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莺莺故意忽略了这可能会给赵家带来的风波——其实又能有什么风波呢?左不过就是人家羡慕嫉妒,说几句酸溜溜不痛不痒的话。又或者陡然间,赵吉和两个哥哥生疏了起来。

    人就是这样的,原先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忽然比自己好了,更多时候最先产生并不是什么正面情绪。

    但是让赵莺莺来说,赵家小院了除自家之外的别人的不自在又算是什么?自家用自家赚的钱给自家换新房子,合情合理!别人有意见?惯的他们!

    她只针对钱的事情笑了起来:“确实,家里现在存的钱不够多,肯定要等一等的。存上一两年,爹多存一点,要么不换房子,要么就换个好的。到时候我和大姐小妹每个人住一个屋子,也像那些富户的女孩子,有个‘闺房’!”

    说一两年是在理智上让赵吉放松下来,他实在是不想在很近的时间之内和他娘,还有两个哥哥说这件事。而赵莺莺说的想要个‘闺房’这是从感情上让赵吉有了偏向——家里女孩子不过是想要个闺房而已,人家都有的,你这里怎么没想过?

    赵莺莺微笑着,看这个样子她想要过清净日子的目标可是近了一大步。虽然还要忍一两年——可是一两年的日子很容易过的而且好歹有个盼头不是。

    王氏看着几个孩子似乎都为了这件事兴奋起来,立刻板着脸叮嘱道:“你们都记得,这件事不许往外说!不然到时候多很多麻烦,家里又要吵闹起来了!知道不知道!”

    王氏想的是攒一两年钱,顺便在这一两年间把房子订好。到时候事到临头把事情一说,然后快刀斩乱麻地搬出去。就算是有千般闹腾,最终也没办法扯出来了。

    如果提前让人知道自家打算住大房子,她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借钱的、占便宜、说风凉话的。。。。。。什么样的牛鬼蛇神都要出来了。虽然这种麻烦都不要命,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么。

    几个孩子,不管懂不懂王氏更深的意思,至少都知道要听话,于是都应了下来。

    到了晚上吹灯上床,赵吉就与王氏道:“莺姐儿人虽小,说的话却向来清清楚楚十分有道理!”

    王氏也有这感觉,不过她平常和赵莺莺说话做事多,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她的重点不在这里。她拉住赵吉的手,黑暗中低声道:“我本来还拿不定主意的,但是莺姐儿最后说的那话打动我了。”

    赵莺莺说赵吉身份是会上升的,还住在现在的屋子,别人看不起是小事,自家觉得过得去就是了。但是因为别人看不起而常常失去生意,这种事是不能忍受的。

    王氏首先想到的不是因此失去生意,作为一个妇人,她首先想到的是儿女婚事。之前她有了志气,准备给赵蓉蓉找个顶好的人家。

    “可是这一家赚多少钱从来都是外头说的,平常一个媒人和你说人家家里是米烂陈仓钱过北斗,你信不信?眼见为实,没见过我反正是不信的。所以,一定要有个好房子,到时候人家才会信我们家是真的起来了,好人家才肯和咱们做亲呢!”

    王氏这样想是很功利、很现实、很狭隘的,但是谁都不能指责她,这是她身为一个母亲首先考量到的。一切只是因为她在为孩子打算而已,又没有妨碍到别人,所以理应得到尊重。

    赵吉也想到了这一点:“谁说不是,要是有个大房子,到时候也不必别人如何吹嘘了。凡是走咱们家门前过的,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打算结亲的,心里都安稳了。”

    之前还觉得换房子可有可无,可是一旦下定决心之后,立刻就能说服自己,并且让这件事变得非做不可。

    赵吉下定决心:“我不能干坐着,过几日正好要去马老板张老板那里过年,到时候我也主动说两句,兴许蓝白布就能销出去了——就算蓝白布不成,张老板手头那么多生意,马老板也是行内人头熟的,多说一些好话,至少揽点儿大的活计。”

    赵吉性格偏向于内敛,以前这种事他从来没有主动做过。现在说出这样的话,王氏立刻对他刮目相看:“你能这样打算当然是好的!蓝白布虽然好,但是谁知道能不能真的好卖,借着这个机会和几个布行的老板走动,搭上关系找到生意也是路子!”

    赵吉的技术不错,但是在染匠行当里他的技术绝对算不上顶尖。他想要出头就必须要走得通人情关系,拿到别人拿不到的单子。之前他当然没有,不过现在随着蓝白布的合作,他也有了,他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

    王氏算账:“这样一来今年的收入一定不错——等我生下了孩子用不了多久也能织绸赚钱,家里开支至少能顶得上,你赚的全都能存下来。现在的房子什么价?用不了一两年,只要一年就能买到上等的了。”

    赵吉把手放在王氏肚子上:“你别着急着织绸,到时候你专门照顾孩子都行。你以前受苦多,现在我有能力,有我养活你呢。”

    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家庭总是有各种各样美好的期待的,对于现在东厢房的赵家来说,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短期目标,动力就更足了。一切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49章

    新年新气象; 赵莺莺一家又因为有了新盼头,所以格外积极。赵吉带着赵蒙干染坊; 他下了死力气; 总算是胆子大了一回。也晓得寻人情托关系了,从张老板马老板那里请了一些单子来做。

    现在染坊里可不止陈顺儿一个小帮工,另外又找了个十七八的小子帮忙做事; 连轴转着染布送货,生意红红火火。

    王氏倒是不忙着织绸; 不过那织机也没有闲着,正好趁这个时候让赵蓉蓉多多练习如何织绸——赵莺莺是没织布织绸过的; 也在一旁听王氏教导; 看的起劲。几次下来还上手试了试; 人说一通百通; 大概真是心灵手巧有天分; 赵莺莺一上手就得了王氏赞。

    “这是会做事的样子!莺姐儿倒是学什么都快!”替赵莺莺调了调手放的位置:“这样着更省劲!”

    只不过看完赵莺莺; 再看猴儿似的,一刻也闲不下来的赵芹芹不由得发愁:“唉!你大姐和你我都不用愁了; 都是好样的,拿出去带一份好女红; 将来面子里子都有了。只芹姐儿,不要说学女红的兴趣了,就是安安静静地坐上半个时辰也难!”

    其实赵芹芹才多大,她这个年纪只要是不内向的孩子都是爱玩坐不住的。只不过王氏之前养的两个女儿,赵蓉蓉不必说; 最温顺乖巧的一个,女红上中规中矩,但至少听话听教。

    赵莺莺也别提,她是有天分的,学什么都是一学就会,拿得起放得下。最要紧的是同时还有耐心,譬如她现在打络子编结子,一坐半日那是常事,她动也不动一下。

    有这样两个例子放在前面,赵芹芹若是表现一般王氏都会觉得不满,也只有出类拔萃才算好吧。

    拿定了主意,王氏就对赵芹芹道:“家里忙乱乱的,你大姐现在正熟练如何织绸,你二姐打结子赚钱,你奶担着家务,都不好教你女红。我如今也行动不便——再等一等,等到你弟弟妹妹出来了,我再亲自教你。”

    今年赵芹芹就七岁了,在学女红的年纪里算早的,但又不算最早,至少比赵莺莺迟一些。不过即使是这样,赵芹芹也是完全没想到的:“娘,学女红?可是巷子里和我一般大的都还没学呢!”

    王氏把脸一板:“怎么的,你还不乐意?让你早点学是为了你好,早些学,把底子打的牢牢地,难道不好?你不要看人家学的迟能多玩几年,等到将来她们上手学女红的时候就知道吃苦头了——一样的东西,人家用七八年学,你用十几年学,那能一样吗?”

    赵芹芹哪里知道这种道理,当即就气鼓鼓的。只是她又不敢和王氏顶嘴,只能什么话都不说,算是认下这件事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不安生,翻来覆去的,赵莺莺和她一张床上睡觉。只能转过身子问她:“你是怎么了,翻来覆去的,心里闹的慌?”

    赵芹芹撅着嘴:“娘说让我不久以后就跟着她学女红。”

    “学女红有什么好气的?”赵莺莺纳闷了:“学女红难道不是好事儿,女红做的好,你今后走到哪里都受人尊重。而且这女红就像男孩子学一门手艺一样,老人家都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女红精熟的女孩子终身有靠呢!”

    赵莺莺是这样想的,但是她却没有想到这样的道理对赵芹芹来说实在太早了,她只能听的半懂不懂:“好多人没学也过的挺好的呢!”

    最后还嘴硬了这么一句。

    不过不管赵芹芹怎么想,王氏肚子里揣的小孩子总有一日是要出生的,再然后就是她学女红的日子——不管她怎么祈祷王氏能鼓着肚子而不生。

    王氏又不可能是哪吒他娘。

    到了二月二十五这一日,本来一切和平常没什么两样。春寒还没有褪去,不过天时不错,太阳高高挂着,所以风小的时候晒晒太阳也挺舒服的。

    王氏由赵蓉蓉扶着在屋檐底下坐着,盖了一张薄被,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就是这时候她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身子下面湿湿的,而且肚子也疼了起来。这种疼,不像是之前几次,有过好几次生育经验的王氏立刻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立刻叫了起来。

    因为估计王氏就在这几天生产,所以家里人这几天都格外注意她。听到她叫人,最先有反应的是方婆子,立刻吩咐赵芹芹去叫赵吉回来,然后又叫宋氏:“老大家的,来搭一把手。”

    然后两人扶着王氏进了她和赵吉的卧房,赵莺莺家并没有多余的屋子,也就没办法准备一间专门的产房,只能把卧室用着。

    方婆子查看了一下,对赵蓉蓉道:“你娘这一回是真的要生了,你先去厨房烧热水,烧的越多越好,另外再煮些棉布。莺姐儿,你也去帮忙,煮些红糖鸡蛋,多放些红糖。”

    赵莺莺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只会听从方婆子的话,跟着赵蓉蓉去厨房。赵蓉蓉点燃了大灶烧水煮棉布,赵莺莺就引燃了小炭炉,煮红糖鸡蛋。

    大锅烧水慢一点,倒是红糖鸡蛋先好了。赵莺莺赶紧盛起来,把满满一大碗的红糖鸡蛋用托盘端了去东厢房。这时候赵吉已经回来了,只不过他是男人,按照道理是不许进产房的,只能在堂屋里干着急。

    赵莺莺煮的红糖鸡蛋送了来,方婆子一手端了起来,宋氏则是在一边给王氏垫了垫背后,让她半坐着。

    “老三家的,你先起身吃红糖鸡蛋。趁着现在还能吃下东西多吃一点,之后恐怕再累也吃不下了。”方婆子这样劝服王氏。

    王氏已经是生产过几次的妇人了,也很有经验,不消方婆子说她也知道。方婆子一口一口地喂,她就囫囵着把一满碗糖水鸡蛋吃完了。然后就躺着,明明疼的有些冒汗,却依旧是半闭着眼睛养神的样子。

    方婆子点点头——这就是有经验的妇人了,她们清楚后面还有的磨呢,趁着这个时候还好过,就要能休息的时候多休息。

    方婆子照顾了王氏一会儿就赶赵莺莺出去:“你娘时候还早了,今天天黑之前能发动,明日天亮之前能生下来就算是好的了。你先出去,和你姐姐等在外面帮忙就是了。”

    像赵蓉蓉赵莺莺这些还没有出嫁的女孩子,都是不让进产房的。这时候是还没有发动见血,不然的话,赵莺莺也不能进来。

    赵莺莺当然担心王氏,但是没有办法。她这样的小姑娘是不许进产房的,这不是一家一户的规矩,而是人人家里都是这样。她坚持也不会有任何用处,于是她看了王氏一眼,然后就利落地出去了。

    赵吉还等在外面呢,见赵莺莺出来就忙问:“你娘怎么样?你奶奶怎么说?”

    赵莺莺把方婆子说的几句话拣要紧的转给赵吉,然后才道:“我看娘挺好的,我送进去的一大碗鸡蛋她吃的干干净净,这时候还能休息着养精神。”

    赵吉略微心安,赵莺莺则是觉得在这里也没事做,更加心慌,干脆去了厨房接着给赵蓉蓉打下手。一样一样产房里用的着的东西都给沸水煮了一遍,等到日头偏西的时候,东厢房卧房里的叫声大了起来。

    赵蓉蓉和赵莺莺得了招呼,连忙送热水到门口,由宋氏接了进去。另外又让赵蒙这个小子去小三巷那边通知王家人,让王家外婆准备着过来。

    却没想到王家外婆当晚就过来了,进门也不说话,先进了产房帮忙。等到月上中天的时候,随着几声婴儿啼哭,所有人都放下心来。方婆子在屋里笑着对外喊:“老三,你有福,你媳妇给你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赵莺莺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