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和王婆子在一边说话,赵莺莺和赵蓉蓉两个小的轮不上插嘴,都只低头做活儿就是了。
“你家里只有吉哥儿一个成年男丁,我看着还是单薄了一些,到时候真的有事也不好说。我家里虽然只有我儿一个,但好歹有几个小厮,如今再加上这些好汉,可比你家强许多——真有什么事儿赶紧叫嚷,到时候我也好帮一把。”
王婆子或许因为自己做的行当有许多私德不好,但是王氏必须要承认一件事。那就是自家自从搬到她家旁边之后,全都是受她家的照顾。得了人家的好就应该记得,这就是王氏的处事道理。
王氏谢了又谢,然后才小声道:“我已经和我娘说好了,若是情形真坏到那地步,他们一家人就搬到这边来住,到时候也好有个照应。”
王婆子却觉得不好:“你娘那边我知道,只不过那也只有一个成年的男丁,加上老弱妇孺又增加,这顶什么用?要我说,你还是找上吉哥儿他大哥家比较妥当。贵哥儿正当年,他家两个小子,小的也有十六了不是,正指望得上!”
对于这件事,王氏也很无奈。她也想过轻大哥一家住进来,或者自家暂时搬回赵家小院。但是让大哥一家住进自家,那二房怎么办?到时候孙氏和赵福要闹是小事,反正当听不见就是了。问题是方婆子不乐意!
赵福一家唯一成年的男丁就是赵福,但是他病歪歪的,关键时候只怕还不如孙氏顶用!这种情况下,让二房独自在赵家小院,方婆子是绝对不愿意的。至于说二房一起接过来,这种事王氏想都没想过。
搬回赵家小院?搬不回去了。前些日子宋氏和赵贵已经出钱买下了赵莺莺家的东厢房,稍微修葺了一下,然后赵苇和赵葵就搬了进去。等到以后赵苇成亲,赵葵再重新搬回到正房。
赵莺莺一家过去住哪里?赵苇赵葵重新把地方腾出来?恐怕人家不会很乐意。本来过去就是沾人家的光了——大房里顶用的男丁多。末了还这样那样麻烦人家,人家当然是要有意见的。
第70章
“大叔; 半扇猪肉!”
肉铺的老板坐在前头已经半晌了,一直半个客人都没有; 天气又是这样炎热; 便打起瞌睡来。正在脑袋一点一点的时候,有个清脆的小男孩儿声音响起,他正准备挥挥手让小孩子别闹。眼睛睁开; 看到有一位妇人才闭了嘴。
来的是赵莺莺一家的赵蒙、赵吉、赵莺莺、赵蓉蓉和王氏,先前叫人的就是赵蒙; 后来肉铺老板见到的就是王氏。这不是赵家一家常去的肉铺,甚至和太平巷子距离有些远。
这是赵家一家人特意的。
肉铺老板面对好不容易上门的生意搓了搓手; 笑着道:“您说您要半扇猪肉是吧?好!您等着!”
王氏看了看肉铺现在摆在外面的存货; 又叫道:“再拿一块板油来!”
老板应了一声; 擦擦手; 笑着道:“您要稍等一会儿; 外面只有几斤肉了; 要杀一头猪出来才行。”
赵蒙从旁边冒头道:“大叔怎么不早上杀好?这时候等着多麻烦。”
肉铺老板也很无奈,解释道:“现在天气这么热; 早上杀猪多了,白日卖不完; 那就只能等到明日了。可是肉新不新鲜一眼就能看出来,到时候肯定是要杀价的。而且一日存一日的,最后坏了可不糟糕。”
其实老板没有说的是,现在天气炎热,干旱严重。扬州城里粮价涨了; 蔬果涨了,肉却是跌了——粮食都吃不起,又怎么吃肉?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喂猪是要喂粮食的,在这个时候人都吃不上粮食,喂猪的农户可不是趁着猪还没有饿瘦,赶紧卖掉。这样大量的猪肉就蜂拥到了市场上,造成了肉价进一步下跌。
不过相对而言牛肉羊肉等降价就没那么明显了,因为这些牲口吃草比较多,就算要上细料,也就是一点儿麦麸之类。这些往往是在养牲口之前,早早就准备好了的。更何况羊不去提,牛却不是庄户人家轻易肯卖的,非得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不可。
老板吩咐徒弟到后面杀猪,自己则是留在了前面和赵吉王氏闲谈,甚至满足了赵蒙想要到后面看杀猪的愿望。
知会了徒弟一声,才转头与王氏赵吉道:“最近生意不好做哇!过去我这肉铺每日至少要做两三头猪的生意,遇到过节多的时候能杀五六头猪。最近呢,两日能有一头猪就烧高香了,大哥和大嫂算是这几日我做的最大的一笔生意了。”
王氏对此也没有多说,只不过微微一笑而已。
老板的本意却不只是闲聊,于是接着道:“您买半扇猪肉,家里吃肯定吃不完,这有不是过年的,难道是家里要办酒席?”
王氏这一回倒是没有隐藏,便道:“最近肉便宜,干脆多买一些,腌成咸肉可以吃半年。”
赵家如今的伙食和以往并没有区别,或者说对比去年这个时候家里的伙食其实是变得更好了。赵莺莺常常和赵蓉蓉出门买菜,对此算是深有感触,隔一日就能出去买一回肉。没有肉的那一日就吃鱼、蛋之类,在普通人家这已经算最顶尖的好生活了。
也正是因为他们隔一日买一回肉,所以察觉到了最近在粮价缓缓上涨的同时,肉价也在缓缓下跌。等到所有人注意到的时候,猪肉价格已经相当低廉了。
王氏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但是很快脑子一转,道:“走,我们出门买半扇肉!”
因为她很快意识到为什么猪肉会下跌,而知道为什么会下跌之后,一些推断也可以做出来了。首先,猪肉下跌就和粮价上涨一样,不可能是永恒的,必然会恢复到正常的价格。甚至猪肉的价格和粮价不同,它恢复的肯定比粮价快,而且很快会高出正常价格。
这是因为猪肉跌价其实是一锤子买卖,这次是因为养猪农户都没办法喂猪了,便一气把猪卖了,再加上大家吃不起肉,这才有了价格大跌。但是猪卖完了呢?到时候再吃猪肉要从哪里来?
猪可是要从小喂起的,又不能一个晚上催发出来。
吃肉的人总是存在的,你吃不起不代表人人都吃不起,到时候猪肉价格必然走高。若是再碰上干旱停止,想都想得到猪肉会涨价到什么地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氏打算买一些肉存起来——这甚至比买粮食还积极。因为买粮食还可能亏,突然粮价降下来什么的。但是现在在最低价的时候买肉,那是绝对不会亏的,因为肉价几乎没有下跌的余地了。
肉铺老板听了王氏的话,赞道:“嫂子有眼光,会过日子!现如今啊,一般的人家都没有这种眼光,只知道拣价高的去抢,粮价都高成什么样了,却每天天不亮去粮店排队。可怜我这肉铺,亏本做生意,关键是他们还不来。”
肉铺老板当然是站在自己这边说话的,关于为什么大家回去蜂拥买粮食,而肉铺前头门可罗雀只字不提。
“嫂子,我和你还有大哥说,现在正是猪肉最贱的时候,要是真想买,半扇猪肉打不住,干脆买一整头猪回去。”
王氏想也不想拒绝:“半头猪就够了,一整头猪半年也吃不完!到了年底还不是要买猪肉做腊肉,那也不能省啊!”
现在买下的猪肉需要立刻处理做成咸肉,这些肉当然没办法保存到过年的时候转成腊肉。因此到时候买年猪做腊肉的事依旧省不了,因此王氏因该是按照家里消耗肉的情况来购买猪肉。
实际只需要半扇,那就绝不会多买——即使它再便宜。这同时也是一位主妇应该学会的心态,不然在买东西的时候总会不知不觉多买很多。
肉铺老板依旧不肯放弃,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只不过他遇上王氏算是白瞎了,她可不是那种听到优惠、便宜就昏了头的女人,所以对肉铺老板提出的进一步便宜、抹零头,送各种各样的猪骨汤、猪杂完全无动于衷。
最终老板也只好放弃,等到猪杀完了,半扇猪肉和一些猪骨头猪杂放在了赵吉拉着的板车上。猪骨头和猪杂当然是送的了,就算赵家并没有意思买一整头猪,可是半头猪加上一块板油也是大生意了,怎么可能不拿下一些优惠。
本来半扇猪肉足够店家派人送上门了,不过王氏与老板道:“不用你们送,我们家出门带了板车的。”
板车是一种可以靠人力拉动的车,不大不小很适应普通人家生活。这在农村很多见,在城里却不多。这是因为城里生活方便,平常普通的沉重货物店家自然会送货上门。而更多需要车的人家,大多会买骡马,置上一辆配套的车,这也用不上板车。
赵莺莺家是以前就有的,这一回也是翻了杂物间才找出来。
不为了别的,就为了不被人知道地把东西买回去——不然为什么要跑到不熟的肉铺买猪肉?
王氏是被前些日子来借钱借粮的人家给烦到了,想到如果大张旗鼓地把肉买回去一定会被人知道。虽然现在肉价低,那也只是相对猪肉本身而已,相对粮食而言它依旧是贵的。
在大家吃粮都吃不起的时候,你家却买了半扇猪肉,就算不往深了想,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吧,到时候说不定麻烦更多。只要想到这个,王氏就起了防备之心。
买完了肉赵家一家人却不是马上回去,这可是一辆板车,平白无故推出去算什么?这时候兵分两路,赵吉和赵蒙去一家小布庄拿要染制的布料。赵莺莺赵蓉蓉和王氏则是去平常去的店铺,卖绣活儿的卖绣活儿,卖绸的卖绸。
天上不下一滴雨,这样干旱那都是穷人家的事情,真正的有钱人家生活是不会改变的。王氏的绸布依旧在卖,甚至因为丝的价格上涨,卖家也贵了。至于赵莺莺的结子也不是普通人家会买的,绣庄老板也没有停止要货。
到了绣庄,赵蓉蓉的绣活也一并卖掉,拿上这一笔收入,赵家母女三人才慢慢的回家了。
到家时候赵吉和赵蒙已经到家,赵吉也不要王氏回来才做事。这腌咸肉的活计简单,过年时候他也曾帮忙,便干脆把准备好用来腌肉的大缸打开给猪肉抹上适当的盐巴,这就放好。
王氏回来也就是检查了一下,发现没什么可挑剔的,便没有管了。
“幸亏之前怕盐价也上涨,多多囤了一些盐,不然今天还要买盐。”现在的盐价可不是那时候的盐价了。
虽说扬州有八大盐商以及一众小盐商,是绝对不会在盐价上太夸张的,但是涨涨跌跌是市面上的事儿,这也是不能避免的。
不过这些都不关赵莺莺一家的事情了,晚上的时候王氏把送的猪血,依旧一部分猪杂做了出来——这些东西可不好存放,还是尽快吃掉比较好。
于是今天饭桌上就全是一些猪内脏,爆炒猪腰子、心肺汤之类的菜色摆在桌上。有一段时间没吃这些了,一家人也吃的津津有味。
“那里还剩下一些,明天也不用另外买菜了。还有骨头,吊在井里能多放一段时间,但也放的有限。等到猪杂吃完了,赶紧把骨头炖汤吃掉——不然就明日拿来熬猪骨粥,这也是不错的。”
王氏一边吃饭,一边十分精明地做计划。对于她们这种主妇来说,最无法容忍的事情之一就是有浪费。
等到吃完饭之后王氏又进了厨房,不一会儿传来的猪油香喷喷的气味。赵莺莺知道这是王氏把那一块猪板油炸了出来——家里的猪油没有了,急等着用呢。
这时候赵蒙就在厨房门口张望了,赵莺莺知道他是想吃油梭子——油梭子就是猪板油在炸完油之后剩下的东西,吃起来又香又脆,是很多人家炸完油之后小孩子梦寐以求的美食。
刚刚家里人吃完饭是吃饱了的,但是这会儿赵蒙,还有他身后跟着的小尾巴赵芹芹依旧会觉得嘴馋。
相较于哥哥和妹妹的喜欢,赵莺莺的反应就很平淡了,因为她好像不大喜欢吃油梭子。上辈子怎么样她不知道,在皇宫里也没有油梭子这种吃食,但是这辈子她只吃过一口油梭子,然后就再也不肯吃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吃的东西这么多,有一两样不吃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奇怪。譬如说刚才的饭桌上方婆子根本不朝那盘猪肝伸筷子,因为她不吃猪肝。
她不吃,就在一旁看赵蒙他们吃——其实刚刚吃完晚饭,肚子饱饱地,也吃不了多少。更多的是一种欢快雀跃的气氛,才让赵莺莺一直站在屋檐下看着。
“莺姐儿吃不吃?你吃的话给你放白糖。”赵蒙咯吱咯吱吃的津津有味,见赵莺莺站着看,便问她。
油梭子的吃法有很多,就这样放着,之后的吃法可以和肉一样,炒菜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