。
丁晓娟已经把桌子放在了院子里,六个人围在一起吃饭。
只有黄莹拉着脸,她还是没有抢过吴红,她现在只能等着最后才能做到。
吴红是懒的,她把明天早上和中午的两顿饭一起做出来了,所以就有点慢。
黄莹更加的不满意了,一个人躺在炕上生闷气。
想着今天看到周振江,他居然都不看自己一眼,而且昨天还有说有笑的几个年轻人,居然都不搭理自己?虽然自己看不上他们的身份,但是也知道自己熬不过多长时间的。
自己究竟要怎么办?真的过够了这的日子了。以后怎么办?
院子里传来了笑声,黄莹更加的生气了。
吴红的饭做好了,她端进了屋子里,黄莹这才起来,她早已经饿的饥肠辘辘的了。急忙的出去做饭。
院子里的四个人都恭喜他们两人。
“非常的不好意思,因为我们两个实在是不富裕,请大家吃饭就等到秋后分粮食了。”
“陈辉,不用这样的,我们不会有意见的。”
“小平,我想跟你借十块钱,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置办。”
“没问题的,十块钱够不够?”
“够了。等到月底发钱我就还你。”
“不着急的,你们两个刚刚成家,手头不富裕我也知道的,我也没有什么花销,所以你可以先花着。”
陈辉就是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吃完饭,丁晓娟去收拾了。孙立安站起来,“咱们六个的粮食也分一下吧,你们两个以后就可以自己吃了,就是我们四个苦了,谁做饭也不好吃。”
宋金宝站起来“我去找大队长借称。”
陈辉也没有拒绝,现在是一个钉一个卯,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女知青的粮食比男知青的少,所以陈辉和丁晓娟最后分了一百一十斤。
两人说了一声,背着口袋回家了。
今天是他们的新婚夜,虽然没有花烛,没有高朋,但是两人都是高兴的。
丁晓娟烧热水洗澡,陈辉也没有出去,毕竟现在如果他出去,家里就剩下丁晓娟一个人,这样真的不行,不安全。
等到丁晓娟洗澡后,两人一起摸黑去了村里的木匠家里。
买了两个水桶,两个大木盆,一个锅盖,不过手里的钱不够,差了两块钱。两人都非常的尴尬。
“没事的。你们先拿回去使,等有钱再给我送回来。这是扁担,就送你们了。”
“谢谢老王大叔了,我们的补贴下来,马上就给你送过来。
大叔,我还想要一个碗架子。”
“行,碗架子你就给我十二就行了,这就给你们搬过去,啥时候有钱啥时候给我都可以。”
等到收拾好了,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两个年轻的新婚夫妇的新婚夜开始了。
对于他们两个来说,第一次并不美好,丁晓娟都怕了,不过陈辉想要啊,后面渐入佳境。
“好了,明天还要上工的。”
“晓娟,你明天请假吧?”
“不要了,没什么的赶紧休息吧。”
这下两人心里都踏实了,他们是夫妻了,有了自己得小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辉早早的起来,院子里要种菜的,他要抓着时间,赶紧的翻畦,尽快的种菜。要不冬天可就麻烦了。
陈辉起来后,丁晓娟也起来了,感觉腰酸背痛的,但是她知道自己没有矫情的权利,赶忙的洗漱做饭。
“我今天跟村里的大娘们要点菜种子,尤其是白菜,咱们多种点,要不冬天难过了。”
“嗯,我也问问大队长。”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计划这家里的事,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两人都挺新奇的。
吃完饭,两人一起干活,其实这房子是用树枝围的院子的,还挺大的,要是都种菜,两人绝对够吃的。所以两人特别的有干劲。虽然虽然欠了外债,但是架不住两人都高兴。
665善意
两人听到钟声,立马的锁上门,扛着锄头去了地里。
村里的人虽然不喜欢他们知青,但是没有真正的恶人,知道他们两个结婚了,都笑着恭喜他们。
两人也接受了他们的善意。谢过大家了。
今天赵小丽也带着赵小强一起过来了,老杨也跟在他们身后。
他倒不是过来干活的,是来送媳妇过来的。
现在的活就是年轻人除草,有经验的中年人间苗。
赵小丽笑着跟大家伙打招呼,并且介绍了自己的弟弟给大家认识。
赵小强也非常的乖巧,姐姐怎么称呼,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