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真的发愁,自己生了五个儿子,只有这么一个闺女,从小就娇生惯养的。
这个孩子可人疼,从小就懂事,没有跟她操过什么心,可是长大了后成家确是跟她有操不完的心。
陆凤珍坐下烧水,自己今天洗澡吧,反正有的是时间。
不过她心里想着妈妈,表嫂还有小菊的话,脸上楞楞的。
难道自己真的不能一个人生活,自己已经二十八了,年轻的时候,为了那个人对自己好,所以跟了他,他走后自己真的伤心,也没有心找。
以后妈妈跟自己叨咕过几个,都是鳏夫,自己过去这是要当便宜妈了。还要伺候老的,所以自己不愿意。
慢慢的习惯了一个人生活,觉得这样轻松自在。就更加的不愿意再找一个了。
可是自己见到吕同志以后,沉寂多年的心终于有了感觉了。
落花有情流水无意。人家拒绝自己拒绝的彻底。
想了这些,也没有吃饭的想法了,架上劈柴。
又想到这劈柴是几个哥哥给自己弄过来的,就像小菊说的,家里没有一个男人真的不行。
算了,先这样吧。以后再说,没准就能遇上一个自己心动得呢?这边李云乔回家后,看到儿子和儿媳妇正在做饭。
爷三吃完饭,“你们两个等等,我有事要说。”
两人又都坐下了。“爸爸,怎么了?”红林问。
“今天我回老家了,雪儿和红军的插队手续已经都办好了,我今天交给你二叔了。
还有,现在雪儿他们的学习非常的紧张,我就让他们过年放假就回来住几天。”
“爸,没事的,不行孩子就给我妈送过去,我妈家离单位也不远,我还可以回去喂孩子。”
“怎么能那么辛苦亲家母?我今天回去看了你二婶给介绍的保姆。
不是咱们村的。是金家村村长的表妹,还没有三十岁,我看着是一个干净利索的人。就她一个人,可以在咱们家干几年。”
“爸,对你没有影响吗?”红林非常的担心。
“其实我在市里已经找了,但是我也想到了可能会有麻烦,所以就想从老家找,但是你二婶说都是庄亲,到时候不好说话,就找了一个外村的。”
“只要对你没有影响就好。”
“可是这个保姆就是没有生过孩子,不过她妈说教会她。”
红林媳妇笑着说“爸,没事的,让我妈教教她。其实找个保姆最好了,等到孩子断奶了,也能有人看着。”
“行吧,可能过几天你二叔就把她送过来了。先让她适应一下,咱们也观察一下,过年也有人做饭,你们干了一年了,歇着吧。咱们直接的雇人。”
红林两口子当然愿意了,以前就有这种想法,但是因为怕影响到爸爸。所以一直忍着。再也不用下班回来还得做饭。虽然那时候父母没有离婚的时候,也是下班后也吃不到现成的,但是那时候有妹妹做饭。
现在妹妹也算是知青了,虽然她现在在老家,但是不能总是指望着妹妹了。
过了几天,陆凤珍已经能够熟练的给孩子换尿布,给孩子洗屁股了,这才开始收拾东西。
“凤珍啊,你一个人在外面,要是受气就回来。”王大姑是真的舍不得。
“妈。你不是说李云乔是好人吗?”陆凤珍也舍不得,不过为了不让妈妈伤心,所以就调侃她妈。
“你个死丫头。”
“妈,你放心吧,我都这么大了,还有什么不行的?我一定会好好的。
妈,家里的粮食你都让我哥哥们搬回去吧,我在家里放着也是招耗子。”
“不用,家里够吃。”
“妈,你就听我的,粮食家里放着,我不放心,就当我孝敬你的。”
“你啊。”
“妈,这么多年哥嫂对我怎么样我知道的。放心吧,一会儿就搬过去。”
“你要是不干了怎么办?”
“不干了,哥嫂还能看着我饿着?”
王大姑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要是粮食放在家里,知道凤珍不在家,还不让她婆家搬走?
给自己家,真的等到凤珍回来,自己还能做主把粮食还给她,要是进了她婆家那就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行,我去找你哥哥们,一会儿再告诉你表哥一声,你们明天得天黑着就走吧?”
“我不知道,听我表哥的,但是如果太晚了,我可是没有住处。也不能住在人家李村长家里吧?”
“行,你自己收拾吧,我去找你表哥问问。”
陆凤珍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带走了,还有四百块钱这个自己存进银行里,不能放在家里的。不是不相信娘家,这是自己以后养老用的,只能自己手里把着。
王家大姑找到了王树林。“大姑,明天早上六点就走,赶马车去,用不了一个钟头就能到了,这也不影响李云贵送凤珍去市里。”
“行,我回去告诉凤珍。”
王家大姑又去找五个儿子,让他们晚上搬粮食。
为什么是晚上,主要是怕她婆家闹。真是不省心的一家。
“凤珍,你表哥说明天早上六点出发,我让你哥哥们送你去表哥家。”
“不用,我表哥一定会赶着车来接我的,让我哥那么早起来干啥?”
886开始
“云贵啊,你们村可是要发展起来了。”
“是啊,会越来越好的。”
这时候五个孩子吃饱了,和王树林打了一声招呼,都离开了。
“这么早孩子们去干啥了?”
“姜老师给他们讲课。”李云贵并没有说,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孩子们都去?”
“是啊,都去。”
“这是好事,我回去也安排知青给孩子们上课,看来我每一步都落后你啊。”
“这是姜老师无偿的给孩子们上课。”
王树林叹气。人家怎么就赶上这么好的人?不行,回去一定安排,哪怕就是让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好啊。
他们吃完饭,李云贵也穿上大衣,拎着一袋子的白面还有一筐的白菜萝卜上车。
王树林赶车送他们去了乡里。这次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到了。
“老王,你回去吧。”
“行,那我走了,凤珍你好好的干。”
“知道表哥,你告诉我妈把我的衣服收起来。”
王树林摆摆手,赶车离开了。
两人在站点等着,没一会儿车到了,因为这是始发站,上车有座。
两人的东西不少,挨了售票员的不少白眼。看了两人的介绍信,没有什么问题,收了钱以后离开了。
一路上两人也没有什么交谈的,毕竟不熟悉,男女还是有避讳的。
途中上了一些人,到了市里已经是十一点了。
李云贵背着筐,手里拎着面袋子,还有陆凤珍的行礼,她自己拎着剩下的包。
两人直接到了李云乔门口,家里一定是锁着门的。
“凤珍,你在门口等着,看着行礼,我去找我大哥回来。”
“好的,李村长,我就在这里不动。”
李云贵赶忙的走了。陆凤珍把行礼都挪到了门口,她自己就蹲在一边等着。
李云贵找到了李云乔“大哥,我把人送来了。就在家门口,你有时间安排一下吗?”
“行,我下午有一个会,我安排完了就得回来。”
“行,那我现在走还能赶上车。”
“那也得吃饭啊。”
“不了,今天第四车的原料到了,我回去没准还能赶上。”
“赶上也用不到你什么,不是有云强和小姜吗?”
“那我也不吃饭了,要不心里不踏实。”
李云乔看着弟弟这样,也就不再劝了,但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点心,这是儿媳妇给自己准备的,平时自己不喜欢吃。
“这个你留着车上吃。还有把自行车骑回去,以前给你你不要,我这次给你买了一辆新的,不过你的回家去取。”
李云贵也没有和大哥客气,所以两人骑车回家了。
李云贵走以后,陆凤珍就蹲在门口,这时候走两个带着袖箍的中年妇女走过来。
“同志,你这是?”
陆凤珍忐忑的站起来,“两位同志,我是来投奔我表哥的,二表哥已经去找了。”
“李副市长是你的表哥?”
“嗯。”
“你们是哪个村的?”
“我是金家村的,我表哥是李家村的。”
“哦,看着你的年龄也不大,怎么过来投奔了?”
“这不是侄媳妇要生了?我过来帮着收拾一下,家里就我自己了,在哪里待着都一样。”
“哦,李副市长一会儿过来吗?”
“是啊,大表哥不知道我们今天过来,二表哥去找大表哥了。”陆凤珍其实心里怕死了,心里盼望着李家兄弟赶紧的回来。
“唐大姐,王大姐,你们今天值班?”李云乔笑着打招呼。
“李副市长回来了,我们看着这位女同志在门口蹲着,过来看看。”
“这是我表妹,这老大媳妇要生了,家里也没有伺候,没有办法,只好请表妹回来照顾了。”
“确认了身份就行了,李副市长你忙着吧。”
李云乔笑着送走了两位,这才开门。
他门三人一趟就把行李搬进去了。
李云乔看着弟弟带过来的粮食和菜,心里感叹,自己的日子比弟弟过得好,可是弟弟总是补贴自家。
“凤珍,你的房间是楼下的这间,你自己收拾一下。”
“好的。李大哥。”
李云乔从外面的库房里推来了一辆新的自行车。
“老二,你要是着急,就坐车回去,不行就多花一张车票钱。”
“嗯,我知道了。”
陆凤珍听说李云贵要回去,“李村长,你等下,这里有糖包子,你带着车上吃。”
“不用,这里有点心的。凤珍你好好干,我先回去了。”
送走了李云贵,李云乔进屋给陆凤珍交代了一下楼上是红林两口子和三个孩子的房间,楼下是李云乔的房间还有书房。
“书房我会锁门的,不用你收拾,其余的房间你都可以收拾。
上次雪他们离开,他们自己的房间已经都整理好了,你自己看着弄吧,厨房在这里,这是储物间,那边的那个门是洗澡间。
凤珍,我下午有会,我要上班了,你自己收拾吧,煤气灶你会用吗?”
陆凤珍摇头。
李云乔教了几遍,看到她能够熟练的用了,这才离开。
厨房除了煤气灶,还是有炉子的,陆凤珍还是决定生炉子,一会儿收拾家里还是得用到热水。
这里是集体供暖的,屋子里非常暖和但是水凉。
是蜂窝煤的炉子,等到点着后坐上水壶。
决定先收拾自己的屋子,等到水开了把刚铝锅坐上,蒸上了两个糖包,一会儿就吃它了。
这时候自己住的屋子已经收拾干净了,把自己的衣服也都放进了衣柜里,城里人的生活就是好,这种立柜看着真好看。
吃过午饭就开始收拾厨房,其实挺干净的,一看这家人就是利索的,自己以后一定要注意。
然后又用了两个小时把楼上楼下都收拾了一遍。
客厅里有座钟,已经是四点了,也没有说清楚什么时间下班,想着晚上就是白菜馅的饺子吧。
和面,剁馅。还特意的多放了点荤油,这样吃着香。
饺子包好后,已经快六点了,还是没有人回来。只好先烧水了。
李云乔下班后急匆匆的回家,有点担心陆凤珍没有适应。
885离开
“回头再睡就行了。”
“妈,真的不用,有我表哥呢。”
“行吧。凤珍,你就这点东西?”
“还有被褥明天再打包,也就是换洗的衣服还有用品,能有多少?再说我也不是不回来了。
妈,就是听着那个意思,过年我是不能回来了。”
“没事的,只要你好好的,我就没事。”
“嗯,如果能回来,我就给你买市里的点心,回来看你。”
“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好好的,我怎么都行。”
晚上陆凤珍蒸的糖包子。这个今天晚上吃,明天早上吃着也方便,在路上也可以吃。
蒸了一大锅,王大姑只吃了一个,她想着好东西还是留着给闺女吃,这才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娘想儿来泪双流。
等到九点以后,他们陆家哥几个把家里所有的粮食都搬走了,还有菜,酸菜,菜干,这样一收拾,还真是不少东西。
“凤珍,这些都给你留着。”
“大哥,家里吃了,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我在那里干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