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着这个昔日床笫缠绵,说尽了柔情蜜语的女人,他曾经对她也是有过爱意的。
只是,那道坎跨不过去。
见他迟迟不说话,王莲香焦急得又低低唤了一声,“老爷?”
这一声好似唤醒了李举人的思绪,他将荷包丢到王莲香身上。
“你走吧。”
王莲香慌忙接住荷包,被这短短的三个字轰得脑袋嗡嗡直响。
“老爷?你是要赶我走?”
老爷不是已经相信她了吗?她额头上的伤才刚刚掉了痂,印子都还在。
看着她不敢置信的神色,李举人告诫自己不能心软。
“能放你走已经是老爷仁慈,看在往日那些情分上。
若是你还不知好歹,休要怪老爷不留情面,将你发卖了事。”
听着昔日的枕边良人说出如此无情的话,王莲香整个心都凉透了。
她以为能在李家待下去,就算是老爷还是有些芥蒂,但以后日子长了老爷肯定会看到她的心,她的人品。
相信她真的没有做过对不起老爷的事,再与像以前那样对她。
就算是再也不会有自己的孩子,王莲香也甘愿。
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她有了些期待的时候,竟然又要将她丢进深渊。
离开?她还能哪儿?
回家?她如何能回去?
她已经出门子了啊!
竟然狠心到要发卖吗?她这样的身份,会被卖到什么地方?
王莲香不敢想,她人也站不住,直接跪倒在地。
她不想被卖到那种脏地方去,更不想离开李家。
面前的人,是她最后的救命稻草。
此时她也顾不上别的,爬着过来抱住老爷的腿哀求。
“求求您,别赶妾身走。
妾身真的没有做过任何对不住老爷的事,妾室怀的真的是老爷的孩子啊。
除了您,妾室真的没有与别的男人亲近过,连多说一句话都没有过啊。”
李举人想到有一次,他送王莲香回家去,正好碰到她同村的一个男人,两人当着他的面就笑得欢得很。
就这,她还敢喊冤?
大夫的话还能有假?
一个大夫说谎,难道个个都说谎?
是他不能让女人有孕,那她如何来的孩子?
想到这些,李举人烦躁的抽开腿,在王莲香再扑着来抱的时候,抬脚踹在她胸口,直接将她踹翻在地。
“哼!你若真是贞洁烈妇,当初也不会还没进门就勾引我。
还未成亲就勾着男人上你的床,我上得别的男人还不是一样上得。
到底有多少男人上过你的床,也就只有你心里才清楚。
今日你必须滚出李家,否则就别怪不得我心狠了。”
说罢,李举人拂袖离去,只剩下王莲香趴在地上无声的落泪。
她此时连哭都哭不出声,哀莫大于心死。
这边发生的一切都被另外两个妾室看在眼里,此时他们并没有心思嘲笑王莲香。
他们现在的处境又比王莲香好过到哪里去?
一辈子都不能有自己孩子的妾室,他们这辈子还能有什么盼头?
虽然,他们其实不信王莲香是清白的。
大夫不会说谎,那说谎的人是谁?
老爷说的那些话确实无情,但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
到下午的时候,王莲香独自离开了李家。
背了个小小的包袱,里面装的都是她的细软。
晚上,李举人下职回来,两个妾室在门口迎他。
沉着脸看了两人一眼,“跟我来。”
两人互相看了看对方,只能跟着老爷到房间里。
是他们其中一人的房间,两人殷勤的倒茶,又要给老爷捏肩,都别拒绝。
“你们也走吧,收拾收拾属于你们的都带走,这是你们的放妾书。
你们先别急着说话,我的情况你们也都心知肚明,算是我对不住你们。
以后,再找个。”
对这两人,李举人还是有些情分在。
这大半年的时间相处,早就有了感情。
更何况是模样好性子好,对他又千依百顺温柔体贴。
要不是因为答应了钱珠儿,他其实也不想放这两人离开。
反正也不能生孩子了,留着有什么用?还得花银子养。
放妾书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昨夜连着写了三张放妾书,如今都到了各自的手上。
这个消息对两人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也不想接受。
离了李家他们又能再寻到什么好人家?运气好的无非还是给人做妾。
若是再遇上难伺候的主母,若是老爷一把年纪,若是再有恶习……
那样日子,还不如在李家呢。
就算是一辈子都没有孩子,也好过去受那些磋磨的好。
第333章 发兵‘讨伐’
“我们不走,老爷,我们都不走,您别赶我们。”
两人一听要赶他们的话,竟然连放妾书都准备好了,可不是现在临时起的意。
早上他们都还在为王氏惋惜,没想到一天之内就轮到了他们。
两人跪在地上,拉着李举人的裤腿儿苦苦哀求。
他们是真的不想走,就想好好待在李家。
看着地上两人哭得梨花带雨好不可怜,李举人的心里也生出了阵阵怜惜,他如何舍得让他们离开?
同床共枕大半年,他也早就习惯了温香软玉,更喜欢有他们围在自己身边。
但,他已经答应了钱珠儿,还要去接她回来。
忍住不去看两人的眼神,拉开两人,留下放妾书快步离开。
两人见他真的是铁了心,无奈之下只得抱头痛哭。
李举人听到哭声心里乱得很,多次都想出去留下两人。
而李老头听到了哭声只觉得心烦意乱,他现在哪儿还有什么盼头,更不会在意儿子妾室的去留。
实在听得烦了,他当即就让人去制止两人的哭声。
如今李家只有一个粗使的婆子,还是钱珠儿走了之后请来做家里杂事的。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放在李家最是合适。
之前两年钱珠儿在的时候,即便是她不在家,即便是她跟李举人吵架闹别扭的时候,就算她带走几个人,也会留上两三个。
到后面这一年,从她决定要好好跟李举人过日子的时候起,李家就是随时都有二十来个仆人伺候。
尤其是这大半年,李老头随便出门遛弯都有人跟着伺候。
而现在,这个婆子连做饭都做不到他的口味,更别说是其他的了。
这也是他脾气大,心里烦闷的原因之一。
第二日,两个妾室还是收拾东西走了,不走的话怕被直接发卖。
他们可是亲耳听到李举人是如何与王氏说的,他那样的无情,他们也不敢奢望能在他那里得到什么深情。
就在他们离开的当日下午,钱家的管家领着一众身强体壮的小厮来到李家。
“这是我们家姑奶奶的私宅,姑奶奶念在这两年的情分上已经容你们一月有余,该收拾该准备的也该齐全了吧。
今日太阳落山之前你们就要离开这栋宅子,已经是姑奶奶仁至义尽。”
随着钱家管家一个手势落下,立马就有两个小厮将李宅的牌匾摘下,再换上了他们带来的牌匾,‘钱宅’。
李举人今日不当值正好在家,李老头也没有心情出去找老朋友闲聊。
主要是从前对他羡慕的老朋友如今见了他都是冷嘲热讽,没一句话一个眼神是他想听想看的。
看着这些从前恭恭敬敬称他姑爷的人如今对他横眉冷对,李举人有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钱家的小厮已经动手在搬他的东西。
父子俩极力的要去阻止,一老一弱哪是他们的对手?
最后被收拾出来丢在门外的东西,竟然只有些他们的衣服鞋袜,以及李老头的一些细软家当。
那些,便是他们父子两所有的家当,也是以后要安身的家当。
当卖老房子的银子全都在李举人手里,但也早就用了个干净,当初老房子里的家具物件除了钱珠儿的陪嫁物,别的都没有要,一起给了买家。
如今他们才发现,他们是真的什么都没有。
而李老头仅有的十几两银子,又能够他们用多久?
从前钱珠儿在的时候,就是给他买补身子的补品一个月也不止一二十两银子了。
赶着在太阳落山之前,钱家管家得以回去复命,李举人也来到钱家想见钱珠儿。
管家却好心告诉他,“我家姑奶奶上洛京城去了,归期不定。”
钱珠儿确实是到洛京去了,她见过沈华柔他们之后便离了龙泉县。
一是为了避开他,二是为了她自己的身体。
她想再去找大夫调理调理身体,就算是和离了她也不会因为那样一个男人意志消沉,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惜了。
曾经她倒是真的为他意志消沉到不顾惜身体,如今想来实在后悔。
十一月底,沈华柔收到贺元凌让人送回来的信。
梁州果然地动,好在没有之前严重。
贺元凌在心里再三的提到多亏了有她让带走的银票和药材,而她这次让人送去的粮食更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那之前,被有心人煽动的百姓已经包围了王府。
沈华柔突然想起来,上一次梁王可不就是被流民冲进王府误杀的嘛。
真的是误杀?
又是月余,沈华柔又接到梁州大雪的消息。
没有变,跟上次一模一样。
而不同的是,贺元凌这次跟梁王站在一处。
因为沈华柔送去的粮食,暂时缓解了朝廷赈灾粮在路上不能及时送到的空档,而赈灾粮来又缓解了大雪造成的损失。
与梁王第二次求援的折子一同摆在皇帝御案上的,还有雍王斥责侄子品行不佳不知善待封地百姓,惹怒天威导致天灾不断,让百姓民不聊生。
这封折子是在大年初二的时候送到皇帝手里,而雍王是在正月十六这日发兵‘讨伐’侄子梁王。
正好是元宵之后,美其名曰是为了让百姓能安安稳稳过完年。
他若是真顾及百姓,也不会发兵而来,而是送粮送物。
从收到贺元凌第二封信后沈华柔便又让人送了第二批粮食和药材去,怕药材不够,她还去找了钱员外请他帮忙。
钱员外一听她说是送往梁州去,内心里十分钦佩沈华柔,但他也是商人。
他可以不挣钱,但绝对不会亏着本送药材。
只是他的库存也不够,又给沈华柔介绍了几个药材商。
这才是沈华柔想要的,以后她再需要药材就能直接联系药材上。
刚出发的时候还在下雪,路也难行,开春之后便好走些了。
怕路上遇到雍王的兵马,还特意让人先快马加鞭去给贺元凌报信。
贺元凌再次接到媳妇儿送粮送药的信,不止是他一个人兴奋。
“贺将军,你一定一定要替本王,替整个梁州城的兵将百姓都谢谢夫人。”
第334章 待他羽翼丰满
谢,肯定是不够的。
这一点梁王心里也有数,但目前的境地他除了说谢也不能再做什么。
想他一个王爷,活得也是够憋屈的了。
幸好,他还有贺元凌这个福将。
贺元凌给媳妇儿回信,告诉她一直没有空能去看五姨姐,保证等结束之后就去。
沈华柔接到信只能叹气,他又哪里知道,一时半会结束不了。
但五姐夫既然是不愿意纳妾,那他们之间应该不会发展成上辈子那样,只希望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庄子改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沈华柔以为孟婧瑶肯定没有时间来找她。
不成想,她就来了。
沈华柔正在给贺元凌写回信,告诉他钱珠儿的事,也告诉他若是粮食和药材不够再让人回来取。
从去年第一次给贺元凌送粮食药材起,她就命人大肆收粮。
从战事的消息传荆州来,粮食和药材都开始涨价,比之前两年还涨得厉害。
孟婧瑶就是赶着她往梁州去信之前来,她也有信要给贺元凌,这个信只能交由贺元凌派回来送信的人带走。
别的人,她不放心。
也是在看到庄子上孩子们练习骑射的时候她突然灵光一闪,弩箭改良。
贺元凌他们有弩箭,杀伤力远比一般弓箭。
但若是再将弩箭加以改良,箭身改良成三棱的话,杀伤力会更强。
战场之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沈华柔并不懂这些,但她绝对相信孟婧瑶。
不久之后,竟然有谣言四起。
传梁王赵靖是灾星转世,梁州百姓所受的苦都是因他而起。
更是有刻有梁王是灾星,必将为祸苍生的石碑现世。
赵靖不除,梁州难安,时日再长,天下不安。
外面传得沸沸扬扬,就连龙泉县的百姓都说得有鼻子有眼。
但沈华柔不信,上一次赵靖早早就死了,天下还不是乱?
那石碑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