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初,我在家也是闲着,身体没有问题,以后我来做饭,还有你不用计较那么多。”
“小丽姐,你以后每天帮着做饭,会让我从心里认为这是你应该的,那样不好,咱们还是各自吃各自的好。”
“咱们的粮食都是在一起,真的不用分开,大不了以后咱们谁有时间谁做饭。
静初,等到孩子生下来我可能就没有时间做饭了,到时候还得麻烦你。
还有咱们之间不存在谁占谁便宜的事,静初,你真的别多想。”
国栋洗完澡出来听到了赵小丽的话。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劝劝静初,这个丫头的脾气太硬了。
“静初,小丽姐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你的想法不要强加于她身上,一人一个活法。”
静初见到哥哥也这样说,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赵小丽是真的不会看别人的脸色,她的心里就是真的以为静初又回到了以前。
中午就是蒸白面馒头,下面是土豆炖熏肉。还有一盘炒白菜,一碗红咸菜炒鸡蛋。
静初觉得没有汤,两个女孩子又放了一盆菠菜汤。
饭后国栋不想休息的,但是静初不干,所以他们下午两点才再次的出发。
赵小丽因为和静初的关系恢复了,非常高兴,所以晚上想要包饺子吃。
从他们离开,她和面,开始准备。半天都是喜滋滋的。
熏肉白菜馅一定特别的香,她自己一个人准备四人的饭,但是因为时间充足,等到国栋他们回来,饺子已经包好了。
累了一天了,但是伙食好啊,这可是让国栋和小强都挺高兴的,
这一天对于他们三个来说真的挺累的,不过收获还是挺大的,半面堆满了树枝。
明天三个人还是决定再次的上山的,反正也没有通知什么时间分粮食。
赵小丽心疼他们三个,所以第二天早上很早的起来,给他们蒸馒头,这个饭禁饿。
中午他们三个回来,家里是大米饭,蒸了一盆子的鸡蛋羹,辣椒炒胡萝卜丝,土豆炖熏肉。
正在四人吃饭的时候,听到了钟声。
“不用急,咱们先吃完了再去,要不然回来都凉了。”
“我估摸着是说分粮食的事。”
“是啊,也该分了,有很多人家粮食都不够吃了。都去找村长和大队长要粮食了。”
赵小丽比他们几个的消息灵通,村里人都知道老杨厉害,对于赵小丽他们也不是和对待其他知青那样。所以她知道的消息要比别人多的多。
知道了这个消息四个人吃饭的速度快了很多。
等到他们四个到了大队部,几乎是所有人都到了。
这次就是通知大家,明天分粮食,分钱。
这可是大家最高兴的事了,忙活了一年终于要有收获了。
静初听到这个消息更加的高兴,也就是说明后天就可以去姜阿姨家了。
她知道,去人家生活,对于人家来说是负担,但是这是她现在唯一的向往,和心里的安慰了。
在这里,她只相信姜心语,待在她身边,她觉得安全。
回到家以后,国栋烧水,三个人得洗漱,出汗太多,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不洗澡根本就接受不了。
第二天,静初早早的起来做饭,感觉浑身都疼,这是超负荷运动了。
早饭就是大米粥,炒白菜。一人一个煮鸡蛋。
说实在的,他们的生活已经太好了,这也是国栋感激老杨的一方面。
“静初,我去和小强去排队分粮食,你和小丽姐去排队分钱。”
金家村的人多,所以大小对长也多,分粮食和分钱可以同时进行。
老杨虽然户口没有在村里,但是他不一样,在村里干活就有粮食和钱分。
国栋让小强排队,他在一边推着车等着。
五个人的粮食真的不少,他们三个知青都是一年的粮食,老杨和小强只有几个月的,但是已经非常的不少了。
今年金家村也有很多的存粮的。村里库房那是一定要留多一半的粮食的,但是大家伙都不愿意,所以经过几天的商量,决定大家伙按照规定的粮食分,不过这次是纯粮食的数字,并不包括土豆,红薯和菜。
最后算出来,库存量还是有很多,后来讨论决定,就按照交公粮的价钱,大家伙自愿购买。
因为都经过灾害,老百姓对于粮食那是非常的执着的。就没有一家人不买粮食的。
他们四个已经商量好了,都换成小麦,玉米和高粱已经够吃了,本来就都爱吃细粮,虽然贵但是算起来应该是比外面买便宜了很多。
村里人都非常的羡慕他们,但是也知道,人家有条件吃细粮。
最后国栋换回去一千斤的小麦,五百斤的玉米。
他们过去姜阿姨家里,怎么也要带点着粮食的,去年没带,那是因为没有,但是今年都丰收了,分到手里的粮食这么多,他们当然要带过去的。
陈辉和丁晓娟也都换成了细粮,陈辉想着媳妇要吃细粮,孩子生下来后,更需要有营养。
其余的知青看他们这样,但是没有学,他们都是大小伙子,吃的多,虽然有国家的补助,还有家里的接济。但是还是换了一半的细粮,一办的粗粮。这样心里踏实。
一直到了下午三点,国栋才把所有的粮食都运回家。
看着库房里的粮食。四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所有的红薯,土豆,和倭瓜,白菜,萝卜都放进了地窖里。
“明天咱们把粮食装进缸里,这样就不会让老鼠偷吃了去。”
“哥,咱们带过去三袋子的小麦去姜阿姨家,这样够吗?”
“应该不够。我吃多,没事的,我先骑车带着一袋子小麦去姜阿姨家里,她开车过来,再装几袋子过去。”
869准备
“行,明天我和小强去碾玉米面。你在家里收拾,装缸就行了。”
“不用你,明天去就晚了,村里人肯定粮食都不多了。明天用碾子的一定多,等到晚上咱们三个去,你帮着我们打着手电筒就可以了。”
“行,咱们怎么也得碾一袋子的玉米面。”
“可以,推着两袋子过去,静初,咱们明年养猪吧。我看人家碾出来的皮子,都喂猪了。”
“太臭了。”
“要不咱们开春以后在院子外头盖猪圈?”
“还不如养羊呢?小丽姐就要生孩子了,到时候让小丽姐多喝羊奶就好了。就是不知道让不让咱们养。”静初说完叹了一口气。
王树林也在因为羊的事生气,确切说是因为羊奶的事生气。
村里人看到知青总是去挤奶,心里非常的不平衡,所以就闹到了他这里。
“人家知青怀孕身体不好,再说人家也是每天都给钱的,你们闹什么闹?”
“他们每天都是两大碗,我家小孙子也没有奶吃,都让他们挤走了,我孙子吃什么?”
“放屁,那是你不舍的每天花钱,就想着占便宜。这件事就是这样了。”
“村长,我们自己养羊行不行?上面有规定不让养吗?”
“没有规定,不过也没有同意让养。”
“村长,你去说说,我家想要养羊,我两个儿媳妇都要生了,我得准备着,虽然每天可以去牲口棚挤奶,但是总是没有家里有羊方便。”
“是啊,村长,我们也想养羊,这比养猪可是好养,吃的粮食少,只要有草吃就行了。”
“行,我去问问乡里的意思,要是不行,就都给消停了。”
王树林也愿意让大家伙养羊,这样意见就会少了很多,,村里人多,孕妇,孩子多,所以需要羊奶的也就多。
静初和赵小丽两人一起做饭,玉米渣粥,烙饼。
这个时间,国栋和小强两人已经把不用带走的粮食都装进了缸里。
“国栋哥,咱们的盖子不够用。”
“我去木匠家里买。”
“我跟你一起,咱们推车去。”
两人说了一声,推着车出去了。
木匠家里还是真热闹,跟他们一样的来买木板的人挺多的。
他们需要的不多,再加上其实木匠家里也准备了很多。所以花了一块五毛钱,买了几块板子。
“国栋哥,要是晚上没有人用碾子,咱们碾一袋子麦子吧,我以前去李家村,听他们说过,他们村就一个石磨。”
“我听姜阿姨说过,小麦可以拉着去乡里用电磨,那样磨出来的面细。”
“那样还挺好的。国栋哥哥,咱们可以学开拖拉机吗?”
国栋也想啊,但是一直没敢说。所以他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咱们还是等着魏叔回来再说吧,不要让姜阿姨为难了。”
小强点头。“国栋哥哥,我想想学开拖拉机,看着朝阳他们,我真的非常的羡慕。”赵小强过年就十二岁了,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喜欢开车也是正常的。
“行,等魏叔回来咱们问问。”
真心的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但是架不住心里真的喜欢。
晚饭结束后,小强跑着去村里的三个石磨处去看了,要是现在能够磨就更好了。
真的像国栋哥哥说的那样,村里三个石磨处都是排队等着磨粮食的。
回到家后告诉了哥哥姐姐们这个消息。
“我等到十点的时候再去看看,那时候应该能够空出来石磨来了。”
等到了时间,国栋和小强两人打着手电筒去了石磨那边,还真的没有人磨粮食了。
两人赶忙的回家,把两袋子的玉米粒抬上车,静初也出来了。
“走吧,咱们得玉米面得磨的细点。”说着把准备好的筐背上了,里面是箩子,新的炊帚,还有一把马勺,两个干净的蛇皮袋子。手里还拎着大簸箕。
赵小强拎着半桶水,这玉米粒还是太干了,这样不好磨,不过也没有用水泡,还是在磨的时候放点水就行了。
三人出了院子,直接的把大门锁上,赵小丽一个人在家里他们不放心。
两个男孩子推磨,静初负责往里面加玉米粒。
出来一部分的大渣子后,用簸箕簸干净,之后还要反复的来几次。这样碾出来的玉米渣子和面才好吃。
三人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才总算弄了半袋子的玉米渣还有一袋子的玉米面。
打扫干净后,三人回家,因为第二天也没有活计了,所以商量着明天可以晚一会儿再起来。
赵小丽第二天起来后,悄悄的做早饭,自己吃完以后,也没有叫醒弟妹们。
国栋是在八点才醒来,起来洗漱后吃了早饭就去了村长家里。
王树林没在家里,国栋和村长媳妇说了一声,他们四个今天离开。这才回家。
他把一袋子的玉米面和半袋子的玉米渣捆在自行车上,吩咐小强把皮子等到下午的时候收起来,那时候装进缸里。
“静初,我的东西都收拾好了,你自己的也收拾出来,家里所有的粮油都放进缸里盖上。”
“知道了,我会安排好的。对了,你和村长说了没有。”
国栋摇头,“村长去乡里了,我和村长媳妇说了,她说回来告诉村长一声。”
“我知道了,哥,我中午的时候拿着二斤的红糖再去一趟,让村长帮着看着点家里。”
“嗯,你和小丽姐赶忙的收拾吧,我走了。”
国栋骑车离开了。三人在家里就开始收拾。这一走应该是几个月,还是把家里收拾好了。要不这么多的粮食,可千万别招了耗子了。
国栋是九点半出门的,等到十点半到了李家村。
这时候家里只有杜凤英和孩子在。
“国栋来了?”
“刘婶,我姜阿姨去上课了吧?”
“是啊,还得一个半小时才能回来。
你看你满头大汗的,赶紧的坐下歇会儿,我给你倒热水喝。”
国栋听话的坐下,“刘婶,我们今天就都搬过来了。”
“那挺好的,家里就你姜阿姨我们两个带着两个孩子,我觉得太清净了,你们来就热闹了。”
870接人
“到时候刘婶子就该累了。”国栋有点不好意思。
吴婶子对他们兄妹有点嫌弃,但是刘婶子从来就没有表现出来过。而且对他们非常的热情。
“累啥累?就是做饭这点活?自从菲菲他们跟着一起出去,我就难受。
好了,你歇会儿,中午想吃什么?我去做饭。”
“吃啥都行。”
“我晚上发的面,咱们中午萝卜丝粉条的菜包子?”
“行啊,好吃。”
这时候屋里的时显醒了,杜凤英赶忙的跑进去。
国栋也放下碗,进了里屋。杜凤英正在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