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金的事目前也是孟婧瑶再管,说好是算做流动周转先放在她那里。
等到开业之后,再统一算做是开业入账的。
这个数沈华柔自己也估算过的,人就那些人,顶天了也就是几万两的数目。
于是她试着报了一个数,“四万。”
只见孟婧瑶挑眉,一时间也看不出到底是猜没猜对。
好在孟婧瑶也没有跟她转弯子吊她的胃口,直接就给了答案。
“四万六千两,小的就不说了。”
出入六千,也不算事小数目了。
然后孟婧瑶又往细了说,“暂定的定金是一栋一千八百八十八两,也就是说已经定出去二十四栋。”
一半的房都定了出去,剩下的这一半在开业前这一段时间里还要再定,他们还要留几栋备用。
真算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少了。
沈贺孟三家都是生意人,往来的人不少,这还是没有大肆宣传的情况下的结果。
大道车马行走南闯北,早就把消息散布到了五湖四海,也有猎奇的人慕名而来。
“有一起人想现在就住进来,我没应。
就是要把他们的胃口吊足了才行,我们又不是差那几个银子,就算他们愿意掏更多的银子也不行。”
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孟婧瑶无比自得。
“从秋收之后地里就要按照之前的规划种上蔬菜,不管是从地面上看还是从山上往下来,都必须无懈可击美轮美奂。
最重要的是,他们从来的没有见过,独一份。”
这一点沈华柔都还不知道,孟婧瑶一直都神神秘秘不跟任何人透露。
“我也十分期待。”沈华柔笑着看她。
“嫂子就拭目以待吧。”
有专业人给她用,那些对孟婧瑶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夜里,孟婧瑶就宿在了贺家,明天一早她再和贺元敬一起到庄子上去。
只过了两天,马超就敲响了衙门口的鼓。
状告沈华柔强占马家良田,拒不归还。
状纸是在街上随便找的个代笔书生给写的,内容却和沈伯荣说的不尽相同。
传唤的衙役到贺家来传沈华柔,正好贺家二老都在,而贺元敬却不在。
一听到说是衙门传唤,二老都被骇到了。
在这一刻沈华柔也后悔没有事先跟二老说明,平白让他们惊这一场。
家里几个女人也都别吓到了,尤其是两位嫂子追着询问衙役情况。
沈华柔眼看着大嫂让人去取银子打点,赶紧跟他们解释。
“是庄子上有些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之前本来就是说清楚了的,但对方不信。
正好有县令大人公证,我只管带着证据去一趟就是。
你们照顾好爹娘,一会儿让二哥来接我,夜里行路我害怕。”
不用沈华柔说,阳春已经将早早准备好的证据取出来,她肯定是要跟着一起去的。
黄氏暂且安抚好妯娌妹妹,又让两个妹妹去二老身边照应。
让陈氏现在就去叫贺元敬回来,她准备跟着沈华柔一起去。
“大嫂放心,家里有我们在,你陪三嫂去,我们在家等你们回来的。”
贺淑明他们姐妹也想一起去,但家里有爹娘,还有几个孩子。
经过最初的惊骇之后,贺老爷子稳定了下来。
拉着老妻的手出言安抚,“三媳妇都说是误会,她手里也有足够的证据,咱们就在家等他们回来。
就算是再晚回来,有老二跟着,不会有事。”
第170章 证人
老爷子这么说是在宽慰妻子,也是在安慰自己。
孟氏回过神来,也用力握住丈夫的手,丈夫的手就像是能给她支撑的力量一般。
“没事的,华柔也别怕,你们先跟着去,一会儿你二哥就去接你们。”
其实他们都比沈华柔更紧张,倒是沈华柔心中有数并不怕。
便是二哥不去接,她大哥三哥也会去的。
有哥哥们做后盾,她就真的不怕了。
当着衙役的面她不好说去通知大哥他们,只能看阳春一眼,希望她能与自己心有灵犀。
正好与阳春四目相对,沈华想了想再特意叮嘱她。
“你们在家照顾好雅雅。”
阳春稍一愣神,当即点头。
“夫人放心,奴婢肯定照顾好小姐,只是天晚了小姐还看不到夫人会哭。”
“官爷莫催,这就走这就走。
孩子还小离不得娘,当娘的也离不得孩子,就多叮嘱了几句,我们这就随两位去。”
黄氏眼看着其中有一个衙役面有不耐,立马说话安抚。
贺家人也不再拖延,在他们出门之后立马各自行动起来。
贺淑惠还嘀咕,“家里有我们照看几个孩子,三嫂怎么还不让阳春跟着去?
这种情况,肯定是她那里更需要人啊。”
这么简单的道理连她都能想到,难道沈华柔真的是单纯的不放心孩子们吗?
陈氏显然比贺淑惠想得更清楚,“华柔是留阳春去沈家报信的,你和淑明在家照应,我和阳春这就分别去找人。”
二老赶紧催促着他们出门,还不忘叮嘱,“你们路上也小心些,别再出岔子了。”
越是慌越是容易出岔子,急中生乱。
沈华柔带着文书契约到衙门的时候,公堂上已经有人等着她了,都是生面孔。
从开始到现在她就没见过马家的人,现在看着堂上四个陌生人,她只能猜测。
其中唯一的一个老妇人,应该是马超的母亲。
自己一进来,她看着自己的眼神就好似无数无形的刀子,咬牙切齿的模样更是恨不得吃她的血肉。
看来,他们是真的恨透了她,恨她占了他们家的地。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眼中混沌无神,只在沈华柔进来的时候看了她一眼就收回了视线,应该是那位给他们些文书的老童身,别县令传来作证。
自己跟他并无纠葛仇怨,他这个反应也寻常。
剩下的两人都是中年男子,皆是平常百姓打扮。
其中一脸怨愤神情看着她的人,定然就是马超了。
另一个带着好奇神色打量她的中年男子,估计也是证人之类的吧?
她买那地所有手续都是齐全的,凭他们再多的人在充足的证据面前也是同样的结果。
沈华柔跪拜过堂上的大人之后,县令便开始审问起来。
“贺沈氏,河中村马超一家状告你强占他家的良田,这事你有何说法?”
沈华柔与马家的人各跪一边,即便是跪着她也依旧挺直着腰背。
“回禀大人,民妇这里有当时买地的凭证文书,还请大人过目。”
在充足的证据面前,一切辩解的话语都是徒劳。
就在沈华柔呈上证据,由师爷交给县令查阅的时候,沈华柔感觉到身边看她的眼神更凌厉。
堂下看审的黄氏双手捏紧成拳,刚才在来的路上她又发现其中一个衙役对他们的态度极其恶劣,对他们就像是对十恶不赦的犯人一样。
也就是之前在家里表现出不耐烦的那个,他看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敌意气息。
黄氏不是不懂规矩,她都带着准备好了的,但这样的情况下她又怕弄巧成拙。
一直进县衙,那个衙役转身去忙别的事,她才敢过去与另一个衙役说话。
刚搭上话,对方便好言解释。
“你们这个案子证据都有的话其实很简单,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
刚才那人他性子直,平日也是不苟言笑,对我们都一样。”
这人是衙门里的老人,其实与刚才那人关系也不怎么好,要不是上头安排了,他也不想跟他一起办事。
那人仗着有些关系,平日里行事傲慢,别说是对外人了,就是对他们这些日日在一处做事的人也不怎么给好脸。
要不是为了大家,他才不会多这个嘴帮他解释。
堂上这个贺沈氏是什么人他心里有数,也不信沈家人会为那几亩地做出强占的恶行,所以他现在先给贺家人卖个好是绝对没错的。
有他这一番话,准备的东西也给出去了,黄氏一路提着的心总算是能暂时落下。
在路上因为顾及着他们,她和沈华柔就没有多说一句话。
现在看到堂上沈华柔把文书呈给县令大人,她又一双眼睛直直的看着县令,不敢转移丝毫注意力。
县令一页一页纸看过,然后递回给师爷,由师爷誊抄记录,再交还给沈华柔。
“贺沈氏的文书地契本官都看过了,确认无误。”
县令此话刚落,下头跪着的马超和老婆子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大人大人,不是这样,我们有人证。”
一边说着话,马超就双手推着身边的老者和另一个中年男人往前。
两人都是跪着的,被他这么用力一推,当即身子就跪不稳直往前扑。
“砰。”
惊堂木一响,惊得马超身体一颤,不敢再喧闹。
老婆子只说了半句的话也戛然而止,“绝对是姓沈的蒙骗……”
县令话都没说完就别打断,对马超母子俩心生不瞒,给了他们一个警告的眼神才继续往下说。
“原告马超有证人作证,指出是你哄骗其大伯马桂签的卖地文书。
而且,时间与你这份契书上的时间也不吻合。
马桂不认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根本就不知道写的到底是哪一天的日期。”
然后,县令点名让证人说话。
张老三哪见过此等场面,早就吓得腿软,要不是跪着,也是站不住的。
被县令点了名要他说话,他是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清楚,结结巴巴半天才说清。
“我,我,草……民,是作证,确实是沈家的管家骗的马桂签的契书。”
第171章 证词
沈华柔依旧跪得笔直,淡然听着张老三的证词,还能分心想:张老三是怎么被马超收买的?
只一个张老三的证词就能定她的罪?马家背后的人想得未免也太简单了吧?
现在琢磨那些也没什么用,沈华柔静下心来继续听张老三对她的指证。
“那日是马桂先来找的我,当时他一来就说还没有想好,觉得价格有些低,想再拖一拖价。
我家是真的拖不住了,等着卖地的银子买药给老母亲治病,也等着买粮下锅,小儿都饿得连哭的气力都没了,不敢再拖。
我们俩是在我家里商量好了才去的沈家庄子上,接待我们的是沈管事。
马桂是跟我一起签的文书,我们也是签了之后一起走的,并不存在马桂后走的事。”
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沈华柔清楚得很,沈枞是沈家的老人,不说他一家子的卖身契都在自己手里捏着,就说他这些年办的事来看,也不会为了这几亩地说谎。
沈华柔出于好奇侧头瞄了人一眼,好巧不巧的,那张老三也在看她。
不同的事,她瞄得坦然,张老三看她却是偷偷摸摸,一看就心虚。
从这一点来看,倒是能看出来这张老三平时并不是谎话张口就来的那种人。
这次在堂上做假证,要么是有所图,要么是有什么把柄被人捏住。
张老三说完,老婆子立马就求县令为他们做主。
“大人呐,张老三说的您都听到了,确实是沈家黑了心肝,欺负我们庄稼人不认字,哄骗我家大伯哥签的字啊。
在他们沈家的庄子上,人都是他们沈家的人,还不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求大人为我们做主,让沈家把地还给我们吧。
前头几年的那些我们都不计较了,只要他们能把地还给我们就行。
我老婆子还能活几年,我多吃一口少吃一口都行,只可怜了我孙子孙女还那么小,饿得就剩皮包骨头了,实在可怜呐。
求大人可怜可怜我们,求大人一定为我们做主啊。”
老婆子越说越投入,真像是满心满眼都只有孙子孙女的慈爱祖母,不熟悉她的人看了真就要被她的演技给骗过去。
堂上别人不知道她是什么人品,沈华柔和县令大人是知道些的。
是以,看到她这番作态,都不信。
县令见过的人经过的事可比沈华柔多,更有经验,作为一县之主他不会无理无据听信任何人的一面之词。
没到县令询问,沈华柔就保持着沉默,她没什么可心虚的。
县令一句话让老婆子闭嘴,“本官自会秉公办案。”
然后他将视线移至沈华柔身上,“对张老三的指证,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正好这个时候去传沈枞的衙役也回来了,沈枞被带上堂来。
“草民沈枞拜见大人。”
沈华柔只言未说,县令先让沈枞讲当时签契书的过程。
“马桂来的那天除了庄子上的下人外,确实没有别的人能作证。
过了一天之后他也再和张老三一起来,当时草民还以为他是有什么事,他不明说草民也不好当着张老三问。
等张老三走了之后正要问,他就自己说了原由,说特地来说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