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是没有在意过孟婧瑶曾经对贺元凌的情愫,但她更在意的是孟婧瑶对他们夫妻的情分。
“哼!还是嫂子疼我。
明日我们早些出门吧,怕是得晚上才能回来,你们吃了饭也早些休息。
你,哼!”
孟婧瑶点某人,某人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但却让沈华柔瞬间脸红。
第355章 一起打发干净
这次沈华柔没有再食言,答应了孟婧瑶早起出门,果然就在贺元凌起床的时候就跟着一起起床,反而成她收拾好之后等孟婧瑶。
今日出门是办正事,并非是游山玩水参加宴会,是以沈华柔就穿了一身看着利落,行动起来也方便的衣裙。
“那我走了,晚上回来吃饭,你们也别在外面太久,下午便往回走了,也不是一天就能把事情定下来。
你们才刚来,连歇都没歇,没必要这么辛苦。”
贺元凌出门的时候叮嘱媳妇儿,确实是不舍得她太累。
“你快去吧,我们知道的,还有你的人跟着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沈华柔送他到正院门口,见他还有话要说,明知道他是啰嗦那些已经说过了的话,于是就动手推着他走。
手被贺元凌的大手握着,被他拉着放在唇上。
温热的触感在沈华柔指尖,看着笑眯了凤眼的英俊男人,她又不由自主想到昨日在饭桌上说的那些话。
明明贺元凌一个字都没有再说,只是这么看着她。
让她觉得耳朵有些发痒发热,用力往回抽手。
“快走吧。”
“过来。”
“啊?”
都站得很近了,近到她几乎是贴在他胸膛上,他还说让她过去?
沈华柔是被贺元凌拉着偎在他怀里的,一直看着她的人突然低下头,一只大掌扶在她后脑上,让她不得不仰着头迎上去。
刚才吻过她指尖的唇瓣现在印在她的唇上,又热又软。
明明,他的唇那么薄。
“那我走了。”
“嗯。”
都说了多少次了,还不走。
沈华柔又推了他一把,在贺元凌看来是很轻很轻,纵然是有再多的不舍,还是得走。
目送他离开,直到他转过外面的门再也看不到沈华柔才收回视线转身回房。
而这一切都被跟着阳春一同伺候的程澄看在眼里,嫉妒控制不住从她眼里泄露。
她爱慕贺元凌,是满将军府的人都知道的事实。
但贺将军从未曾给她过任何回应,也是满将军府都知道的事实。
如今正主子来了,将军就更不可能再多看她一眼。
这个事实,程澄自己也是知晓的,但她还是忍不住嫉妒,更忍不住对贺将军的爱慕之情。
心中的欢喜又不是什么事实,是她能控制的。
阳春和玉兰将她防得死死的,根本就不让她到内间伺候,但就是这样他们也觉得不放心,想着一定要让夫人打发了她离开。
等到出门之后,玉兰第一个就跟夫人背后说人坏话。
“夫人,奴婢总觉得那个程澄的眼神看着就不干净,咱们这不是来了么也有人伺候三爷了。
三爷肯定也习惯我们这些老人来伺候,夫人要不然还是给她些银子打发出去吧。”
要不是因为对方是梁王安排的人,玉兰肯定要说直接发卖。
玉兰一边说还不住用胳膊肘碰阳春,就是要她跟自己站在一边劝夫人。
可不是她玉兰心眼小容不得人,她就是觉得那人看着就不像是正经人的。
在这个事上阳春选择跟玉兰站在一边,她也觉得那个程澄心思不正。
“夫人,奴婢觉得玉兰说的有道理。
您要是觉得不好说,那奴婢们去说吧,随便找个由头让她走就是。
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将府上心术不正的人也都打发了。”
沈华柔本就是不习惯有不熟悉的人在身边,更何况还是觊觎贺元凌的人,她自然不可能放在身边。
不是不相信贺元凌,她就是纯不想被恶心。
“等晚上问过了他,再看看还有什么人要一起打发。”
闻言,阳春和玉兰都露出了笑容。
“夫人英明,那就等晚上问过了三爷。
夫人觉得不好说,奴婢嘴快,奴婢去说。”
“你确实嘴快,好在还有自知之明。”
孟婧瑶笑着点她,“就是得有个嘴快的人在身边才行,关键时候能用得上。”
她就算是在夸玉兰了,把玉兰听得眼睛都笑眯着了。
“表小姐英明,您是慧眼如炬啊。”
玉兰不仅是嘴快,还嘴甜。
惹得孟婧瑶笑她,“嫂子啊,从前你这丫头虽然嘴快但也实在,现在怎么越发的油嘴滑舌了?
果然,跟着什么人就学什么人,这就是跟着贺争学的。”
大家都知道是玩笑话,但还是让玉兰红了脸。
“说程澄的事呢,表小姐作何又取笑我。
就算是跟着贺争学的又如何,也是夫人和三爷做的媒。”
“哟,看来是昨晚贺争没让你生气,今天还能护着他。”
孟婧瑶说这个话并不是随口之言,从前他们还没有成亲的时候玉兰就觉得贺争不稳重,有时候也会不注意就吐槽人。
刚成亲的那段时间她也会偶尔摆脸色,都是因为贺争。
慢慢的随着两人的关系越发亲近,态度自然也就不一样。
她和阳春是同一日成亲,但两对夫妻的感情却不同。
除了各自的性格原因外,再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贺争三年不在家,他们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多加深感情。
好在现在又在一处了,贺争能跟着主子每日回家,也就能每日都见到人。
就在玉兰红着脸拿眼睨人的时候,沈华柔一句话又让她更加脸红,但也算是暂时解救了孟婧瑶。
“你和贺争赶紧有孩子就最好了,幸好是把家里的人都带着了,他们也都是用习惯了的,你尽管怀你的孩子。
就算是孩子生出来也有人帮你带,不用担心那些乱七八遭的事。”
这回就连做姐姐的阳春也不站在她一边了,倒到了沈华柔这边来。
“夫人说的是,你们确实应该抓紧了。
以后不用你守夜,你就守着贺争。”
“姐,你怎么这样嘛。”此时的玉兰已经脸红得都快滴出血来了。
但嘴快的优点还是没有变,“有三爷在什么时候又让我们守过夜。”
她扭捏的去瞧夫人,“说不定夫人比我还快呢。”
“哈哈哈哈,玉兰这话说的十分有道理。
嫂子,我觉得在我出嫁之前还能看到小侄子出生。”
马车里的空间本就狭窄,坐了五个人已经很挤了。
是以,沈华柔就算是想回避也没有可能。
第356章 有可取之处
“那就得看你是快还是我快了,你要是还慢的话,就真的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
沈华柔避无可避,选择正面回答。
不止是贺元凌想要个儿子,她也想要。
并非是重男轻女,她就是想要儿女双全。
怀孕生子自然是辛苦,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那么可爱会跟她撒娇,抱着她不撒手,软软的喊她娘亲,她就不觉得辛苦了。
她想要一个长得像贺元凌,性子也像贺元凌的儿子。
就像贺元凌说的,他会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会保护他们,会为他们撑起这个家。
沈华柔其实没有这么多的想要,她最想要的是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开心快乐。
孟婧瑶眼看着嫂子不是跟她说玩笑话,比她还坦然,她也只能严肃着回答。
“我尽量,有合适的我绝对主动出击。”
沈华柔笑着拍她的手臂,“也不用太主动,该矜持的时候还是得矜持。”
她是想孟婧瑶在这个事上上心,但绝对不是逼她为了成婚而成婚。
随着马车开始颠簸应该是出了城,沈华柔掀开帘子往外头看。
官道上还有别的行人,来往还不少,赶着牛车马车推着推车的百姓,也有挑着担子徒步亦或者是空着手的行人。
梁州的官道行起来也颠簸得很,计划修路的事是真的得规划起来。
但她们手里也没有多少银子,还得一步一步的来。
“好多山,倒也称得上山清水秀,但再好的风景也得先填饱肚子才行。”
“靠山吃山靠河吃河,也不是半点办法都没有。”
孟婧瑶也掀开了另一边的帘子往外面看,她没有那些女子不得抛头露面的想法,即便是已经有人在看她她也不理会。
“表小姐的意思,是您已经有办法了吗?”
嘴快的玉兰直接脱口而出,两眼放光的看着孟婧瑶。
在她的心里,已经是没有什么是表小姐不能做到的了。
沈华柔也收回了视线看着她,十分期待。
“先看看,等回去再细细的说。
梁州靠山又靠水,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对她的话沈华柔绝不反对,不说别的梁州几面临水,只要他们粮草充足别人想要攻进来绝对难。
再一个,梁州自来就能产盐,不用求别人。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说她和孟婧瑶想到了一处。
“夫人,孟小姐,这些地方都是在山脚下,都能用。
只是想要种出粮食的话,基本不可能。”
车厢里的众人听到在外赶车的孙直树的话,都又掀开了帘子往外看。
果然是如他所说,放眼看去就没有多少田地,更别说是连成一片的了,都是高一处低一处,完全没有规律。
好在,不缺水源。
只是更高的地方想要灌溉庄稼就很难了,能够看到有不少的农户挑着水桶到河边打水再挑着到高处灌溉。
如此是能解决问题,但来来回回的实在耗费时间精力。
“工厂要是盖在这种地方的话,用水实在不方便,就是动工也耗时耗力。
咦,山头田间那些树是什么树?为什么还留在田埂上?岂不是挡住路根本不方便?”
第357章 计划之中
“那桑树。”
孙直树认得那树,但要他说那是有什么用他也说不出来。
“养蚕?”沈华柔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她们穿的用的,她其实也是听人绸缎铺子的人提过一嘴。
“嫂子知道?”孟婧瑶对这个有十分的兴趣,她脑子里已经开始冒出许多想法。
沈华柔想了想,“只是听说过而已,但现在应该是过了养蚕的时候,得每年春天的时候。”
对此,孟婧瑶表示很遗憾,“哦,那就太可惜了,只能等到明年了。
我还没有自己养过蚕呢,说不定还能自己做出一副扇面来。”
“那就明年养吧,也不急在一时。”
然后沈华柔又问孙直树,“就只有这里了吗,还有没有别处,或者更合适的地方?”
“有,属下这就带您去。”
孙直树又驾着马车行驶,待到快中午的时候他们又到了一处山地。
想找一处平地实在的太难了,就没一处平的,真要用的话不仅是要平山还得填坑。
周围林林散散有几户人家,也不知道有没有村庄。
“这边没有连在一起的村庄,就只有这几户人家,归到了那边的的村子里去。”
顺着孙直树指的方向众人看去,看在不远的距离但弯弯绕绕走小路过去怎么也得有个一两里路了。
“婧瑶你看呢?到时候把这几户人家移到那边去,应该不妨事。”
沈华柔是觉得这边还不错,主要是地大人希,离陵城还比之前那边近。
他们从东门出来之后是环着凌晨在转,据孙直树说这边离北城门更近,坐马车也就半个多时辰的路。
孟婧瑶下马车来仔细打量地形之后也点头,“也行。”
顿了顿她又问孙直树,“听说梁州匪寇众多,也不知道这些山里面有没有匪寇?”
“这里离陵城近,匪寇不敢来。
再往城外走个把时辰,就有匪寇盘踞了。
若是夫人和姑娘选了这个地方,那肯定是要先清除匪寇隐患。
这点请放心,交给我们兄弟就成。”
之后又去了两处,最后他们还是选定了这处。
半下午回到家里洗漱之后,两人坐到一起商议。
“关于那几乎人家,还是采取在庄子上的方法。”
这个他们有经验,沈华柔也觉得是他们和村民都最能接受的办法。
“就按照嫂子说的办,不过我现在想的可不是这些事。
那山并不算高,也不能浪费了,我打算引活水上山去。
山下还是跟我们预想的平了建厂房,还得专门扩出地方来养蚕。
至于山上就用来种桑树,能利用就利用起来。
事不宜迟,我们明日就忙起来吧。
最好是能赶着今年种下去桑树,明年春就能养蚕。”
沈华柔是早就习惯了她说做就做的风格,“那我这就让人写了告示张贴出去,人力可不能少。
伐树清理,平地建房,种树养殖和后续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