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驼耐力强,能吃苦,可不就是那累不死的骆景吗?
长颈鹿就更好解释了。
——两个人名字合在一起。
戚无的主管教练郭立打趣他,“怎么,当初让你练双打的时候不愿意,现在被人家抛下了进度,不甘心?不甘心也怎么办,唉,谁让你记不住规则呢。”
戚无难得脸被憋红了,平日里不笑的时候,他的锐气和锋芒,总让人觉得这个少年很高傲,也难以接近,虽然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我记得住!我前阵子全都背下来了!而且,我和骆景练过,现在我可不会踩着搭档的脚了!”
郭立听到这话,比他更高兴,戚无是个左手,配双打特别好,如果他真能好好打,以后男队的双打也有着落了,“那行,一会训练的时候和章临谦试试双打。”
戚无反应过来:“等等,您还没告诉我,他们为什么不回来?”
说好了那冠军回来证明他们的实力,结果常晴可好,一口气拿了三个冠军!而她一共也就参加了三个项目!
“美国公开赛的事情,听说了吧。”
郭立也没必要瞒着他,早晚队里其他人也会知道。
全世界每年都有乒乓球相关的赛事,在各个城市各个国家举办,举办方,基本就是国际乒联。
这些公开赛,赢了有奖金,也有积分,积分决定了选手的世界排行。
当然,公开赛的分数比大赛少,却比之前的那个国际少年赛多出不少。
前提是——
能拿到名次。
以往,这一场在美国的比赛只有男女单打、双打项目。
但今年,新增设立了混双项目。
新增设的项目通知出来的时间距离比赛时间非常近,临时凑出一对混双来也不是不行,但现在主力都在备战单打和双打项目,双打尚且不算稳妥,单打又必须冲冠,混双自然就被落下了。
俞近识,等的就是国际少年赛结束的这个结果,有了成绩,他才能去替常晴争取参加公开赛的机会。
否则,就算她是国际少年赛的三冠王,就算她表现不俗,想要参加下一次的公开赛,拿到参赛资格,也要等更久的时间。
有成绩说话背都能直上不少,加上又有俞近识的保证,参加美国公开赛就容易的多。
所以,刚刚混双夺冠的这对年轻搭档下一个比赛的赛场——将在美国芝城!
队里的原本单打双打的参赛人员已经在前往芝城的路上,芝城公开赛赛程安排的很满,他们必须要立刻起飞美国,然后在当地尽快倒好时差,和其他队员汇合,进入备战状态!
少年赛是天才少年们的角斗场、试金石。
而芝城公开赛,才是真正职业生涯残酷赛场的开始!
第29章 国球无双29 混双之王(1100评论……
芝城位于密歇根湖畔; 每年这里举办的大大小小比赛很多,乒乓球并不算稀罕事,但关注度上来说; 热度依然不小。
从欧洲到这儿来,存在一定的时差。
女单那边派出的是秋晓楠和宋芳瑜、宋诗雨。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 宋芳瑜之前受的伤已经恢复地差不多了,双打项目自然还是她们两负责; 男子单打那边也有主力,常晴和骆景反而只用专心准备混双。
虽然在国际少年赛上两人的表现很不错,几乎是没有遇到任何强敌地——当然,夺冠热门第一场就被他们淘汰了; 之后遇不到强敌也是很正常——就拿到了冠军。
但在场外指导的俞近识; 还是将两人可以进步的方向点了点; 让他们两人在加强各个方面的控制。
基本的理论和战术两人早就烂熟于心,最难的是场上的发挥; 还有根据对面不同对手而调整的不同打法。
和国际少年赛不同,芝城的公开赛对手都是青年; 很少有年龄这么小的参赛者; 常晴拿到国际少年赛的冠军; 已经刷新了最小年龄的记录。
这些对手和那些少年不同; 他们有的虽然是新人; 有的却是参加过多场国际比赛的强者,还有世界排行不低的搭档,也就是所谓的“夺冠热门”。
这些夺冠热门的分量就更重了。
和他们对打,基本就是和国一队的精英对打。
如果是单打,可能两个孩子的胜算还不是太高,但混双; 讲究配合,男女生的优势劣势各不相同,相互影响。
每个看到常晴年龄的解说和观众,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这个年龄参加少年赛,是敢闯,有勇气,但要来参加更高级别的公开赛,无疑就是来“交学费”的。
所谓交学费,就是花钱学经验。
至于成绩嘛——
那就另说了。
无论如何,这对年龄如此小的组合,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更多的人在猜测,这两个小孩子是不是第一场就要回家了。
有的知道他们两上个月纳维亚夺冠的事情,却依然不看好这个组合,因为在他们看来,少年赛和公开赛的难度完全不同,仅仅拿了一个少年赛的冠军,就这么大胆来参赛,属实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太清楚。”
“不可否认,在小孩子的游戏里,他们两个算是非常优秀的搭档,但是在这里,哈哈哈,算了吧,我看对手都有些不忍心下手,毕竟对面是比自己小十岁的孩子!”
“好了,希望比赛结束后,这两个孩子不会哭——”
“发球,对拉,抢攻!华国队的混双组合抢攻了,但等等……这种球对面怎么会接不住呢?”
“十三比五?……十四比五!……十七比五!比分变化的也太快了。”
解说说话的速度,根本跟不上常晴和骆景得分的速度!
就连赛场上的观众都看呆了!
球在哪?
为什么华国队的选手一进攻就得分?
为什么都没有进入超过五个回合的相持?
这不是据说是观赏性最强的混双吗?怎么变成了双杀神乱杀现场?球快到都看不清在哪里怎么观赏???
“……天哪,看来,我得收回开场的那段话了,希望这场比赛结束后,这对华国组合的……对手不会哭,毕竟,被一对这么年轻的孩子打败,可不是一件容易走的出来的事情。”
“砰!”
清脆的响声预示着最后一分球的结束。
“二十一比六!”
解说员看向镜头,“二十一比六,这样,来自华国队的年轻混双组合,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第三局的胜利,大比分三比零成功晋级后续的比赛!”
一时之间,来到芝城的媒体纷纷报道。
《华国队公开赛势如破竹,成绩瞩目》
《年龄最小的混双组合,芝城最大黑马!》
《未来乒坛的新一代!》
混双1/4决赛。
常晴侧身爆冲的照片成了当地报纸的头条!
她和骆景的搭档,没有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以碾压式的打法将对面打到毫无还手之力,三比零晋级半决赛!
混双半决赛。
骆景的横拍弧圈球,常晴的左手直拍,互相配合。
对面五次尝试突破他们两的组合围攻,均告失败!
而且,他们两人的年龄虽然小,但体力却好的出奇,全台跑动,进攻,爆冲,对撕对拉……这些都会消耗大量的体力,但连续三场下来,两个人的气息稳定,虽然也会落汗,但眼神坚定,步伐沉稳,发挥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
混双赛场上,无论是年轻的还是有一定年龄的选手,在遇到这一对华国组合时,都有一种相同的感觉——无力!
密不透风的防守,令人胆寒的进攻!毫无破绽的配合,没有人能接得住的轮替进攻!
“就这样,常晴、骆景以三比零的大比分,成功晋级本次混双项目的决赛!如果他们能拿到冠军,将成为芝城公开赛历史上第一对混双冠军!但是,他们真能打败另一支队伍,创造最小年龄的冠军奇迹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解说员的话音刚落,全场也沸腾起来。
在这一场全芝城,全世界都关注的乒乓球比赛上,常晴和骆景的名字,成了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最具期待的混双组合”!
随着比赛的进行,单打那边的成绩也出来了——
半决赛,秋晓楠发挥失常被淘汰,宋方瑜作为世界排行第二的女子单打选手,成功进入了决赛。
不过,以决赛对手的实力来说,宋芳瑜夺冠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在之前比赛当中,宋诗雨成功淘汰掉了华国队最棘手的国外对手,但之后,宋诗雨也被其他选手淘汰,依然未能进入最终的决赛。
对于宋诗雨来说,她最大的任务就是淘汰那个最棘手的国外对手,现在她已经完成任务了。
乒乓球和其他体育项目不同,很多项目,比如举重,选手需要挑战的只有自己,只有放在那里的纪录。
而乒乓球是对抗类的比赛,输赢不仅取决于自己,更取决于对手。
有的人实力不强,却偏偏能克制一些打法和选手,有的人是内卷狂魔,在队内无敌,却无法对抗国外的选手。
有的人实力很强,但如果当时当下比赛的身体状态不好,或者心态不稳,同样可能输给老对手。
男子单打这边,欧洲队来势汹汹,虽然华国队的两名选手都进入了决赛,但最后只拿到了银牌和铜牌,金牌落入欧洲队之手。
这可是没人意料到的结果!
这也说明了——乒乓球金牌并不是焊死在华国队身上的,如果不够努力,没有长期的进步和变化,随时可能有人冲上来打败你。
想要守住冠军,守住金牌,并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双打项目同样不太轻松。
亚洲部分国家的选手压迫性很强,而且针对华国的选手的打法进行了专门的训练,最后,女子双打金牌落入韩国之手,男子双打金牌被华国队取得。
原本冲着四块金牌来的,混双只要能有名次就行,结果只拿到了两金一银,而女子双打刚刚失利之后就是混双的决赛,这让混双的压力更大。
偏偏常晴和骆景对上的组合并不弱,是来自德国的对手安德尔斯/莱娜。
两人的年龄在二十一到二十三之间,正是职业的巅峰时期,莱娜更是世界排行唯一进入女子单打前十的欧洲选手,目前排行第八,安德尔斯刚刚拿下男子单打的金牌。
面对这样的组合,再强的天才,也只有败北的份。
带队的总教练是陈钯,他自然希望混双作为本次公开赛新设立的一个新项目,第一个冠军能被华国队取得,但是面对决赛的对手,这两个年轻的孩子——只有一次国际少年赛的经验,显然是没办法取胜的。
就像当年的常晴对秋晓楠,两人年龄相差好几岁,经验上更不用说,哪怕常晴进步的再快,再天才,她拼尽全力能做到的,也就是从秋晓楠手下拿到几个比分。
现在才过去两三个月,他们再天才,又能进步到什么地步呢?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这两个孩子能多拿下几分。
看着赛场上正在缠绕护腕,检查鞋带的常晴,陈钯也不由得怀疑起来——听了俞近识的话,让这两个孩子来参加这种等级的比赛,是不是真的非常冒险。
没有谁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拿到少年赛的国际冠军,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们拿不到冠军,从情理上来看,没人会怪他们,毕竟年龄差距放在这里,但拿不到冠军,选手自己也会受到影响,任何一个和冠军擦肩而过的机会,都会让运动员铭记一辈子。
单打和双打毕竟不同,如果现在常晴是在单打的赛场,不用比,面对对面两个经验丰富的对手,比赛早就毫无悬念,来坚持打完就行,能拿到季军或者亚军,积分就已经到手了。
但她参加的偏偏是混双!
陈钯内心对这对搭档还是有一些期待的,或许,万一,运气特别好,他们就成了呢?
随后,陈钯摇了摇头,自己的这个想法不仅很难实现,而且还有些天真!
这得是多可怕的天赋,才能在这么多经验丰富的老选手手里拿到混双的冠军?
无论双方心态如何,比赛都会照常进行——
“安德尔斯在单打赛场上的出色表现,让他的状态一直保持的非常好,虽然他很少出现在混双的赛场上,但今天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自从常晴和骆景的第一场结束后,解说员拉托斯就成了两个小选手的粉丝,他听自己的解说搭档提索说到这里,忍不住打断:“我认为不一定!”
提索看了他一眼,“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是这对来自华国的天才选手,其实非常可惜,如果他们的对手换做这次混双比赛中的任何一对组合,他们都还有一搏的可能性,但今天,除非奇迹降临,否则——”
为了能看他们两的比赛,拉托斯主动申请到芝城来,为纳维亚转播和解说在芝城