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5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人家同意卖给他们五十头的小猪,都在三十斤左右,一块钱一斤,也就是一头猪有三十块钱了,这五十头猪就是一千五百块钱。

    最后魏开云和人家又买了两头母猪,一头公猪。这三头就花了一千块钱。

    魏开云就在养猪场打的电话。金二林没想到这么顺利。

    “小魏你放心,我这就派车过去。”

    “金队长一定要多带几块苫布还有车上多铺些麦秸。”

    “行,知道了,这就去安排。”

    “还有麻烦你去通知李村长,我们大概到的时间让他提前准备好了。”

    “知道,知道。这有什么麻烦的?”

    李四叔那是高兴的见牙不见眼的。这次出来真顺利。

    老人家心眼多,又跟人家工人套近乎,看了人家的饲料,这边也没有隐瞒的,都告诉了他。

    这下李四叔觉得自己这次来的真是太值了。

    魏开云觉得来一次M市,怎么也要出去看看,给家里人带回去点这边的特产,所以特意的问了这边的负责人。

    李四叔是不出去的,他觉得自己应该多学点,虽然不一定用得上,云贵说姜老师有喂养的办法,但是多学点肯定不吃亏。

    魏开云自己出去,转了几圈,也没有发现什么好东西,或者家里没有的,供应都差不多。

    最后只是买了两匹布,买了家里没有的点心。

    废品站没有去,不是不敢,而是不想惹麻烦。

    回到养猪场,这里给安排了住处,魏开云有点嫌弃,这里的卫生做的并不好。不过明天晚上就可以离开了,这也没有什么不能忍的。

    金二林安排好了,司机开车出发。他骑车去了李家村。

    李云贵得到消息后,那是既喜又忧,喜的是买到了,忧的是这猪要放在哪里?

    “先放在牲口棚哪里,咱们这就安排人去收拾。”李存山觉得哪里挺合适的。

    “行,也就先放在那里了,正好刘大夫可以帮忙看看,可是别有生病的。”

    刘学发现在不但给人看病,还要负责养鸡场定期的查看。这下又多了养猪场了。

    其实按照他以前的脾气和傲气,根本就不会管的,觉得这是耻辱,但是出事以后,只有在李家村感受到了温暖。

    所以他才放下以前所有的骄傲,宁愿干以前不削的事。

    人多力量大,一天半,牲口棚收拾出来了,看着特别的干净,刘学发还给配了消毒药。这样李云贵心里更加的踏实了。

    就算用了很多的塑料布扣棚子也没有心疼,而是骑车去县里供销社,又买回来了两大捆子的厚塑料。

    李存山家的小猪也都抓过来了,都在这里养着吧,现在晚上的温度已经不高了。

 1169希望

    先抓过来的四十头小猪适应的非常的好。

    一开始姜心语给的饲料鱼骨粉只占了一成,主要就是玉米,适应一下,等到鱼粉的比例会逐渐的增加。这样长势就会快了。

    今天是交公粮的日子,李云贵那是特意的跟庄志云说过,今天村里所有的工人请假一天。

    庄志云也是理解的,所以还是和上次一样。家里留一半壮劳力,剩下的都去粮库。

    这次杨仲义没有过来,而是直接的派了几个人过来。

    装车的速度非常的快,毕竟人多力量大。

    头一车就是高粱,李云贵却是带着一袋子没有弹的棉花,这是要给粮库吴主任看的。

    有着棉花当诱饵,就不信会受到为难。

    姜心语坐在李云强的旁边,对于李云贵的行事还是非常的赞同的。

    两人是拉着十个人赶着牛车先走的。要不然还得等着。

    他们到了粮库,李云贵拎着这袋子的棉花去找吴天成了。

    “老李,你还挺早的?”

    “第一车马上也该到了,前两车都是高粱,最后一车是大豆和花生。

    至于棉花,现在第一批都已经摘完了,吴主任你看看咱们这棉花的成色?”

    吴天成看着袋子里雪白,高绒的棉花,立马的笑了“老李啊,这棉花真好,你们这次可以交多少?”

    “八千斤没有问题。吴主任,我们交就交这样的。第二茬摘的棉花留着村里大家伙分分。”

    “八千斤有点少了。”

    “吴主任,那可是真的不少了。我们种了不到三百亩的棉花,能够出这么多,已经是非常的高产了。”

    吴天成也知道这个情况,就是这八千斤的棉花,自己一定会受到表扬的。

    “就是这弹棉花太费劲了,还得来乡里弹。”

    “来乡里弹也挺好,弹完了你就直接交过来,可以省不少的劲。”

    “行。大后天就开始过来弹。”

    两人正说着,大卡车开进来了。

    吴天成真的像李云贵想的那样,今年的高粱给的全是特等,那就是一毛一一斤。二十吨的高粱可是四千四百块钱。

    黄豆那是特等品一点争议都没有。

    只是花生给的的一等品。这李云贵已经非常的满意了。

    吴天成嘱咐李云贵抓紧弹棉花。“老李,我给你打招呼,一定先可着你。”

    “谢谢吴主任了,放心。家里的玉米已经开始入库了。再忙活三四天就可以腾出人了。”

    吴天成虽然着急,但是也是得人家自己安排。

    公粮交了,李云贵心里凉快了一大半。

    养猪场的地基已经挖好了,在打地面的时候,姜心语提议做成地龙,也就是只要加热,就会地上先热,不过不是在猪圈的下面。

    这里那真是加班加点的进行。瓦匠直接又找来了两个大工,这样速度就快了很多。

    等到魏开云到家,已经盖成了,现在就是室内抹水泥面了。

    小猪直接放在了牲口棚那里,刘学发那是挨个的检查,这一路上他们这辆车可是受到了所有看到人的关注,李四叔的意思是小猪饿不坏。所以这一天一夜的时候,只是给喝了水了。

    都是三十斤左右的,其实在农村来说,这得三个月才能长大这么大,在他们看来。这猪已经不小了。

    今天全村人都过来看热闹,有力气的帮忙抓猪,老人孩子就在一边看热闹。

    有人看着这么多的猪就有点发愁,这养猪场还没有建成呢,现在就已经有了九十头小猪了。

    这得多少粮食吃?不过虽然担心这些。可是个个都是满脸的笑容。

    五十头小猪放在一个猪圈里太挤了,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还有三头大猪呢。

    李云贵那是笑的见牙不见眼的,村里每个人都知道村长非常高兴。

    姜心语和魏开云站在一起,“媳妇,我觉得身上都是猪屎味了。”

    姜心语笑着看了魏开云一眼。“没有那么夸张。”

    小猪都抓下车。李云贵叫了五个人让他们跟着卡车司机去河边把车刷干净。

    都是老熟人了,司机也是知道李家村的品性,但是还是非常的感激的。

    这是有村里人帮忙,要是没有就得自己干。

    魏开云和李家兄弟交账,这才回家去洗澡了。

    李四叔那是也不累,围着建成的养猪场转圈。

    “好啊,我觉得比M市的养猪场还要好的多,尤其是这猪粪的处理,可是省了很多的事了。”

    “四叔,你在那里偷学来不少啊?”

    “那是,我就是追着大师傅后面问,小魏还给了我两盒烟,这样就更好说话了。”李四叔得意洋洋的说。

    李云强和村里的两人拉着一牛车的玉米去乡里磨料了,那是电磨,磨的快还细。

    “云强,这么多的猪,咱们不得三天两头的就得过来磨料?”

    “我二哥说这几天就去市里提电磨,可是咱们村没有电。”

    都是发愁的事,这都把两个厂子都交上去了,为啥就不能给通电呢?

    “云贵去找过了?”

    “嗯,都定好了,咱们村有柴油发电机。”这电磨只负责给猪鸡打料。

    “哈哈,云强,这要是说出去人家都不信,咱们还没有家里的牲口吃的好,吃的精细。”

    “咱们还指望着挣钱呢。”

    “是啊,我已经跟刘瓦匠说好了,给村长家盖完房子,就是我家。

    我啊,也不准备请人了,直接花钱,这样快,还省事了,我也想着冬天搬进新房子住。”

    “我和张瓦匠也说好了,我们兄弟三个在他们弄完了养猪场里的活计就给我们盖房。不过我想着也是地上暖和,姜老师说叫什么?地暖?我想着那样一定非常的暖和。”

    “还真可以,我也这样,让刘瓦匠去看看,我家也做成地暖的。”

    “那样太费柴火了,你们想啊,要把地烧暖了那得多少柴火?”

    “我问过姜老师,说了可以和炉子,大灶都连着,就是让地不凉就行了。”

    “到时候还可以睡地上了。”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都是对于未来没敢生活的向往。好日子就在眼前。

 1170希望

    现在李家村已经在乡里挂号了,人家磨粮食都是成车的。

    “云强,你不是前几天刚来吗?这怎么又来磨料了?”

    “村里张嘴的太多了。这不是又买来了五十头猪吗,那也得喂饱了啊?”

    “先给你磨鱼骨粉,要不然别人家的都还是鱼腥味了。”

    “那感情好。”

    李云贵找到了魏开云和老杨“还得买煤啊,要不这猪场干的太慢了。”

    “别急,有几天也能干了,炉火太硬了,水泥面容易裂开,要是着急可以烧点麦秸。”

    “我着急啊,看着那么多猪挤在一起,就怕闹病了。”

    “这不是着急的事,这几天就喂半饱,等到正式适应了再说吧。”

    虽然都不懂养猪,但是魏开云还是听了不少的经验。

    那边养猪场的意思就是饿着不爱生病。

    “我去看着弄这个,让存山大哥去弹棉花。不过他不识字,交粮库怕麻烦。”

    “李村长,那么多有文化的年轻人,你别不用啊。”

    李云贵知道老杨说的是知青,可是他就信得过国栋。

    “李村长,这没有多长时间又该分粮,分钱了,你说你不用他们,也得给他们一视同仁的公分和粮食。”

    李云贵皱着眉头“是啊,也不能给他们和村民不一样。”

    “所以就得用他们,知人善任,还是有几个挺老实的。”

    “我知道了,这次弹棉花让陶春和和徐春山沈友军他们三个跟着去。”

    “这就对了。区别对待肯定是不行,那就利用他们的能力。这样也不委屈不是?”

    “行,我知道了。我以前也想过,就是怕村里人不满意。”

    “有什么不满意的?什么都不用他们,分给他们太多的钱,大家伙才不满意。”

    “还有这养猪场你安排几个知青也去干活,该用就得用,别多想,不听话就干最累的。”

    屈小丽这下停下手了,找了几个手艺好,儿女双全的妇女给儿子做喜被。

    “小丽,你家这新房可是真气派。”

    “气派啥啊,这不是没有办法,家底都掏出来了。

    家里的孩子多,怎么也得有住处吧。”

    “就你心好,侄子侄女也不嫌弃。”

    “有啥嫌弃的?三个孩子都是好的,我喜欢热闹。”

    “哈哈,你家是挺热闹的,这要是满江媳妇再给你生个大胖孙子你就更热闹了。”

    “我啊,孙子孙女都一样。我喜欢漂亮的小姑娘,你看我们这哥四个就两个女孩子,老三家的还见不到。”

    “还有啥不满意的?儿子多好?老陈家六个闺女,做梦都想要生儿子。”

    “啥多了也不稀罕。”

    六个妇女有说有笑的,手里的针线活也没停。

    “这棉花真好。”

    “这是去年我在姜老师家买的,确实是挺好的。”

    “小丽,你准备几床被褥?”

    “四床。”

    “这哪家姑娘嫁到你们家也是享福了。这钱不钱的放一边,就是这婆婆好相处就够姑娘们打破了脑袋了。”

    屈小丽就是笑,这话她还真的不能接。满江的婚事成了,就可以准备朝阳的了。

    “小丽,朝阳将来找个什么样的?”

    屈小丽无奈,自己没有接话,就怕问这个。

    “我哪里知道,得朝阳自己愿意吧?再说了,他的亲事我和他爸也不能全做主。还得小魏和姜老师点头才行啊。”

    “是啊,一个徒弟半个儿。”

    “将来朝阳找对象,你家的门槛都得换了,得被人踩烂了。”

    几个人哈哈大笑。确实了,朝阳也算是七里八庄优秀的小伙子了。

    “我啊,对于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