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家晚上吃饭的时候,商量了一下,他们两家一家十块钱,这钱其实并不太多,但是这是在农村,礼金并不重,要是太过了反而不好。
“没事的,我明天和小丽去一趟,送过去两匹布,上次买的小碎花的当窗帘就挺好的。”
“心语,太薄了吧?”赵小丽问。
姜心语想了想“也是,一会儿我去翻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李云贵出去一趟叫了三个人,他们后半夜去下网,这后天要用到鱼,今天晚上就得准备着,还不一定能不能捕上来呢。
主动来李家几个妇女,都是和屈小丽关系好的,她们商量着菜色。
“明天杨同志去给弄肉,鸡肉咱们先炖。要是今天能弄到鱼,那也炖了。”
“小丽,这桌子少了不行。这鱼你要怎么上?”
“到时候看吧,能上来多少?反正不管怎么样,新媳妇桌子上肯定要一条整鱼的,其余咱们就切成块,一桌子一碗吧。”
“也行。”
“小丽,我家里还有红纸,我让我婆婆赶紧的给你剪喜字。”
“可不是,要不是你说,我都忘了这码事了。”
几个人商量好了,都回去了,明天还有很多的事的,今天晚上屋子已经能干,长河已经去给老大的新屋子烧火了。明天家具得摆上,还缺窗帘,门帘,这个也得有。
刚想插门,就看到远处有手电的亮光。
魏开云和老杨陪着媳妇过来了。
两个男人手里抱着布。
“姜老师。”
“嫂子,我们是来恭喜你的。”
“谢谢姜老师,赶紧的进屋。”
四人进来,“嫂子,这是我们给的贺礼你别嫌弃。”
屈小丽笑着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还在发愁家里没有合适的布做窗帘门帘呢。”
李雪挑门帘进来了,跟四个人打招呼。
“雪啊,你已经知道尺寸了,你晚上累点,把窗帘和门帘做出来。”
“好嘞,这布正好适合当窗帘和门帘。”
小姑娘抱着两匹布离开了。
姜心语和赵小丽有一人掏出十块钱“嫂子,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可别推辞,这是大喜事,可是不行推辞的。”
“好好,我不推辞。”
李满江这时候也进来了,毕竟他听到了魏开云和老杨的声音。
“满江,明天我去市里,要不然你们跟我着去?”老杨问。
“杨师傅,谢谢你,那我明天就一起去。”
老杨点了点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四人刚想告辞离开,也知道这时候人家正忙。
刚到院子里,就听到了拖拉机突突的声音,屈小丽那是高兴坏了,这是侄子们回来了。
“杨师傅,我们明天就做拖拉机去吧,我大伯那里还有缝纫机。”
老杨点头。不带着他们自己更加的方便。
四个人告辞离开了,这家里的两个还不知道怎么闹呢,那就是两个魔王,以前阿宝还不这样的。
八个大小伙子把拖拉机直接开进了大队部。这才各自回家,他们已经出去了五十多天了。都非常的想家。
1185回来
红军跑回家,看着家里人,差点掉眼泪。屈小丽赶忙的给他烙饼,炒鸡蛋。
红军想要帮着烧火,不过被屈小丽轰着洗澡去了。
等到饭做熟了,红军洗完澡后,就是凑在屈小丽的身边。太想家了。
“红军。你可是瘦了。”
“二婶,我几天就能补回来。”
“可不是,二婶给你做好吃的,一定要补回来。
红军你回来的正好,明天你满江大哥去扯证。”
“我大哥找媳妇了?”
“嗯,是村里的王知青。明天你开着拖拉机回一趟家里,你爸给你大哥买了一台缝纫机,你去拉回来,还能带着你大哥他们去县里办手续。”
“行,明天就去。我也想我爸了,没准明天都能一起回来呢。”
“赶紧的吃饭,别光顾着说话。”
“二婶,我想吃大葱蘸酱了。”
“行,二婶给你去弄,先吃着。”
屋里就剩下他们哥俩了。“大哥,长河哥,还有我姐呢,那两个小的呢?”
“明天去扯证,后天村里办喜事。我爸去打鱼了,两个小的跟着去了。这样的事少不了他们。
你姐在做窗帘,门帘。”
正说着,李雪进来。“红军。”
“姐,我正问你呢。”
“瘦了,多吃点,我正忙着给大哥做窗帘,要不明天做不出来。”
“姐你快去。”
李雪又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你长河哥去新房子烧火了。”
“咱们新房子盖完了。咋这快?”
“连着院子也就是二十天,人工多。”
屈小丽端着酱碗还有大葱进来了。
红军吃完就一个劲的打呵欠,屈小丽看着心疼“红军,赶紧的去睡觉,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李云贵爷三是在半夜回来的。大小一共弄上来两桶鱼。都放进了外面晒水的大缸里养着。明天早上还可以再去起网。
“红军他们八个回来了。”
“真的啊?那可是太好了,就差朝阳了。”
“他是赶不回来了。算了。”屈小丽想的开,儿子离得太远了。
“我看着雪儿的房间还亮着。”闺女大了,李云贵也不能进去看,所以只能跟媳妇说了。
“姜老师和老杨媳妇他们四人过来,送来了两匹布,还有一家十块钱。”
“嗯,你记下来。”
“我知道的。对了,我和红军说了,明天让他开着拖拉机去市里把缝纫机拉回来。”
“行,晚点回来,大哥他们一家子还能跟着坐车过来。记得车上铺的厚点。”
“知道了。”
“我明天的事还特别的多,小猪要移到养猪场。”
“明天让姜老师来帮忙吧,要不然我也忙活不过来。得有人收礼金记账。”
“你明天去叫姜老师。”
两口子这才歇下。明天还真是太多的事。
第二天五点屈小丽起来蒸馒头,这是昨天晚上发的面。李满江也起来了。他帮着他妈烧火。
今天李雪起晚了,昨天可是做到了夜里一点多,才总算是做好了。
五点半,李满江去叫王梦琳。
“我们坐拖拉机去。红军昨天晚上回来了。还能把缝纫机拉回来。”两人一边走一边说。
“行啊,我还没有坐过拖拉机呢。”
他们到家,屈小丽已经做好了,她去叫醒了红军。这孩子迷迷瞪瞪的,没有洗漱。就拿起馒头咬,还在屋子转圈。
屈小丽看到孩子这样。眼圈红了,后悔叫醒孩子了。
李云贵看到这样的侄子也是挺难受的。
红军吃了一个馒头后,才醒过来。
“哎呀,我到家了。”都吃了一个馒头了,也就坐下来接着吃了。
王梦琳好奇的看着红军。李满江轻轻的说“刚才他还蒙着,可能是在外面干活就是这样。”
“真不容易。”
“可不是,农民想要过上好日子,那就要用辛苦来换。”
红军吃完后就精神了。“大哥,咱们出发吗?”
“不用太着急。要不然咱们到县里也是等着。”
“还是走吧,还有啊,记着拍照片。
还有到了县里就给你大伯打电话,让他今天就可以请假。”
“知道了,那我们就走了。”
李云贵去起网了。回来还得安排猪场的事。红岭和成林两人还是跟着一起去的。
长河起来去新房子看了一圈回来“妈,石灰已经都干了,看着特别的白。”
“那挺好的,你赶紧吃饭。一会你去你二伯家,找几个人,家具得搬回来。”
李雪也起来了。“二婶,窗帘和门帘已经做好了。我做的新样子,就是在姜老师家见过,不用绳子,钉上一排钉子,直接挂,这样不透光。还做了布带,要是不想摘就可以把窗帘拢在一起,用布带系上。”
“行,一会儿红岭弄这个。赶紧的吃饭。”
“行,我知道了。”
“你们两个吃饭,我去姜老师家一趟,让姜老师来帮忙记账,一会儿就该有人来了。”他们两口子在村里的人缘特别的好。哪家有事他们都随礼,这是长子结婚,当然来的人不会少。
李云贵这次还是弄来了两桶鱼,又倒进了缸里,现在也不怕死了,今天一定会炖出来的。
他赶忙的吃饭。然后就去敲钟了。今天的活就是猪圈的事。
最后还是听了姜心语的意见。用牛车拉着捆好的小猪,要不然这么多,真的怕跑了。
三头大猪那是必须赶着走了。也弄不动。
没想到这样的速度更加的快。所有人看着养猪场都非常的新鲜。
上午十点,所有的猪都弄到了养猪场了。这里的负责人是李四叔。还有技术是个五十多岁的村里的老人。
“叔伯们,力气活我会找别人干的,你们就负责猪圈的清理和喂猪。其实这活也不轻省。”
“咋会呢?我觉得不会累,不用起猪粪就轻松了很多。”
这里安排好了。李云贵匆匆的回家,家里更加的忙。
长河已经找人把所有的家具都摆放好了。窗帘和门帘也已经挂上了。
李雪把炕席铺上,然后新作的被褥,也都搬过来放进炕柜里。枕头,枕巾,褥单子放进另一个柜子里。
屈小丽早就准备的洗脚盆什么也都摆放好了。
1186新房
转了一圈,还是觉得差了点什么。
国栋进来,看到媳妇茫然的看着屋子。
“雪儿,怎么了?”
“你说还缺什么?我怎么总感觉差了点?”
“缺喜字。”
李雪一拍脑袋,最关键的东西忘了。
“你再看看屋里还缺什么?”李雪笑着说。
国栋看了一圈,“我也不清楚,应该是缺镜子?脸盆架?”
“对,我去木匠家里看看。”
“我去就行了。”
小两口分开行动,国栋也挺羡慕这新房,自己到了年龄也提前盖房,到时候可以两人一起收拾,装扮自己的小家。一点一点得填充自己的小家。
国栋想到这里,脸上都是笑容。
李雪回家,问清楚了喜字窗花的位置,赶忙的去一边拢了火,用白面熬了面糊。
老房子大门口要贴喜字,新房子大门口,大哥他们的新房门口,住屋门口,窗户上都要贴的。数了数喜字刚好够。
她爱不释手的拿着红色的窗花,真是太好看了。
国栋拎着两个脸盆架子回来。小两口一起贴窗花,喜字。
李云贵转了一圈,发觉哪里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家里陆陆续续的有村民过来,静初记账,姜心语收钱。
现在村里的礼金并不重,一块,正常,李云贵一家子一般都是两块。
这时候颤颤悠悠的来了几位老人。
静初赶忙站起来,她不认识几位老人,但是她从小的教育就是尊敬老人。
姜心语笑着搬了几个板凳,请他们坐下。
“丫头。你就是姜老师?”
“老人家,您可别这样称呼我,在老人面前我可是不敢的。”
“有啥不敢的?真是好孩子,李家村有了你是他们的福气。”
“谢谢老人家夸奖。”
几位老人都拿出的是五块钱,这下姜心语才知道几位老人的名字。
李云贵进来,赶忙的请几位去他房间坐着。
姜心语知道应该就是这几位了。
不过看着还能自己走出来,这身体没问题。真没想到,还有这大人物在这里隐居着。
静初是看到老人家就紧张。等到几位离开,她这才放松下来。
姜心语笑了拍了拍她的手,小丫头紧张什么?
“姜阿姨,我就害怕年纪大的人。”
“这几位老人看着都挺和善的。”
这时候又进来几个人,娘俩又开始忙碌。
李云强和向东爷俩还有村里的几个人负责杀鱼,
除了鱼鳞,鱼鳃扔了,内脏都要洗干净留下的。
李云强蹲在一帮老娘们中间,心里憋得慌,自家亲侄子结婚,那个女人居然就转了一圈就走了,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将来自己家有事,会有人帮忙?这向东已经不小了,没几年也该成家了,这是想让所有人看笑话啊。
屈小丽被叫进屋子,毕竟老人们都在,幸亏她平时人缘好,将近二十人来帮忙。
“贵子媳妇你去忙,不用管我们。”
“二爷,都不用我干活。”
“是啊,贵子媳妇懂事,都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