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满江觉得被恶心到了,所以他回了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拿出自己媳妇的照片,看着漂亮的小媳妇,他的脸上带出了幸福的笑容。怎么看都是自己的媳妇好,她就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没有人可以跟她比。

 第1328章 1328接受

    第二天,杨秀琴推着车找到了李云贵。

    “李村长,我的粮食不够,同志们告诉我可以在村里买粮食。”

    “行,我带你去找大队长。”李云贵不负责粮库的事,都是李存山负责。

    找到了李存山,李云贵给他们介绍了一下。

    “杨同志。你都需要什么粮食?”

    “大队长,能买小麦吗?”

    “可以。你想要多少?”

    “给我一百斤小麦,一百斤的玉米。”

    “杨同志,咱们村的玉米不卖,你买高粱吧。”

    杨秀琴突然想起来,李家村有养鸡场,养猪场,都是需要玉米的。

    “行,那就一样一百斤。”

    “小麦在老库房,高粱也是去年的陈粮,你不要心里有猜忌,咱们得高粱保存的好,而且今年大家伙分的也都是去年的陈粮。”

    杨秀琴笑着点头“李村长,大队长,我能够理解的。”

    两人帮着杨秀琴把粮食抬到车上。

    “大队长,我还想买一些白菜,萝卜什么的,那些我都没有带过来。”

    “你在知青点等着就行了,一会儿有人去找你。咱们村的菜都分到个人手里了。大队没有。我给你找户人家。”

    “谢谢大队长了。”

    等到就剩下李云贵他们两个人后,讨论起这个新来的知青。

    “看着还不错。”

    “嗯,是明白人,这样省心。”

    “可不是咋的?”

    杨秀琴推着二百斤的粮食到了知青点。

    沈友军他们几个男同志赶忙的过来帮忙。

    “这小麦得磨成白面吧?我下午推着去乡里磨吧,那样好吃,还不糟蹋东西。”

    “行吧,磨面回来的麸皮还可以和大队换粮食。也可以卖给大队。”

    “还有这样好事?”

    “养鸡场,养猪场都需要。”

    “是不是咱们可以买鸡蛋?”

    “呵呵,不但鸡蛋可以买,还可以买大公鸡呢?但是你想多买,想天天买就不一定行。”

    杨秀琴笑了,这是多好的条件啊,“以后买猪肉也是可以的吧?”

    “这个还不知道,我听说现在小猪仔已经都一百多斤了,长的特别的快。

    大家都说等到春种的时候一定跟村长申请,杀猪吃肉。

    不过杨知青你也挺好的。咱们村过两天就杀猪了。”

    杨秀琴笑着点头“有往外卖的吗?”

    几人都摇头,他们也不知道。

    “杨知青。你的粮食多了。”

    “我知道,就是能够买小麦,高兴的。所以就买多了。没有关系的。多点就多点,我吃的多。”

    小事情上杨秀琴从来不会斤斤计较的。而且她心里舒服,这帮人并没有装不知道。

    “也没有看出来你吃的多。”没有傻子,明白这是人家大气。

    正在这时候,外面传来了叫声。

    沈友军赶忙的迎出去,“婶子。”

    “沈知青,大队长告诉我,新来的知青要买菜。我过来问问。”

    杨秀琴听到了这话,立马笑呵呵的出来。

    “婶子,是我想要买白菜。”

    “行,这位知青,你要多少,推着车跟我去我家。”

    “婶子,我叫杨秀琴。我想要一百斤白菜。还有萝卜,大葱也都给我来点。”

    这是今年刘家村分给他们知青的菜的数量。就按照这个应该不会差。还有昨天晚上是用酸菜做的疙瘩汤,自己来的晚,吃的大家伙的酸菜,所以在其他菜上自己可是不会小气。

    并不是露富,也没有显摆的意思,就是第一印象就让人家感觉你贪便宜,这样可是不行。

    这次沈友军背着筐跟着一起了,毕竟听说杨知青还要萝卜和大葱。

    杨秀琴看到人家的白菜和萝卜保存的都特别的好,“婶子,这萝卜看着和刚刚拔出来的一样。”

    “家家都有地窖。等到过一阵又该去县里,市里送菜了。

    杨知青,我可是没有跟你多要钱,这个价格是去年送去市里的价格。”

    “谢谢婶子,一看你就是爽快的人。”

    “哈哈,杨知青也是痛快人。”

    因为两人谈得来,最后人家还送了杨秀琴一大块生姜。

    两人推着车,“杨知青可以啊,这么快就和村里人处好关系了。”

    “呵呵,那是大家伙和善。”

    “你还真的说对了。李家村的村民确实不错。你也应该听说了,今年出了闫淑萍的事,我们几个都挺害怕的。怕我们会被孤立,排挤,但是并没有。虽然也有人对我们不搭理,但是并没有恶意的谩骂和攻击。”

    杨秀琴点头,她听说了,而且比他们知道的多。

    闫淑萍干出那样的事可是被所有人都厌恶的,就相当于养了一匹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反咬你一口。

    所以没有一个村子要她,那也不可能就让她这样待着,所以直接被送西北的建设兵团了。

    一个女同志有着那样的档案,不说这一辈子都毁了,也差不多了。

    “我还真是幸运,能够来到这里。”杨秀琴绝对不会说其他的,她不是八卦的人,有些话自己绝对不会从自己嘴里说出去的。

    “杨同志,至于去乡里磨面,还是我去吧,现在也没有事,怎么好意思让一个女同志去干力气活?”

    “谢谢沈知青了。还是我去吧,我去乡里供销社看看,出去这一趟就不出去了。”

    杨秀琴是真的不好意思,她已经看了这里所有的知青都是那种布棉鞋,雪太大,不用说一个来回,就是到了乡里,棉鞋就会被灌上雪。自己的这双棉鞋可是花了大钱定做的。在冬天穿着非常的舒服。不会冻脚的。

    “那我就跟你一起吧。也可以跟你换换手。”

    两人到了知青点,这白菜萝卜是直接的放进屋里的。

    其实杨秀琴想说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他们也可以挖地窖,但是这话不能说,你自己愿意干,是不是别人也愿意干活?

    再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离开了。这也不是长久待的地方。

    沈友军叹了一口气。要是有地窖就好了,到时候就有新鲜的菜吃了,酸菜他是真的吃够了。

    酸菜缸也是在住的屋子里,要不然一定会冻上。那味道太难闻了。

 第1329章 1329挖地窖

    沈友军张了张嘴,最后苦笑一下,还是没有说。

    不过侯文慧可是不在乎这些“要不咱们和李村长说说,咱们也挖个地窖?也不用太大了,起码咱们分的菜,红薯,倭瓜有地方放。”

    其余的几个知青都点头,其实都有这个想法,只不过是谁都不好意思说出来罢了。

    “那我现在去问李村长,还要从公家借工具。”

    杨秀琴对于侯文慧非常的喜欢。这样的姑娘好,没有那么多的顾及,以后可以是朋友。

    李云贵听了沈友军的话,笑着点头,他曾经想过,但是也是没有说,现在人家主动绝对是好事。

    “你去找大队长支工具吧。”

    中午饭是杨秀琴做的,也就是一般,但是人家干净利索。还主动,这样其他人对她更加的认同了。

    “文慧,我下午去乡里磨面,咱们也细面,你们要不要去?这咱们要地窖,以后也不一定有时间出去了。”

    几个女同志都点头,这次一起出去一趟。就踏踏实实的待着了。

    “你们几个去吗?”侯文慧问男知青。

    “我们也去一趟吧,明天咱们就开始挖地窖。”

    吃完中午饭,还是沈友军去和李云贵说了一声。十多人一起出发了。

    “秀琴,你的棉鞋太好了。”

    “可不是,花了二十块钱。不过真的值,不湿,还暖和。”

    “二十啊,太贵了。”

    “是挺贵的。不过我可是不想脚冻了。”

    侯文慧也点头,“你是在哪里买的?”

    “刘家村有个老太太做的,其实咱们就是没有东西。这就是皮子,有的话自己就可以做。”

    “咳,有皮子的人家不在。”侯文慧可是听说了魏家总是上山打猎的。

    “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呢。”

    “也是啊。我听说姜老师他们明年开春就回来。到时候找他们,咱们多买点皮子,一人一双,就让郭淑玲做了。”

    “嗯,我看看王知青的鞋怎么做的,我应该会做。”

    男知青换着班的推车。到了乡里,郭淑玲主动的留在磨坊里看着,她不舍的花钱,就是让侯文慧帮着捎点卫生纸。

    几个人也知道她的情况,所以也就同意了。

    难得的在大雪天出来一趟。在供销社就买开了。

    女同志们,这卫生纸是不能少的,她们几个就差不多快包圆了供销社的纸。

    然后就是各种调料。沈友军可是带着酱油瓶子,醋瓶子来的。

    不过看到酱豆腐几个人都挺后悔的,为什么没有带着饭盒来?

    杨秀琴小声爹侯文慧说“你说咱们买这一坛子人家卖不?”

    其实买一坛子也不多,毕竟他们人多。

    “我去问问。”侯文慧找到了售货员,小声的问。

    “同志,我们十几个人能不能直接买一坛子的酱豆腐?”

    “等会,我记得上礼拜进货了几坛子,要是还有就卖给你们。不过这坛子你们得加五毛钱。”

    侯文慧立马点头,嘴里说着感谢的话。

    还就真的让他们买到了,侯文慧小声的说“你们看,张嘴三分利,这不就买到了?”

    “是啊,你太厉害了。”

    “少扯没用的。”侯文慧也笑。

    盐买了十斤,人多,一人一斤。最后侯文慧和杨秀琴两人一人买了二斤的红糖,伙着买了二斤。其余人没有买,也就是他们两个的条件好。

    女知青们又一人买了点点心,这留着平时解馋的。

    几人急匆匆的从供销社出来。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东西。

    到了磨坊,白面已经磨好了。多半袋的白面,还有半袋的麸皮。

    等到他们到家都已经是五点多了,大家干活也快。都不用吩咐,眼里都有活。

    沈友军推着麸皮去找李云贵了。换来了十斤的高粱米。

    “杨知青的粮食多很多,咱们还是算出来给她钱吧,要不都觉得不好意思。”

    杨秀琴摇头,“不用,就算我入伙请大家吃饭了。以后咱们还要长久的生活在一起,不用那么斤斤计较的。”

    众人看到她态度坚决,也都纷纷感谢她。

    第二天就开始挖地窖,位置就在男知青的屋子里。

    一开始一米真的不好挖。不过后面就好多了。

    破土后,才知道不知道怎么挖,侯文慧又去找李云贵。

    李云贵过来给他们解释了一下,“今年就先这样,等到明年开春你们用石头砌墙,那样干净,还不会塌了。

    还有明天杀猪,大家伙在一起吃一顿。”

    这下他们高兴了。吃一顿就代表着有肉吃了。

    按照公分,知青们分了二十三斤肉,不过没有杨秀琴的,不过李云贵做主卖给她三斤的肉。

    这样男同志们挖地窖,女同志们打下手,还把猪油练出来了。

    他们用了十天,弄了一个挺大的地窖,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都笑了。

    “我听说这几天就要去送白菜了,到时候咱们买三百斤,今年多吃点菜,去年我都生口疮了。”

    “行,到时候咱们买点菜,现在也有地方放了。”

    因为有土,所以郭淑玲用木头箱子种了一些韭菜。

    “虽然过年是吃不到了。但是总有吃到的一天的。”

    村里人今年每人分到了二斤的猪肉,李云贵把魏家的十多斤肉直接的冻起来。

    卢铁柱现在哪里也不去,就在家里陪着杜凤英。

    这孩子还有两个月就该生了。刘大夫两口子已经都看过了。都说没有问题。

    卢铁柱也知道两位大夫的医术非常的高,但是他还是担心,毕竟媳妇都三十多快四十的人了。

    “你别这样,谢大夫都说了。我身体好着呢。”

    “嗯,我不担心。”

    “其实要是没有在小姜家里养的那两年,我都不一定能怀孕,谢大夫都说了。我年轻的时候亏的太厉害了。”

    “小姜和小魏都是好人。”

    “可不是,跟他们在一起生活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就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肯定的开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