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万家大姐儿急匆匆的样子,毛嫂晓得肯定是有什么事不想让她这个外人知道,便从善如流地告辞。只不过事情发生的紧急,在毛嫂跨出院子大门的时候还是隐隐约约听见了一些声音。

    “龙哥儿,帮大姐把这些东西搬到房里去!”

    “你敢!你知不知道女儿家的顺从贞静是怎么回事儿?这些东西是人家崔家送来的小定礼。除了金钗,其余的不该是父母做主么?无论给不给你,那也轮不到你来安排!”

    “的确是父母做主,只不过父亲不发话有你说话的地儿?继母继母,多了一个‘继’字就算不得真正的母亲。您该记得您进门的时候还给我娘磕头过的吧?摆什么母亲的谱儿,你不过是来我家伺候我爹和我弟妹们的!”

    这话说的不可谓不诛心,万家这位续弦可气的够呛——剩下的就不是已经出门的毛嫂能听到的了。

    毛嫂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这种事情是她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的。和崔家方面说万家这边亲家的情况她是往轻里说的,实际上这位续弦非常难缠。当然了,已经和这位续弦斗了两三年的玩家大姐儿也不是好惹的角色就是了。

    或许世上真没有不透风的墙,万家门户里面继母和元妻子女不和也不算是什么秘密。可是具体不和到什么地步,这就不是外人能够轻易得知的了。或者说,流传的说法实在太多种了,崔家大嫂来探听也不知道哪一种是真哪一种是假。只能结合毛嫂的说法,有选择地相信。

    若是崔父和崔家大嫂知道万家情况有这么严重,或者说万家大姐儿这么能来事儿,恐怕会重新想一想要不要结这门亲。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亲家家里这位续弦带来的麻烦再大也影响不到已经出嫁的玩家大姐儿。至于崔源对岳家,若是对方是值得敬爱的,那就多接触。若是本身并不值得尊敬,那便面子上过得去就是了。

    按理说万家的情况并不重要,可是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儿。应该说一个好的岳家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就算崔源没有靠岳家的意思,可一个清静的岳家总归让人更加心情愉快吧!

    另外,万家大姐儿这么会来事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一个幺儿媳妇要那么回来事儿做什么?怕家里不够乱的啊!崔家大嫂为了吴氏和尤氏两个人上蹿下跳已经觉得身心俱疲了,并不想再多一个麻烦!

    这些毛嫂都是清清楚楚的,但是她偏偏做了这桩媒。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只能说她们这些媒人大多数都是这样的。靠着做媒吃饭,那自然是促成一桩是一桩。至于一些被隐藏的事情,若真的都说出来,恐怕一年到头都成不了一桩婚事,她们也就等着饿死吧!

    所以她真是一点也不觉得愧疚!

    倒是赵莺莺察觉到一点儿了,关于万家大姐儿和那位续弦夫人之间的关系根本是势如水火——上辈子在皇宫里,这种关系她算是见得多了。她还能清楚地看出这对‘母女’今日装作关系还过得去的样子有多么的虚假!相比起她们来,上辈子皇宫里的姐妹们显然要会假装的多!

    不过她没有说什么,甚至她能猜到,几个嫂子就算没有她看的那么清楚,也应该察觉到了一些什么。只不过这些都是早就有准备的,在知道万家大姐儿有一位继母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小定都下完了,她这个隔房的嫂子跳出来说不好。先不说别人怎么看她,只说有没有用这一点,那肯定是无用的。

    她只在崔本回家之后忧心忡忡地和崔本说了一回,她对崔源这个爽朗的小叔子一直观感不错,而崔本也和这个年纪最相近的兄弟关系很好。赵莺莺的打算是接着崔本向崔源提一个醒。

    至于说提一个醒能有什么作用,这一点她自己也说不准。之所以特意还要做这一件‘多余’的事情,也不过是尽尽人事而已。

    第179章

    崔本应下赵莺莺的话; 到了第二天就和崔源说了事情。赵莺莺本来就是尽人事以待天命而已; 接下来的事情就没有多过问了——最重要的是她这个当嫂子的不适合多过问,若是万家大姐儿最后和崔源的婚事成了; 那就是她弟妹!哪一日知道她这个当嫂子的曾经多说过这些话,到时候就是一个大度人也得来脾气!

    第二日,眉嫂子上门了。桌上摆了各种酥糖点心; 都是她爱吃的。见到这个眉嫂子立刻眉开眼笑; 不是差这一口吃的; 就是赵莺莺贴心她,她心里高兴。等到坐下了,开头就闲道:“听说你昨天一起给你加小叔子下定去了?”

    赵莺莺点了点头; 手上正打着络子。都是那种一根根的基本结,对于赵莺莺来说十分简单的那种。赵莺莺平常无事的时候就手上打着玩儿; 攒在一个盒子里,等到用的时候直接就能用。

    别看这种基本结赵莺莺打的简单,其实用出很多,小到帕子、荷包,大到帐子、帘子,都是能用的上的。赵莺莺手又巧,再简单的络子结子也十分精致,满满地堆在盒子里看的人稀罕。

    眉嫂子看着赵莺莺手指上下翻飞,就像灵巧的蝴蝶一样,几下就编出一个结子的雏形来了,啧啧称奇:“你这性子有些像我大姐; 手也巧,而且停不下来,总要找点事做才觉得自在。”

    像他们这样的妇女,既没有贫苦人家主妇的家务和讨生活的烦扰,也没有高门大户一脑门子的大事小事。真说起来是最得闲的,以至于常有无所事事的妇女揣着点心瓜子就走街串巷,各处说些闲话。眉嫂子算是不错了,每日还晓得在家做些正事,出门来的次数并不算太多。就是和赵莺莺等交好的妇女一起,也常有相约着做事的。可是那些养出来的懒妇女,真是连她也看不下去。

    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赵莺莺的勤快和规矩简直就是一个异类。

    赵莺莺自己却不觉得有什么,人家觉得出门玩耍说话开心,觉得无所事事舒服,她就觉得做些不怎么费神的工作就很放松了,左右只不过是大家喜欢的事情不一样而已。真让她整日什么都不做,或者像个嘴碎妇女一样说满篇的闲话,恐怕她自己先受不了了。

    她咬了咬嘴唇,带着一点儿笑意:“我这算什么勤快的呢?左右是些不累的活计,当作玩儿一样就做了,要我说,我这日子和做闺女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分别。相比之下,好些讨生活的妇女才是真的难呢!”

    眉嫂子却嗤笑一声,她可比赵莺莺清楚——那些讨生活的妇女也是生活所迫而已,若真让她们过上轻松日子,十个里面有八个还是要变懒的,这就是人的天性。只有剩下两个才是勤快习惯了,就是过上轻松日子也改不过来。

    不过这就没必要和赵莺莺说了,反正她对这些也没有什么兴趣。

    眉嫂子心里想了想,眼珠一转依旧道:“差点岔开话了,之前还说你家小叔子的事儿呢!那万家大姐儿生的如何?家里如何?她家住在小秦淮河边,和咱们这儿八竿子打不着,我都没见过她呢!”

    小秦淮河边算是扬州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了,就算有其他差不多的地方,那也不会找甘泉街这一带。由此可知万家大姐儿平常根本没有什么机会到甘泉街这边来,眉嫂子说没见过她,十分好奇,那是她的真心话。

    可真心话归真心话,却不一定是真的。万家大姐儿生母的娘家就在甘泉街街尾,她偶尔也会来外公外婆家住上几日,所以并不算不来甘泉街——也是因为此,才有了毛嫂说亲的道理。不然她一个小秦淮河边住着的姐儿怎么会找这一带的媒婆,还不是她外公外婆帮着操心。

    “那万家大姐儿的娘亲也是甘泉街这边出来的,只不过你没注意而已。”虽然赵莺莺在这一带住了这么些年也没注意过有万家大姐儿这一号人,昨日小定才是第一次见她。

    “你好奇万家大姐儿?等等,等我弄完这一点——万家大姐儿倒是和毛嫂说的差不多,生的俏丽。就看这一面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觉得她家人真是十分多了。对了,看她打扮,似乎非常会装饰,都穿的最时兴的样子,就是妆容也与咱们这边的姐儿有不同。”赵莺莺一边打结子一边回忆道。

    扬州风流在整个江南也是领导风气的,而江南的流行有影响着天下。每年扬州这边都会有许多新东西出来,妆容、香粉、首饰、布料、衣裳。。。。。。扬州的姑娘都是很会追赶这些的。哪怕家里不够富裕,那也有自己一套办法。

    所谓富有富的玩法,穷有穷的玩法。

    不过总体而言,肯定还是比不上小秦淮河边上的姑娘,毕竟她们可是最接近流行的人了——大多数女孩子的流行都是从小秦淮河上花船里的红姐儿身上来的,她们家住小秦淮河边,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说到这个眉嫂子立刻歪了话头,她本身年纪也不大,对这种穿衣打扮的事情很上心。立刻拉起赵莺莺说些香粉胭脂衣料的事情——她这样让赵莺莺立刻松了一口气,赵莺莺是真的不想和人谈论万家大姐儿。

    倒不是她讨厌万家大姐儿,甚至不愿意提起她。只是这姑娘很大可能就是她将来的妯娌了,而如今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黄花大闺女,议论的太多总觉得不好。当然,也幸亏眉嫂子并不是刻意要说她,只不过是找个话头而已,不然也没那么容易被赵莺莺歪开。

    只不过赵莺莺没想到的是大家对源哥儿这个未婚妻兴趣这么大,过了几日她回家参与赵芹芹的小定的时候,她大姐赵蓉蓉还特地提起了一回——正是上次王氏给赵莺莺说过的那户读书人家,两家已经说定了婚事了,看着好日子,这就要小定。

    当然,赵芹芹今年才十六岁,并不会如万家大姐儿这样紧急就成亲。等到下聘也是今年秋天的事情了,至于真的成亲,那是明年的事情。这样的话就和赵莺莺一样都是十七岁成亲,不早不晚很合适。

    这户读书人家姓蒋,如今的当家主妇,也就是要当赵家女婿的哥儿的娘亲,人都叫做蒋大太太。这一次她带着自己的儿媳和已经出嫁的女儿来到赵家,满脸的笑意,似乎十分满意这门亲事的样子。

    不过也是,所谓婆婆挑剔儿媳妇,那只会发生在婚事还没有说定,以及成亲之后。至于订婚之后成亲之前这段时间,她们往往不会说一句坏话——真那么不喜欢,又为什么要说定这门婚事呢?况且婚事还没成呢,说的难听了不怕得罪人?说不定到时候鸡飞蛋打,人家就要解除婚约了。

    同理可知,王氏这个做岳母也是最好说话的时候,拉着蒋大太太只管亲亲热热的说话,两人倒好似亲姐妹一样。

    蒋大太太主要就是夸赵芹芹,投桃报李,王氏也拉着蒋大太太带来的大女儿夸了一通。最后还说了一些未来女婿的好话,左右不过是性情如何敦厚,读书如何用功之类的。而这正是蒋大太太最喜欢小儿子的地方,王氏这么‘识货’她当然高兴。

    赵莺莺和赵蓉蓉一边一个挽着赵芹芹的手臂出来的时候,正听到蒋大太太道:“我那儿子有什么可夸的!他就是老实过头了,我常常担心他将来叫人欺负来着。还是赵三太太你养的好姐儿,既懂规矩又看着有主见。得着这样的儿媳妇,做梦都要笑醒。”

    果然,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都不会是睁眼瞎。王氏之前还想让赵芹芹传出文静听话的名声,如今看来只能说作用微乎其微。蒋大太太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她肯定是知道赵芹芹是什么性子了。

    不过让赵莺莺心里放心的是,蒋大太太的表情不似作伪,刚才的话是真心话。由此可知,她也是真的满意赵芹芹的。而且从她的语气可以知道,她肯定十分偏爱小儿子——说着责备的话,可话里喜欢的神情瞒也瞒不住。

    朝廷的长子百姓的幺儿,小儿子一惯得宠果然是颠不破的道理。如果赵芹芹是要去做长子媳妇,赵莺莺肯定会觉得这个特点不好。可如今赵芹芹是做人家小儿媳的,赵莺莺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甚至替赵芹芹高兴。

    听起来有些不公道,这是这种家长里短的事情要公道做什么?得着好处了就不要反说不好。只有吃不到葡萄才说葡萄酸的,凡是吃到了葡萄的只会闷声接着吃。

    蒋家带来的小定礼物也很不错,和前些日子崔家给万家的差不多。东西或许有区别,但是档次是相同的。

    赵家很满意,只有赵莺莺的大嫂林氏嘀咕了一句:“这是不是差了二姑一些?这蒋家还是读书人家呐。。。不是说读书人家最重视面子?怎么的也该比着二姑来罢!”

    等到送走了蒋家人,赵莺莺就听到了这话。不禁有些摇头——自己这个大嫂家里事情很熟练,也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